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天波林山(Tamborine Mountain)</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波林山位于風(fēng)景如畫的天波林高原(Tamborine Mountain plateau),距布里斯班一個小時車程,距黃金海岸僅半個多小時的車程。主要景點有:熱帶雨林空中步道、柯蒂斯瀑布、藍光螢火蟲洞,等等。</p> <br><b>天波林雨林空中步道(Tamborine Rainforest Skywalk)</b><br><br>在天波林山區(qū),有一個神奇的私人擁有的熱帶雨林,坐落在雪松溪清澈的巖石池旁邊。景區(qū)修筑的雨林空中步道為游客提供了一個獨特而刺激的方式來探索美麗的雨林樹冠。 <div><br></div><b>熱帶雨林生態(tài)畫廊(Rainforest Eco Gallery)</b><div><br></div><div>熱帶雨林生態(tài)畫廊展示了當(dāng)?shù)氐臒釒в炅謩游?、鳥類和爬行動物。這里有澳大利亞和異國昆蟲的立體模型,還有蝴蝶標(biāo)本的收藏。<br></div> 昆蟲的立體櫥窗。 觀看各種昆蟲的標(biāo)本。 蝴蝶標(biāo)本的收藏。 熱帶雨林的有袋類動物:小袋鼬、袋貍、小袋鼠、長鼻袋鼠、刷尾負鼠、環(huán)尾負鼠、袋鼯、鴨嘴獸和針鼴。 熱帶雨林的爬行動物:氈蟒、松獅蜥、花紋巨蜥(樹巨蜥)、葉尾壁虎。 雨林空中步道,總長1.5公里,一部分是森林里的地面步道,大約有300米長的懸空步道是穿行于上層樹冠最高點的高科技鋼橋。這些鋼橋跨越在小溪和雨林之上令人驚嘆的30米高空,還有一座40米高的懸臂橋。 特高的棕櫚樹,用手機的全景功能才能攝入。 有棕櫚樹,也有桉樹,都是細長高大的筆直樹干。 除了在冬天落葉的紅杉和落葉無花果樹,這里的其他樹木都是四季常青的。 在這片雨林里,有大約210種不同的樹種,還有40種不同的灌木,75種藤蔓植物,55種蕨類植物,26種蘭花,10種百合花,以及數(shù)不清的草本植物,苔蘚和真菌。 步道的盡頭是溪流觀景臺(Creek Lookout)。 溪流里也許會有鴨嘴獸之類的動物,但我們什么動物也沒有看到。 從雨林的深處返程往外走。 有一座高度為40米的懸臂觀景臺 路旁有雕刻著雨林動植物的座椅。 <p class="ql-block">歷史小屋(Historical Hut)。這是遺存下來的早期伐木者的木板小屋。展板照片給出了上世紀初葉,在這里從事伐木的定居者們的工作和生活的場景。</p> 蝴蝶觀景臺(Butterfly Lookout)。 在這個觀景臺,雖然看到了一兩只蝴蝶在飛,但是未能用相機捕捉到。 導(dǎo)覽圖和指路牌上,綠色箭頭是去程路線,紅色箭頭是返程路線。我們大概用了50分鐘,完成了在這個雨林景區(qū)的游覽。 <div><b><br></b></div><b>天波林國家公園(Tamborine National Park)</b><div><br></div><div>天波林國家公園是天波林山的一個自然保護區(qū),占地11.60平方公里,海拔525米。冬天比較干燥,也更涼爽。由14個獨立的保護區(qū)組成這個國家公園,其間點綴著村莊、野餐區(qū)、瞭望臺、峽谷、懸崖、瀑布、熱帶雨林區(qū)、潮濕的桉樹林、開闊的林地,等等。<br></div> 公園里的野生動物,包括豎琴鳥、鴨嘴獸、叢林火雞、吸蜜鸚鵡、東部刺尾鳥和緞園丁鳥,等等。果然,在停車場附近就看到有叢林火雞在悠閑散步。 我們來到的這個保護區(qū)是國家公園的喬艾拉部分(Joalah Section),其特色是往返1.5公里的柯蒂斯瀑布步道,向下延伸到柯蒂斯瀑布底部的一個巖石池,在那里可以看到美麗的玄武巖。 巨型勒頸無花果樹(Giant Strangler Fig Tree)的龐大支撐根系圍成了一口碩大的“鐵桶”。 巨型勒頸無花果樹的全景(手機全景模式拍攝)。 兩棵參天大樹,依偎在一起,可稱之為“夫妻樹”。 根部是連在一起的。 <p class="ql-block">讓我鉆進去看一看!</p> <p class="ql-block">哇!還是這個高大!</p> <p class="ql-block">這里面是不是躲藏著樹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柯蒂斯瀑布(Curtis Falls)</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往柯蒂斯瀑布的路是一條3級難度的步道,只有短短的不足1公里。穿過潮濕的桉樹林,進入涼爽和郁郁蔥蔥的雨林,忽然看到瀑布,感覺眼前一亮。</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是冬季,沒有洶涌的激流,只有柔和的水簾從巨大的玄武巖柱上絲滑地落到下面的水潭。這些石柱是該地區(qū)豐富的火山歷史的遺產(chǎn)。</p> 據(jù)查,在景區(qū)倒下的原木上有時會有曬太陽的烏龜,在瀑布石池里也許能看到鰻魚。如果幸運的話,還可能會在水潭溪流里看到鴨嘴獸。晚上,在周圍的懸崖上可尋找到螢火蟲。 返回途中經(jīng)過一個雨林觀景臺(Rainforest Lookout)。 路上看到一枚豆莢形狀的果殼,有鞋子那般大小,不知是什么樹上掉下來的。 中午,在柯蒂斯瀑布景區(qū)外鷹嶺公路(Eagle Heights Road)上的一家餐廳用餐。 餐廳后面的停車場,也有幾棵參天大樹。 <div><br></div><b>螢火蟲洞穴(Glow Worm Caves)</b><div><br></div><div>這個人工洞穴是為了保護當(dāng)?shù)靥赜械奈灮鹣x物種——新西蘭螢火蟲( Arachnocampa)而建造的。螢火蟲實際上是一種蠅幼蟲,它們在黑暗中發(fā)光,吸引并捕捉小昆蟲。螢火蟲在澳大利亞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非常有用的,它們有助于控制昆蟲的數(shù)量。這個洞穴螢火蟲之旅的目標(biāo)是讓游客有機會在白天看到螢火蟲,同時使野生螢火蟲種群得到保護。自從有了這樣的一個螢火蟲洞穴,人們不需要去野外尋覓當(dāng)?shù)氐奈灮鹣x群落,使野外的螢火蟲數(shù)量又開始增加了。</div> 門票一般在網(wǎng)上預(yù)約購買,按預(yù)約時間來到景區(qū),在柜臺簽到。 領(lǐng)取熒光掛件戴在胸前。 在等候區(qū),由導(dǎo)游召集,帶領(lǐng)團隊進入?yún)⒂^。 好大的螢火蟲,真有趣! 排隊進入洞穴。 在洞穴里不能拍照,也不能看手機。只有導(dǎo)游特別的手電,指引大家觀賞洞穴里的螢火蟲。 這是網(wǎng)上下載的圖片,我們實際在洞穴中看到的螢火蟲沒有這么多,也沒有這么亮。進入洞穴后,有一個小型放映室,先觀看一部關(guān)于螢火蟲的簡短紀錄片。影片結(jié)束后,在導(dǎo)游的帶領(lǐng)下,進入點點發(fā)光的螢火蟲的洞穴。雖然可以近距離觀看螢火蟲,但手電的紅光很暗,還是看不清楚。不過,這是專門建造的洞穴,洞壁有逼真的石筍和鐘乳石,且適合游客行走和觀賞,不需要彎腰或爬過狹窄的空間。 <div>參觀結(jié)束后,導(dǎo)游收取各人的熒光掛件。</div> 導(dǎo)游在講解時提到,螢火蟲需要永久潮濕的棲息地才能生存,非常依賴熱帶雨林和潮濕的洞穴來繼續(xù)生存。然而,由于氣候變化和人類的影響,澳大利亞的雨林棲息地正在縮小。所以,在黃金海岸腹地的天波林山專門建造螢火蟲洞穴為螢火蟲提供理想的存活空間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洞穴的周邊,就是一大片熱帶雨林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洞穴參觀結(jié)束后,我們繼續(xù)在這片雨林中漫步。 這里有一處“青蛙洞窟(Frog Hollow)”的溫室,我們進去參觀。 有一條白化的達爾文蟒蛇,具有黃白花紋和紅色的眼睛。 綠色的樹蛙(Green Tree Frog)。 綠色和金色的鈴?fù)埽℅reen and Gold Bell Frog)。 雨林景區(qū)的展板也很有意思,比如這塊展板說,青蛙是不需要喝水的,它是通過皮膚吸收水分;另一塊展板說,一群青蛙叫做一支蛙軍(A group of frogs is called an army);還有的展板說,青蛙的叫聲可以傳到1.5公里之外。 天波林山的一日游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