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蕭繼東</p><p class="ql-block">攝影:唐正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91</p><p class="ql-block">2022.5.12.下午。今天的寫生對象是都江堰幸福鎮(zhèn)康復路98歲的張仲安(苗啟仲)老先生。</p><p class="ql-block">張老的一生充滿傳奇。學生時代,是妥妥的學霸,從實驗小學到樹德中學和七中,成績一直出類拔萃。後受“一寸山河一寸血”感召,投筆從戎參加遠徵軍,在印度美軍訓練學校受訓后,多次參加抗擊日軍的戰(zhàn)鬦,全身多處受傷,至今四根肋骨錯位,左腿瘸。解放前夕,張老秘密加入共產黨,後為岷江縱隊灌縣支隊負責人,區(qū)長。1952年張老任灌縣中學首任校長,任上近三十年,從灌中走出的學生不計其數(shù),他們中有官至省級,有著名學者和作家,真可謂桃李滿天下。文革後,張老任溫江教育學院副院長,離休後仍堅持教學並考取了法學副教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張老安坐客廳沙發(fā),見我們到來,微笑著跟我們打招呼,平和而慈祥。讓我驚詫的是張老的雙眼如孩童般清澈明亮,感覺歲月的磨礪在他的眼中雲(yún)淡風輕不曾留下痕蹟,而烱烱有神的目光似可洞穿世事,告訴我面對的是厲經滄桑的百歲老人。我誠懇落幅,找準形體,突出五官造型,重點表現(xiàn)“心靈的窗戶”;牆上的紅色書法觸動了我的靈感,用作畫像紅色背景,更能彰顯張老的英雄本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5.13.下午,特寫肖像的大紅背景雖有新意有特色,但稍嫌刺眼,故降低純度,改為大筆意寫有過舊感的紅灰色,這樣既有歷史久遠之象徵,又貼切耐看,能更好襯托出老革命的精氣神;疑似軍帽用概括手法表現(xiàn)後,深入面部重點塑造,以沉穩(wěn)厚實筆觸,力求呈現(xiàn)張老飽經風霜的容顏;微調張老眉宇間的精氣神,加強矍爍眼神的生動表現(xiàn),突出雙眼清澈發(fā)亮烱烱有神的感染力和俊酷壽眉的衝擊力;準確抓握張老細數(shù)過往時,嘴唇嘴角及周邊表情肌呈現(xiàn)的含蓄微笑,切實表現(xiàn)其故事流出時的和善與親切,體現(xiàn)張老仁慈的菩薩心腸;內外衣領的寫就,忽略肩部的呈現(xiàn),是此畫的簡約表達,更能凸顯老校長的精神氣質和百年風華。感佩中的我,用自己的感動和感悟,極力表現(xiàn)所見所想,真誠展現(xiàn)我所認識的老校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為張老寫生,感動了我自己,也感動了張老。臨別,張老拉著我的手,如慈父般體貼,字字入微,句句暖心:“蕭老師,你把我畫得太傳神了,謝謝!你的頭髮也白完了,注意休息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蕭繼東</p><p class="ql-block">男,生于1946.09.08 ,四川成都人,1982.1畢業(yè)於西南師范學院美術系(現(xiàn)西南大學美術學院)油畫專業(yè),獲學士學位。四川教育學院美術系(現(xiàn)成都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創(chuàng)始人、教授,武侯區(qū)第一、二、三屆人大代表,四川省第八、九屆政協(xié)委員。 實力派油畫家、書法家,“誠懇現(xiàn)實主義”繪畫第一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原成都美協(xié)油畫藝委會副主任、蜀都書畫院顧問、致公畫院首任院長、四川致公書畫院顧問、西嶺書畫院油畫分院副院長、青城太極書畫院院長。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型畫展,獲全國三等獎、特別獎等。大量油畫、書法作品被國內外政府和文化機構、企業(yè)及個人收藏。中央電視臺和四川電視臺分別以《蕭繼東——守望誠懇現(xiàn)實主義藝術殿堂》、《巴蜀著名油畫家蕭繼東》、《四川鄉(xiāng)土畫家蕭繼東》為名專題報道。多幅作品發(fā)表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美術》、《中國油畫》等國家級報刊、雜志。出版有《蕭繼東素描肖像藝術》、《全國高等藝術院校教師范畫精品臨本之七蕭繼東作品選》(素描)、《中國實力派畫家蕭繼東油畫藝術》、《中國書畫百杰蕭繼東作品選》、《誠懇現(xiàn)實主義畫家蕭繼東》,大型歷史油畫《成都交子?匯通天下》(與陳登木合作)由央視大型紀錄片“中國通史”作為介紹世界第一張紙幣交子的國家名片,歷經三年完成并捐獻給政府的100幅都江堰油畫《百壽圖》之策劃與作者。其傳略已載入《中國新文藝大系》、《中華創(chuàng)業(yè)功臣大典》、《世界名人錄》等諸多大型畫冊和辭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