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這個美麗的世界里,總有一種遇見讓人怦然心動,總有一種風景讓人震撼,總有一種喜悅讓人滿足,總有一種感動讓人流淚!這里,是人世間最后的香格里拉;這里,是藍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凈土;這里,是人與自然交響的仙境;這里,是詩意棲居的理想境界;這里,是雪山景觀的一場視覺盛宴;這里,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這里,是人們歸隱田園的夢想天堂;這里,是一場與自然靈魂深度對話的旅程;這里,是上帝寫給人間散文詩的地方;這里,是藏傳佛教文化的圣地;這里,是牛奶海、五色海、珍珠海跌落人間的翡翠</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里,是三神雪山環(huán)繞、遺世獨立的絕域圣境——稻城亞丁。 這一生,你可以錯過全世界,但一定不能錯過她,它是一首長篇敘事詩,每一行字都飽含著深情,向著無盡的時空蔓延,訴說著關于自然、生命和旅行者淳樸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一題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是從東北來的,山河萬里,帶著對傳說中稻城亞丁的無限遐想,帶著對傳說中川藏公路的傳奇,稻城亞丁是我們魂牽夢縈的遠方,是跳躍于我們心中不曾止息的詩行。我們背起行囊,踏上了前往川西的大巴車,去找尋這片凈土,找尋世外桃源神仙的仙蹤。從理塘到稻城5小時256.9公里,沿途翻越剪子彎山?、?卡子拉山?、?兔兒山?、?海子山?和?波瓦山?等四座大山。?剪子彎山?,藏語名為“惹瑪那扎”,意為羊子山口,海拔4659米,是翻越的第一座山。?卡子拉山?,海拔4718米,是第二座翻越的山峰。?兔兒山?和?海子山?也是途中的重要翻越點,海子山因其1145個冰蝕巖盆(湖泊)而聞名。?波瓦山?則是最后的翻越目標,標志著接近目的地稻城。這一路不僅是對體力的挑戰(zhàn),也是對心靈的洗禮,沿途的風景和體驗會讓整個旅程變得非常難忘?。一路顛簸一路行,一路歡歌一路笑,美麗的稻城香格里拉,我們來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稻城亞丁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地處青藏高原的東部,橫斷山脈中段,被譽為“最后的香格里拉”、“藍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凈土”。1928年3月,美國探險家約瑟夫·洛克。從云南麗江徒步到此地,回國后在《國家地理雜志》上撰文,并刊登所攝照片,將稻城亞丁介紹給全世界,引起了巨大轟動,1933年4月,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以此約瑟夫·洛克發(fā)表的文章和照片為素材,尤其是洛克穿越貢嘎嶺三座神山(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的探險經(jīng)歷,創(chuàng)作了長篇小說《消失的地平線》,向世人描述了一個“世外桃源”,稱之為“香格里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亞丁是稻城的一個村莊,中間隔了一座高山和近200公里的山路。主要由三座雪山(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和周圍的河流、湖泊和高山草甸組成,每一個角落都是一幅幅絕域圣境的風景畫。 初秋的亞丁五彩斑斕,野花、青稞、紅草地和諧地搭配在一起,充滿了熱情、期望和絢麗,構成了秋季亞丁最獨特的美麗。置身于高山寒流冰雪帶的原始森林里,零距離呼吸亞丁圣地天然氧吧的新鮮空氣,游人沒有不亦樂乎的!初秋的陽光透過雪白漂移的云層,照耀著位于青藏高原東部、橫斷山脈中段的亞丁。在這里,能凈化人類的萬年雪山、千年海子等美景福滿眼簾,美景令人震撼,純凈的天空、巍峨的雪山、壯美的白雪、五彩的草甸、清澈的溪流湖泊、金黃的山林牧場木屋相互輝映、相互融合,相映成趣,堪稱人間仙境。亞丁湛藍的天空,白云緩緩飄過;穿過山腰的云朵,風云莫測,不時變換著顏色,永不停息的讓雪山為游人演繹著最美的風景。高原初秋的陽光照射在身上仍感火辣,陽光給遠方直刺天穹的圣潔雪山鍍上了一層金光,仿佛神靈一般偉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稻城亞丁的傳說源遠流長,據(jù)說在古代,這里曾是一個富饒的仙境。傳說中,有一位名叫阿娘妮瑪?shù)墓媚?,她非常善良美麗,深愛著大自然。一天,她發(fā)現(xiàn)了一只受傷的白馬,并用心地照顧它。不久后,白馬突然變成了一個英俊瀟灑的青年,并向阿娘妮瑪?shù)莱隽怂莵碜蕴旖绲纳裣?,并帶她進入了稻城亞丁。 在稻城亞丁的高山之巔,阿娘妮瑪看到了絕美壯觀的景色:碧藍湖泊、雪山巍峨、原始森林茂密。她被這里的美景深深吸引,在與神仙相伴的日子里度過了幸福快樂的時光。然而,命運卻注定了他們的離別。神仙告訴阿娘妮瑪,他必須返回天界,但他會永遠守護著這片美麗的土地。阿娘妮瑪無法接受分離的痛苦,她選擇留在稻城亞丁,并將自己化作山花,開滿整個山谷。據(jù)說每年春天,當山花盛開時,阿娘妮瑪?shù)撵`魂就會回到這里與神仙相聚,這也是為什么稻城亞丁的春天格外美麗和動人的原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來到稻城亞丁景區(qū),站在稻城亞丁這片被譽為“藍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凈土”的土地上,我們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動的畫卷之中。眼前,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三座神山巍峨聳立,雪峰在陽光下閃耀著圣潔的光芒,如同守護這片凈土的衛(wèi)士,靜默而莊嚴。山腳下,洛絨牛場綠草如茵,五色鮮花點綴其間,牛羊悠閑地吃著草,偶爾抬頭望向遠方,仿佛也在享受這份寧靜與美好。雪山下面是森林和草場,流水在草地上潺潺淌過,天云霧給繚繞得讓人心醉,茂盛的黃色草甸,五彩小溪和藍天白云相映生輝,山和樹倒映在水里,斑斕的色彩點綴著四周的山野,這方水草不知讓多少人魂牽夢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傳說中的神山“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在藏區(qū)分別代表著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金剛手,是守護亞丁藏區(qū)的守護神山。北峰仙乃日,意為觀世音菩薩,海拔6032米。現(xiàn)在雄偉的仙乃日雪山高高矗立在我們面前,頂峰終年積雪不化,白雪皚皚,圣氣凌人,其山形酷似一個大佛傲然在蓮花座中,陽光照在神山上金光燦燦,四周已沒有太多的言語,只是頻傳來的“咔嚓、咔嚓”的按下快門的聲音傳達著此時彼此的心情,大家似乎已達成了共識心照不宣地守候著這份靜謐,在這里你不需要什么攝影水平,隨處拍來都是一副絕美的風景畫。興致盎然的我們忘卻了寒冷,忘卻了旅途的顛簸,大家陶醉其中。我們躺在柔軟的草甸上,閉上眼睛盡情地感受這里的一切,沒有人群,沒有煩惱,沒有噪音,有的只是清新與寧靜,置身其中,感受著安逸與舒適,這是心靈深處的世外桃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行走在稻城亞丁的群山之中,你會被各種山峰所包圍。有時它們高聳入云,像通往天堂的階梯;有時山勢陡峭,考驗登山者的勇氣和耐力。每座山都有其獨特的魅力,每一個轉角都能帶來不同的驚喜。這里的山之美不僅限于外觀,還蘊藏著豐富的自然景觀。從茂密的森林到廣闊的草甸,從清澈的湖泊到湍急的河流,美麗的畫面構成了稻城亞丁豐富多彩的山地生態(tài)。無論是漫步在綠草如茵的山坡上,還是沐浴在清涼的湖畔中,你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賜和鬼斧神工。因此,探索稻城亞丁的高山景觀,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更是一次精神洗禮。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相互交融。而每一次徒步登山,每一次親近大自然,我們都會更加珍惜這個美麗而壯美的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藍天下的央邁勇,那柔和的美景讓人心醉。來到這里,你會被她那不染凡塵的純凈所折服。天空很藍,讓你為之震撼的那種藍色,會讓你想起兒時故鄉(xiāng)的那種純凈,像傳說故事里,情人灑落的眼淚,純凈的讓你的心也跟著純凈起來。潔白的雪山,為這片古老的高原渲染上了最圣潔的顏色,一切都仿佛是從夢中走來,會給你帶來最美麗的向往,到了亞丁,到了央邁勇雪山,你可以聽見你內(nèi)心深處的那種最圣潔的呼喚,仿佛是在塵世中與你相約許久的那些美麗的約定,那些刻在靈魂深處的約定,召喚著你的歸來。在這里,你感覺到自己在塵世中久已疲憊的心得到了溫情的撫慰,這就是央邁勇雪山——我們在心底尋覓了許久的神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仙乃日神山是亞丁景區(qū)三大高峰之首,是四川第五大山峰,海拔6032米,仙乃日像大佛,巍峨偉麗,雄劍如削,直插云霄,峰名意為“觀世音菩薩”,周圍是冰蝕峰林地貌,冰川和冰川遺跡及高山湖泊。仙乃日渾身浸透著高貴的氣質(zhì),頂峰終年積雪不化,山形酷似一個身體后仰的大佛,傲然端坐在蓮花座里。仙乃日右邊金字塔般的雪峰是白渡母,她右邊飄拽著無數(shù)經(jīng)幡的是綠渡母,綠渡母旁邊林立的冰角峰是眾多降香母和妙音仙女,她們彈奏著天籟之音。仙乃日神山前有個珍珠海(卓瑪拉措),傳說是仙女的梳妝鏡,是觀看仙乃日的最佳地點。此湖海拔 4100 米,面積 0.75 公頃。相傳很久以前原是一個大湖泊,后來決堤后變小。美麗的卓瑪拉措像一顆鑲嵌在蓮花寶座上的綠寶石,碧波蕩漾,水天一色。云影波光中,透出無限清麗。湖畔四周,蒼翠巨樹如屏。湖另外三面都被濃密的灌木圍繞,與外面的人煙完全隔絕開來,靜得出奇,仙乃日的畫面非常震撼,神秘而圣潔。最令我們目炫神迷的畫面是湖邊的仙乃日:高貴﹑圣潔﹑神秘﹑空靈﹑靜謐,山不再是山,仿佛是主宰萬物的神靈,令人敬畏,這就是仙乃日的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夏諾多吉雪山藏語意為“金剛手菩薩”,為“三怙主”雪山的東峰,海拔5958米,在佛教中是除暴安良的神祗,是力量的化身。洛克先生曾這樣形容夏諾多吉神山:“那是一座削去了尖頂?shù)慕鹱炙螤畹纳椒澹膬梢砩煺怪鴮掗煹纳郊梗褚浑p巨形無比的蝙蝠翅膀。”如洛克先生所言,夏諾多吉神山俊朗的身形猶如蓄勢待飛的蝙蝠。 相傳,有一日,圣地“日松貢布”闖入一條兇猛的巨蟒,不斷吞食著入山的牲畜和朝圣者。當?shù)夭孛裨孤曒d道,人們?nèi)找蛊矶\菩薩能除掉這條罪惡的巨蟒。巨蟒的所為震怒了“夏諾多吉”菩薩,菩薩顯身大喝三聲,巧施法力擒住了巨蟒的頭,將它拖出了巢穴,巨蟒順勢扭身纏住了菩薩的頸項,幾經(jīng)回合,金剛手菩薩制服了這條作惡多端的巨蟒,將它點化成巖石。斗轉星移,迄今人們在夏諾多吉神山上仍能看見神似巨蟒的風化巖石圍繞著神山,一條瀑布從神山似巨蟒口中噴出。每到藏歷四月十五日,巨蟒嘴里便會噴出一股乳白色的圣水,相傳這圣水有醫(yī)治百病之功效,朝圣者不遠千里來爭相朝拜。在三座雪山中,夏諾多吉雪山的造型最接近金字塔,沿雪山兩翼鋒利的刃脊蜿蜒綿亙,刃脊背向光線的一側呈暗影,藍天中所勾勒出的線條尖銳有型。夏天的時候,雪峰三角面陡峭處積雪較少,但在南側的凹陷處有兩條規(guī)模巨大的懸谷冰川,冰舌凌空在陡崖,搖搖欲墜。構成夏諾多吉的巖石為層狀大理巖,強大的地質(zhì)力量將巖層直立,這也是夏諾多吉異峰突起、角峰尖銳的原因之一。站在雪山腳下的冰川寬谷,直立的巖石層理一條條伸向峰頂,巖層間的皺褶清晰可辨。雪峰之下為冰川裂解崩落形成的倒石堆,也叫高山流石灘,再往下是高山灌叢和森林。在這高山之間,我們仿佛觸摸到了天空的心跳,聽到了大地的呼吸。稻城亞丁,你是我們生命中的奇跡,是我們永不磨滅的記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亞丁,有一個特別吸引我們的地方,那就是五色海。它藏語名為“丹增措”,意為“吉祥之湖”。它位于仙乃日與央邁勇之間,海拔4600米,是亞丁最高的湖。我們決定去徒步探索這個神秘而美麗的湖泊。從牛奶海出發(fā),我們沿著山路向上攀登。路途中,我們經(jīng)過了青綠色的草坡、白色的冰川、紅色的巖石和藍色的天空。每一處風景都讓我們流連忘返。終于,在爬過一個陡峭的坡后,我們來到了山脊上,在這里,我可以俯瞰整個五色海。五色海它呈圓形,面積不大,但卻散發(fā)著無窮的魅力。它因為光線和角度的變化而呈現(xiàn)出不同的顏色:有時是深藍、有時是淺綠、有時是金黃、有時是銀白……就像一顆變幻無常的寶石。在五色海旁邊,還有一個小小的冰川,在陽光下閃耀著晶瑩剔透的光芒。在五色海對面,則是雄偉壯觀的仙乃日和央邁勇兩座雪山,它們像兩個守護神一樣,靜靜地注視著這片神奇的土地。我們站在山脊上,感受著風吹過我們的臉頰,聽著鳥兒在空中歌唱,看著五色海在眼前變換著色彩,仿佛進入了一個夢幻的世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和祥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牛奶海,又叫洛絨措,古冰川湖,狀如水滴,四周雪山環(huán)繞,湖水清瑩碧藍,山水成瀑,玲瓏秀雅,水色翠藍。在央邁勇的山坳里,扇貝形的牛奶海宛若一滴美人淚,中間是碧藍的雪水,周邊一圈乳白色環(huán)繞,這乳白色大致就是牛奶海名稱的由來。遠遠望去,牛奶海像一顆鑲嵌在雪山之中的碧藍寶石,在陽光下,水面如同寶石般閃閃發(fā)亮,明艷得不可方物。牛奶海地處央邁勇的山坳里,幾千年來不曾受到外界雜質(zhì)干擾,保持著那一份純凈和清澈。藍澄澄的海子并不透明,有一點神秘,將你的目光牢牢鎖在這里。漫步在牛奶海之畔,仿佛置身于一個夢幻般的世界。湖水輕輕拍打著岸邊,發(fā)出悅耳的聲響,與遠處雪山的寧靜形成鮮明對比。在這里,時間仿佛靜止了,只留下心靈的純凈與寧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珍珠海,藏名“卓瑪拉措”。海拔4100米,是亞丁海拔最低的圣湖,面積0.75公頃。密林中的珍珠海如一顆鑲嵌在蓮花寶座上的綠寶石,碧波蕩漾,粼粼波光中透出無限清麗,湖畔四周,參翠如屏。春天湖邊片片杜鵑花燦爛怒放,秋天層林盡染,倒影著五彩斑斕的世界,令人目眩神迷。一顆鑲嵌在蓮花寶座上的綠寶石,碧水盈盈,海天一色,云影波光中,透出無限清麗。湖中浸著幾棵不知已存在了多少世紀的枯木,沒有樹皮的樹干呈銀白色,其中一棵前端抬起伸出水面,極象一頭戈游的銀龍。湖畔是茂密的參天巨樹,蒼翠如屏,藍天上大朵大朵的白云在上空飛快地飄過。平靜的湖面上倒映著神山的身影、飄浮的白云和層林盡染的七彩植被。很久以前,仙乃日腳下原是一個大湖泊,后來決堤導致湖泊變小,只剩下了現(xiàn)在的卓瑪拉措。傳說珍珠海是白度母的魂湖,雨季時分仙乃日融化的雪水撞在山石上,經(jīng)過陽光照耀如墜入玉盤的粒粒珍珠,因此而得名。珍珠海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美麗的傳說,讓人沉醉其中,流連忘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更讓我們沉醉的,是稻城彩色的天、彩色的地、彩色的山、彩色的水,還有稻城每一縷彩色的陽光、空氣和呼吸。橫斷山脈就是一位杰出、豪放的天才畫家,它那神奇的畫筆,在川滇藏邊界的山川大地上恣意地揮毫潑墨,一條條彩色的江河就奔騰而出,一座座彩色的雪山就拔地而起,就連不經(jīng)易地滴下的幾點墨汁,也猶如彩色的雪蓮花,在如畫的風景里綻放出一個個彩色的世外桃源,稻城就是它的杰作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外,稻城亞丁地區(qū)不僅是自然生態(tài)的瑰寶,更是藏傳佛教文化的圣地。洛絨牛場附近古老的沖古寺以及更高的五色海旁的卓瑪拉措(又名珍珠海)邊的舍身崖,都承載著深厚的宗教傳說和歷史記憶。每年都有眾多信徒和游客慕名而來,感受這份來自大自然與人文交織的獨特魅力。高海拔不僅塑造了稻城亞丁極致而純凈的自然景觀,更賦予了它一種神秘而莊重的精神內(nèi)涵。這里是一片離天空最近的土地,是探索者和朝圣者的向往之地,也是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一份生動寫照。在攀登挑戰(zhàn)中體驗生命的堅韌,在靜謐美景中感悟天地的大美,稻城亞丁,無疑是一個值得用心去感知和尊重的高海拔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望這段旅程,我們不僅收獲了眼前的美景,更收獲了內(nèi)心的成長與蛻變。在攀登雪山的過程中,我們學會了堅持與勇氣;在漫步草甸之時,我們感受到了寧靜與平和;在凝視湖泊之際,我們領悟到了純凈與美好。這些寶貴的經(jīng)歷,將成為我們?nèi)松猛局须y以忘懷的記憶。然而,稻城亞丁的美麗不僅僅在于它的自然風光,更在于它給予我們的心靈啟示。在這片凈土之上,我們仿佛能夠聽到大自然的呼吸,感受到生命的律動。它告訴我們,無論外界如何喧囂與浮躁,只要保持內(nèi)心的寧靜與純凈,就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與安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絕域圣境稻城亞丁,這片被譽為“藍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凈土”的地方,用它獨有的方式訴說著自然的壯麗與和諧。在這里,雪山、草甸、森林、湖泊交織成一幅幅動人心魄的畫卷。它不僅僅是一個地方,它是一種信仰,一種對美好世界的無盡追求。在這里,人們可以找回內(nèi)心的寧靜和久違的純真,可以洗滌心靈的塵埃,獲得重生。在這片詩意的土地上,每一步都是風景,每一聲呼吸都是詩篇。稻城亞丁,一個讓人心靈得以沉淀的圣地,一個讓時間凝固的桃源,一個美得無法用言語形容的人間天堂。讓我們尊重并珍惜亞丁的自然與文化,感受絕域圣境稻城的本真與大美,讓靈魂在其中得到洗禮,得到升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9月10日于耕讀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總編:張振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副總編:曲德家、劉明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總監(jiān): 孫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主編: 孫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編審:聶金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執(zhí)行編輯:孟文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責任編輯:聶金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術編輯:丹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編委:陳紅梅、李素宏、何玉敏、郭亞芬、聶金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攝影:何玉香、楊靜 、隋立新、馬永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校對:金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音樂:云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撰文:耕讀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版式設計: 慎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期制作:遼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地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亞丁風景區(q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時間:2024年9月10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