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歐洲九國游(1/7)-盧浮宮

楊樹人

<p class="ql-block">盧浮宮是我心中向往已久的博物館。2024年6月23日抵達巴黎后的第二天,我們夫妻就前往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的盧浮宮參觀。</p><p class="ql-block">盧浮宮位于塞納河右岸(北岸),占地約 198公頃,地上3層地下2層共5層,呈U 形分布。U形的中間是貝聿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它是博物館的入口。</p><p class="ql-block">博物館里擁有上至公元前7千年、下至19世紀中期大量的歷史文物,它們是皇家的收藏品,也有拿破侖通過戰(zhàn)爭掠奪的多個國家的藝術(shù)品。</p><p class="ql-block">盧浮宮始建于1204年,當時只是一座城堡,查理五世時成為皇宮。在后期近600年的時間里,盧浮宮經(jīng)歷拆除、重建、擴建,才具有現(xiàn)在的規(guī)模。這里先后居住過 50位國王和王后。1789年法國爆發(fā)資產(chǎn)階級大革命,1793年盧浮宮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p><p class="ql-block">盧浮宮三大展館的命名分別取自法國歷史上三位杰出人物的姓氏:?亨利四世的大臣敘利(博物館的東部)、路易十三的首相黎塞留(北部)和盧浮宮第一任館長德農(nóng)(南部,沿著塞納河布置)。</p> <p class="ql-block">玻璃金字塔和黎塞留館的藏書閣庭、杜爾戈庭。</p> <p class="ql-block">德農(nóng)館的莫里恩庭。它和黎塞留館的藏書閣庭、杜爾戈庭都是盧浮宮在拿破侖三世統(tǒng)治時期的代表性建筑,其風格借鑒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廣場上唯一的一座銅像是路易十四。路易十四是法國歷史上著名的國王,被稱為“太陽王”。他登基時只有5歲,做了72年的國王,是法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他的統(tǒng)治時期標志著法國君主專制達到頂峰。他一生迷戀藝術(shù)和建筑,致使法國的金庫空虛。</p> <p class="ql-block">我們首先參觀古希臘雕像。</p><p class="ql-block">這是盧浮宮三大鎮(zhèn)館之寶之一的《米洛的維納斯》大理石雕像。維納斯是羅馬神話中的愛與美神。該雕像于1820年在希臘米洛斯島一座古墓遺址旁被發(fā)現(xiàn)。據(jù)說是古希臘雕刻家阿歷山德羅斯于公元前150左右創(chuàng)作的。關(guān)于斷臂有各種傳說,莫衷一是。這一時期古希臘人對人體結(jié)構(gòu)的研究已經(jīng)取得非常出色的成就,人的頭部和身體的最佳比例是1:7就是這時確定下來的。</p><p class="ql-block">在媒體上見過無數(shù)次的藝術(shù)品真得出現(xiàn)在自己的眼前時,心中掩抑不住得激動!</p> <p class="ql-block">《沉睡的海爾瑪佛狄忒》。這是18世紀羅馬人的仿制品,由拿破侖購買,原作是公元二世紀古希臘的青銅制品。這是一個非常獨特的雕塑作品。從背部看,人物有著柔美的女性軀體,但從另一邊卻能看到清晰的男性生殖器。原來少年海爾瑪弗狄忒拒絕了水仙子的追求,水仙子為了能與他在一起,請求宙斯將他們的身體合二為一,從而海爾瑪弗狄忒變成了雌雄同體。這座雕塑還有一個奇怪,就是她/他側(cè)臥在一個“氣墊”上,該作品可是創(chuàng)作于公元二世紀,那時候作者就想到“氣墊”了?</p> <p class="ql-block">《阿爾忒彌斯》。阿<span style="font-size:18px;">爾忒彌斯</span>是古希臘神話中的狩獵女神,自由獨立,熱愛野外生活,喜歡不嫁的處女們。她從小就向父親宙斯許諾做永遠的處女,同時索要弓箭、所有的山脈和20個給她保養(yǎng)獵靴的寧芙侍女。在林莽和山野間,阿爾忒彌斯手持弓箭,由獵狗伴隨,與侍奉她的眾仙女以狩獵為樂。她很喜歡金角鹿,并抓到這種鹿給她拉車。</p> <p class="ql-block">《勝利女神》塑像也是三大鎮(zhèn)館之寶之一。這尊雕像于1863年在希臘的薩莫色雷斯島被發(fā)現(xiàn)。最早只是碎塊,后經(jīng)多年修復才得以重新站立起來,但仍然缺頭少臂。雕像的作者難以考證,創(chuàng)作年代也沒有最后定論,但大多數(shù)意見認為是創(chuàng)作于公元前200年左右。她最早矗立在海邊的懸崖上,面對著茫茫大海。塑像呈前傾展翅欲飛狀態(tài),體態(tài)健壯,兩側(cè)揚起的羽翼雄健而碩大,被海風吹拂的衣裙緊貼著身體,隱約可見女性人體。</p> <p class="ql-block">《萼形陶制雙耳爵》。我是在過道里看到了這個器皿,覺得造型蠻獨特的,隨手就拍下了。沒想到回家后在兩本介紹盧浮宮的書里都看到它,這才引起我的重視。原來它是古希臘人的作品, 大約創(chuàng)作于公元前515年。器皿上繪制的是人們使用弓箭射殺兒童的場景。漢文把它翻譯為“爵”有點勉強,因為它與我們古代的爵實在相去甚遠,但都是用于盛酒。該爵做工精致、畫面優(yōu)美、人體比例恰當,甚至還有釉面,這是我們同期陶器不能比擬的。</p> <p class="ql-block">接著我們懷著急迫的心情參觀《蒙娜麗莎》。它也是三大鎮(zhèn)館之寶之一,代表了達·芬奇的最高藝術(shù)成就。達·芬奇著力表現(xiàn)蒙娜麗莎的感情,對于面容中眼角、唇邊等表露感情的關(guān)鍵部位,精確與含蓄的辯證關(guān)系拿捏得十分到位,達到神韻之境。另外,蒙娜麗莎展示她的微笑,不再是嚴肅的宗教人物。 這是文藝復興時期“以人為本”的歷史符號和藝術(shù)里程碑。</p><p class="ql-block">來看《蒙娜麗莎》的人真多,別的任何一個展廳都沒有這么多人。難以靠近,只能遠遠拍一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旁邊就是法國繪畫廳。這是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肖像。他是入住盧浮宮的第二位國王。我不知道畫面中的人是誰,就覺得這幅畫不一般,人物氣質(zhì)超群脫俗,畫面構(gòu)圖獨特,回家寫游記才知道他的身份。我會在后面再次提到他。</p> <p class="ql-block">《自由引領(lǐng)人民》(局部)是法國浪漫主義畫家德拉克羅瓦紀念1830年7月革命的作品。作者是那場革命的見證者,作品于同一年發(fā)表。作品展示了自由女神,揮舞三色旗,拿著火槍,引導戰(zhàn)士穿過炮火硝煙前進。該畫是法蘭西民族精神的標志性作品,曾被印在1983年版的100法鈔上。</p><p class="ql-block">當我站在這幅8.45平方米的油畫前,感受到的震撼力遠超以前看到的宣傳品。</p> <p class="ql-block">下面三幅畫不知道畫的是誰,但畫面優(yōu)美,色彩鮮艷,多種顏色搭配和諧,男人的英氣、陽剛之氣盡顯無遺。</p> <p class="ql-block">《宮女》,又名《大宮女》是安格爾于1814年創(chuàng)作的油畫。安格爾非常重視畫面的布局,為此,他特別為這幅畫中的人物增加了三塊脊椎骨,并改變了她的右乳和左腿的位置,以便使她的豐盈的身體更有表現(xiàn)力。</p><p class="ql-block">這幅畫的尺寸是91*162厘米。我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也看到同樣的油畫,尺寸比這個小。</p> <p class="ql-block">宮女的面容非常精致。</p> <p class="ql-block">這個小寶寶的畫面很漂亮,人物傳神,左上角的建筑是巴黎圣母院。</p> <p class="ql-block">《1804年12月2日拿破侖一世加冕大典》(局部)。1804年,拿破侖舉行了加冕典禮,同年他向路易·大衛(wèi)定制了這幅油畫。油畫于1808年向公眾展示。這幅恢弘的畫面中呈現(xiàn)出192個人物。畫中的場景發(fā)生在巴黎圣母院的祭壇前。已經(jīng)自己給自己戴上皇冠的拿破侖正準備給他的第一任妻子約瑟芬戴上一頂皇冠。整幅油畫達到60平方米,布局極其開闊,觀賞者仿佛身臨其境。拿破侖對這幅油畫作出如此評價:“這已超越了繪畫的境界,我們就是畫中人!”</p><p class="ql-block">非常有意思的是,作為典禮的見證人,作者的形象也出現(xiàn)在畫面里。</p> <p class="ql-block">路易·大衛(wèi)的另一幅作品《莎賓婦女》,創(chuàng)作于1799年。這是源于古羅馬神話題材的作品。羅馬人設計劫奪了許多年輕貌美的莎賓城婦女。雙方結(jié)下仇恨,戰(zhàn)爭連綿不斷。為了不使自己的父兄和已經(jīng)與她們成婚的羅馬人繼續(xù)犧牲,薩賓婦女抱著幼兒奔到戰(zhàn)場上來阻止這場廝殺。畫面中刀槍劍戟、殺氣騰騰,人物表情卻冷漠缺乏生氣,這是程式化的新古典主義繪畫形式。</p> <p class="ql-block">畫面中婦女穿的鞋子即使在今天也是非常摩登的。</p> <p class="ql-block">走進“阿波羅廊”,我暗暗吃了一驚!“金碧輝煌”這個詞描繪的場景真的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這里展出的都是皇家珠寶。1663年始建, 1851年竣工,中途因凡爾賽宮的修建一度停工。</p> <p class="ql-block">路易十五加冕的王冠。</p> <p class="ql-block">展廳過道。</p> <p class="ql-block">安娜王后的夏日套房。</p> <p class="ql-block">在過道的櫥窗里擺放著這個磁盤,我目測直徑在600毫米,這個尺寸的盤子成品率就很低了。這個盤子品相很好,怎么看都像是中國產(chǎn)品,但我三次路過這個盤子,反復端詳,都沒找到說明。像這樣的瓷器還有好幾件,都沒有說明來自中國。中國的藝術(shù)品在盧浮宮沒有存在感,這是一大遺憾。在這點上,盧浮宮比不了大都會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隨手拍的一件藝術(shù)品。好像是用貝殼加工的,彩繪、鑲金邊,應該是件擺件。</p> <p class="ql-block">馬利中庭院展出的法國雕像。這些雕像均是法國各地不同時期的作品。原先這里是露天的中庭,為了能在這里展出藏品,黎塞留館的三個中庭搭起了由貝聿明設計的優(yōu)雅的玻璃天蓬。這樣,盧浮宮的展覽面積增加了30%。</p> <p class="ql-block">《騎飛馬的神女》。該雕像創(chuàng)作于1699年至1702年,1786年盧浮宮將其收藏。</p> <p class="ql-block">《掙脫馬夫的駿馬》,庫斯圖于1745年的作品,1795年曾用于裝飾協(xié)和廣場。</p> <p class="ql-block">路易十四寬大的臥室。</p> <p class="ql-block">臥室中間懸掛的路易十四畫像。路易十四個子不高,高跟鞋就是他發(fā)明的。這張油畫中,他穿的高跟鞋的跟還是紅色的,與鞋面不是一個顏色。</p> <p class="ql-block">臥室外面掛著路易十五的畫像。路易十五是路易十四的曾孫。</p> <p class="ql-block">下面介紹的是“拿破侖三世套房”。拿破侖三世是拿破侖一世的侄子,又是拿破侖第一任妻子約瑟芬的外孫,輩分有點兒亂。拿破侖三世下令修建黎塞留館,1852年開工,1857年落成。這里安置了皇帝議政廳和多個行政機構(gòu)。令人玩味兒的是,1989年之前,這里一直是法國財政部所在地。</p><p class="ql-block">這是進入套房的過道。這里完全是另一種風格,與整個盧浮宮的室內(nèi)裝潢迥然不同,與路易十四的臥室相比也有明顯的時代進步。</p> <p class="ql-block">這是首相大臣的辦公室。裝潢一點都不差,只是比國王的議政廳小一點。其差別遠沒有我們清朝太和殿和軍機處辦公室的差別大。</p> <p class="ql-block">辦公室的天花板。</p> <p class="ql-block">拿破侖大客廳??蛷d內(nèi)部的豪華裝修借鑒了十八世紀的裝飾風格,有大理石、仿大理石以及鍍金裝飾,巨大的水晶吊燈更是光彩照人。整個大廳非常寬敞,無比富麗,無比堂皇。我從過道一進入大廳,立刻感覺豁然開朗,眼花繚亂,精神為之振奮!無法想象這是1857年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為此,還特別拍了一個視頻。</p> <p class="ql-block">下面三張照片是拿破侖三世的議政廳。墻上掛著他們夫婦的油畫。1860年我們國家爆發(fā)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那時法國的當政者就是拿破侖三世。</p> <p class="ql-block">議政廳的天花板。</p> <p class="ql-block">拿破侖三世。</p> <p class="ql-block">拿破侖三世的妻子。</p> <p class="ql-block">下面兩張照片是餐廳。</p> <p class="ql-block">拿破侖三世夫婦的臥室??上Т脖荒米吡耍巫右矝]有了靠背。</p> <p class="ql-block">拿破侖三世的寶座。后背上有家族標記 “N”。這個座椅太簡樸了,沒有我們故宮里的寶座有氣勢。</p> <p class="ql-block">我們出博物館的時候是下午6:30,光線蠻好,就拍了幾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這是黎塞留館的翼樓,最左邊的方頂下是杜爾戈庭,拿破侖三世大客廳就在二樓。</p> <p class="ql-block">從10:30開始參觀一直逛到18:00,真的挺累的。我們在旁邊找了家餐館吃飯兼休息。法國蝸牛、鵝肝馳名天下,果然名不虛傳。</p> <p class="ql-block">吃完飯,我們又來到盧浮宮廣場。此時是下午9點鐘,玻璃金字塔呈現(xiàn)黑色,正是拍照的好時候。</p> <p class="ql-block">這張照片我比較滿意。</p> <p class="ql-block">夕陽下的路易十四銅像和時鐘閣樓非常有立體感。</p> <p class="ql-block">位于盧浮宮廣場西部的卡魯塞勒凱旋門。 1806年由拿破侖一世下令建造。通過門洞可以遠眺協(xié)和廣場的方尖碑。</p> <p class="ql-block">7月28日,我們又一次來到盧浮宮參觀。</p><p class="ql-block">為了敘述得完整,我特別把這兩次不同時間的參觀放在一起介紹。</p><p class="ql-block">這次我們是從東部的卡利中庭進入廣場的。盧浮宮非常人性化地在廣場上擺放了好幾個方石塊,游客可以站上去和玻璃金字塔合影。因為心情好,我們也湊了個熱鬧,盡管上下都非常困難。</p> <p class="ql-block">我們第二次進盧浮宮就是沖著《法王弗朗索瓦一世》這幅油畫來的。</p><p class="ql-block">前面已經(jīng)提過,上次我也看到過一幅弗朗索瓦一世的油畫。</p><p class="ql-block">弗朗索瓦一世在出征意大利時發(fā)現(xiàn)了當?shù)氐挠彤嬎囆g(shù),隨后便邀請最負盛名的意大利畫家前往宮廷做客。自此,文藝復興終于觸及法國,一場前所未有的文化藝術(shù)盛宴隨即登場。</p><p class="ql-block">在這幅油畫中,畫家一改以往的傳統(tǒng),不再描繪與王室相關(guān)的象征性物品來體現(xiàn)國王的地位與權(quán)威。我第一眼就被這幅畫吸引的是那華麗的服裝,第二眼被吸引的是造型別致的帽子、斜睨的小眼睛和獨特的大鼻子。在盧浮宮所有的油畫作品中,這幅畫太特別了!</p> <p class="ql-block">我們拿著導覽圖找到這幅畫《加布莉埃爾·德斯特蕾和妹妹維拉公爵夫人》。法國在吸收意大利文藝復興的所有經(jīng)驗和成果后,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畫派,即“楓丹白露畫派”。這一派對“美”有著別樣的偏愛。畫面中,維拉公爵夫人正輕輕捏著姐姐的乳頭,這一令人費解的動作讓洗浴這一主題更加充滿肉欲的氣息。</p><p class="ql-block">這幅油畫大約創(chuàng)作于1594年。</p><p class="ql-block">畫中的兩個人物在這次巴黎奧運會上大放異彩。法國人把她們倆的頭像插在塞納河上,載著各國運動員的游船從她們前面游過,攝像機把她們倆帶給了全世界的觀眾。</p> <p class="ql-block">《作弊者》。圖爾創(chuàng)作于1635年。畫面中明暗對比鮮明,衣物細節(jié)繪制清晰,人物面部表情頗有戲劇性,右側(cè)的年輕男子正陷入作弊者和兩名合謀女子所設的圈套中,即將被騙光錢財。</p> <p class="ql-block">《瓦平松的浴女》。安格爾1808年創(chuàng)作。</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浴室》。安格爾1862年創(chuàng)作,這一年他82歲。這么高齡還能畫這么寫實的油畫,實屬不簡單。這幅畫是圓形的,不多見。</p> <p class="ql-block">《打破的水罐》。格瑞茲創(chuàng)作于1773年。圍繞著這幅油畫還有一個故事。畫中的女孩是一個書商的女兒,格瑞茲追求她,以她為模特畫了這幅畫,后來娶了她,但后來所有的錢都被她騙光,以致生活窘迫。</p><p class="ql-block">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少女的表情懵懵懂懂,稚氣未脫;人長得嬌小玲瓏,明眸善睞;衣裙色彩艷麗,褶皺分明;整個畫面用色勻稱,筆觸細膩。</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當我們即將結(jié)束參觀,在法國畫展廳的最末端無意中看到這幅油畫,頓時大喜過望!我年輕的時候看過這幅畫,印象深刻,今天偶遇它就像見到失散多年的老朋友一樣高興。</span></p> <p class="ql-block">下面兩幅油畫都是北方畫派的作品。這是《稱金人和他的妻子》。北方畫派1514年的作品。1806年盧浮宮購得。</p> <p class="ql-block">《織花邊的少女》。維米爾的代表作之一,約創(chuàng)作于1669年。畫作描述一個正在編制蕾絲的女工專注平和的神情,她的目光聚焦在穿針引線的手指上,凝瞬間成永恒。</p> <p class="ql-block">法國畫家讓·巴蒂斯特·格魯茲于1780—1784年的作品《擠奶女工》。</p> <p class="ql-block">彼得·保羅·魯本斯的作品《赫拉克勒斯和翁法勒》。</p> <p class="ql-block">下面這些畫不知道名字,在兩本介紹盧浮宮的書里也沒找到介紹。作為一個油畫小白,就覺得美,美得讓你停下腳步,讓你靜下心來。對比一下,我個人覺得法國的油畫水平最高,雖然文藝復興來自于意大利,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這也就不難理解徐悲鴻一等眾人為什么要到法國來學油畫了。</p> <p class="ql-block">在黎塞留館的一樓法國雕塑展廳,看到一尊拿破侖的漢白玉雕像。看旁邊的說明,該雕像創(chuàng)作于 1806年。</p> <p class="ql-block">鞋子和大氅的底擺雕刻得非常精細,“N”是拿破侖的族徽。</p> <p class="ql-block">活靈活現(xiàn)的小寶寶。</p> <p class="ql-block">三個美女。</p> <p class="ql-block">這個銅像的表情、手勢栩栩如生。這樣極富感情的雕塑在盧浮宮非常少見,應該是年代不太久遠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人面長翅公?!?。亞述帝國曾經(jīng)是古代兩河流域盛極一時的軍事強國,兩尊巨大的塑像便是亞述國王薩爾貢二世宮殿的守衛(wèi)。這件塑像具有人的頭像,身上長有一對翅膀、五條腿。卷曲的胡子、鷹翼上的羽毛、腿上的肌肉與血管等細節(jié)把握得相當精準。塑像創(chuàng)作于公元前713至706年,高達4米,重14噸。法國領(lǐng)事于1843年至1854年在考古中發(fā)現(xiàn)。</p><p class="ql-block">以前多次在媒體上見過照片,這次終于見到實物了!</p> <p class="ql-block">下面三張照片是盧浮宮的室內(nèi)景象。</p> <p class="ql-block">天花板。</p> <p class="ql-block">離開盧浮宮的時候,在玻璃金字塔下的電梯上拍了一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敘利館上方法國國旗迎風飄揚。</p> <p class="ql-block">出了盧浮宮,我們沿著塞納河從東往西步行,沿途拍了盧浮宮大畫廊的南外墻。盧浮宮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藝術(shù)品。</p> <p class="ql-block">這是最西端的花廊。</p> <p class="ql-block">花廊的頂部建筑。</p><p class="ql-block">至此,盧浮宮的介紹就全部結(jié)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