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據(jù)《永春縣志》稱,這里在民國初以其地距離永春縣城五華里而稱五里街,是永春、德化、大田一帶貨物集散地,繁榮盛況為全縣第一,也是閩南著名集鎮(zhèn)之一。</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存的五里街歷史文化街區(qū),簡稱五里古街,其中主路全長約590米,兩側259間店面大部分為1917年重建的二層或三層樓高土木結構磚柱騎樓。</p> <p class="ql-block">“官田古商鎮(zhèn),滿街做生意”,五里街古稱“官田市”,解放前是連接閩中閩西北的交通樞紐和貨物集散地。</p><p class="ql-block">遠在隋唐年代,永春地廣人稀,森林植被茂密,溪流水量豐沛,桃溪支流霞陵溪平均水深2米以上,便于舟船行走。據(jù)考證,宋元明清至民國末,五里古街的十三階、??拖?、新亭路等處,客棧林立,商販云集。五里古街更是舟楫往來,航運繁盛,許港碼頭每天往返的溪舟船超過百只。這里曾會聚四方商賈,山珍海味交易不衰,是數(shù)百年繁華商埠?;仨f時光,猶能聞到車馬喧囂之聲,南北販賣貨物特產的各種口音。</p> <p class="ql-block">擁有600多年歷史的五里古街是“海絲”文化、僑鄉(xiāng)文化、閩南文化的交融之地。昔日,五里古街作為“閩南商貿重鎮(zhèn)”,連接海上絲綢之路與內陸,無數(shù)永春人從這里出發(fā),成就了“無永不開市,開市五里街”的傳奇。歷經修復改造,五里古街煥發(fā)新生,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閩南騎樓和老街風貌。</p> <p class="ql-block">該鎮(zhèn)不僅因其歷史悠久的商業(yè)市場而聞名,還因為其豐富的文化活動,如?海絲文化、?白鶴拳、?紙織畫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fā)源地而受到重視。</p> <p class="ql-block">古街上養(yǎng)魚也算永春一個特色。</p> <p class="ql-block">我是中午來到古街,看起來還比較冷清。據(jù)說下午4點以后,尤其是晚上,所有的商家開始營業(yè),整條古街十分熱鬧,還有各種各樣的表演可看。</p> <p class="ql-block">永春老醋是中國四大名醋之一,夏日時光,逛五里古街,品老醋與冰淇淋的結合,怎不一個“爽”字了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