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童年是在爺爺奶奶身邊度過的,那是七十年代末的遼西農(nóng)村。雖然物資相對匱乏,但我的童年生活卻充滿了快樂,對一些事物的記憶至今仍歷歷在目,時常讓我懷念。</p><p class="ql-block"> 那個年代,只有夏天才能見到走村串戶、騎自行車賣冰棍的情景。其他季節(jié),即使有錢也很難買到冰棍。我記得冬天廚房的水缸里,水面會結(jié)上一層薄冰,我和哥哥會各自拿一塊來吃。冰塊不厚,咬上去常常會掉渣,那冰涼酥脆的口感確實(shí)是一種不錯的小零食。冬季早晨第一個用水的家人會大聲詢問有沒有人要吃冰塊,如果沒人回答,才會破冰取水。隨著廚房做飯和白天溫度升高,如果誰還想吃冰塊,就得在缸水中尋找打撈,這就要麻煩許多。</p> <p class="ql-block"> 炎熱的夏日,賣冰棍的小販會按時光顧。他的自行車貨架上用彈力十足的皮筋綁著白色的冰棍箱。一旦進(jìn)村,就會高聲叫賣。如果有人大喊:“賣冰棍的等一下!”他就會立即下車,即使已經(jīng)騎出一段距離,也會迅速掉轉(zhuǎn)車頭,停到近前,支起車梯,解下皮筋,打開冰棍箱,揭開白色的保溫被,詢問數(shù)量后快速取貨。如果路上無人問津,他便會去村里人員聚集納涼的地方做短暫停留叫賣,然后繼續(xù)前往下一個村莊。他的行程和時間基本固定,如果錯過了,只能等他午后回程時買他未賣出的冰棍。</p> <p class="ql-block"> 小時候零用錢很少,即使有也舍不得買冰棍吃。但在高溫的天氣,奶奶會給我和哥哥每人買上一根。我們總是先讓奶奶吃,而奶奶只會象征性地在冰棍根部咬上一小口,然后說:“快吃吧,別化了?!蔽液苌僖е裕粫轮?,因?yàn)槲矣X得這樣吃享受的時間會更長。如果買冰棍時哥哥不在家,奶奶會用手巾包好給哥哥留的冰棍,放到被格子里等哥哥回來吃。哥哥回來后,奶奶還會讓他分給我一口,哥哥怕我咬得太大,會用手指卡在指定位置讓我咬。</p> <p class="ql-block"> 偶爾,賣冰棍的小販在臨近黃昏時會賤賣即將化掉的冰棍,平時三分錢一根的,現(xiàn)在僅賣一角錢五根,甚至七根。這時候,奶奶便會買上一角錢的,只有那時,爺爺奶奶才會用碗接著吃上一根用以消暑。那時候,只有學(xué)校開運(yùn)動會,奶奶才會給我拿上兩角零花錢,我也能實(shí)現(xiàn)當(dāng)日的冰棍自由。不管賽場上的比賽多么激烈,我也會溜到場外買上一根冰棍解饞。流動的賣冰棍小販再也不流動了,而是守在操場一角,生意也比平時好了許多。</p> <p class="ql-block"> 時光荏苒,如今,盡管冰棍的種類繁多,買起來也很方便,卻很難勾起我購買的欲望。但童年關(guān)于冰棍的那份簡單的快樂和溫馨的親情,卻成了我心中珍貴的回憶。</p> <p class="ql-block">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平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