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南國明珠,魅力湛江</p><p class="ql-block">文/陳華平</p><p class="ql-block">從巴黎奧運會回來后,全紅嬋火了,她的老家麻章邁合村火了,也因此帶火了湛江。幾番細(xì)細(xì)閱讀探究,湛江的歷史文化底蘊和人文風(fēng)情也著實讓人吃驚不少,在古代及近代,湛江的名聲也曾經(jīng)火過好幾回呢。下面,跟著歷史的足跡到湛江游覽打卡一番。</p><p class="ql-block">湛江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根據(jù)出土文物考證,湛江轄地遠(yuǎn)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約4000年前夏、商之間)便有了人煙。遂溪縣鯉魚墩貝丘遺址是距今7000-8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人類居住遺址,是雷州半島最早有人類居住的地方。秦皇統(tǒng)一中國后,湛江轄地歸屬“象郡”,之后逐漸演變成“雷州府”、“高州府”等稱呼?!罢拷钡妹倪^程有趣而富有文化意義。據(jù)《隋書·地理志下》記載,公元589年(隋開皇十八年),湛江被稱作烏泥鎮(zhèn)并設(shè)縣治,名為椹川縣。后來,受到唐人謝混詩句“人有水木湛清華”的啟發(fā),將“椹”改為“湛”,而“川”在古代釋意為江河、河流,因此釋“川”為“江”,最終約定俗成,形成了“湛江”的名稱。</p> <p class="ql-block">湛江山青水碧,風(fēng)景奇特。而她的聞名,與歷史名人的足跡息息相關(guān)。在距離湛江市區(qū)西南18公里的地方,有一處歷史悠久的名勝一-湖光巖。她是20萬前火山爆發(fā)形成的一個火山口湖,也稱瑪珥湖(全世界僅有兩處瑪珥湖,另一處于德國)。湖光巖,湖水清澈明如鏡,藍(lán)天白云倒映如畫廊,夕陽西下,湖面波光粼粼,碧水蕩漾,夢幻似仙境。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宋朝宰相李綱,因力主抗金被貶海南。途經(jīng)雷州時,應(yīng)楞嚴(yán)寺釋琮大師的邀請,到湖光巖游玩。李剛因醉情波光瀲滟、青山倒映的湖光山色,欣然題字“湖光巖“三個大字于巖壁上。李綱的題字成為湖光巖的一個重要歷史節(jié)點,為湖光巖增添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影響深遠(yuǎn)。湖光巖因此成為了雷州半島上一顆璀璨的地質(zhì)生態(tài)旅游明珠,吸引歷代的名人紛至沓來觀光打卡,醉情于湖光山色中,并賦詩寄情。2005年,湖光巖被評為廣東省最美湖泊。2006年9月,湖光巖風(fēng)景區(qū)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zhǔn)為“世界地質(zhì)公園”。今天,湖光巖已然成為湛江乃至廣東一張響當(dāng)當(dāng)?shù)臓C金名片。</p> <p class="ql-block">湛江地處雷州半島,島嶼眾多,包括東海島、南三島、硇洲島、特呈島、調(diào)順島等。其中,東海島是廣東省最大的島嶼,面積達(dá)到289平方公里,同時也是中國第五大島嶼。南三島面積164平方公里,為廣東省第二大島嶼,全國第七大島嶼。這些島嶼不僅豐富了湛江的海岸線景觀,也為當(dāng)?shù)氐慕?jīng)濟發(fā)展和旅游業(yè)的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xiàn)。</p><p class="ql-block">中國第五大島嶼--東海島位于雷州半島東部。歷史上,東海島為古雷州府轄島,今屬湛江市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距湛江市區(qū)東南面約40公里之處。從外觀來看,這是一個蝴蝶形狀的島嶼。有“湛江新八景”之一的東海島龍海天沙灘,世界旅游權(quán)威部門評比認(rèn)定,龍海天沙灘長28公里,寬150-300米,僅次了澳大利亞的黃金海岸,中國第一長灘,世界第二長灘,是一處集人文景觀和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旅游勝地。然而,東海島上最精彩的還要數(shù)被稱為“民族瑰寶,東方一絕”的“人龍舞”?!叭她埼琛钡臍v史,自清朝初期開始,至今已經(jīng)有300多年了。她發(fā)源于東海島的東山鎮(zhèn)。之所以叫“人龍舞”,是因為她表演的“龍”全部是由人來扮演完成的。人數(shù)一般在五六十人,多的可達(dá)幾百人。”人龍舞”舞起來虎虎生威,蔚然壯觀。遠(yuǎn)遠(yuǎn)望去,仿佛龍騰飛舞,翻江倒海,非常有藝術(shù)性和觀賞性。她與遂溪的“醒獅舞”、吳川的“飄色”、廉江的”舞鷹雄”代表了湛江的民俗文化。東海島“人龍舞”自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后,已被央視《遠(yuǎn)方的家》、《出彩中國人》等多家節(jié)目欄錄制播出,深受四海八方觀眾的喜愛和好評。其中,曾得到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高度贊譽,并與參加“人龍舞”演出的演員合影留念。以此同時,“人龍舞”的出彩表演,還大大提升了湛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使湛江這張名牌,逐步走向全國,走向世界。</p> <p class="ql-block">從東海島的東南碼頭坐船過去,又是一座著名的島嶼一-硇洲島。她是一座幾十萬年前因火山爆發(fā)而形成的海島,有中國第一大火山島的美譽。硇洲島西靠雷州灣,東南面向南海,是南海罕有的一座火山島,面積56平方公里,地形為鍋蓋形,四面環(huán)海,海岸線長47公里。硇洲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至今還保存著不少歷史蹤跡。宋朝歷史上分北宋和南宋。湛江硇洲島曾是南宋末代王朝兩個"真龍?zhí)熳?quot;避元軍追趕的逃難地。一個駕崩,葬于硇洲;一個登基,建都硇洲,見證了南宋王朝的覆滅,在中國歷史記下宋元兩朝交替最后一筆。原來默默無聞的硇洲,也因此備受史學(xué)界關(guān)注。</p><p class="ql-block">硇洲島雖是島外之島,但卻是個非常引人入勝的海島,除了她與宋朝的因緣外,在島上,聳立在馬鞍山上有一座硇洲燈塔。這座燈塔始建于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為法國人設(shè)計和建造,塔高23米,射程26海里,與好望角燈塔、倫敦?zé)羲R名,是世界第三大燈塔,現(xiàn)今為湛江乃至廣東省的重要文化遺產(chǎn)。此外,硇洲島還坐擁享譽南國旅游度假勝地醉人迷情的“那宴海石灘”,曾被清朝道光皇帝稱贊過的“硇洲鮑魚”和“青龍蝦”等海鮮,也是名聲大噪,令人垂涎欲滴。漫步在黑色沙灘上,矗立于黑色熔巖石上,極目遠(yuǎn)眺,茫茫南海,白浪翻滾,海天一色,令人心曠神怡。而硇洲島相對原生態(tài)的島嶼環(huán)境和遠(yuǎn)離大陸偏居一隅的地理位置又可以為游客營造一份世外桃源的神秘感,讓那些在喧囂都市中疲憊不堪的身心得到暫時的休憩。</p><p class="ql-block">湛江不愧是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底蘊和人文景觀之地,尤其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雷城(雷州古城)為代表。她歷史悠久,物華天寶,人文蔚盛,是湛江一顆熠熠生輝的耀眼明珠。</p> <p class="ql-block">湛江屬下的雷城自古以來就是雷州半島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中心。雷州一位于雷州半島中腹,東臨南海,西瀕北部灣,扼瓊州海峽之咽喉,乃古代“海上絲路”之要津,素有“嶺南古郡,海北奇觀”之稱,具有發(fā)展全域旅游的天然基因。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刺史陳文玉奏請朝廷將故土“東合州”之名改為“雷州”,使其成為古代軍事防御要塞。清代進士陳瑸曾為雷陽八景賦詞八首《憶江南·雷陽八景》,還有寇準(zhǔn)、李綱、蘇軾、蘇轍等名臣賢相和文豪等歷代文人墨客到雷州打卡,他們抒寫了雷州深厚歷史文化底蘊,也留下了燦若繁星的珍貴文化資源,由此創(chuàng)造的雷州文化和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并稱為廣東“四大文化”,被冠以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實至名歸。</p> <p class="ql-block">雷州代表性的文化古跡有三元塔、雷州西湖、雷祖祠、十賢祠、陳瑸紀(jì)念館等。三元塔是雷州八景之一,歷史悠久,始建于明萬歷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為樓閣式磚木結(jié)構(gòu),外觀九層,內(nèi)為十七層,高57.4米。建造初始,定名為啟秀塔,寓肇啟文風(fēng),培育俊秀之意,但破圖啟基時,發(fā)現(xiàn)三枚蛇蛋,以為此乃“三元及第”之兆,故名“三元啟秀塔”。三元塔建成后,雷郡形勝大為改觀,“鼎峙瓊南添一指,聯(lián)翩雁字豫題名”。后來“雁塔題名”成為雷城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雷州西湖是一座風(fēng)景秀麗、人文薈萃的園林式游園,原名羅湖,始建于北宋時期。后為紀(jì)念大文豪蘇軾兄弟曾在此醉游留下足跡而易名,羅湖由此更名為西湖。雷州因地處偏遠(yuǎn),成了皇帝貶謫名人異士的地方??軠?zhǔn)、蘇軾、蘇轍、秦觀等宋代名臣都被下放到這里,至今雷州城西湖畔還有紀(jì)念他們的“十賢堂”。雷州人對來過的名士,哪怕只是短暫停留,但都“雁過留聲”被銘記于心,其中部分人對雷州的發(fā)展確實做了不少貢獻(xiàn)。為紀(jì)念蘇軾兩兄弟而改名的西湖,讓這座邊陲小城變得更加文藝了。</p><p class="ql-block">在雷州,有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雷州石狗。雷州石狗是嶺南地區(qū)獨特的民族文化之一,2008年,雷州石狗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雷州半島在歷史上被稱為“天南重地”,百越部族聚居,他們有各自的崇拜圖騰,其中傜人以“犬”為圖騰。他們在此世代繁衍生息,作為圖騰的石狗慢慢就成了雷州的符號象征,并經(jīng)歷了從“圖騰”到“吉祥物”再到“保護神”的演變,被賦予了守衛(wèi)辟邪、祈福祥瑞等民俗文化內(nèi)涵。雷州石狗被稱為“南方兵馬俑”。</p><p class="ql-block">在雷州,幾乎每個村莊都有石狗,石狗作為雷州一方的守護神比比皆是。人們把石狗安放在經(jīng)常出入的必經(jīng)之處。它們或坐、或蹲、或伏,鎮(zhèn)守在雷州的每一個角落。其造型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這道獨特的風(fēng)景線,仿佛演繹著雷城的古樸風(fēng)貌,讓人有如穿越時空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由雷城驅(qū)車幾十公里就到徐聞縣城,有一處被稱為詩與遠(yuǎn)方的地方一燈樓角。燈樓角與海南天涯海角、臺灣鵝鑾鼻并稱為“中國南三端”。她與海南島隔海相望,是祖國大陸最南的極端,因其地理位置獨特,被譽為“極南”、“盡南”之地,燈樓角之名來源于光緒16年(公元1890年)建造在此的一座燈塔。它位于瓊州海峽航道的要沖,正是連接中國大陸與海南島的重要通道。燈塔的建成標(biāo)志著中國大陸最南端的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燈樓角的地理位置不僅僅是一個地標(biāo),它還承載著重要的歷史記憶。在解放軍飛渡瓊州海峽、打響解放海南第一槍的歷史時刻,燈樓角見證了中國歷史上的偉大時刻。因而,這個地方不僅是地理上的邊界,也是國家歷史的見證。</p> <p class="ql-block">合水線沙洲是燈樓角海灘的一大景觀。位于瓊州海峽與北部灣的交匯處,形成了一條狹長的銀色沙灘,被人們稱之為“合水線”“愛的刻度線(北緯20°13'14)”。當(dāng)潮起潮落時,這條沙灘會呈現(xiàn)出一種迷人浪漫的景象,令人嘆為觀止。這條合水線也是海洋與陸地交匯的美麗見證,因而也成為游客到此打卡的網(wǎng)紅點,吸粉無數(shù)。</p><p class="ql-block">離燈樓角不遠(yuǎn)處有一小漁村,名曰南極村,又名“放坡村”。北宋紹圣四年(1098)農(nóng)歷四月,蘇東坡流放海南,便是經(jīng)雷州半島過徐聞,在角尾漁村乘船流放到海南島的。三年后遇大赦,東坡先生北歸返鄉(xiāng)又經(jīng)此過,感慨這里的獨特風(fēng)光和人文風(fēng)情,于是留下一首《無題》詩:重登觀駭浪,儋耳送歸來??上才d文教,帆書謝大才。人們?yōu)榱思o(jì)念蘇東坡,因而給村子取名放坡村。蘇東坡的到來,也給村子帶來一種書香氛圍,留下幾許文化的印記。來到南極村,人們在欣賞完交相輝映的藍(lán)灰兩色海水,看過一眼望不到邊的紅蔥田,遍覽晶瑩剔透的鹽山,以及穿過凄美的情人谷。還可去沙灘逐浪,到灘涂趕海,去拾貝殼,觀賞晚霞,感受南極的無窮魅力。</p><p class="ql-block">徐聞的歷史較之雷州更悠久,可以追溯到秦朝時期。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任囂、趙佗平定南越,實行郡縣制,徐聞縣名由此而起。據(jù)“央視新聞”官微見證,徐聞縣于兩千年前就是“網(wǎng)紅”。漢武帝開海,位于徐聞縣的徐聞港是欽定的海上絲綢之路始發(fā)港。在《漢書·地理志》中,記載著以徐聞古港為始發(fā)港,經(jīng)馬六甲、印度,一路直至斯里蘭卡的海上絲綢之路航線。這是中西海上交通史上記載最早、最詳細(xì)、最完整的航線,也是最長的由漢朝官方經(jīng)營的海上絲綢之路航線。中國人從徐聞港出發(fā),走向世界,成就了世界性的貿(mào)易網(wǎng)絡(luò),為湛江留下了向海而生的人文底色。</p> <p class="ql-block">說到湛江的魅力,不得不說說她的海鮮了。食在廣東,鮮在湛江,絕對不是吹牛。因為湛江海鮮已多次在央視臺的各檔節(jié)目欄上被不遺余力地介紹宣傳過,吊足人們的胃口。湛江海鮮已被許多美食家和吃貨洞察秋毫,早已踹在心上了??梢院敛豢鋸埖恼f,湛江海鮮現(xiàn)在已然成為美食“網(wǎng)紅”了,是抖音視頻號的???,也是湛江人在餐桌上追求的一種時尚。炭燒生蠔、清蒸鮑魚、桑拿膏蟹、白灼鮮魷、干煎馬鮫、東風(fēng)螺煲等,都成為游客們心中追捧的“明星”。</p><p class="ql-block">說起湛江生蠔,肉質(zhì)嫩滑肥大,每一口都仿佛能感受到海洋的溫柔與滋養(yǎng)。它們的個頭普遍較大,吃起來滿滿的肉感讓人滿足感爆棚。無論是直接生食,還是烹飪后享用,都能讓人感受到湛江生蠔獨特的魅力,加上當(dāng)?shù)厝藡故斓臒炯夹g(shù)和特制的烤醬,那味道簡直是“此物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嘗”。夾起一塊熱辣肥美的生蠔丟進口中,一股鮮味立刻在舌尖上蕩漾開去,滿口生香,味蕾得到最大滿足,不愧為湛江美食的標(biāo)配。而談起湛江飲食文化,又怎能少得了湛江白切雞呢?這個夏天全紅嬋在巴黎奧運會其間與哥哥的對話,又把湛江的白切雞帶火了一把呢。湛江人尤其喜愛吃白切雞,是湛江人節(jié)日加菜宴客的第一菜。一般選用的都是本地細(xì)骨農(nóng)家雞,白切雞肉嫩骨香,十分可口,讓人忍不住就大快朵頤,唇齒留香。它不僅涵養(yǎng)著悠久的飲食文化歷史,更體現(xiàn)了湛江人廚藝的爐火純青。</p><p class="ql-block">夏夜,游人在海邊吃著炭燒生蠔,喝著清爽的啤酒,再迎著陣陣襲來的海風(fēng),暢談著對湛江的印象,有著聊不完的感受,說不盡的情調(diào)。湛江的魅力,這么有韻味,讓人心起漣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