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龍年,葡萄熟了的季節(jié),我們到太原小店區(qū)王吳村參加唐風詩社二十周年紀念活動,一位剪了短發(fā)形同小伙子的姑娘向我走來,拉住我的手說:黃老,我是小芳!我忙說:你就是小芳啊!我和忻州市原平農民散曲社的兩老一少有微信往來已經多年,喜歡他們有黃土氣息的作品。和小芳(弓志芳)只是常在網上交流,從未見面。寒喧了幾句,她就拉著我到大廳里,在一塊刻有“王吳村”字樣的大石頭前合影,聊天。原振華走過來說:小芳的散曲正在變法。這時不知什么事,打斷了我們三人的交談。回來后,打開《唐風詩社成立二十周年作品專集》其中就有弓志芳作品46首。我仔細看了一遍,爾后又向她要了歷年獲獎作品和近作百余首。品讀再三,如喝新茶,清爽解渴。</p> <p class="ql-block">品讀后的第一感覺就是小芳散曲那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p><p class="ql-block">請看:</p><p class="ql-block">【中呂?滿庭芳】春天(新韻)</p><p class="ql-block">風梳嫩柳,蕾張笑口,綠染山丘。灼灼桃杏腮紅透,一臉嬌羞。老農父安瓜點豆,小屁孩兒嬉戲村頭。坡梁后,耕機正吼,希望種田疇。</p><p class="ql-block"> 一眼可見,這描寫的是一個典型的北國之春。前三句用鼎足對直寫春景。第四、五句則用擬人手法寫景,把桃花杏蕾比作少女嬌顏羞紅的臉,使春色有了生命。六七句寫活躍在春天里的人,“農父”在安瓜點豆,而那群“小屁孩”正在村頭歡快地戲耍。最出彩的曲尾三句:“坡梁后,耕機正吼,希望種田疇?!笔惯@首曲有了時代感,而且告訴人們,這里正播種著“希望”,給讀者留出廣闊的想象空間。</p> <p class="ql-block">鮮明的時代印跡,還比較集中地體現(xiàn)在另一首曲中。</p><p class="ql-block">【雙調?沉醉東風】新時代農民(新韻)</p><p class="ql-block">春日里塵吞鐵牛,酷暑中汗灑銀鉤。暮撒蔥,晨栽韭。農閑后提筆涂勾,識譜翻書如飲酒,豐收曲開心醉吼。</p><p class="ql-block"> 短短41個字寫了春夏秋冬四季。寫了當代中國農民,不僅會種莊稼,還會寫詩;種莊稼不僅能手灑,而且會機耕。</p> <p class="ql-block">另一首帶過曲【雙調?沽美酒帶過太平令】贊張村支書弓潤鎖(新韻)</p><p class="ql-block">揮毫儒雅郎,致富領頭羊,腹有詩書氣自昂。多方探訪,興科技掌航向。(過)你看那平展展大街小巷,亮堂堂文化長廊,光閃閃路燈明亮,齊整整高樓幢幢。舊鄉(xiāng),換裝,鼓掌,一改咱兒時模樣。</p><p class="ql-block"> 這首散曲,看是歌頌一個人,實質是歌頌在黨的領導下的脫貧致富的新農村。</p><p class="ql-block">其文字通俗易懂,一看就明白,不必多講。寫作技巧,運用了屬對、疊字等手法,贊頌了能文能武的黨支部書記文化興農、科技興農的深刻變化。真稱得上是一首優(yōu)雅的新田園詩。</p> <p class="ql-block"> 還有一首小芳寫自己的小令:【中呂?朝天子】我的小日子</p><p class="ql-block">上班,下班,家與店成一線。一年三百六十天,汗灑雷丁見。暑往寒來,晨昏鋪卷。曲兒道冷暖。細研,甚歡。香墨流年伴。</p><p class="ql-block"> 我們在弓志芳很多作品中得知:她順著垅溝干過,圍著鍋臺轉過,但她的確也是一位優(yōu)秀的汽車導購員,最近賣得最火的就是新能源雷丁電動汽車。</p><p class="ql-block"> 有人要問:她還算農民嗎?她還算農民詩人嗎?我的回答是:算!我國經過改革開放,工農差別、城鄉(xiāng)差別已經大大縮小,農村城鎮(zhèn)化的步子越邁越大。農民工早已遍布城市;象弓志芳這樣的農民越來越多。至于小芳算不算個農民詩人,這要用作品來說話。據(jù)中華詩詞學會會長周文彰發(fā)表于2024年4月《中國政協(xié)》雜志的一篇文章透露,有人通過大數(shù)據(jù)估算,全國詩詞作者現(xiàn)有300多萬人,我認為寫詩的人不見得都是詩人。而弓志芳女士創(chuàng)作的作品,不僅有數(shù)量,而且有質量,不少作品,當屬精品。她以寫散曲為主,但詩的功底打得比較牢靠。正如她在一首詩中所描述的:</p><p class="ql-block">清茶一盞慰吾心,拙筆常提撣舊塵。</p><p class="ql-block">腳步追得星月瘦,春秋冬夏復晨昏。</p><p class="ql-block">詩中足見其功夫很深,詩眼很亮。</p> <p class="ql-block"> 在全國詩詞大賽中多次獲獎,特別是于2017年榮獲中華詩詞學會全國第七屆華夏詩詞優(yōu)秀獎。這是很不容易的。這首散曲名曰【般涉調?魔合羅】父女情(新韻)。是首較長的套數(shù),就不在此抄錄了。連同榮獲全國二等獎、優(yōu)秀獎的這些獎項,都是經過專家嚴格評審的,這一張張獎狀和證書,足以說明:弓志芳,是一位持有詩人身份證的新式農民。</p><p class="ql-block"> 弓志芳是一個嚴于律己的人,她曾經自警道:“永遠不要害怕做你自己,要記住,原創(chuàng)永遠比盜版有價值!”她寫了不少坦露心懷的自題詩。</p><p class="ql-block">有一首曲牌為【中呂?山坡羊】的自題(新韻):</p><p class="ql-block">不缺眼力,不玩心計,只求無愧堂堂立。眼瞇瞇,笑嘻嘻,深知誰個都不易。萬事隨緣做自己。生,俗世里,活,俗世里。另一首散曲是這樣寫的:</p><p class="ql-block">善惡憑心做,是非由爾說。永保純真率性活。活,活出個自我。窮歡樂,興來自在歌。(【南呂?金字經】自題)</p><p class="ql-block">心直口快,嚴己寬人,直抒胸臆,永葆純真。這就是我所了解的小芳。</p><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4日</p> <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黃文辛,字化民,1940年2月生,河北樂亭人。曾任海軍航空兵38654部隊副政委、山西省總工會干部學校副教授。系中華詩詞學會、山西詩詞學會、山西省作家協(xié)會、山西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唐槐詩社、黃河散曲社、晉陽工人散曲社顧問。詩詞曲曾獲全國大賽二、三等及優(yōu)秀獎。著有《臥風樓詩稿》《棠棣詩花》《詩書茶禪》《祓廬散曲》等。</p> <p class="ql-block">制作:弓志芳(小芳),女,網名二月芳菲。1978年生,山西省原平市新華街農民。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山西詩詞學會會員,山西杏花女子詩社社員,山西黃河散曲社副秘書長,《當代散曲》編委。原平市農民散曲社社員。唐風散曲社副社長。全國第七屆華夏詩詞獎優(yōu)秀獎獲得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