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自駕布里斯班(2):城中漫步

大千一目

<div><br></div>布里斯班(Brisbane)是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首府,北緣陽光海岸, 南鄰國際觀光勝地黃金海岸市。布里斯班是澳大利亞第三大都會,僅次于悉尼與墨爾本,人口260萬。以布里斯班為中心的昆士蘭州東南部城市群,人口逾327萬,集中了整個昆士蘭州的約四分之三的人口。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南布里斯班(South Brisbane)</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的城中漫步始于南布里斯班。我們把車停在“南布里斯班”火車站附近的一個地下停車場,一天的費用是$15。</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昆士蘭演藝中心(Queensland Performing Arts Centre)</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昆士蘭演藝中心位于南岸文化區(qū),于上世紀70年代中期,由建筑師羅賓·吉普森(Robin Gibson)設計,風格與前期建成的昆士蘭博物館和州立圖書館相匹配,于1985年建成開放。最初叫昆士蘭演藝綜合大樓(Queensland Performing Arts Complex),數(shù)年后更名為昆士蘭演藝中心。開始是三個劇場:抒情劇院(Lyric Theatre)、音樂廳(Concert Hall)和克雷莫恩劇院(Cremorne Theatre),1998年擴建了一個舞臺劇場(Playhouse),2018年又開始興建第五個劇場。昆士蘭演藝中心每年接納超過150萬觀眾,舉行1200多場演出。</p> <p class="ql-block">穿過昆士蘭演藝中心的大樓,我們來到了南岸公園風景區(qū)(South Bank Parklands)。</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布里斯班標志(Brisbane Sign)</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最初是一個臨時標志,是為2014年G20領導人峰會設計和安裝的,事后卻成為布里斯班一個深受喜愛的永久地標。最初的臨時版本在風雨中持續(xù)了四個月,最后不得不建造了一個更堅固的復制品,使之經(jīng)受住了時間的考驗,成為布里斯班的必看景點。</p> <p class="ql-block">沿河岸漫步。南岸文化區(qū)的前院,有一座小型埃菲爾鐵塔的模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布里斯班摩天輪(The Wheel of Brisbane)</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布里斯班摩天輪(也叫布里斯班之眼),高60米,于2008年建立在南岸公園的北部入口,作為紀念1988年世博會20周年和昆士蘭州1859年至2009年150周年慶?;顒拥囊徊糠?。</p> <p class="ql-block">摩天輪共有42個空調(diào)車廂,每一個可容納6名成人和2名兒童,總載客量為336人。整個旅程持續(xù)大約12分鐘,包括大約四次旋轉(zhuǎn)。</p> <p class="ql-block">我們乘坐摩天輪,在高空俯瞰布里斯班的城市風光和遠近建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尼泊爾和平寶塔(Nepalese Peace Pagoda)</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尼泊爾和平寶塔建于布里斯班1988年世博會,是布里斯班舉辦世博會最重要的遺產(chǎn)之一,也是那一屆世博會僅存的國際展園。寶塔有三層,旁邊還有一個手工制作的亭子。世博會期間,寶塔成為世博會上參觀人數(shù)最多、拍照最多的亭子之一。在世博會即將結束時,一群名為“寶塔之友”的人發(fā)起了一項請愿,要求在世博會結束后將寶塔留在布里斯班,并收集到約7萬名簽名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雨林生態(tài)園(Rainforest Walk)</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是一個十分美妙的提議,以至于布里斯班市議會同意在布里斯班最大的休閑區(qū)南岸公園里創(chuàng)建雨林步道。這片美麗的綠洲,夾在布里斯班摩天輪和水上樂園之間。木板路蜿蜒穿過樹木,水景增加了視覺和聽覺上的體驗,小溪潺潺的聲音使人平靜下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濱江綠地游樂場(Riverside Green Playground)</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是南岸最受歡迎的游樂場,設在布里斯班河旁的絕佳位置,近旁還有水上樂園和人工沙灘。最主要這個游樂場適合所有不同年齡和能力的孩子,大一點的孩子可以攀爬高處,從空中步道欣賞城市風光和南岸公園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水上樂園(Boat Pool)</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是一個叫做“船池”的水上樂園,平常日子會看到各個年齡段的人在涼爽的藍色海水中戲水,享受昆士蘭著名的陽光。</p> <p class="ql-block">但是,現(xiàn)在是冬季關閉時段,也許還要再等一個月才會重新開放。不能下水嬉戲,孩子們倍感失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臨街沙灘(Streets Beach)</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為南岸的標志,臨街海灘是游覽南岸公園的必去之地。這是澳大利亞唯一的建在市中心的人造海灘,它擁有一個閃閃發(fā)光的咸水湖,周圍是白色的沙灘和亞熱帶植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南岸游客信息中心(South Bank Visitor Information Centre)</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岸游客信息中心應該是一個游覽之前去往的地方,不過我們走了不同的路線,走到游客中心時,差不多把南岸公園的主要景點都游過了。于是,休息片刻就往回走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內(nèi)維爾·邦納大橋(Neville Bonner Bridge)</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該大橋的命名為紀念已故的土著參議員內(nèi)維爾·邦納。整體設計采用經(jīng)典的拱橋和斜拉橋結構,長度約320米,桅桿高度為77米。內(nèi)維爾·邦納大橋連接了布里斯班河兩岸,使南岸藝術文化區(qū)與北岸女王碼頭區(qū)之間形成了更強的聯(lián)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維多利亞大橋(Victoria Bridge)</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維多利亞大橋是一座橫跨布里斯班河的公共汽車和行人橋?,F(xiàn)在的這座橋于1969年開通,自2021年1月24日起,這座橋已對一般交通關閉,現(xiàn)在只允許公共汽車、行人和自行車通行。</p> <p class="ql-block">在歷史上,為連接南布里斯班和布里斯班中央商務區(qū),曾經(jīng)建成了好幾個版本的大橋。1864年8月22日,第一座橫跨布里斯班河的橋梁開始奠基,當時被稱為“布里斯班橋”。這座木結構大橋于1865年6月開放,但于1867年11月16日倒塌。</p> <p class="ql-block">1874年6月15日,昆士蘭州總督喬治·菲普斯為一座新橋的通車剪彩,這是一座鐵結構的收費橋,被命名為“維多利亞大橋”。</p> <p class="ql-block">這座橋在1893年的布里斯班洪水中部分被沖走。到1897年,另一座鐵橋建成并投入使用,并一直持續(xù)到1969年被拆除。</p> <p class="ql-block">鐵橋拆除后,橋臺一度成為廢墟。而后為1988年在南岸公園舉行世界博覽會對橋臺進行修復,在橋臺的一側安裝了兩塊銅牌,記錄著這座橋的歷史。2015年又對橋臺進行了翻新,并安裝人行天橋,便于游客來橋臺參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維多利亞橋拱門橋臺(Victoria Bridge Abutment)</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維多利亞橋拱門橋臺由阿爾弗雷德·巴頓·布雷迪(Alfred Barton Brady)設計,由亞瑟·米德森(Arthur Midson)于1896年建造。它于1992年8月21日被列入昆士蘭文物登記冊。</p> <p class="ql-block">這座橋臺是第二座永久性鐵橋的遺跡。橋臺包括一個大型的磚石平臺,支撐著一段道路和一個帶有復合新古典主義裝飾的鋸石鄉(xiāng)村拱門。</p> <p class="ql-block">拱門的南側固定著一塊大理石紀念碑,以紀念一名11歲的希臘裔澳大利亞兒童赫克托·瓦西里(Hector Vasyli),1918年,他在歡迎歸來士兵時在這里意外身亡。所以,這座橋臺遺跡的留存,一方面是為了保留與早期橋相關的石雕范例,另一方面也是為滿足希臘社區(qū)希望為赫克托·瓦西里紀念牌保留一個適當位置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登上維多利亞大橋,回看南岸。一側是州立圖書館等文化區(qū)建筑及南布里斯班的高層。</p> <p class="ql-block">另一側是南岸公園的全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布里斯班之星(The Star Brisbane)</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在建造的坐落在布里斯班女王碼頭中心的是布里斯班之星酒店。酒店擁有布里斯班最大的酒店宴會廳,并提供四家未來的豪華酒店,包括五星級酒店The Star Grand,當代4.5星級Dorsett酒店,澳大利亞唯一的超豪華Rosewood酒店以及一家最具標志性的傳統(tǒng)酒店。</p> <p class="ql-block">坐落在四座塔樓之間的12,000平方米休閑露臺,可俯瞰城市天際線,并設有活動區(qū)域、草坪區(qū)域,提供日落野餐和獨特的度假設施。這將成為布里斯班的頂級景點之一。在布里斯班河上空100米的屋頂空間,以壯觀的餐廳和酒吧為特色,補充了各種各樣的餐飲和娛樂的高檔需求。</p> <p class="ql-block">走過維多利亞大橋,是女王街(Queen St),我們來到北岸的中央商業(yè)區(q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前財政部大樓(Former Treasury Building)</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財政部大樓作為布里斯班最重要的地標性建筑之一,在1886年至1928年間分三個階段建成。這些精美的公共辦公室被認為是昆士蘭建筑師JJ Clark最具創(chuàng)造性的作品。在19世紀80年代早期的繁榮時期,殖民政府在已經(jīng)被稱為財政部廣場的地方建造了這些公共辦公室。這座建筑一直用作政府辦公室,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被出售并改建為賭場。</p> <p class="ql-block">走過財政部大樓前的廣場,走進繁華的中央商務區(q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女王購物步行街(Queen Street Mall)</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女王街購物中心是一個步行街,位于布里斯班市中心的女王街。該步行街從喬治街延伸到愛德華街約500米,擁有超過700家零售商,超過40,000平方米的零售空間,其中包括六個主要購物中心。</p> <p class="ql-block">該女王街購物中心由羅賓·吉布森(Robin Gibson)設計,1982年由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親自主持開幕。經(jīng)過幾次翻新和擴建,它有一個用于遮陽的鋼結構和一個娛樂舞臺,還有一個龐大的位于地下的女王街公交車站。</p> 中午在鬧市的一家“綠茶”餐廳用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布里斯班市政廳(Brisbane City Hall)</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布里斯班市政廳是布里斯班市議會的辦公地點,位于國王喬治廣場(King George Square)。建筑設計是基于羅馬萬神殿和威尼斯圣馬可鐘樓的結合,被認為是布里斯班最美麗的建筑之一,也是當時布里斯班最高的建筑。它的標志性的威斯敏斯特鐘聲,在每一刻鐘時敲響。</p> <p class="ql-block">布里斯班市政廳這座20層的塔樓和周圍的廣場于1930年4月8日正式開放。1969年,市議會開始收購市政廳以南的物業(yè),并于1975年開設了布里斯班行政中心,議會的大部分辦公室隨后從市政廳搬到了行政中心,但議會會議廳、市長辦公室和副市長辦公室仍在市政廳內(nèi)。</p> 在市政廳前合影。 進入市政廳參觀。 參觀市長辦公室(Office of Lord Mayor)。 <p class="ql-block">來到“布里斯班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首先是博物館的紀念品商店(MOB Shop)。</p> 商店陳列了很多工藝美術作品,其中有一幅版畫作品《城市景觀版畫(City Scape Print)》,將布里斯班的主要建筑濃縮在同一版面,構思巧妙,布局勻稱,層次分明,且頗具立體感。 <p class="ql-block">該博物館里有一個鮮花藝術(Art of the Flower)的展覽,陳列了好多在住宅空間里裝點“鮮花藝術”的作品。一名導游正在講解一個用800塊陶瓷花瓣拼裝成茉莉花(jasmine)圖案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還為孩子們開辟了一個手工藝作坊,提供各種各樣的材料,讓孩子們動手進行個性化創(chuàng)作,并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皮特里雕像(Petrie Tableau Sculpture)</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布里斯班市政廳前喬治國王廣場上的這座雕塑是為了紀念布里斯班的早期定居者和這座城市的開拓精神。安德魯·皮特里(Andrew Petrie,1798-1872)是一位建筑師和澳大利亞的先驅(qū)。安德魯·皮特里和他的家人是第一批搬到該地區(qū)的自由定居者,他們乘坐詹姆斯·瓦特號(James Watt)來到敦威奇,然后在一艘由囚犯駕駛的引航船上被轉(zhuǎn)移到國王碼頭(King's Jetty)登陸,這是當時唯一的登陸地點,現(xiàn)在被稱為北碼頭(North Quay)。</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艾伯特街聯(lián)合教堂(Albert Street Uniting Church)</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艾伯特街聯(lián)合教堂位于布里斯班市政廳附近的艾伯特街與阿爾伯特街拐角處,是一座列入遺產(chǎn)名錄的聯(lián)合教堂。它由喬治·亨利·馬累·艾迪生(George Henry Male Addison)設計,由托馬斯·皮爾遜(Thomas Pearson)父子公司于1888年至1889年建造。它最初被稱為阿爾伯特街衛(wèi)理公會教堂和中央衛(wèi)理公會教堂(Albert Street Methodist Church and Central Methodist Mission)。</p> <p class="ql-block">第一座衛(wèi)理公會教堂建于1849年,是一座樸素的磚砌教堂。1856年被一座更大的建筑所取代?,F(xiàn)在的這座教堂于1888年斥資1萬英鎊建造,于1889年11月8日正式開放。</p> 為了與衛(wèi)理公會對音樂的重視保持一致,安裝了一個大管風琴,由曼徹斯特的喬治·本森(George Benson)建造,耗資1000英鎊。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瑞德克里夫廣場(Reddacliff Place)</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瑞德克里夫廣場是位于布里斯班中央商務區(qū)的一個社區(qū)廣場,是開展娛樂活動和藝術展演的公共空間。</p> 從維多利亞大橋返回到南岸,回看北岸中央商務區(qū)的高樓大廈。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昆士蘭美術館(Queensland Art Gallery)</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昆士蘭美術館是澳大利亞首屈一指的視覺藝術機構,位于布里斯班南岸的文化區(qū)。昆士蘭美術館定期舉辦不斷變化的當代和歷史的澳大利亞和國際的藝術展覽,并伴隨著一些動態(tài)的節(jié)目和活動。這里也是兒童藝術中心的所在地,為兒童和家庭展示互動藝術作品。</p> <div><b><br></b></div><b>昆士蘭州立圖書館(State Library of Queensland)</b><div><br></div><div>昆士蘭州立圖書館成立于1896年,是昆士蘭領先的參考和研究圖書館。國家圖書館負責全面收集和保存昆士蘭州的文化和文獻遺產(chǎn),為所有昆士蘭州人提供免費獲取信息的機會,并促進全州公共圖書館的發(fā)展。<br></div> 1896年初建時名為“布里斯班公共圖書館”,1898年更名為“昆士蘭公共圖書館”。舊圖書館大樓位于布里斯班北岸的威廉街,也被稱為前昆士蘭博物館。位于南岸文化區(qū)的新大樓于2004年建造,2006年11月25日正式啟用。 州立圖書館在全州范圍內(nèi)提供圖書館服務,并與昆士蘭州320多家充滿活力的公共圖書館和土著知識中心建立合作關系,為所有昆士蘭州人服務方面發(fā)揮著主導作用。 觀看南岸文化區(qū)各大展館分布的景觀模型。 <div><br></div><b>現(xiàn)代藝術畫廊(Gallery of Modern Art)</b><div><br></div><div>現(xiàn)代藝術畫廊于2006年12月2日開放,是澳大利亞最大的現(xiàn)代和當代藝術畫廊,擁有澳大利亞第一個專門建造的電影資料館。該畫廊位于南岸文化中心,緊挨著昆士蘭美術館大樓和昆士蘭州立圖書館。<br></div> 前往昆士蘭博物館。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昆士蘭博物館(Queensland Musuem)</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昆士蘭博物館是昆士蘭州自然和文化遺產(chǎn)的保管人,收藏了超過一百萬件物品和標本,講述了昆士蘭州不斷變化的故事。并通過公共博物館網(wǎng)絡在全州范圍內(nèi)提供博物館服務,包括布里斯班的自然博物館、斯帕克實驗室、科學中心、伊普斯維奇的鐵路工坊博物館、圖沃姆巴的Cobb+Co馬車博物館、湯斯維爾的熱帶博物館、亨德拉的收藏研究中心,等等。</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昆士蘭博物館是自然博物館,過道上方懸掛了兩只巨型鯨魚模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恐龍</b>出土<b>(Dinosaurs Unearthed)</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昆士蘭博物館正舉辦《恐龍出土:探索史前昆士蘭》的大型展覽。這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展覽,展出了一些深受孩子們喜愛的典型的恐龍模型,以及許多新增加的恐龍展品,為恐龍迷們提供了極佳機會,了解、驚嘆和探索過去2.5億年的史前物種和巨型動物。</p> <p class="ql-block">該展區(qū)陳列了100多珍貴的化石展品。</p> <p class="ql-block">昆士蘭的侏羅紀時代(2.01-1.45億年前)。</p> <p class="ql-block">據(jù)《澳大利亞地理》雜志報道,在昆士蘭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恐龍,被稱為Kunbarrasaurus,是一種外表長著“盔甲”的龐大古生物。 另有報道,在澳大利亞昆士蘭省莫他布拉鎮(zhèn)的巖層中發(fā)現(xiàn)一種白堊紀早期的鳥腳龍類,稱之為馬塔巴拉龍(Muttaburrasaurus)。</p> <p class="ql-block">9300萬年前的昆士蘭內(nèi)陸,在廣闊郁郁蔥蔥的洪泛平原上,聚集了一大群蜥腳類恐龍(sauropod dinosaurs)。</p> <p class="ql-block">在冰川時期,昆士蘭的特大干旱,使食草動物進化成巨獸以適應惡劣的氣候,諸如澳洲巨蜥(Megalania)。又要時時當心巨型食肉動物的伏擊。</p> 用投射顯微鏡觀察化石樣品。 在博物館的另一個展室里,用20米長2米寬的全景畫布,展現(xiàn)了由十位藝術家合作創(chuàng)作的一幅《石頭捕魚器(Stone Fish Traps)》的美術作品,描繪了韋爾斯利群島地區(qū)(Wellesley Islands region)的土著人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Torres Strait Islander)建造的最大的水產(chǎn)養(yǎng)殖場的關鍵元素。 在博物館的紀念品商店選購了幾樣小動物。 <p class="ql-block">走出博物館,在過道天橋上遠眺北岸。</p> 走下天橋,回看博物館大樓。 造型奇特的高層建筑。 結束了布里斯班的城中一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