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金秋九月,秋高氣爽,是一年中最美好時節(jié)。去參觀中國工藝美術館,即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館。今天周日,天氣較好,不負好時光。于是頭天晚上約了票,其實免費,刷身份證就可進入,非常爽。</p> <p class="ql-block">本來想順便把黨歷館也看看,也約了,看情況吧,不累就逛,累就罷了。</p> <p class="ql-block">看這天氣多好,拍出的照片都爽大了。路過順手拍。</p> <p class="ql-block">頭幾天剛去的考古博物館,看著覺得熟悉了。</p> <p class="ql-block">這紅色喜慶吧,一個大紅魚,真好。</p> <p class="ql-block">這館真大,大概6層吧,盡看展品了,都沒細數(shù)。一層展出的是五彩錦簇。說白了就是56個民族的服飾,華章之美。</p> <p class="ql-block">這是龍婆衣,是云南彝族花倮人在舉行重大祭祀儀式時女性主導禮儀服飾。</p> <p class="ql-block">大家看吧,多了我也記不好了,</p> <p class="ql-block">這個我認識,是新疆的,叫艾特來絲。有一個電視劇專門講述制作過程。</p> <p class="ql-block">這是瑤族女套裝,第一批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p> <p class="ql-block">布依族女套裝,布依族主要聚居在貴州省,看、短上衣百褶裙,裙子好大。</p> 這個大家都熟悉。 <p class="ql-block">多么費工,但漂亮的頭飾。我覺得戴上應該也挺重的。應該是重大場合才能戴吧。我猜應該是婚禮上戴。</p> <p class="ql-block">不知道這個腰帶是男人還是女人戴。應該是男人的腰帶吧。</p> <p class="ql-block">這個單元展示了漢代飄逸靈動的云氣吉語紋錦的服飾。</p> <p class="ql-block">這才是真正的唐裝。是根據(jù)出土文物復原而來。</p> <p class="ql-block">這套是參考福建南宋墓實物復原的。呈現(xiàn)出典型的南宋女子服飾。就是專家們說的禙子,這件為水紅色素羅禙子。古樸清雅,內穿淡黃色一片式抹胸,下身穿鵝黃裙。</p> 這大紅色是明朝服飾。 <p class="ql-block">今天看見實物笏板了,笏板是中國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見時手中所持的記事板。明代的板長50厘米,上窄下寬,有象牙和槐木制成。</p> <p class="ql-block">這套衣服是漢唐供養(yǎng)人所穿。根據(jù)莫高窟壁畫復原。</p> 大紅婚禮服,真喜慶。 <p class="ql-block">一看這顏色就知道是漢朝婚禮服。漢朝崇尚黑色。</p> <p class="ql-block">這個館展出的是畫,萬嬰之母,林巧稚。偉大的助產(chǎn)士。</p> <p class="ql-block">這幅圖最大最長,我看有二十幾米。再現(xiàn)開國大典之盛況。不知道是那位高人之作。</p> <p class="ql-block">這張畫我覺得是通州人都應該看出來是那里吧。</p> <p class="ql-block">這幅也非常大,一面墻。也是我們熟悉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展覽館中心位置一圈都有這種小泥人,非常生動,干什么的都有,整個一個小街市。</p> 熱鬧不。 <p class="ql-block">這個館展出的是新彊的各種陶罐。</p> <p class="ql-block">新疆在幾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p> 象不象各種一印章。 各種陶土。 <p class="ql-block">我不知道這些吊著的陶罐,繩子系在那,我近前細看明白了,卻原來是用一根小棍子橫在里邊,線就系在小棍子上。</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個展館,里面展出的全部是工匠手工作品。這個硯臺精細。</p> 冰清玉潔 有點福娃的意思吧。 這個蘿卜可吃不起。 看這倆貨真有趣。 <p class="ql-block">這個葫蘆上刻了204首唐詩,都是絕句。每個字都不及蚊子腿大。可見工夫了得。</p> 真夠拽的。 <p class="ql-block">大家看看,數(shù)數(shù)這葫蘆上有多少個人像。</p> <p class="ql-block">賣玉了,全是好玉,吆喝的好熱鬧。</p> <p class="ql-block">這小美人,真溫雅。衣服也好看爽眼。</p> <p class="ql-block">石頭小雞和真的一樣熱鬧。用力破殼,想來到這個世上。</p> <p class="ql-block">這個東西沒少在電視上看,這回見真實物了。里面有菜嗎。幾盤子。是炒豆角,還是燉肉。</p> <p class="ql-block">滿身都是孫子兵法。讓它打仗準能勝。</p> <p class="ql-block">我最喜歡這個,非常有童趣。讓人一看,就覺得好玩。小雞一家真幸福。</p> <p class="ql-block">少數(shù)民族的鳳冠,這也夠工夫,我想大概得做一年時間吧。</p> <p class="ql-block">我都想幫忙推一下。大家一起用力,喊。</p> <p class="ql-block">這姐幾個夠紅火的。這是蜀繡。</p> <p class="ql-block">三才碗,碗蓋代表天,碗代表人,底托代表地,稱三才碗。天地人,</p> <p class="ql-block">我一看見這九龍杯,就想起楊香武三盜九龍杯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這個瓷瓶真有點沙漠的意思。寓意絲綢之路。路過新疆的大沙漠。</p> <p class="ql-block">看見這么多雞,又想座山雕的百雞宴。</p> <p class="ql-block">這件是真正的青花瓷。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體現(xiàn)。以匠心之作,照亮當代壯麗江山,和美麗家園。中國工匠只怕后繼無人了。年青人吃不了苦。</p> <p class="ql-block">又一個展館,這只貓頭鷹是第一個女將軍婦好的。</p> <p class="ql-block">這幅圖上,有六個女人和九條小狗。小狗形態(tài)各異。是生活的寫照。</p> <p class="ql-block">猜猜看,那位美女代表春,那位代表夏,還有那位代表秋和冬。</p> <p class="ql-block">各種繡。且是雙面。非常精美。小鳥要飛出來了。</p> <p class="ql-block">這兩副都有緙絲,且是雙面緙,是中國頂級織繡。</p> <p class="ql-block">最喜歡大白菜上的各種小蟲子,有螞蚱、蟈蟈、蛐蛐,螳螂,真生動,生活的情趣無處不在。</p> <p class="ql-block">這艘大船上,象泰坦尼克號嗎?看船上的個色人物,我看見一個在長袖翩翩。光刻上這些個小人,就己經(jīng)讓我們嘆為觀止了。不愧是工匠精神。</p> <p class="ql-block">回娘家嘍,風雨無阻?;@子里夸的好象是一條魚和一只雞。</p> <p class="ql-block">蘇子卿塞外勾魂,漢武帝派蘇武為使者出使匈奴,但是單于卻扣押了蘇武,并威脅利誘他,蘇武堅決不投降,單于把蘇武流放到貝加爾湖一帶。19年后手持旌節(jié)而歸,寓意不失氣節(jié)。</p> <p class="ql-block">這只小青蛙想跳出來。木雕,栩栩如生。</p> 寶葫蘆的秘密我知道。 <p class="ql-block"> 石破天驚,是不是有個石破天驚的故事?出自李賀的詩,《李憑箜篌引》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不知道它里邊的人物是怎樣雕的,太讓人震驚了。</p> <p class="ql-block">看出來了嗎?這就是女媧補天。開始我也沒看出來,仔細看明白了。</p> <p class="ql-block">孫悟空大戰(zhàn)妖怪。漆線雕刻。</p> <p class="ql-block">這個廳展出的是各種關于各種戲曲的知識,一進門,便有一個大戲臺,上面還唱戲,不過是投影的。幾句話就一出戲。先坐下來歇歇腳,看看戲。多么享受。</p> 戲服,專業(yè)術語叫行頭吧。 <p class="ql-block">武生的戲服。后面有護背旗。</p> <p class="ql-block">這邊介紹秦腔,有圖有實物。</p> <p class="ql-block">我也想唱戲,更喜歡戲服,尊戲愛戲,我便是戲曲的忠實粉絲。</p> 賞一段剪紙故事。 看一只孔雀正在開屏。 瞧一眼竹編。 <p class="ql-block">面對這么多的寶貝,也不知道說點啥了,都是頂級藝術品。</p> <p class="ql-block">看到這些,就想起了木匠。過去結婚都是請木匠在家自己打家具。。</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看過最大的織布機了。</p> <p class="ql-block">看看多全呀,包羅萬象,好多我都沒拍??蠢哿恕N遗牡氖钦蛊返陌俜种话?。</p> <p class="ql-block">中醫(yī)中藥,更是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個展廳是梅蘭芳大師藝術人生。</p> <p class="ql-block">扇面是梅大師親手畫的,只是放大復原的。</p> 關于戲曲知識太多了。 <p class="ql-block">這些精美的藝術品,我覺得有時間大家都應該看看。是中國工匠的結晶,也是人追求的精神世界。更是我們民族的瑰寶。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傳承與發(fā)展,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始終與時代同行。與人民同心,并繼續(xù)傳承與發(fā)展,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本來還想去黨史館,實在太累了,也來不及了,己經(jīng)下午4點了。載著滿滿的收獲回家了。那天有時間再訪黨史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