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20日</p><p class="ql-block">西影集團(原西安電影制片廠)為接受父親無償捐贈的遺物專門召開了捐贈會。</p><p class="ql-block">我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應(yīng)該用文字記錄下來。</p> <p class="ql-block">三個月前,妹妹代表父母和我們兄弟姐妹向西影集團捐出了父親生前的遺物共989件。</p><p class="ql-block">西影集團為這一捐贈專門舉辦了這場名為“老檔案里西影的故事”的捐贈會。</p><p class="ql-block">會議安排了親屬致辭這一議程。</p><p class="ql-block">姐妹們將這一“重任”交給了我。</p> <p class="ql-block">西影集團很重視,事先將草擬好的會議議程派專人聯(lián)絡(luò)溝通并逐一了解參會親屬的有關(guān)情況,這三番五次下來,我心中十分不安,距離開會沒有幾天了,可我的發(fā)言稿還一字未動呢。</p> <p class="ql-block">動手寫,趕緊的!</p><p class="ql-block">傳了手寫的發(fā)言稿,籌備會議的人員很客氣的提出了建議并將我修改過的發(fā)言稿用計算機打印出來,很周到,很溫馨。</p> <p class="ql-block">西影集團許副總會前和我們一一認識。</p><p class="ql-block">這里就不贅述整個會議的議程了。</p> <p class="ql-block">我做了簡短的發(fā)言,捐贈物有書籍,刊物,錄像帶,手寫文件等,其中以書刊居多,因此我的發(fā)言也就以書為主?,F(xiàn)將我的發(fā)言主要內(nèi)容摘抄如下:</p> <p class="ql-block">“今天能在這里代表我們兄弟姐妹六人向在座的各位領(lǐng)導和各位來賓說幾句心里話我感到非常榮幸。</p><p class="ql-block">我不是西影的職工,但我是西影大院里長大的孩子,是看著西影成長的人,看著它從無到有并走向了輝煌??梢哉f我是諸多的見證人中的一員,也可以說是半個西影人。</p><p class="ql-block">上個世紀五十年代,1956年,父母來到這里建廠,我們兄弟姐妹也隨即搬到了這里,我們在這兒生活,在這兒上學,在這兒長大。那個時候,廠里的家屬院只有兩棟三層小樓,(現(xiàn)在恐怕早己拆除了),都是在大食堂里吃飯,大食堂是用幾張大的竹席搭建起來的棚子,可以說當時的生活條件還是比較簡陋比較艱苦的。</p><p class="ql-block">父母工作很忙,但父親總能抽出時間看看書,讀讀報。那個時候他們的收入很少,要養(yǎng)活我們兄弟姐妹六個,還有我們的姥姥,姥爺,姨媽,姨父一大家子十幾口人??筛赣H總能在節(jié)衣縮食的情況下省出一點錢買書,特別喜歡買與電影有關(guān)的書籍和刊物。漸漸的,家里的書多了起來。當時買書架需要很多錢,為了省錢,父親就自己動手制作了兩個書架。再后來,書架里也放不下父親的書了,于是,桌面、桌下、地上,甚至書架的頂上也擺滿了書刊。母親常常整理著這些書刊,協(xié)助父親把書和刊物分類擺放。</p><p class="ql-block">父母均出身于貧窮家庭。父親兩歲喪母,是他的姐姐~我們的姑姑一手把他帶大。他的父親,也就是我們的爺爺生病無錢醫(yī)治死在了祠堂里,用一張竹席卷了下了葬。父親年幼時沒有條件進學堂讀書,為了生活,他在一家外國人的教堂里打小工。在那里有個教外國人學習中文的中國先生免費給父親教識字讀書,教堂里的德國神父還教他學習德文。父親的自學能力很好,很快便能讀書寫字了,還學會了一些簡單的德語,就這樣打下了一點文化底子。</p><p class="ql-block">父親一直有讀書的習慣,他說這個習慣是在延安時期養(yǎng)成的。</p><p class="ql-block">父親母親都是在他們十幾歲時奔赴延安參加抗日戰(zhàn)爭的老革命。母親到達延安后在延安女子大學學習;父親先后在抗大、陜西公學學習。在延安這座革命的搖籃里母親徹底擺脫了文化底子薄的困擾;而父親通過學習文化水平“更上一層樓”有了很大的提高。父親說在延安時他一有機會就會讀書看報,只要拿到書就必須從頭看到尾,有的書還會讀上好幾遍。他說如果一段時間不看書就會覺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渾身不得勁。</p><p class="ql-block">就這樣,酷愛讀書的父親一直把讀書看報這個在延安養(yǎng)成的習慣堅持了下來。</p><p class="ql-block">父親讀起書來很專注,他很愛惜書,把書保存的很仔細,還親自動手用牛皮紙或者報紙給一些書包上了書皮,生怕閱讀時弄臟了。讀書的時候他老人家基本上不會把書角折起來做讀到之處的記號,而是小心的用書簽或者一張紙夾在讀過之處。</p><p class="ql-block">如今,父母已故去多年,我們也逐漸地步入了老年。可父親留下的書還在,他老人家親手打造的書架安全的置放著他那些心愛的書刊。我們非常清楚的記得父母千辛萬苦保存下來這些書刊是多么的不容易!這些歷經(jīng)滄桑的書刊是跨越時空界限將前人的智慧和經(jīng)驗傳承給后人的寶物。現(xiàn)在,這些他老人家視之寶物的書刊交到了他深愛著的電影人的手中,所以,在這里,我要代表我的兄弟姐妹向接受我父母這份心意的西影集團的領(lǐng)導表示感謝:你們是熱愛電影事業(yè),眼光長遠而獨到,具有戰(zhàn)略智慧的領(lǐng)導人。當然,我還要代表我的兄弟姐妹感謝為這次捐贈活動付出辛勤工作的人,是你們的支持和幫助,讓我父母的這份愛心得以傳遞,讓他們二老的這份溫暖得以延續(xù)。</p><p class="ql-block">我們真心希望父母的捐贈物和他們捐贈的書刊可以很好地發(fā)揮作用,希望每一次的閱讀和使用都能成為專業(yè)成長的階梯,父母天堂有知定會感到慰籍,他們一定會感到欣慰的”。</p> <p class="ql-block">大妹妹作為代表接受了捐贈證書。</p> <p class="ql-block">著名攝影師柏雨果向與會者展示當年他為父親和母親拍攝的照片。</p> 會后集團領(lǐng)導和親屬座談。 <p class="ql-block">集團領(lǐng)導和親屬以及工作人員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