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攝影/文編:和平之鴿</p><p class="ql-block">美 篇 號 :3545983</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30日下午一點從倫敦大本鐘碼頭前往倫敦大英博物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館 位于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成立于1753年、1759年起正式對公眾開放,自開館以后的幾百年間繼續(xù)收藏了來自印度、希臘、中國等世界各國800萬件藏品,成為<span style="font-size:18px;">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guī)模最宏偉的一座綜合性博物館,展現(xiàn)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燦爛魅力,同時也見證了多國文物商掠奪世界各國大量文物的歷史,值得人們的深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現(xiàn)今的大英博物館建筑為19世紀中期所建,由羅伯特·斯默克爵士設(shè)計,正門為希臘愛奧尼式建筑風格,宏偉壯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進入大英博物館就是大中庭,位于博物館的中心,是歐洲最大的有頂廣場,頂端天花板是用三千多塊三角形玻璃片組成,在光影的變幻下顯得格外明亮漂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廣場中央墻壁處擺放著米開朗基羅最后幾十年米勒遺產(chǎn)的作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館雖然<span style="font-size:18px;">收藏了來自世界各國800多萬件珍貴文物,但只有1%的藏品在</span>70個常年對外開放的固定展廳展出,我們在博物館講解員的帶領(lǐng)下,依次參觀了最古老文明古國埃及、希臘、中國等展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古 埃 及 文 物 展 館</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埃及展館 位于大英博物館4號展廳和62號、63號展廳,橫跨三千多年的古埃及文明,這些藏品包括大型雕像、人獸石雕、木乃伊等珍貴文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花崗巖塑像,為古埃及第十九王朝偉大的法老,在位期間長達67年(公元前1279年至公元前1213年),不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還是一位藝術(shù)家和建筑學家,為后世留下了眾多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而聞名于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塑像高2.6米、重7.2噸,表情平靜莊嚴、霸氣威嚴,來自埃及底比斯的拉美西神廟,于1816年被意大利人貝爾佐尼運往倫敦,成為大英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塞赫麥德塑像 是古埃及宗教中備受崇拜的女神之一,她是埃及太陽神拉的女兒,被視為法老的保護神。</p><p class="ql-block">塑像制作年代為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時期公元前1350年代,發(fā)現(xiàn)地點為古埃及城市底比斯。公元<span style="font-size:18px;">1816年~1818年間由</span>愛爾蘭貴族貝爾英格勛爵在此多處遺址地處組織發(fā)掘收藏了大量文物古董,1843年由英國大英博物館收購后收藏于本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塞赫麥特四尊雕像 高1.9米至2.3米左右,為黑色花崗巖雕像,制作于公元前1350年代古埃及第18王朝時期,由阿蒙霍特普三世修建在現(xiàn)盧克索卡納克神廟內(nèi)阿蒙神廟的雕像,前后都刻有象形文字;1895年由英國人瑪格麗特·本森挖掘運回英國,由大英博物館收購并收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蒙山羊雕塑 高106厘米、長163厘米,為花崗片麻巖雕塑,底座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制作于公元前680年古埃及第25王朝時期,原位于埃及古代城市卡瓦,<span style="font-size:18px;">后由英國著名埃及學者格里菲斯發(fā)現(xiàn)并獲得,1933年被大英博物館收藏。</span></p><p class="ql-block">這尊象征阿蒙太陽神公羊雕塑、兩腿之間站立者是古埃及第25王朝法老塔哈爾卡,呈現(xiàn)出法老受到阿蒙太陽神保護的形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迪神牛 是印度教大神濕婆的坐騎,它代表著濕婆神的智慧、力量和威嚴,受到廣泛的宗教崇拜,信徒們通過向南迪神牛祈禱來表達對濕婆神的虔誠和敬意,使我們了解到印度教文化和歷史地位及影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獅身(牛身)人像石雕 就是公元前7世紀美索不達米亞歷史上曾經(jīng)擊敗過埃及的亞述帝國的國王亞述巴尼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埃及亞述帝國的國王亞述巴尼拔的獅身(牛身)有五條腿,似在行走的路上,雕刻藝術(shù)神化完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獅身(牛身)人像雕塑旁邊的石刻浮雕壁畫反映了亞述帝國王朝時期亞述巴尼拔國王騎馬狩獵等軍事和文化成就的場景,讓人對這個古代中東地區(qū)的重要國家有了更深的印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木乃伊 位于大英博物館62號和63號展廳,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686年~公元395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約有數(shù)百余具</span>古埃及法老的干尸,展示了古埃及人在尸體處理上的高超技藝,也展示了古埃及人對死亡和來世信仰的社會文化特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尊是用亞麻面料包裹的嚴嚴實實的木乃伊,旁邊則是裝飾華麗的石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些木乃伊,如身份特殊會佩戴黃金面具,越尊貴身份的人佩戴的飾品越珍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古 希 臘 文 物 展 館</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希臘展館 擁有豐富的文物和藝術(shù)品,展現(xiàn)了古希臘精湛的雕塑技藝成就和獨特的文化魅力,主要有帕特農(nóng)神廟,涅瑞伊得斯紀念碑,<span style="font-size:18px;">維納斯雕像</span>等珍貴文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帕特農(nóng)神廟 <span style="font-size:18px;">始建于公元前447年,歷時15年完成,</span>是為祭祀守護雅典娜女神而建的神廟,代表了古希臘全盛時期建筑與雕刻藝術(shù)的杰作,有希臘國寶之稱,成為大英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神廟在17世紀由于歷史戰(zhàn)亂原因,原建筑已遭嚴重損毀;1802年英國外交官埃爾金伯爵征得希臘政府同意(當時是土耳其奧斯曼政府)將殘損的雕塑運回英國;1816年大英博物館以3.5萬英鎊購買了這些雕塑,并于1871年在大英博物館展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帕特農(nóng)神廟 位于大英博物館18號展廳,面積約二千多平方米,中間部分的兩側(cè)墻壁上是長達百米的古希臘神話中半人半馬和拉皮斯人戰(zhàn)斗題材場景的浮雕墻!半人半馬形態(tài)各異,雕刻技藝精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展廳最里面的東西兩側(cè)三角形屋檐下的雕塑群作品為古希臘最偉大的雕刻家菲狄亞斯的作品,這組珍貴的大理石浮雕原是雅典衛(wèi)城帕特農(nóng)神廟的一部分雕刻和建筑殘件,講述了雅典娜誕生的故事!</p><p class="ql-block">這個馬頭雕塑作品,刻畫出黎明時分馬頭后面是太陽神赫利奧斯的手臂正在駕著馬車從地平線上升騰,這就是神話故事中雅典娜女神在黎明時分誕生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一個馬頭雕塑 是月亮女神塞勒涅的戰(zhàn)車馬頭雕塑,由于長途奔跑后馬頭朝下,眼睛突出、嘴巴張得很大,刻畫出這匹馬非常疲憊的形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命運三女神》<span style="font-size:18px;">名字分別叫阿特洛波斯、克洛托和拉刻西斯;還有</span>阿佛洛狄忒和狄俄涅的雕塑,都是無頭無臂的女神,雖然已經(jīng)殘缺,但從她們身著長裙的衣紋線條柔軟輕薄,豐滿嫵媚又充滿生命力旺盛的姿態(tài)中仍能感受到雕塑的神韻,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由堅硬的大理石雕鑿而成的,令人驚嘆不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酒神狄諾索斯雕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涅瑞伊得斯紀念碑 又稱海之女神廟,建于公元前380年至公元前390年,是建在一座高聳墩座墻上的一個統(tǒng)治者的陵墓,墩座四周遍布精美的敘事浮雕;各圓柱之間還站立著海中仙女涅瑞伊得斯的雕像,雖這些雕像頭部已經(jīng)殘缺,但仍反映出古希臘文化在利西亞地區(qū)的傳播和影響、以及當時統(tǒng)治者的權(quán)力和地位的歷史文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維納斯 即是希臘神話中愛與美女神阿芙羅狄忒,一直是雕塑和繪畫的取材對象!這尊維納斯雕像雕塑,描繪了女神在沐浴時用手遮擋裸露身體,刻畫出女性含蓄柔媚的人體之美效果!</p><p class="ql-block">維納斯雕像雕塑原作是公元前259年左右由杜尼亞的多達薩斯創(chuàng)作的作品,表現(xiàn)出羅馬時期人們對作品的審美意識和浪漫情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尊維納斯雕像雕塑,是羅馬時期的摹刻作品,它保留了原作的精髓并融入了羅馬藝術(shù)的特色魅力和文化元素,對后世藝術(shù)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更是人類文化的珍貴遺產(chǎn),是由英國考古學家理查德·波普維爾·普蘭在土耳其達薩小鎮(zhèn)附近發(fā)現(xiàn)并帶回英國,1895年一直安放于大英博物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智利·摩艾石像 </b>是復活節(jié)島上最具神秘色彩的石像,歷史可追溯到公元1100年至1600年間,復活節(jié)島上的人就開始大量建造這種玄巖巨型摩艾石像,每一個都重達幾十噸,個個具有削額高鼻、眼窩深凹、棱角分明的下巴,表情沉毅,象征神化的祖先和后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館收藏的這尊石像高2.47米、寬96厘米、直徑47厘米,于1868年11月由英國探險家乘坐軍艦來到復活節(jié)島上將其運回英國獻給英國王室,后由維多利亞女王將石像捐贈給大英博物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中 國 展 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國展館 位于大英博物館33號廳,展品從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唐宋時期的瓷器、明清時期的金玉制品,藏品多達二萬多件,見證了多國對中國文物掠奪的歷史,很多都是絕世珍藏的文物遺產(chǎ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康侯簋 西周早期(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977年)的青銅簋,高240厘米、口徑41厘米,獸首耳垂,造型生動復雜。</p><p class="ql-block">長型器底鑄銘文4行24字,見證了中國西周時期的分封制度和康氏家族的起源歷史,不僅呈現(xiàn)了西周時期青銅器制造的工藝水平,還承載了當時古人的信仰和祭祀文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康侯簋 源于中國河南辛村衛(wèi)侯墓(現(xiàn)??h)作為古代祭祀儀式中用作盛食之器,1931年出土后被倒賣至海外,1977年由商人、銀行家布魯克·休厄爾捐贈給大英博物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遼代三彩羅漢像 建造于公元1200年前后,源于中國河北省易縣八佛洼的一處山洞中共有十余尊,由于1912年我國戰(zhàn)亂歷史和對文物保護不力的原因,給多國古董商來中國淘取文物開了方便之門,其中有一個德國人貝爾恝斯基從當?shù)毓賳T及村民那里購得8尊羅漢像運到海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館的這尊遼代三彩羅漢像最為生動傳神,高49厘米、重達13公斤、高度寫實的瓷制佛像。</p><p class="ql-block">佛像雖然安靜地端坐在大英博物館,但是面部表情嚴肅,無時無刻在訴說著那段滄桑的歷史和思鄉(xiāng)之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涼寺壁畫 位于中國館最深處的一幅巨大的三位菩薩壁畫,<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4米、寬3.9米,始繪于明永樂二年(1404年)完工于成化四年(1468年),由五臺山僧人繪制完成,</span>描繪了觀世音、普賢、文殊三菩薩的畫像,現(xiàn)今成為大英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追溯歷史,1926年清涼寺大殿被炸塌,壁畫裸露在外,當時附近村子的地主張老盤私下將壁畫以10萬大洋賣給英國商人派去的英國上尉柯林斯,盡管村民阻攔并報案,但縣長已被洋人收買,最終壁畫被切斷成12塊運回英國。</p><p class="ql-block">現(xiàn)今站在壁畫前,切割痕清晰可見,但依舊無法掩蓋古代藝術(shù)家所描繪三位菩薩立于蓮花之上、面龐豐腴、體態(tài)雍容、衣袂翩翩、寶相莊嚴的精湛技藝,不愧為是中華文化的藝術(shù)瑰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壁畫兩側(cè)有來自于山西的兩尊木彩雕刻的觀音菩薩雕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的玉璽 是為紀念北京萬壽山清漪園建成而特制的玉璽,其底部印文為篆書“萬壽山清漪園“。</p><p class="ql-block">清漪園 位于北京西郊萬壽山,是頤和園的前身,與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圓明園、暢春園并稱為“三山五園”,均屬皇家園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1860年英法聯(lián)軍攻入北京,大肆掠奪圓明園及多家皇家園林內(nèi)的文物。這枚珍貴的玉璽也因此流落海外,最終被英國收藏家亨利·克里斯蒂收藏,并于1868年捐贈給大英博物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慈禧太后用的象牙雕扇及慈禧皇太后的御筆字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把慈禧用的象牙雕制扇,高46厘米、直徑12厘米,外形如鐵扇公主使用的芭蕉扇。扇子的頂上和下面鑲嵌綠松石的金扣;扇把尾部還掛有一個用象牙制成的精美吊墜;</p><p class="ql-block">尤其是扇面采用象牙劈絲、磨光和編織等多種制作工藝而成的鏤空扇面間遍布<span style="font-size:18px;">眾多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的</span>圓雕人物,展示了中國古代匠人的高超藝術(shù)造詣,同時也見證了清朝末年慈禧皇太后的奢華生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展廳內(nèi)竟然還收藏著我們所熟知的作品·“光榮歸于黨”的宣傳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國瓷器展館 位于大英博物館95號展廳,收藏有千余件瓷器,件件都是珍品,琳瑯滿目,其中最珍貴的有大維德花瓶,斗彩雞缸杯等稀世珍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維德花瓶 全名為“元至正十一年青花云龍紋象耳瓶”,產(chǎn)自中國江西省景德鎮(zhèn),最初是江西人張文捐贈給寺廟的,幾經(jīng)周折后于1935年被英國收藏家帕西瓦爾·大維德爵士購得收藏而得名,是世界上唯一以外國人姓氏命名的中國瓷器。</p><p class="ql-block">大衛(wèi)德花瓶的瓶頸處有銘文共計五行六十三字,說明了花瓶的時間地點人物等關(guān)鍵信息,最大意義是將青花瓷器的鼎盛時期從明代提前至元代,并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認,成為BBC評選的100件代表世界歷史的標志物之一,也成為大英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斗彩雞缸杯 是燒造于明代成化年間的彩瓷器,為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以胎質(zhì)如脂似玉的小巧玲瓏器型和杯身繪畫的雞紋圖案及精湛的瓷器燒制技藝而聞名,成為歷代仿制望塵莫及的稀有珍貴文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觀賞了大英博物館收藏的的鎮(zhèn)館之寶,使我拓展了視野豐富了人生閱歷,知曉了每件精彩絕倫的文物古跡的背后都有著歷經(jīng)滄桑的故事,發(fā)人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