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鵝嶺公園位于重慶市渝中區(qū)境內,其前身為“宜園”,也稱“禮園”,系清末重慶商會首任會長、富商李耀庭的別墅花園,是重慶最早的私家園林。</p><p class="ql-block">鵝嶺原名鵝項嶺,其地處于長江、嘉陵江南北挾持而過的陡峻、狹長的山嶺上,形似鵝頸項,故而得名。環(huán)抱重慶半島的兩江在這里距離最近。相傳蜀漢太守李嚴曾想于此鑿穿高崖,連通兩江。鵝嶺背倚山城,高挑出世,挾兩江而西望,覽盡雄、險、曠、秀的自然風光。</p> <p class="ql-block">繩橋位于鵝嶺公園的榕湖之上,建于清宣統(tǒng)年間,是鵝嶺公園標志性建筑,連接著湖岸的上層和下層。橋梁由青石構造,東西縱向,長12.3米,寬2.6米,通高5.85米,橋基高1.9米,拱高3.35米,單孔跨徑3.2米,共有兩孔。繩橋的設計成屈曲狀,俯視呈S形,有坡度,其上有繩索造型的石欄,繩紋象征著人與人之間的紐帶和互相依存的關系,寓意著綿延不絕、生生不息的力量,同時也表達了團結合作、互助互愛的價值觀。<span style="font-size:18px;">橋下有兩個不同方位的八字形石拱,別具一格,拱之上倒嵌巖石,匠心獨運。</span></p><p class="ql-block">1960年,美術家朱宣咸以此為題材創(chuàng)作的作品《榕湖滴翠》,通過繩橋這一景色生動反映了在酷暑難耐中的人們所向往的清涼世界,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p> <p class="ql-block">蘇軍烈士墓</p><p class="ql-block"> 這里安放的是兩位蘇聯(lián)戰(zhàn)士的靈魂,他們是卡特洛夫上校和斯托爾夫上校,在對日空戰(zhàn)中分別于1940年11月15日和1941年5月11日犧牲于重慶,他們的事跡不僅刻在碑上,更要刻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里,我們永遠緬懷為中華民族抗爭付出生命的烈士們!</p> <p class="ql-block">飛閣,鵝嶺公園北端,磚木結構,碧瓦彩檐,中心為六角形閣,沿閣很像飛鳥。抗戰(zhàn)時期,蔣介石夫婦在園中"飛閣"居住半年;英國大使卡爾也在“飛閣”居住達五年;澳大利亞大使館曾設于園中。</p> <p class="ql-block">鵝嶺北側飛閣對面崖邊立有一塊“鵝嶺”碑,旁邊是一棵遮天蔽日的大樹。碑的旁邊有石頭所刻碑記,為著名書家毛峰先生1994年所書:“鵝嶺碑者,昔禮園園主滇人李和陽所主也,其碑乃陳榮昌于宣統(tǒng)三年游禮園時所書。陳氏為光緒九年進士,李和陽之同鄉(xiāng)也,其書法初出顏魯公,繼擬錢南園,后法米南宮。一九五八年禮園改建公園之時,重慶市市長任白戈因其碑定園名曰鵝嶺。昔鵝嶺石碑歷六十余載滄桑,殘損甚重,難見昔日之風貌,今據(jù)重慶市博物館藏陳氏之書跡重新鐫刻,立碑于此。</p> <p class="ql-block">蓮池位于鵝嶺公園的中部,一側有長廊,中間有一對曲頸相視的白天鵝塑像,另一側有石橋,面積不是很大,四周被綠色的大樹環(huán)抱,由其名字不難想象水池在夏季一定開滿了荷花。</p> <p class="ql-block">穿漢服的女孩子</p> <p class="ql-block">蓮池長廊</p> <p class="ql-block">鵝頂山莊,猶入山間天堂,似人間結廬之地。入其門,可見“廊腰縵回、檐牙高啄”之古典建筑;漫步廊中,可見“遲日半空谷、春風連上潮”之春景;觀莊中之景,可見潺潺溪流、幽幽古樹、縵縵樓閣;來其緣,可“自視甚高”,俯瞰嘉陵江邊、摩天大樓、浮生百態(tài),感大地之茫茫、眾生之蒼蒼。</p> <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烈士紀念碑</p><p class="ql-block">在紀念碑四周,有著十塊墓碑成圓弧狀并排排列,每塊墓碑上都刻有對這些烈士的介紹。張培爵、張伯祥、鄒杰、淡春谷、梁渡、席成元、張威、羅繩彥、周國琛、程鐘漢。碑上刻的人名或許并不為大眾所熟知,但他們都是在辛亥革命后期在反袁護國斗爭中遇難犧牲或奔走流亡而盡瘁國事的十位四川籍先烈。</p> <p class="ql-block">澳大利亞大使館遺址,建于抗戰(zhàn)初期國民政府遷都重慶之后?,F(xiàn)在按原貌維修過,中西式一樓一底磚木結構,</p> <p class="ql-block">懷鄉(xiāng)臺亭,為臺灣重慶同鄉(xiāng)會在鵝嶺修建的一處亭臺,體現(xiàn)了臺灣重慶人的對故鄉(xiāng)重慶的思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大使館遺址</p><p class="ql-block"> 與澳大利亞大使館一墻之隔的是土耳其大使館,同樣建于抗戰(zhàn)初期國民政府遷都重慶之后,現(xiàn)僅存平房一棟,在大使館后面還有人工湖。</p> <p class="ql-block">瞰勝樓</p><p class="ql-block"> 又名兩江樓,是1965年為迎接柬埔寨國家元首西哈努克親王來渝參觀看山城夜景,由時任重慶市副市長岳林親自批準,臨時搭建的簡易木結構,一樓一底,面積近30㎡。1983年正式修建,樓高41.44m,海拔380m,為七層塔式建筑,是觀賞兩江和夜景的好地方。瞰勝樓,底下是波光粼粼的嘉陵江,遠處是高聳入云的巍峨建筑。背倚山城,遠眺五區(qū)。渝中、沙坪壩、江北、九龍坡和南岸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公園出入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