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楊輝麟</span></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大峽谷:綠色基因庫</b></p><p class="ql-block">我們偵察分隊執(zhí)行警衛(wèi)科考隊在大峽谷考察的任務完成了,我的心卻久久收不回來,放飛在那與世隔絕的神奇峽谷里……</p><p class="ql-block">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寶物實在太豐富了,堪稱“天然的自然博物館”,是一座自然的“綠色基因庫”。</p><p class="ql-block">海拔1000米以下屬準熱帶氣候。夏秋季炎熱潮濕,冬天溫暖,年降雨量達2000毫米以上。大峽谷兩側的山上生長的樹種組成復雜的熱帶原始森林,樹冠高低相間,像是一個波浪起伏的綠色海洋。</p> <p class="ql-block">最引人注目的是被稱為“林中巨人”的麻楝,高達60多米;僅次于麻楝的是珍稀樹種千果欖仁樹、小果紫薇、翅子樹、猴歡喜、藤黃、天料……樹干光滑粗大筆直,直刺蒼穹,頂端托著樹冠宛如天幕。</p><p class="ql-block">它們的下面生長著栲、榕、瓜馥木、阿丁楓、海南粗榧、烏木、厚殼桂、茜草、山龍眼、六駁木以及芭蕉樹、老虎花、山姜和五加科、蕓香科、天南星科、蕨類……真是“堆碧砌玉如圖繡,高樹低草擁千層”呀!</p><p class="ql-block">海拔1000~2400米屬山地亞熱帶氣候,雨量豐富。森林以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為主,上部有少量針葉林。遠眺這里的森林,一個個圓球狀和傘狀的樹冠,明暗相間層層相疊,一派茂密而整齊的外<s>觀</s>。林內(nèi)主要是青、櫟、樟、桂、楠木、木蘭、木蓮、含笑、喬松……許多是我國少有和西藏特有的珍稀樹種。</p> <p class="ql-block">鉆入林中,幽暗潮濕,各種樹木枝干上披著一層厚厚的黃、綠、褐色的苔蘚,具有“苔蘚林”之稱。一種巨大植物名叫山檳榔,它的羽狀復葉長達10米多,紫色的果實狀如鴨蛋,一串果序足有50公斤以上,甚至達500公斤之重。</p><p class="ql-block">海拔2400~3000米屬山地溫帶氣候。夏季云霧濃密,降雨豐富,有各種針葉林樹鐵杉、云杉、冷杉……林中幽暗潮濕,生長著杜鵑、忍冬、槭樹、稠李、懸鉤子以及各種蕨類和苔蘚植物。蒼勁挺拔的鐵杉樹型美觀高大通直,達50多米;許多樹洞可以成為人們天然的“木房”。林內(nèi)針闊葉混交,季節(jié)不同顏色不一:春夏夾雜著翠綠色斑塊,秋冬就紅、黃、綠鑲嵌,素有“五色林”之譽。</p> <p class="ql-block">海拔3000米以上是亞高山寒溫帶。這里的氣候和森林景觀迥然不同,一派北國風光。每年11月至翌年5月,林下覆蓋一米多厚的冰雪,林內(nèi)植物種類單純。</p><p class="ql-block">主要樹種是墨脫冷杉,林木高大堅硬,樹冠似千層塔巍然聳立。每年6~10月林內(nèi)各種植物競相生長,盛開白、黃、粉、紅、紫等五顏六色的杜鵑花,與林下還未融化的冰雪相輝映別具一格;溝谷溪邊映照著姿影清麗的龍膽、花團錦簇的報春、艷麗奪目的杓蘭等花卉五彩繽紛。步入林中,使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p><p class="ql-block">森林是人類的“搖籃”,也是一切經(jīng)濟植物、藥用植物和各種動物之母。主要經(jīng)濟植物有隨處可取的野芭蕉、野香蕉、野菠蘿、野檸檬、野柑桔……有不勝其數(shù)的木耳、蘑菇、竹筍、花椒、八角……有含油量高達70%以上的油瓜、馬蛋果、破布子、藏瓜……有長達100多米的白藤、革婆、結香、昂天蓮……還有釀制黃酒的“糌粑樹”。</p> <p class="ql-block">藥用植物達上千種之多,常見的有治療心臟病的五眼果,抗癌的藥源海南粗榧,預防瘧疾的三臺花,延年益壽的延齡草,清嗓潤喉的黑節(jié)草以及重要藏藥南酸棗、鉤藤、石槲……名貴藥材天麻、三七、五味子、七葉一枝花、黃芪、靈芝、蟲草、貝母、雪蓮、草烏……</p><p class="ql-block">在大峽谷,我們爬上三四十米高的大樹,俯視如濤的林海,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樹上爬的洞里鉆的……什么珍禽異獸都有。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長尾灰猴、云豹、虎、雪豹、黑麂、羚牛、蘇門鈴、赤斑羚、盤羊、白尾稍虹雉、灰腹角雉、大犀鳥……</p><p class="ql-block">有二類保護動物熊猴、猻猴、小熊貓、猞猁、兔猻、馬鹿、麝、胡兀鷲、藍馬雞、孔雀雉、藏雪雞、蟒蛇……有三類保護動物黑熊、大靈貓、小靈貓、巖羊、血雉、鸚鵡……列為國家保護對象的竟達42種!占全國保護動物的四分之一還強。此外,還有罕見的白猴。</p> <p class="ql-block">據(jù)獵人江措介紹,門巴人稱為“薩拉江措扎嘎”,意為聰明的白猴。它全身純白,極個別是黑眼圈,臉似人面,額頭略微突兀,腿比其它猴子短,尾巴有2尺長,多棲息于古樹,食青杠籽、果實和草根……</p><p class="ql-block">在雅魯藏布大峽谷,常??梢钥吹侥切┮娝匆娐勊绰劦钠婊ó惸尽?v橫交錯的藤蔓植物,仿佛一張巨大的漁網(wǎng)撒在密林中,各種蘭花附生于樹上,組成了美麗的“空中花園”。此外,高大的“板根植物”,兇狠的“絞殺植物”,老莖結果的“莖花植物”……應有盡有。</p> <p class="ql-block">林中還有一種夜明樹,門巴人稱為“比納麥新”,白天同其它樹一樣,一到晚上在樹葉的背面好像貼有許多螢火蟲似的,一閃一閃地忽明忽暗,天越黑它越亮。葉子比巴掌稍小些,一片葉子背面有八九個亮點,葉子深綠色,葉呈圓形稍尖,狀似水蜜桃,葉子不對生,葉柄很短很細;果實結在葉子背面,略帶紅色,形似雞蛋,有綠豆籽大,葉苦澀帶甜酸。</p><p class="ql-block">據(jù)《山海經(jīng)》記載,夜明樹為株樹,果實可入藥,能使人長生不老。此外,還有辣椒樹,冬季照常開花結果,5年生的辣椒樹有2米多高,胳膊粗,年結果100多個,而且辣味大……</p> <p class="ql-block">林中霸王 在大峽谷,有一種植物會把高大的喬木“絞殺”掉,并取而代之?!敖g殺”的過程是:鳥類啄食了榕樹的種子,種子隨糞便排泄出來,落在紅椆樹枝或樹干凹處,漸漸萌芽長出氣生根來,氣生根像漁網(wǎng)般緊緊地纏繞在樹莖基干上。當氣生根大量增加時,就把樹干重重包圍起來,猶如巨蟒纏身,緊緊箍住不放。年長日久,紅椆樹就被活活地“絞”死了。所以,人們把榕樹稱為“林中霸王”。</p> <p class="ql-block">空中花園 有些附生植物根本不接觸地面,生長、繁殖、死亡的整個過程全在大樹上進行。它們不僅附在高大的喬木或油棕樹的枝干上,還巧妙地“飛”在大樹頂巔開辦“空中花園”。這些寄生在大樹頂端的蘭科植物有吊藍花、槲寄生……白的紫的紅的黃的……繁花似錦,芳香撲鼻。</p><p class="ql-block">老莖結果 有一種果樹叫蘋果榕,高達十多米,胸徑達二十多厘米,枝、葉都有乳汁液,樹皮灰色平滑,樹冠寬闊,葉倒卵狀橢圓形,長10~25厘米,寬6~13厘米,葉背密生小瘤體,三出基生葉脈。特別有趣的是果實簇生于老樹干發(fā)出的短枝上,果實直徑達4~6厘米,成熟前綠色到黃色,成熟后深紫紅色,頂部似壓扁。這種奇觀,人們叫“老莖結果”。</p> <p class="ql-block">無花而實 還有一種“無花而實”的奇特果品——無花果。其實,無花果本身就是一朵花,花蕊密集著生在膨大的花序托上,形成了一個隱頭花序,花軸頂端膨大,中間凹陷,充分成熟后有糖分溢出。花序托形成的復果呈球形、橢圓形或梨形,果皮呈黃、綠、淺紅和深紫幾種,果肉為粉紅或深紅色,每年結果兩次,7~10月成熟,有夏果和秋果之分。</p> <p class="ql-block">森林油王 有一種油料植物叫油瓜,屬木質(zhì)大藤本,分枝多,攀附在大樹上,雌雄異株。果子呈黃綠色,扁球形,直徑約20厘米,重1公斤左右,果肉較硬呈乳白色,里面為橙紅色。每個果子有果籽8~12枚,含油量達71%以上,高的可達77%。油瓜的油香甜,透明,果子可食,它含有高脂肪、高蛋白,營養(yǎng)極為豐富;它的根可入藥,治療慢性病,也可用來殺菌、催吐、截瘧。</p> <p class="ql-block">天然水壺 一種大型的木質(zhì)攀援植物,儲存著大量的水分,故有“水壺藤”之稱。當行人在森林里長久行走而感到口干舌燥時,熱心的墨脫人會取下腰間的長刀,砍斷一根水壺藤,霎時,清甜爽口的水就像噴泉一樣流出來為人們消渴解燥。</p> <p class="ql-block">含羞草 在大峽谷,常??梢钥吹揭环N羞答答的草,本來它的兩排葉子是張開的,但人的手、腳一碰到它,兩排葉子就含羞似地合攏起來,這種草本植物叫“含羞草”,人們也稱為“植物界的靦腆者”。</p> <p class="ql-block">羞澀花 藏語叫“額嚓梅朵”,意為“羞澀花”,雖然是花,卻知道羞。只要你啐它,再隨便說些什么可羞的事,它竟會合起5片小花瓣,活像未出過門的少女那樣,一見到小伙了就用紗巾或其它東西把自己的臉遮住。</p> <p class="ql-block">豐富的雅魯藏布大峽谷,給人們帶來了豐富的謎:這里是大陸漂移的結果?還是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雕塑?眾多的亞熱帶植物,是八千萬年新生代的古老孑遺?還是第四紀時三次亞熱帶植物的復生?這里到底有沒有“野人”,其巢穴又在哪里?……</p><p class="ql-block">這些謎團對于人類無疑具有很大的誘惑力,揭示其謎團無疑對研究植物的進步、森林的演替和各種動物的生態(tài)都有著極其重要的科學價值。</p><p class="ql-block">雅魯藏布大峽谷在向人們招手呢!</p> <p class="ql-block">楊輝麟 男,1952年5月生,漢族,重慶銅梁人,大專文化,上校軍銜。1969年12月入伍,3月進藏。曾在林芝軍分區(qū)擔任副參謀長等職。1996年12月退役。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西藏分會會員、東方文學創(chuàng)作學會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特邀創(chuàng)作員。</p><p class="ql-block">自1987年起,楊輝麟先后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西藏日報》《山西日報》《西藏文學》《四川文學》《西南軍事文學》《民族團結》等報刊發(fā)表作品1000多萬字,已出版《西藏東南角》《西藏繪畫藝術》《林芝軍人》等著作17部,獲獎100多次。作品收入《西藏軍旅文學選粹》《穿越最后的秘境》《雪域軍人競風流》等多種文集。個人傳略輯入《中國文藝家傳集》(卷2)、《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卷4)等多部辭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