<p class="ql-block">清代東北全真道龍門派的開山始祖郭守真,創(chuàng)建了東北道教的第一座十方叢林——沈陽太清宮,被譽為道教祖庭。自清代中期以來,全真道龍門派進入快速發(fā)展期,東北三省各地紛紛興建道觀,形成了以太清宮為中心的盛京宮觀群等七大宮觀群,其中“醫(yī)巫閭山宮觀群”尤為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清朝時期,醫(yī)巫閭山道教宮觀眾多,包括圣清宮、白云宮、碧霞宮、慶云宮、圣賢宮、蟠桃宮、龍?zhí)秾m、圓通觀、海云觀、天仙觀及大朝陽等。這些宮觀中,除了龍?zhí)秾m之外,其余皆由龍門派第八代傳人郭守真及其嗣法后裔修建。</p> <p class="ql-block">清代醫(yī)巫閭山最為著名的四大道觀分別是圣清宮、圓通觀、三清觀與海云觀。這四大道觀不僅規(guī)模宏大,而且在道教界享有盛譽。</p> <p class="ql-block">圣清宮是清代龍門派在醫(yī)巫閭山建立的第一座道觀,分為上院、東下院和西下院三部分,擁有眾多附屬廟宇。其中西坡有慶云宮、白云宮、蟠桃宮,東坡則有圣賢宮、太陽宮等。鼎盛時期,圣清宮內(nèi)居住著多達兩百名道士,另有三十名各類雇傭人員,其規(guī)模和財產(chǎn)均居醫(yī)巫閭山四大道觀之首。</p> <p class="ql-block">同治十二年與光緒八年,北京白云觀兩次組織傳戒活動,醫(yī)巫閭山海云觀共有十五名道士參加受戒儀式,而同期千山無量觀僅有六人參加,可見海云觀規(guī)模之大、道眾之多。</p> <p class="ql-block">沈陽太清宮第四代方丈魏明彩,在任十余年間對太清宮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于光緒六年在北鎮(zhèn)廟羽化。在太清宮監(jiān)院中,嘉慶十二年接替王教誨擔任監(jiān)院的閭山子,任職時間最長,成就顯著,但由于真名不傳,令人對其事跡充滿遐想。</p> 改造中的老北市文化園 <p class="ql-block">實勝寺位于老北市文化園內(nèi),始建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是清政府在東北地區(qū)建立的第一座藏傳佛教寺院,因其由清太宗皇太極賜建,故又稱“皇寺”?;侍珮O在位期間,每年正月都會親臨皇寺拜佛,乾隆皇帝四次東巡也必定到訪此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