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通議大夫湖廣按察使慶川麻公墓室門“四排四釘”代表什么意思</p><p class="ql-block"> 本標(biāo)題中“慶川麻公”指慶陽麻氏先祖一世公麻永吉。2018年春,其后人組織捐款對嚴(yán)重被盜的先祖永吉公墓室進(jìn)行了修繕,修繕中,發(fā)現(xiàn)永吉公的墓室內(nèi)門石扇圖案為四排四釘(見后圖),其代表著什么?有何意義?帶著這個問題,筆者最近翻閱了相關(guān)資料,才明白了四排四釘也是身份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在古代建筑中,門釘?shù)臄?shù)量和排列有著嚴(yán)格的等級規(guī)定,不同身份的人使用的門釘數(shù)量是不同的。例如,皇宮的門釘數(shù)量是九九八十一枚,也就是豎九路、橫九路;王府為六十三枚、七路乘九路;公候府為四十九枚、七路乘七路;再往下就是五路乘五路,而官員和百姓則使用更少的數(shù)量或不允許使用門釘,普通人家門上是不能裝飾門釘?shù)?,只要不是官府,即是土財主也不能擅自裝飾門釘,所以稱之為“白丁”。“白丁”古意指沒有功名的人。</p><p class="ql-block"> 古人有陰陽一理之說,反映在墓室門釘?shù)呐帕蟹绞诫m因地區(qū)和時代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其排列方式和數(shù)量不僅體現(xiàn)了古代建筑的藝術(shù)美感,也顯示墓主人的身份和社會地位,更是古代社會等級制度的一種體現(xiàn)。</p><p class="ql-block"> 對于永吉公墓室門釘?shù)呐帕袛?shù)量在我查看有關(guān)資料時,“百度”的智能回答是:“明朝官員墓室門四排四釘表示的是四品官員的等級”。乍一看,我有一驚,永吉公是三品官呀?“通議大夫”,在《中國官制大辭典。下卷》中就有:“文散官名。隋煬帝時始置, ......元升為正三品。明制通議大夫?yàn)檎飞谥A?!边@說明永吉公就是三品銜。還有湖廣按察使按“百度中的愛問教育”的最佳回答是:明朝在省一級設(shè)立了“提刑按察使司”,其長官為按察使,正三品。這里的解釋說明永吉公還是三品銜。是誰搞錯了呢?</p><p class="ql-block"> 看官別急,我們再往下看“百度”的解釋:“具體來說:四品以上官員:門楣上有四個戶對,對應(yīng)的是四品以上的官員。這里的四排四釘即指的是四品官員的門釘排列方式?!睉魧?,是指門楣上面用來固定門框的磚雕或木雕,通常以雙數(shù)出現(xiàn),象征著家主人的身份等級。我們在修繕永吉公墓時沒有打開墓的甬道,根據(jù)我們在地面可以看到永吉公墓甬道全部是磚箍的情況,永吉公墓室的戶對只有清理了墓道的泥土之后才可看到。永吉公是三品官員,在他這個等級,門釘是應(yīng)該按四排四釘來設(shè)定地。我們應(yīng)注意“百度”的解釋中有:“四品以上”這個概念,至于以上到幾品,我沒有查找到可用之答案。</p><p class="ql-block"> 順便解釋一下:二品官員有六個戶對,一品官員有八個戶對,兩個戶對通常代表五至七品官員家庭。根據(jù)以上解釋,我視乎看到了在明朝,官員的等級一、二品是一個等級;三、四品是一個等級;五到七品是一個等級。其喪葬規(guī)格按上述等級來對待,這就不難理解永吉公的墓室門釘為“四排四釘”了。</p><p class="ql-block"> 四排四釘?shù)脑O(shè)計,象征著四方平安,也寓意四季平安,展示著古代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期望和對平安的渴望,當(dāng)然還有子嗣延綿,英才輩出之愿景。</p><p class="ql-block"> 慶陽縣志記載:“翰林麻永吉墓在縣城東北三里東川倪家灣坪。墓門石址以磚捲頂,門有石鼓,冢前石供棹五,石醮盆四,均刻蓮花座?!备鶕?jù)禮制,永吉公屬高級文官,猜想永吉公墓前的石鼓一定是箱形有獅子的抱鼓石,也稱為鎮(zhèn)宅鼓。可惜的是石鼓早在六十年代平天整地時佚。據(jù)永吉公墓附近的住戶劉榮告訴我:“你們先祖墳上的石頭盆在平田時埋在我家對面的地里了,你們可以挖”。</p><p class="ql-block"> 各位看官,對于“石供棹五”你是怎么理解的?要是你認(rèn)為是有五個石供棹,那你就錯了。其實(shí),石供棹只有一個,而是上面有石頭做的五個“供器”,它們的形制一般為:1個香爐、2個花瓶和2個燭臺。民間稱為“五供”。象征著香火永旺,神火不滅,仙花常開。清朝以前本是民間所用,但到清朝,則只允許帝陵、皇后陵才設(shè)五供。</p><p class="ql-block"> 同樣,“石醮盆四”并不是有四個石盆,它是祭祀燒紙時使用的容器,親朋好友前來祭祀燒紙都在這個盆里進(jìn)行。只有一個。</p><p class="ql-block">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盆底端留有一個小眼,相傳這個盆子是逝者再投胎過奈何橋時喝孟婆湯用的器皿。留眼是為了在喝孟婆湯時漏出一部分,寄托了世間的親人希望逝者記住這一世的愿望,也表達(dá)了對逝者的懷念和不舍。有的地方會在出殯前一夜,由兒子、兒媳、女兒、女婿一起在盆上鉆眼,每人鉆一個。這就是石醮盆四的傳說與含義,也是喪葬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的儀式和象征,體現(xiàn)了對逝者的尊重和送別,也寄托了生者對逝者的懷念和希望他們能在新世界中得到安寧的愿望。</p><p class="ql-block"> 結(jié)合族人麻萬平和麻東文在華池縣柔遠(yuǎn)鎮(zhèn)麻咀子拜謁我慶陽麻氏先祖墓群所看到的埋墳方式和慶陽本地風(fēng)俗的差異,石醮盆四也許是明朝湖北楚人的風(fēng)俗。</p><p class="ql-block"> 幸喜的是以習(xí)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分重視文物保護(hù)工作,2024年全國的文物普查正在如火如荼進(jìn)行中,期望著永吉公墓能列入政府的保護(hù)范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國慶寫于西安</p> <p class="ql-block">此為永吉公墓室內(nèi)門,可見四排四釘</p> <p class="ql-block">本圖為網(wǎng)上下載,并非永吉公墓前實(shí)物</p> <p class="ql-block">(此圖為民間五祭器,也可以說是佛教的祭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