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黃山迎客松</p><p class="ql-block">黃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chǎn),世界地質(zhì)公園,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全國文明風(fēng)景旅游區(qū)示范點(diǎn),中華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p> <p class="ql-block">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以其“五絕”的奇景和博大的徽文化蜚聲海內(nèi)外,被譽(yù)為“天下第一奇山”。</p> <p class="ql-block">黃山 三山五岳之首</p> <p class="ql-block">蓮花峰</p><p class="ql-block">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nèi),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并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p> <p class="ql-block">天都峰</p><p class="ql-block">天都峰,位于黃山市黃山風(fēng)景區(qū),與光明頂、蓮花峰并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海拔1810米。古稱“群仙所都”,意為天上都會,故取名“天都峰”</p> <p class="ql-block">光明頂</p><p class="ql-block">光明頂是黃山的主峰之一,位于黃山中部,海拔1841米,為黃山第二高峰,與天都峰、蓮花峰并稱黃山三大主峰</p> <h3>黃山集八億年地質(zhì)史于一身,融峰林地貌、冰川遺跡于一體,兼有花崗巖造型石、花崗巖洞室、泉潭溪瀑等豐富而典型的地質(zhì)景觀。前山巖體節(jié)理稀疏,多球狀風(fēng)化;后山巖體節(jié)理稠密,多柱狀風(fēng)化,山體峻峭,形成了“前山雄偉、后山秀麗”的地貌特征。<br></h3> <h3>黃山山體主要由燕山期花崗巖構(gòu)成,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侵蝕切割強(qiáng)烈,斷裂和裂隙交錯,長期受水溶蝕,形成花崗巖洞穴與孔道。全山有嶺30處、巖22處、洞7處、關(guān)2處。<br></h3> <p class="ql-block">黃山五絕,是指中國安徽省黃山的五種獨(dú)特景觀。分別為: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冬雪</p> <p class="ql-block">黃山五勝</p><p class="ql-block">以歷史遺存、書畫、文學(xué)、傳說、名人“五勝”著稱于世,有“天下第一奇山”“天開圖畫”“松海云川”之稱。</p> <h3>黃山松</h3><h3>奇松即形態(tài)奇特的松樹。最著名的黃山松有:迎客松、望客松、送客松、探海松、蒲團(tuán)松、黑虎松、臥龍松、麒麟松、連理松,這就是黃山的十大名松。<br></h3> <p class="ql-block">陪客松</p> <p class="ql-block">連理松</p><p class="ql-block">被游客寄予純潔愛情含義的“連理松”,位于始信峰途中海拔1630米處,拔地而起,一根兩干,并蒂齊肩,如情侶相依。 樹高20.6米,樹齡約400年。</p> <p class="ql-block">黑虎松</p><p class="ql-block">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生于白鵝嶺索道站下坡至始信峰岔路口海拔1650米處,傳說獅子林有一高僧入定時,見一黑虎臥于松頂,后尋黑虎不見,只見古松高大蒼勁,干枝氣勢雄偉,虎氣凜凜,故名為黑虎松。</p> <p class="ql-block">豎琴松位于臥云峰北坡,以形取勝,它主干挺直,頂狀如傘,形似豎琴,又如古時官署中的轅門。</p> <p class="ql-block">探海松</p><p class="ql-block">立于臥云峰陡腰,地處海拔1670米,樹高僅3.5米,側(cè)枝傾伸前海,猶如蒼龍?zhí)胶?,戲攪浮云。樹齡約500年。</p> <p class="ql-block">黃山送客松</p><p class="ql-block">送客松高4.8米,樹齡約450年,立于玉屏樓右側(cè)道旁,枝葉側(cè)伸好像作揖送客,與名揚(yáng)世界的黃山迎客松遙相對應(yīng),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p> <p class="ql-block">奇石</p><p class="ql-block">黃山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處,其形態(tài)各異。黃山怪石從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氣觀看,可謂“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p> <p class="ql-block">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兩只胳膊抱著腿,一動不動地蹲在山頭,望著翻滾的云海。這就是有趣的猴子觀海。</p> <h3>飛來石</h3> <h3>仙女彈琴</h3> <p class="ql-block">金雞叫天門</p><p class="ql-block">金雞叫天門在黃山半山寺前仰觀天都峰山腰老人峰上,有一石如雄雞,頭朝天門坎,振翅欲啼。半山寺路側(cè)巖壁上,刻有“空中聞天雞”五字。</p> <p class="ql-block">仙桃石</p><p class="ql-block">仙桃石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shù)氖P上。</p> <p class="ql-block">童子拜觀音</p> <p class="ql-block">五老奔天都</p><p class="ql-block">五老奔天都 與 金雞叫天都 是同一塊奇石,只是觀看的角度方位不同所以景象各異</p> <h3>黃山幾乎每座山峰上都有怪石,其形成期約在100多萬年前的第四紀(jì)冰川期。奇松怪石,位于北海的夢筆生花、以及“喜鵲登梅”(仙人指路)、老僧采藥、蘇武牧羊、飛來石、猴子望太平(猴子觀海)等。<br></h3> <p class="ql-block">天狗望月</p><p class="ql-block">黃山奇景“天狗望月”是在遠(yuǎn)處山峰的一側(cè),有一只“老黃狗”伏在山腰上,望著天上圓圓的月亮,好像要把月亮一口吞下,真是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鰲魚馱金龜</p><p class="ql-block">鰲魚馱金龜位于黃山北海景區(qū)。在光明頂,隔天海觀鰲魚峰,可見峰脊有巧石似龜,昂首向前。峰石結(jié)合,構(gòu)成“鰲魚馱金龜”的奇景。</p> <p class="ql-block">神雕觀海</p> <p class="ql-block">仙人指路</p><p class="ql-block">一怪石屹立峰巔,其狀似身著道袍的仙人,他一手舉起,似為游客指引進(jìn)入皮篷之路,故名“仙人指路石”,又名“仙人指路峰”</p><p class="ql-block">若從石門溪旁觀看則變化成為了“喜鵲登梅”</p> <p class="ql-block">云海</p><p class="ql-block">自古黃山云成海,是云霧之鄉(xiāng),其瑰麗壯觀的“云?!币悦?、勝、奇、幻享譽(yù)古今,一年四季皆可觀、尤以冬季景最佳。依云海分布方位,全山有東海、南海、西海、北海和天海。</p> <h3>黃山云
現(xiàn)代:老舍
奇景驚心語自奇,登游何必苦尋詩。
眼前云海波瀾闊,七十二峰游泳之。<br></h3> <p class="ql-block">黃山云海,特別奇絕,漫天的云霧和層積云,隨風(fēng)飄移,時而上升,時而下墜,時而回旋,時而舒展,構(gòu)成一幅奇特的千變?nèi)f化的云海大觀。每當(dāng)云海涌來時,整個黃山景區(qū)就被分成諸多云的海洋,根據(jù)方位的不同可分為:東海、南海、北海、西海、天海。</p> <p class="ql-block">夢筆生花</p><p class="ql-block">峰尖石縫中,長有一株奇巧古松,盤旋曲折,綠蔭一團(tuán),宛如盛開的鮮花。峰下有一巧石,形如人臥睡,故游人稱此景為“夢筆生花”,為黃山勝景。清人項(xiàng)黻有詩贊曰:“石骨棱棱氣象殊,虬松織翠錦云鋪。天然一管生花筆,寫遍奇峰入畫圖?!?lt;/p> <h3>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唐:李白
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
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絕頂,下窺天目松。
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馀蹤。
亦聞溫伯雪,獨(dú)往今相逢。
采秀辭五岳,攀巖歷萬重。
歸休白鵝嶺,渴飲丹砂井。
鳳吹我時來,云車爾當(dāng)整。
去去陵陽東,行行芳桂叢。
回溪十六度,碧嶂盡晴空。
他日還相訪,乘橋躡彩虹。
</h3><h3><br></h3><h3><br></h3> <p class="ql-block">天都峰,峰體拔地摩天,險峭峻奇,是黃山群峰之中最為雄偉壯觀,最為奇險的山峰。其雄偉博大之氣勢,雖然高度不及蓮花峰和光明頂,但卓立地表,在黃山群峰中,最為雄偉壯麗,盡管海拔不是最高,但絕對堪稱“黃山第一峰”。</p> <p class="ql-block">天都峰是鳥瞰黃山壯麗全景的理想之處,因此人們說,不登天都峰,等于一場空。古時候,天都峰無路可登,能夠登上天都峰者寥寥,唐代釋?shí)u云,慕東國僧?dāng)S缽神異,來游黃山,成為有記載的登天都峰第一人 峰內(nèi)有仙人把洞門、鯽魚背、天橋、百丈云梯、松鼠跳天都、天上玉屏、童子拜觀音、金雞叫天門、二僧朝佛等景點(diǎn)。</p> <p class="ql-block">天都峰,途中有一段長10余米,寬僅1米的“鯽魚背”,兩側(cè)是千仞懸崖,深邃莫測,其形頗似出沒于波濤之中的魚之背,故名。自上而下,坡陡達(dá)85度左右,若遇風(fēng)吹云涌,仿佛山搖石動,游客至此無不戰(zhàn)戰(zhàn)兢兢,有“天都欲上路難通”的感慨。</p> <h3>沁園春·憶黃山
宋代:汪莘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長鎖清秋。對孤峰絕頂,云煙競秀,懸崖峭壁,瀑布爭流。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親曾見,是龍?zhí)栋讜儯S砍鳖^。
當(dāng)年黃帝浮丘。有玉枕玉床還在不。向天都月夜,遙聞鳳管,翠微霜曉,仰盼龍樓。砂穴長紅,丹爐已冷,安得靈方聞早修。誰知此,問原頭白鹿,水畔青牛。<br></h3> <h3>宿黃山
宋代:黃庭堅(jiān)
平時游此每雍容,掩袂今來對晚風(fēng)。
白首同歸人不見,黃山依舊月明中。<br></h3> <h3>詠黃山
現(xiàn)代:老舍
人間多少佳山水,獨(dú)許黃山勝太華。
云海波瀾峰作島,天風(fēng)來去雨飛花。
千重?zé)煒湎s聲翠,薄暮晴嵐鳥語霞。
怪石奇松詩意里,溪頭吟罷飲丹砂。<br></h3> <p class="ql-block">蓮花峰</p><p class="ql-block">蓮花峰峻峭高聳,遠(yuǎn)觀仿佛初綻的蓮花,因此得名。登上蓮花峰,天氣條件合適時,還能看到云海。蓮花峰上有飛龍松、倒掛松等奇松和月池、香沙池等名勝</p> <p class="ql-block">“登峰起步緩坡稱“蓮?!?,中間穿過四個石洞,古人稱“蓮孔”。洞穴陡立,游人疊級而上,如在蓮孔中穿行,恰似“傾曲作蟻旋出花萼中”。沿途風(fēng)光奇絕,峰壁間有“真好造化”、“非人間也”、“名不虛傳”、“天海奇觀”等摩崖題刻。峰下有蓮花洞、蓮花源。</p> <p class="ql-block">蓮花峰的奇松、怪石、云海等自然景觀,令人難以忘懷,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黃山歌 清:湯復(fù)</p><p class="ql-block">老人今年七十七,家在黃山東之側(cè)。 山距吾家百余里,夢寐常勞面未覿。 今年鼓勇扶筇往,彳亍危岑神惕惕。 步步躋攀絕援引,崖石刮耳壁摩鼻。 天生老骨不知疲,眼看松石步登陟。 墮崖墜壑都無謂,縱死茲山意亦得</p> <h3>黃山絕頂題文殊院 清:魏源
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飛水飛山亦飛。
華山忽向江南峙,十丈花開一萬圍。<br></h3> <p class="ql-block">黃山,如詩如畫,美不勝收。那里有雄偉的山峰,有翠綠的山林,有清澈的溪流,有神秘的云?!恳粋€角落都散發(fā)著自然的氣息,讓人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無論是雄偉的山峰,還是險峻的懸崖,或是飄渺的云海,黃山都有著令人嘆為觀止的美麗。</p> <h3>黃山雜詩
清代:孫洤
名山刻畫總支離,萬態(tài)千容到始知。
高以難窺終愛瘦,險多不測乃成奇。
云隨變幻無常致,松不雷同總怪枝。
若結(jié)茅庵青翠處,真修何必讓安期。<br></h3> <h3>游黃山留題
宋代:張冠卿
路盡清溪逼畫圖,亂云深處插天都。
霧開虎豹文姿出,松隱龍蛇怪狀孤。
吐焰看砂奴火齊,凌虛精舍礙靈烏。
我來為訪容成侶,試問丹丘果有無。<br></h3> <h3>游黃山
宋代:朱彥
三十六峰高插天,瑤臺瓊宇貯神仙。
嵩陽若與黃山并,猶欠靈砂一道泉。<br></h3> <p class="ql-block">黃山,峰巒疊嶂,云海浩渺,中國自然之美的瑰寶。</p> <p class="ql-block">云??澙@在山間,讓黃山的峰巒若隱若現(xiàn),如詩如畫,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p> <p class="ql-block">黃山如畫,風(fēng)華絕代,群山環(huán)繞,古樹參天,云??~緲,令人心曠神怡。</p> <h3>因公檄按游黃山
宋代:吳黯
倏忽云煙化杳冥,峰巒隨水入丹青。
地連藥鼎湯泉沸,山帶龍須草樹腥。
半壁絳霞幽洞邃,一川寒雹古湫靈。
霓旌去后無消息,猶有仙韶動俗聽。<br></h3> <h3>望黃山諸峰
未知:釋?shí)u云
峰峰寒列簇芙蕖,靜想嵩陽秀不如。
峭拔雖傳三十六,參差何啻一千余。
浮丘處處留丹灶,黃帝層層隱玉書。
終待登臨最高頂,便隨鸞鶴五云車。<br></h3> <p class="ql-block">“飛來石”是一塊高12米、重600噸的巨石,底部和山峰豁然分開,似天外飛來,故名?!都t樓夢》中拍攝的的頑石就是飛來石。飛來石又名“飛來峰”,即“仙桃峰”。</p> <h3>登上嶺游黃山
宋代:陳天麟</h3><h3>朝陽滉漾水朦朧,曉煙橫抹天微風(fēng)。
三十六峰不著色,點(diǎn)綴淡墨排秋空。
小山連延大山倨,林深無人但云樹。
平生愛山真成癖,我以意行本無住。
黃山之路何敧危,黃山之溪何漣漪。
登山度水亦勞止,正要行役發(fā)吾詩。
仙家與世不相遠(yuǎn),徑入桃源亦良便。
向來父老亦行,竹籜桃花大於扇。
</h3><h3><br></h3> <h3>黃山小詩
現(xiàn)代:老舍
天都奇?zhèn)ズT朴?,蓮蕊蓮花高入秋?欲識黃山真面目,風(fēng)華半在玉屏樓。<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