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風景名勝區(qū),簡稱黃龍景區(qū),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 是中國唯一保護完好的高原濕地,在一條由南向北逐漸隆起的山脊上。<br>黃龍風景名勝區(qū)面積700平方千米,與九寨溝相距100千米,海拔1700~5588米。核心區(qū)域點綴著三千多個彩池。以結構奇巧、色彩豐艷的地表鈣華景觀為主景,由黃龍溝、丹云峽、牟尼溝、雪寶鼎、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等組成。主要景觀集中于長約3.6公里的黃龍溝,溝內(nèi)遍布碳酸鈣華沉積,并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br>1992年,黃龍風景名勝區(qū)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chǎn)名錄》,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div>黃龍地名由來,涪源橋是龍尾,五彩池為龍首,彩池如龍鱗泛金;灘流、瀑布如龍爪舞動,黃龍之名,由此而得。<br></div> 黃龍溝地形平面圖 (該片摘自網(wǎng)絡) 8月8日下午到黃龍景區(qū)已4點左右,排隊乘纜車上山,然后再乘景區(qū)擺渡車已4點45分了,時間很緊張。 景區(qū)擺渡車 主要景觀集中于雪寶峰下的黃龍溝中,溝內(nèi)遍布乳黃色的碳酸鈣華沉積,并呈梯田狀排列。從頂峰流下的雪水匯聚成溪,在黃龍溝形成層層疊疊的梯狀湖泊、池沼,池水澄清無塵,水色因水底沉積物和樹木、山色的變化而呈現(xiàn)黃、綠、淺藍、蔚藍等顏色。黃龍溝因流水中鈣化沉淀堆積,形成了3400余個鈣化彩池,8萬平方米的鈣化流灘,5個巖溶瀑布,4個溶洞。在黃龍五彩池長3.5公里,寬1~2公里的黃龍溝內(nèi),面對玉翠山,四周原始森林密布,鈣化翠池、金色流灘,似一條黃色巨龍俯臥于密林之中。池水清澈透明,在日光照射下,五彩繽紛。人行其間,似入畫中,被譽為“人間瑤池”。 上山游客如長龍 五彩池池群面積21000平方米,有彩池693個,是黃龍溝內(nèi)最大的一組彩池群,也是當今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海拔最高的露天鈣華彩池群。 五彩池池堤低矮,錯落有致,汪汪池水漫溢,遠看塊塊彩池宛如片片碧色玉盤,在陽光照射下,白、紫、藍、綠,濃淡各異,色彩繽紛。由于光線照射的種種變化,形成池水同源而色彩斑斕的“五彩景象”,成為黃龍風景區(qū)一大秀麗景觀。 五彩池全景 黃龍鈣華景觀,類型齊全,鈣華邊石壩彩池、鈣華灘、鈣華扇、鈣華湖、鈣華塌陷湖、坑,以及鈣華瀑布、鈣華洞穴、鈣華泉、鈣華臺、鈣華盆景等一應俱全。黃龍溝連綿分布鈣華段長達3600米,最長鈣華灘長1300米,最寬170米;彩池數(shù)多達3400余個;邊石壩最高達7.2米;扎尕鈣華瀑布高達93.2米。分布集中在全區(qū)廣闊的碳酸鹽地層上,鈣華奇觀僅集中分布在黃龍溝、扎尕溝、二道海等四條溝谷中,海拔3000~3600米高程段。區(qū)內(nèi)黃龍溝、二道海、扎尕溝分別處于鈣華的現(xiàn)代形成期、衰退期和蛻化后期,給鈣華演替過程的研究提供了完整現(xiàn)場。在黃龍溝3600米區(qū)段內(nèi),同時組接著幾乎所有鈣華類型。 扎嘎瀑布景區(qū)全長2公里,共16個景點,主要以千姿百態(tài)、大小、高低、寬窄各不同的瀑布群景觀為主,各瀑布穿瀉于森林。其中,扎嘎瀑布落差高104米,寬35-40米,為世界落差最大的鈣華疊瀑布。其上游是湖泊,下游為一串階梯式的河床,經(jīng)三級臺階跌宕而下,形成巨大水花,瀑聲如雷,十里相聞。瀑下有一溶洞,側有較小兩溶洞,狀如天窗,飛瀑入洞。 ”金砂鋪地“ 據(jù)傳,古時候有一黃龍真人在此地修煉成仙飛升而去,黃龍真人修道成仙以后,邀師兄師弟們來黃龍作客,吩咐弟子在黃龍溝旁磨豆花招待客人。不料,燒豆?jié){時,火大了點,豆?jié){沸出鍋外,漫得遍山都是。恰逢真人回家遇見,真人隨手抓了一把黃沙撒下去,才使?jié)M山豆?jié){凝住,形成了這金沙鋪地的景觀。后人為紀念黃龍真人,在溝內(nèi)修建了黃龍寺以示紀念。 黃龍寺 黃龍寺 黃龍風景名勝區(qū)屬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向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最高峰為岷山的主峰雪寶峰,海拔5588米,終年積雪,是中國現(xiàn)代冰川的最東點,其他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還有6座。 黃龍溝在岷山山脈的主峰雪寶頂山麓,是涪江的發(fā)源地。<div>植物資源,黃龍風景名勝區(qū)從黃龍溝底部(海拔2000米)到山頂(海拔3800米)依次出現(xiàn)亞熱帶常綠與落葉闊葉混交林、針葉闊葉混交林、亞高山針葉林、高山灌叢草甸等,植被茂密,覆蓋率高達88.9%,是植物薈萃之地。區(qū)內(nèi)有國家保護植物連香樹、水青樹、四川紅杉、鐵杉、紅豆杉,還有中國特有或區(qū)內(nèi)特有的植物如:雪蓮花,麥吊云杉、厚樸、密枝圓柏、松潘杈子柏。保護區(qū)內(nèi)云杉、冷杉屬植物種類多,箭竹分布廣泛。</div><div>動物資源,黃龍風景名勝區(qū)有脊椎動物24目54科221種,其中獸類6目18科56種、鳥類12目、29科156種、爬行類2目3科5種、兩棲類2目4科5種、魚類3種。國家保護動物一級有大熊貓、川金絲猴、扭角羚、云豹、豹、綠尾虹雉、玉帶海雕;二級有小熊貓、金貓、兔猻、猞猁、水鹿、馬鹿、林麝、斑羚、巖羊、紅腹角雉、藏馬雞、藏雪雞、血雉、藍馬雞等。山中還隱藏著各種礦藏資源。<br></div><div>從海拔2000米的溝底到3600多米的五彩池還是有些高反,腦子暈呼呼、二腿酸脹疼痛、腳步有些踏空的感覺。</div> 回到溝底已8點左右,乘上大巴往九寨溝而去,途中在一家藏民開的藏家飯店用藏族特色的晚餐。車到了飯店,老板給我們每人獻上了一條黃色的哈達。據(jù)導游介紹,哈達有多種顏色的,一般的都是白色的,因這家飯店主人家出過活佛,所以能用黃色的哈達,這是藏族人民對客人最崇高的禮節(jié)。在飯店門前的廣場上還觀看了藏家的篝火舞蹈。 藏族特色的火鍋 篝火舞蹈結束后就上了大巴經(jīng)約二個小時到了九寨溝漳扎鎮(zhèn)的新九寨賓館。那時已近深夜十二時多了。經(jīng)過一天的爬山涉水、車馬勞頓已非常疲勞,干緊洗澡休息。今天在網(wǎng)上查了新九寨賓館的位置,發(fā)現(xiàn)該賓館大有來歷。賓館曾先后接待過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朱镕基、李瑞環(huán)、吳邦國、李嵐清、吳儀等。 賓館大堂 黃龍美,美就美在一個字:“水“!山是美景的載體,水才是美景的靈魂。那天上山時間已晚,而且是陰天沒陽光,黃龍真正的美還沒觀賞到,遺憾!<div><br></div><div>二零二四年九月十五日于東山桐瑞堂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