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肯尼亞游記(二)角馬

紅火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每年7月到10月大多數(shù)游客去肯尼亞都是沖著動物大遷徙去的。近幾年肯尼亞的旅游在不斷升溫,價格也是水漲船高,各種線路和不同天數(shù)旅游的品種繁多,怎樣來確保去肯尼亞能看到角馬大遷徙,選好旅行社很關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我和攝友挑選了二至三家旅行社,最后選擇了逗趣行攝(以下簡稱逗趣)的游程。首先,逗趣在馬賽馬拉能待上五天,而其他旅行社一般是二天;其次,逗趣行攝交通工具是吉普車,而其他旅行社是面包車。最后就是他們是小團,說好組團不超過16人(實際為7七人,不包領隊),而別的旅行社人員不限制。雖說逗趣的價格比其他旅行社高了10000元,但我們認為逗趣行程性價比高,在馬賽馬拉多住3天,那拍到角馬大遷徙的概率相對就高了,當然首選逗趣行攝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是7月16日至7月20日住在馬賽馬拉公園內(nèi)的酒店,一般都是早上7點半出發(fā)(如拍日出需更早),帶上中午的盒飯,因看到動物需拍照,就沒有固定的吃飯時間,如吃飯就在車內(nèi),連上廁所也是不能隨便下車,必須要由司機到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才可以下來,所以出發(fā)前,領隊讓我們帶上幾片尿不濕,有備無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一天在馬賽馬拉公園,我們并沒有遇到集群的角馬,只是看到草原上有幾十頭小群的角馬在低頭悠閑地吃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是一組角馬母親與她孩子的親熱畫面。母親用嘴親吻孩子的額頭,孩子慢慢站立起來,母親卻主動跪坐,讓孩子親吻自己的臉。好溫馨的場面,令我動容,于是我就趕快把它抓拍下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7月17日中午我們在這條河邊吃午飯,吃到一半,我突然聽到有人叫喊,“那邊有角馬過河了”。我丟下盒飯,立馬站起來,拿起掛在脖子上的手機,錄下了下面這段視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之后又看到河的另一邊彎道口聚集了一群角馬,我們從這個跡象推斷,今天角馬會過河概率很大。于是我們守株待“馬”就蹲在河邊不走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在這里等了半個多小時,就是不見河對岸角馬的動靜,于是我們二輛吉普車又繞道去了角馬的正對面,看到前面樹叢中角馬,是黑黑的一大片,有的還在往前面走。于是兩位司機商量,我們車回到前面的河道,另一輛車往角馬走的方向去開,大家分頭行動,說好哪邊有動靜,就立刻通知對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結果我們回到原來的河道,眼前一只角馬都沒有了,之前河邊一群角馬飲水后也跑了。原來一字排開的車輛只剩沒幾輛了,而另一邊輛車卻拍到了小部隊角馬過河的視頻(以下內(nèi)容)。他們通過對講機,讓我們趕過去時。小部分角馬過河的場景已結束了,之后我們大家都沒有看到角馬大遷徙。下面一段視頻就是隊友發(fā)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7月18日來馬賽馬拉已是第三天了,何時能拍到角馬過河,我們心里不免有點著急。于是我們7點鐘就出發(fā)了,去馬拉河邊兜兜轉(zhuǎn)轉(zhuǎn),想碰碰運氣。運氣果然不錯,突然接到前一輛司機對講機聲音,告知有角馬過河的動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于是我們司機開足馬力想趕過去,突然前面有一輛黃色校車行駛過來,因道路狹窄,司機打了方向盤想避讓,只聽咚·······一聲,我們車撞上了一個凸起的土丘上。司機打開車門,檢查了車子無大礙后。然后坐上車,繼續(xù)踩了三次油門,都沒有反應。我用平時我們經(jīng)常開玩笑的中文問他“有問題嗎?”,平時他總是樂呵呵答道“沒問題”,可今天他沒吭聲,而是皺緊眉頭,拼命踩油門。我知道,其實他心里比我們還急,因為昨天另一輛車已經(jīng)拍的了小馬過河了,而我們沒拍到,這對他是個壓力。嗚嗚·······一聲長鳴,車子發(fā)動機起來,并駛上了公路,我們大家都松了一口氣。之后,他就狂開至角馬渡河目的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可到了目的地,很多車子都把停車位占滿了,我們根本擠不進去,只見有一個“W”字形狀缺口,司機就盡量把車頭放在尖角之間(騰空),兩個輪子擱在兩邊,我們不得不佩服他的高超技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等司機剛把車停穩(wěn),我就隨手拿起掛在胸前100-400鏡頭開拍,可距離太近,無法拍遠;我又換上24-70鏡頭照相機拍了一些;最后還是用手機錄像最方面,遠、近距離都能兼顧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是我用近百余張的照片和手機錄的視頻結合起來做的角馬狂奔過河的視頻,并配了一段帶有節(jié)奏感的音樂,感覺效果還不錯,你們覺得呢?我建議如你們以后遇上了,就直接用手機錄制更方便,效果也更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8日傍晚,我們還拍到了一群角馬排著隊在草原上從遠處奔來的場景,司機主動停下車讓角馬過馬路,看的出他們是很愛它們的。角馬奔跑時很累,它們氣喘吁吁的聲音我都能聽到,好可伶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還有更可伶就是角馬被獵豹追殺,我們能看到角馬渡河已經(jīng)算很幸運了,但能看到上面視頻一幕,就算超幸運的游客了。我下載這段視頻,放在美篇里,把它保留下來,也算是彌補了我們的缺失,過了一把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角馬被鱷魚咬住,并不是都很倒霉的,也有掙扎后逃脫的。請大家欣賞下面一段視頻??赐暌院?,讓我們?yōu)榻邱R不畏束手就擒,而是勇敢抗爭的行為點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前面我們拍到的角馬大遷徙只是一個瞬間,然而角馬又是怎樣完成每年一次3000公里的大遷徙呢?這次回來后,我非常想了解,于是就在網(wǎng)上找到了這篇《角馬大遷徙》視頻分享給大家,你只需花四分鐘,就能看完,絕對超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當角馬幾萬只,甚至幾百萬只從我面前飛奔而來時,讓我感到非常震撼。我心里很納悶,角馬龐大的隊伍是怎么組成起來的?在遷徙過程中它們的隊伍很長,又是如何來傳遞信息,做到井然有序的朝前走,一點都不亂。這些現(xiàn)象讓人匪夷所思。通過查閱網(wǎng)上資料,我才找到了答案。就讓我來科普一下 (以下圖片和文字均來自網(wǎng)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角馬的學名叫做牛羚,在生物學分類上它屬于偶蹄目、???。因為它和牛更親近,也有人直接將其當成羚羊看待。角馬的原產(chǎn)地在非洲的東部和南部,它的體重在118千克到270千克左右,體長有時能達到2米。單從體型來看,角馬不應該淪為草原上動物食物鏈的“首選”,可是它們確實是非洲草原的“糧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每年的6、7月份,上百萬頭非洲角馬,從坦桑尼亞的塞倫蓋草原出發(fā),向肯尼亞的馬賽馬拉草原進發(fā),整個遷徙的路程大約有3000公里。一路上角馬并不安穩(wěn),要面臨鱷魚的攻擊、獅子的捕殺,還要跨越滔滔尼羅河,撐住長途跋涉帶來的疲勞之感。但它們從未退縮過。因為只要到達目的地,它們就能吃上一年的食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每年的遷徙,都會讓族群當中許多的角馬死亡,它們有的被獵殺,有的被“淘汰”。在外人看來,這就是一場無意義的進擊之旅,可是角馬卻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根據(jù)資料來看,在經(jīng)過往返共達3000公里的行程后,只有30%的幸運者能回到出發(fā)地。而跟它們一起回來的,還有40多萬旅途中“制造”出的新生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角馬為食草動物,是非常的挑食。它們喜歡吃雨后新生的短草,如果草的高度超過了15厘米,角馬群就會判定此地不宜居住。所以說,它們浩浩蕩蕩的遷徙,實際是為了追尋印度洋季風帶來的暴雨,畢竟暴雨之后,不僅有彩虹還有鮮嫩的短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從某種角度來說,角馬也算得上是“嚴格的吃貨”了,不遠千里、歷經(jīng)磨難就只為了吃一口新鮮的草。這是十分特殊的一個方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另一方面角馬的社交和繁殖方式,也顯得十分特別。角馬群往往有固定的繁殖時間,這一時間不受限于“遷徙行動”。角馬具有“爆發(fā)性繁殖”的特征,每年新生兒當中的4/5都會在2到4周內(nèi)出生。即使是遷徙的過程中,也不斷有小角馬誕生。在這之后,它們會慢慢長大,愈加強壯。以目前粗略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看,每年新生角馬的數(shù)量至少有40萬只,即使它們之中有很多會在出生不久就夭折,但依舊能保證角馬種群的龐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此外,為了能夠活下去,小角馬出生之后只需要10分鐘左右就能夠站立。在這之后,很快就能隨著種群一起奔走,這種超強的適應能力確實令人震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上百萬只角馬大遷徙中,我們很少看到有角馬掉隊的現(xiàn)象,這又是怎么回事呢?這是角馬特殊的社交方式所決定的。角馬會使用自己足腺分泌出的液體來標記路線,方便后方的角馬及時找到大部隊。在向前奔跑的過程中,前方的角馬會在地上不斷地留下類似的痕跡,后面的角馬或者脫離隊伍的角馬,就能用自己敏銳的嗅覺捕捉到這些被留下的信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除了在遷徙的過程中會使用特殊的腺體分泌物以外,角馬們在日常的社交中也會用到腺體分泌物,不過這時候就不是相互“聞”腳了,而是去嗅聞對方的淚腺。這種情況下,即使二者都不言語,也都對彼此心知肚明。</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總的來說,角馬雖然是非洲草原食物鏈地位當中是“最底層”,但它卻還是有著自己獨特的生存智慧。這就是角馬的領地意識:當繁殖的季節(jié)來臨時,各個角馬小群體之間可能會發(fā)生沖突,因為雄性角馬往往會占據(jù)水草豐茂的地方,希望以此得到雌性角馬。而在這時,各方就會因為食物、交配之類的因素,發(fā)生爭斗。</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除此之外,角馬頭領對于其他食草動物的“越界”也十分介意。比如它們雖然不介意和斑馬同行,但斑馬若是越界進入新生嫩草生長的地界,雄性角馬就會帶著自己族群的其他角馬驅(qū)趕它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以上的四個方面,讓我們知道了角馬為何能抱團取暖,繁衍生息了。讓我們再次欣賞一遍領隊兮兮老師做的《逗趣行攝肯尼亞-天國之渡》視頻,太壯觀震撼到我們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角馬大遷徙的過程詮釋了“陷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為了繁衍后代,它們義無反顧,這就是角馬,一種充滿愛與奉獻的動物。其實我們?nèi)祟愐彩侨绱?,為了家庭,為了孩子,我們每天都在努力奔跑著,雖然也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但只要想到家人,我們就會勇往直前。朋友們加油!</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