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說山西好風(fēng)光,地肥水美五谷香。</p><p class="ql-block">左手一指是太行,右手一指是呂梁。</p><p class="ql-block">山西東依太行山,西南依呂梁山,背靠<s>恒</s>山,山西是中華民族發(fā)祥地之一,文化發(fā)展近5000年,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稱。山西古戰(zhàn)場遍布全省,可追溯到戰(zhàn)國時期,歷史文物眾多,晉商文化,民俗文化,飲食文化,對現(xiàn)代的影響非常深刻,山西人是低調(diào)的,因此,很多人不太了解山西,所以旅游業(yè)前幾年不太發(fā)達,近年來,由于山西省政府大力宣傳山西的旅游文化,一個風(fēng)光秀麗,山美水美的大美山西,展現(xiàn)在人們眼前。</p> <p class="ql-block">云岡石窟,這里不僅是中國的瑰寶,也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中的一顆璀璨明珠。云岡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的武周山南麓,始建于北魏文成帝年間,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p> <p class="ql-block">云岡石窟的開鑿,是佛教在中國傳播和發(fā)展的重要見證,在那個時代,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并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佛教藝術(shù),云岡石窟就是這一融合過程的杰出代表,他展現(xiàn)了北魏時期佛教文化的繁榮與興盛。</p> <p class="ql-block">云岡石窟,現(xiàn)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像五萬余尊,這些造型,或坐或立,或笑或怒,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他們不僅展示了北魏時期高超的石雕藝術(shù),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如服飾,建筑,音樂,舞蹈等,是研究北魏歷史文化的珍貴資料。</p> <p class="ql-block">在云岡石窟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數(shù)那些巨大的佛像了。他們或慈悲安詳,或威嚴莊重,讓人不禁肅然起敬,特別是曇曜五窟,更是云岡石窟的精華所在,這些窟龕的造像規(guī)模宏大,氣勢磅礴,充分展現(xiàn)了北魏皇室對佛教的寵信和推崇。</p> <p class="ql-block">云岡石窟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寓意和哲理,每一尊佛像,每一幅壁畫,每一段雕刻,都是匠人們用心血和智慧凝結(jié)而成的藝術(shù)瑰寶,他不僅讓我們領(lǐng)略到了古代藝術(shù)的魅力,更讓我們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p> <p class="ql-block">五臺山,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圣地和旅游景區(qū)。五臺山有五座山峰組成,這些山峰的峰頂平坦如臺,因此,得名五臺山,五臺山不僅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還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齊名。五臺山擁有豐富的歷史和文物價值,許多朝代的皇帝都曾前來參拜。</p> <p class="ql-block">五臺山自然風(fēng)光和氣候條件也非常獨特。由于地處太行山系的北端,五臺山的氣候寒冷,即使在盛夏也涼爽宜人,因此,有華夏屋脊之稱,五臺山的植被以草地為主,擁有獨特的高山草甸景觀和冰<s>緣</s>地貌,這些自然景觀和氣候條件,使得五臺山成為避暑勝地。</p> <p class="ql-block">在文化方面,五臺山擁有眾多的宗教活動場所和古建筑群,其中最為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五爺廟,南山寺,黛螺頂?shù)冗@些寺廟不僅保存了大量的佛教文物,還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藝和美學(xué)價值。五臺山的寺廟建筑群,我認為是中國現(xiàn)存最龐大的佛教古建筑群之一,體現(xiàn)了天人合一的哲學(xué)思想。</p> <p class="ql-block">五臺山還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包括動植物資源和礦產(chǎn)資源,五臺山的低等植物中有可供食用的地皮菜和綠藻,以及入藥的木耳,蘑菇等。高級植物中有瓦松,卷柏,礦藏資源方面,五臺山擁有30余種金屬和非金屬礦藏,其中,以鐵礦為主。總的來說,五臺山以其獨特的自然風(fēng)光,豐富的文化,歷史和宗教價值,成為國內(nèi)外游客向往的旅游勝地,無論是朝圣者還是旅游愛好者,都能在五臺山找到心靈的寧靜和自然的壯美。</p> <p class="ql-block">平遙古城,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國家歷史文化名城,5A級旅游區(qū),平遙是歷史文化古城,帝堯初封于斯,帝舜曾在此制陶,耕稼。秦始皇命名平遙陶。后為避北魏太武帝名諱更名為平遙。平遙古城是中國境內(nèi)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代縣城。城區(qū)面積,2.25平方公里,現(xiàn)存古城墻6162.68米,街巷199條,明清傳統(tǒng)民居,3798處,全縣不可移動文物1075處,文物數(shù)量眾多,品位之高,在全國縣級城市中名列前茅。</p> <p class="ql-block">平遙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培育了孫楚,孫<s>錫</s>,雷福泰,養(yǎng)育了郭蘭英,閻維文,劉旺等當代精英。原真,原汁,原味,的平遙古城和現(xiàn)代生活融為一體,魅力獨具,基地變基因,承古而出新,不斷演繹著一個明清時期漢民族城市典范的精彩畫卷</p> <p class="ql-block">平遙是文旅融合名城,作為中華燦爛文化的實物載體,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吏治文化,漆器文化,飲食民俗等文化繁榮昌盛,是明清古城的活樣板,古建筑的博覽地。</p> <p class="ql-block">平遙歷來商業(yè)氛圍濃郁,是晉商故里,日升昌票號開中國商業(yè)之先河,是近代銀行的鄉(xiāng)下祖父。其東掌模式,是現(xiàn)代企業(yè)股份制的雛形,明清時期,全國51家票號,平遙<s>占</s>22家,一紙風(fēng)行,匯通天下,19世紀曾一度掌控中國經(jīng)濟命脈</p> <p class="ql-block">山西省靈石縣,王家大院,氣勢恢宏的門樓,隨風(fēng)飄擺的燈籠,古樸雅致的院落,曲曲折折的甬道,時光記憶的門檻,仿佛一幀幀滄桑的畫卷,無聲的訴說著王家過往數(shù)百年的家族沉浮與興衰。</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是由靜升王氏家族經(jīng)明清兩朝,歷經(jīng)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條街,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是國內(nèi)最大的私宅,有民間故宮和華夏民居第一宅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清初,熟人王興旺開始經(jīng)商,做小買賣,至第十四世資本見厚,商鋪增多,逐步成為豪商巨賈,到清朝中葉,王家便由原來的平民百姓發(fā)展成為居官經(jīng)商<s>士</s>農(nóng)綜合型的名門望族。王氏家族鼎盛于清朝康熙乾隆嘉慶年間,出大興土木,營造住宅,祠堂,墳塋和開設(shè)店鋪,作坊外,在當?shù)剞k義學(xué),立義倉,修橋筑路,蓄水開渠,賑災(zāi)濟貧,捐修文廟,學(xué)堂等善舉不斷捐。在此期間,王家入宦者僅五品至二品官員就有12人,包括授,封,贈在內(nèi)的各種大夫達42人。</p> <p class="ql-block">正如牌匾所言‘’王是一個姓,姓是半個國:家是一個院,院是半座城"。王家大院目前開放的兩處:西稱恒貞堡,東稱視履堡,兩寶之間有一石橋相連,東西對峙,氣勢震撼!</p> <p class="ql-block">垂花門,在馬道左側(cè),獨自矗立,可以說是中國建筑精華的集錦,磚雕,浮雕,石雕,油墨彩畫都有,上下渾然一體,相襯得當,華麗悅目,獅子滾繡球大型磚雕照壁,對應(yīng)敦厚宅院門,近距離看照壁細節(jié),大小三只獅子披著彩帶,圍著繡球,嬉戲玩鬧,洗栩如生,呼之欲出,民間稱。獅子滾繡球好事在后頭</p> <p class="ql-block">很多影視的拍攝都在王家大院取景,例如,《刀客家族的女人》《鐵梨花》《呂梁英雄傳》《殺虎口》《古鎮(zhèn)大河》《滄海桑<s>田</s>100年》等影視作品》。王家大院與其說是一組民居建筑群, 不如說是一座建筑藝術(shù)博物館,它的建筑藝術(shù),裝飾枝巧超凡脫俗,別具一格,更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民俗風(fēng)情,漫步在王家大院,無論駐足在哪一處,昂首或低眉,都有一段軼聞或者一段傳奇,在等著與你相遇。</p> <p class="ql-block">張壁古堡,位于山西省介休縣,建于公元619年,隋末,劉武周為抗擊李世民始建該堡。城堡地下構(gòu)筑了攻守兼?zhèn)?,可屯兵萬人的地道。張壁古堡距今已有138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現(xiàn)有較為完好的一座有軍事,居住,生產(chǎn),星象,宗教混動為一體,罕見的古代袖珍城堡,星象奇村,張壁村,三面溝壑,一面平川,依山就勢,易守難攻。</p> <p class="ql-block">張壁古堡是世界上頗為罕見的小城,面積僅有0.12平方千米,具有很好的軍事防御功能,還融古堡地道,宮殿廟宇,軍事宗教,民俗歷史為一體,還有小巧的鐘鼓樓,順暢的交通網(wǎng)絡(luò),眾多的宗教場所。因古廟神佛異,明堡暗道奇,而聞名海內(nèi)外。</p> <p class="ql-block">地道有三層,上,中,下,三層長達三千米的古地道,不僅地上可以屯甲藏兵,甚至地下還有俘虜窯,有些洞口往外一看,居然在半山腰,利于瞭望,有些洞口到了谷底,利于逃離。</p> <p class="ql-block">地道內(nèi)四通八達,深不可測,有通風(fēng)口,有打水井,有藏兵洞,有浮虜窯,還有養(yǎng)馬槽,還有陷阱。古堡地下有三層縱橫交錯,攻防完備長達三千米的地道,與堡內(nèi)四通八達,地道高郵一米九,寬一米五,設(shè)有通氣孔,置油燈處,有哨住,存糧,飲用水等。</p> <p class="ql-block">張壁古堡因天下第一星象村而聞名,但這只是其中一點,還有一個明堡暗道的說法,小小的堡內(nèi),地下設(shè)有幾千米的地道,好震撼!這個景點來的太值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