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窗外,丹楓如畫,秋光絢爛;窗內,人影綽綽,講堂聲聲。窗里窗外,無論我的鏡頭如何轉換,卻是人間美景甚歡喜。一場名為“桑植縣澧源中學新教材學科校本講堂”的活動質樸而濃烈,沉浸又耀眼,綻放如花,燃燒似火。</p> 師者傳道 <p class="ql-block"> 學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語文學科熊偉老師與老師們分享了教材修訂情況說明:進一步落實主題教育,凸顯文化自信;緊扣核心素養(yǎng),落實課標要求;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全面完善提高。教材的體系結構:閱讀、寫作、專題學習活動、整本書閱讀、知識短文、課外古詩詞誦讀及“讀讀寫寫”以及七上新教材變化點。同時發(fā)表了自己的培訓反思:新教材的使用對老師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教學方法的轉變、教學內容的結構化、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評價方式的改變、作業(yè)形式的創(chuàng)新、跨學科教學能力、項目學習指導,可見,新教材的投入使用對所有義務教育階段的老師都提出了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要求,需要老師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以適應新的教育環(huán)境!學習之路永無止境!</p> <p class="ql-block"> 數學學科羅賢鍛老師從三個方面給老師們解讀。一是為什么修訂: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教師發(fā)展的需要、學生發(fā)展的需要。二是修訂了什么:其中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全面落實培根鑄魂。多層次打好中國底色, 全方位植入紅色基因;多維度傳承中華根脈, 立體化弘揚特色文化。另外,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科學落實啟智增慧。重視思維培養(yǎng);重點突出算理。還有就是以服務對象為中心,主動踐行適教利學??茖W編排,實操引導,由面到點,系統(tǒng)銜接,重視評價,層次分明,立足未來,統(tǒng)籌布局,減負增效,版式清新。三是教學應注意什么。他認為新教材的變化體現(xiàn)時代的需要,教師也要與時俱進,認真專研教材,緊扣時代的步伐,搞好教學。</p> <p class="ql-block"> 英語學科陳琳老師講述到課程目標的變化,教材結構與內容變化,包括預備篇的變化,新教材單元變化及其原因以及拓展閱讀與項目活動的新增。也有教材中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優(yōu)化:語音教學的優(yōu)化、示范對話的優(yōu)化、單元主題圖的更新、單元標題及測評的變化。還有教材內容與活動的設計,包括預備篇單元的教學設計、新教材的拓展閱讀Reading Plus、項目活動Project的設計理念、單元主題圖與單元標題的優(yōu)化。同時,她將七年級上冊單元內容進行對比,說明教材中語言學習內容的布局,提出教學資源與方法的更新:自主學習策略與跨版本教材整合,考慮過渡階段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 道德與法治學科黃春桂老師主要向老師們傳達了新教材的變化情況??偲饋碚f有單元數量的調整,單元板塊和課程內容的的增加,單元的整合,層級的變化,教材活動欄目的減少和更名。具體來說:課數增加;欄目與素材更符時代要求;注重單元綜合實踐;課前引言注重問題啟思;知識結構進一步調整,教材的容量進一步加大;匹配課標新要求,注重價值導向,強調知行合一。而變化的原因主要是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為我國道德與法治課程今后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繪制了育人藍圖,標志著我國道德與法治課教學走向培育“核心素養(yǎng)”的新時代。</p> <p class="ql-block"> 道德與法治學科徐丹老師圍繞“新興引領,三味同行”的主題,分享了新課標新教材下三味課堂發(fā)展的思考。她提出關注雙新,多端聯(lián)動,一是明確新課標與新教材的一致性,二是理清總目標與學段目標的關聯(lián),三是對教學評一體化的新解,四是從<span style="font-size:18px;">整體性、綜合性、邏輯性、實踐性以及挖掘教材的知識點和教育點談及</span>新教材的教學建議。深挖三味,縱向延展是她對進一步推動三味課堂教學的界定。充盈三味內涵,賦予鮮味和情味更廣泛的理解;修繕三味環(huán)節(jié),建構單元整體化;跟蹤三味課堂,布置拓展性作業(yè),就地取材,精選學習任務。</p> <p class="ql-block"> 歷史學科王莉老師從新教材的修訂的背景,教材編寫特點、教材重點修訂內容,修訂后的教材結構體例進行介紹。教材重點修訂內容是她強調的重要之處:唯物史觀教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革命傳統(tǒng)和黨史教育、國防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她指出修訂后的教材結構體例特點:貫通通史體例、創(chuàng)新欄目設計、提高圖片質量、優(yōu)化作業(yè)系統(tǒng)。她希望老師們認真研讀教材,理解編者意圖,提高對教材全方面的認識,落實歷史課程核心素養(yǎng),實現(xiàn)歷史學科育人價值發(fā)揮更大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物理學科楊政老師話說新教材的培訓反思。其一,新教材變化概述:課程結構優(yōu)化、跨學科實踐的融入、知識點更新與深化、術語的精準化、實驗與習題的加強、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內容表述的精細化、文化自信的培育。其二,提出對于新教材的教學建議:依據課標和教材,選取恰當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目標;精讀教材,善于將教材的學科知識轉化為學科教學知識,落實目標要求;突出物理基本概念和規(guī)律知識建構,突出學生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能力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揮物理實驗學科優(yōu)勢,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注重啟發(fā)式、項目式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內在動力,落實好主題教育,發(fā)揮課程育人功能。</p> <p class="ql-block"> 化學學科闕健老師聚焦核心素養(yǎng)的化學教科書編制,帶領老師們一起研讀新課程標準,重點聚焦化學教科書的編制:以大概念為統(tǒng)領,建構多維融合的體系結構;以大概念為統(tǒng)領,以核心知識為載體;體現(xiàn)學科育人要求,精心選擇和呈現(xiàn)教材內容;把握課標內容要求;教材內容的處理;凸顯核心素養(yǎng)要求,優(yōu)化教材構成要素的功能。對于自己的收獲,他娓娓道來: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教學具有承上啟下的特點,我們在教學中也應該給學生們留足思維進階和知識進階的空間,開啟他們繼續(xù)探尋知識奧妙的需求?;瘜W雖然是自然科學,但是我們在教學時也應關注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變“我教你學”為“我設計、指導,你探究、樂學”。還要遵循新課標要求,優(yōu)化課程內容與結構。</p> <p class="ql-block"> 生物學科周云勇老師以如何上好一堂常規(guī)課為題,講解義務教育生物學科教學指導意見的創(chuàng)新點:以新課標理念為指導,推進素養(yǎng)導向教學;以教學目標的達成為前提,切實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強化單元教學的整體性,促進教學內容的結構化;注重學習活動設計,引導學生運用所學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問題。堅持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教學內容聚焦大概念、實現(xiàn) "教學評"一體化、凸顯科學探究與實踐、有機融合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原則,對教學提出要求:備好課,合理組織教學實施,積極撰寫教學反思。</p> <p class="ql-block"> 地理學科李文新老師探討《湘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的編寫策略與實踐》,從修訂背景、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增加跨學科主題習)、學業(yè)質量、教學建議分析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的變化(2011版和2022版),梳理初中地理新教材的編寫思路及主要特色:堅持育人為本,強化提升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全面反映國家發(fā)展新成就,厚植愛國主義情懷;重構教材體系,搭建基于空間尺度的主題式內容框架;強調過程性評價,促進師生共同成長;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構建紙電互補的新型教科書系統(tǒng);突破單一地理課程內容的應用局限,進一步明確跨學科主題學習;精選各類具有典型特征的地理素材,重視地理實踐力的培養(yǎng);增設"發(fā)現(xiàn)"、"探究與實踐"等欄目,創(chuàng)新教材呈現(xiàn)形式。</p> <p class="ql-block"> 音樂學科谷奧林老師從新課標、新要求、新高度三個維度,針對七年級上冊做教材分析。第一單元《生活中的音樂》,需要學生認識音樂的功能。第二單元《多彩的音樂風格》,了解中國音樂文化的多樣性,了解世界民族音樂文化。第三單元《中國音樂的歷史進程》,了解中國近代音樂發(fā)展的歷史脈絡。第四單元《西方音樂發(fā)展史掠影》,了解西方音樂發(fā)展的歷史脈絡。</p> <p class="ql-block"> 美術學科付彩老師首先談了談對美術新教材整體理念的理解:美術新教材以《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為指導,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她深刻體會到新教材強調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在內容設計上,注重跨學科融合和情境創(chuàng)設;在教學方法上,鼓勵我們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新教材還注重評價的多元化和過程性。作為美術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要深入理解新課標的內涵和精神實質,將核心素養(yǎng)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多元表現(xiàn),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要注重跨學科融合和情境創(chuàng)設,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評價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 體育學科向武選老師講述著新教材更加注重學生自身的發(fā)展。他借用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操作,例如在對七年級學生教學實施新教材的過程中,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設置了許多與傳授體育技能有關的小游戲,并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創(chuàng)想的內容。引導學生做一些小動物的外形模仿。讓學生自主地進行練習,逐步發(fā)展下去,可以自由發(fā)揮。不知不覺中既培養(yǎng)了形式的記憶力,模仿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以此來印證自己對新教材的解讀。他認為,新教材要精心設計好“開頭”、“銜接”和“結尾”這三個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像欣賞一首旋律優(yōu)美的樂曲,觀看一部引人入勝的影視片那樣津津有味地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更能使課堂教學具有“磁性效應”。</p> 思者常新 <p class="ql-block"> 園中兄弟情,同舟風雨行。上洞街學校12位老師,線上線下與澧源人相攜相伴,思緒縷縷。語文老師唐蕊曰,通過培訓,我學到了許多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例如,情境教學法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語文學習中,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此外,新教材還注重拓展閱讀和整本書閱讀,尤其是項目式學習,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引導學生參與多方面的語文活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量和閱讀質量。</p><p class="ql-block"> 英語老師周慧說到,這次培訓不僅是一次知識的更新,更是一次教學理念的洗禮。在培訓中,我對新教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對未來的教學有了深入的認識。我相信,在新教材的引領下,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我能夠成長為一名更加優(yōu)秀的英語教師,為學生的英語學習和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英語老師王可雨梳理出:一、確立新教學觀、教材觀、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教師不斷探尋恰當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習,幫助學生建構起相應的知識結構。二、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教學中運用多種互動模式,如小組討論、競賽、創(chuàng)造、語境等,讓學生展開聯(lián)想,激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p><p class="ql-block"> 數學老師劉瀅有所感慨,我不僅學到了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還深刻體會到了新教材所蘊含的教育理念。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優(yōu)勢,精心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數學的魅力,培養(yǎng)他們的數學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我也將更加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數學學習中取得進步。</p><p class="ql-block"> 生物老師趙卜娟認識到,新課標要求我們,活用知識,且能夠讓學生引用知識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問題。從做中學,用學去做。一堂常規(guī)課,是我們授課的根本,我們需要從備課,到設計,到應用,再到課后反思,每一個步驟都需要用心籌備。</p><p class="ql-block"> 化學老師彭東婭談及本次活動雖然時間不長,但是與多位經驗豐富的優(yōu)秀老師交流給了她很大的收獲。主講人闕建老師講述自己假期研究的方向,將教學過程融入到情景中,形成"劇本殺"式的課堂,讓她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應當更加用心,更仔細的研究新課標的要求,把每一個教學的環(huán)節(jié)做到最好。</p> <p class="ql-block"> 生逢盛世我們不負盛世,身逢其時我們奮斗其時。教與學,研與行,微以致遠。</p> <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2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