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紅軍突破第三道封鎖線。中央紅軍于11月初突破國民黨第二道封鎖線后,針對中央紅軍西進態(tài)勢,蔣介石迅速在粵漢鐵路沿郴縣、良田、宜章、樂昌一線設(shè)立第三道封鎖線。11月7日至18日,紅軍第一方面軍第一、第三、第五、第八、第九軍團及中共中央、中革軍委機關(guān)和直屬部隊共8.6萬余人,分左、中、右三路,經(jīng)今瑤崗仙、里田、赤石、楊梅山、五嶺、白石渡、玉溪、梅田、漿水、長村、迎春等11個鄉(xiāng)鎮(zhèn)通過宜章。中央紅軍在宜章期間,所到之處,軍紀嚴明,對窮苦百姓真正做到秋毫無犯,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擁戴。宜章人民在中共宜樂縣委的領(lǐng)導(dǎo)下,竭力支援紅軍,共同譜寫了水乳交融的軍民魚水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湖南宜章縣的白石渡村是紅軍突破第三道封鎖線時,中央紅軍領(lǐng)導(dǎo)機關(guān)指揮作戰(zhàn)的所在地,毛澤東、周恩來、劉伯承等都在這里居住過。這里的房屋一直被完好的保存下來,原汁原味的和 90 年前一個樣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依然是路陡坡長,依然是酷熱難耐,我們依然是奮力前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從廣東仁化的城口鎮(zhèn)到湖南宜章的白石渡 ,大約 170 公里的路程,我們用了兩天時間騎行。 九月一日,是我們值得紀念的日子:一是跨越兩省三縣,即廣東省的仁化縣和湖南省的汝城縣、樂昌縣。二是翻越了五嶺山脈的九峰山。毛主席的“七律長征”里的: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就有這個險峻的九峰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途中我們還來到了紅軍突破第二道封鎖線時戰(zhàn)斗最激烈的青石寨,祭奠了英勇犧牲的烈士們。我們來到青石寨時,已經(jīng)快下午兩點了,氣溫 34 度,并且到達紀念碑還有爬 250 個非常陡峭的臺階。盡管這樣,我們沒有一絲遲疑,毅然的開始登山。高大雄偉的紀念碑屹立在山頂,仿佛紅軍戰(zhàn)士一般在時刻保衛(wèi)這里的人民和土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遠眺九峰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獅子山極其周圍的景色還是不錯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晚上我們住在了九峰山,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尤其是夜晚特別涼爽。雖然是一個小村鎮(zhèn),但這里的人們是“胸懷亞洲,放眼全球”的??</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