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扎蘭屯是中東鐵路建成通車時僅有的8個3等站之一。</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存中東鐵路時期的建筑,約六十處左右(包括附屬木倉房等)?,F(xiàn)存高等候車室兼站長室、4庫位扇形庫、乘務員公寓、教堂、俱樂部、兵營、學校、大量單戶型/聯(lián)戶型局宅——大部分采用四坡屋頂,一部分帶有門廊——這些建筑分布在沿鐵街、扎蘭路、布特哈北路、繼紅路四街兩側(cè)。</p> <p class="ql-block">01.高等候車室兼站長室,圖左側(cè)二層擴建。不對外開放,因為通用設計,所以去了對外開放的安達站也能很大程度了解了吧。</p> <p class="ql-block">02.通用設計的乘務員公寓,值得注意的是該建筑存一層左起3的窗戶原為門。</p> <p class="ql-block"> 掛牌標建于1908年,但在中東鐵路大畫冊中可以看到它的舊影。</p> <p class="ql-block">03.</p> <p class="ql-block">04.二戶型局宅,兩側(cè)各3個開窗,兩端各一處門斗帶門廊。</p> <p class="ql-block">05.附屬木倉房,三個一組。</p> <p class="ql-block"> 破損處可見組合方式,通過溝槽和釘子進行拼接。</p> <p class="ql-block">06.二戶型局宅,進出戶口設在側(cè)面,從立面的痕跡可以看到門斗的痕跡。</p> <p class="ql-block">07.由原木搭建的方形倉庫</p> <p class="ql-block">08.</p> <p class="ql-block">09.二戶型局宅,門廊尺度更大,造型也更精致。</p> <p class="ql-block"> 彩繪斑駁很有味道,有幾座近乎修好的房子門廊進行重涂或重建,保留現(xiàn)狀局部替換也是一個不錯的做法。</p> <p class="ql-block">10-11.作為中東鐵路通車時的三等站,配有4庫位扇形庫,中東鐵路西部線曾有7處扇形庫滿洲里(6)、海拉爾(21)、免渡河(6)、博克圖(20)、扎蘭屯(4)、昂昂溪(22)、安達(5),現(xiàn)僅存海拉爾,博克圖,扎蘭屯3處。博克圖不必說保存完好,海拉爾改為物業(yè)用房后變化太大,扎蘭屯4庫雖均留存但現(xiàn)狀十分堪憂…… 從后面看,4庫位中,多格大窗僅有一庫保存相較完整,一庫封堵一扇,另外兩庫窗改大對開門……后面的石頭房掛牌修理車間辦公處,兩者都是扎蘭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扇形庫正面,要從扎蘭路小區(qū)里面穿過去。</p> <p class="ql-block"> 原裝的用于結(jié)構(gòu)補強的桁架。</p> <p class="ql-block"> 中東鐵路機車庫正面圖紙。</p> <p class="ql-block"> 側(cè)面有七個扶壁,分割成六個區(qū)段,中間的位置設一供人員出入的小門。尾端接建出偏房一處,一處窗戶改為平券。庫內(nèi)被租給廢品收購站使用,室內(nèi)后建隔墻,扇形庫支撐桁架柱無法辨別,窗洞被水泥封堵一半。</p> <p class="ql-block">12.小型公建被收錄于中東鐵路大畫冊中,值得一提的是這座建筑在舊影中屋頂為瓦件而非現(xiàn)在的鐵皮。</p> <p class="ql-block"> 兩側(cè)都有出入口,一側(cè)有接建,另一側(cè)保存了完整的木雨搭,木構(gòu)件的圖案豐富而精美,希望在修繕時能予以保留原物。</p> <p class="ql-block">13.東側(cè)臨街有著嚴重的接建,右側(cè)已經(jīng)拆除一部分,可見原房的墻體有重新改建的門,為了建造接建屋頂而在墻上打孔。</p> <p class="ql-block">14.</p> <p class="ql-block">15.又是功利性的接建,雖然以后注定會恢復,但那些來不及恢復的呢?</p> <p class="ql-block">16.北端原留存了門廊,也被功利性封閉。</p> <p class="ql-block">17.沙俄子弟小學。</p> <p class="ql-block"> 掛牌顯示,建于1910年。</p> <p class="ql-block"> 中東鐵路大畫冊中建設中的扎蘭屯,紅箭頭處所示如乘務員公寓一樣,實際建成時間比掛牌早得多。</p> <p class="ql-block">18.這座房子特別漂亮,除了歲月對門廊的洗禮,其余保持原貌,與下面的建筑20形成鮮明對比。</p> <p class="ql-block">19.</p> <p class="ql-block">20.</p> <p class="ql-block">21-22.</p> <p class="ql-block">23.接近修好的房子,應該是這一街區(qū)的樣板?</p> <p class="ql-block">24.帶門廊,雖然下部木欄被包住,但支撐構(gòu)件和楣子依舊保存完好,彩繪斑駁。</p> <p class="ql-block">25.六國飯店,只照了一張圖,建筑于2011年修繕完畢,與未修繕之前存在較大差異,想著反正一些造型細節(jié)可能都是復原就一圖了事,現(xiàn)在看來這種想法是不可取的。這座房子最初的樣子是什么?——其實還是自己欠缺積累。如果多照幾張,包括砌磚的大小,轉(zhuǎn)角的細節(jié)…對這座房子的理解會更清楚一些。</p> <p class="ql-block"> 六國飯店的文保牌如下介紹,</p><p class="ql-block"> 扎蘭屯市政府引用當?shù)匚穆貌块T在官網(wǎng)介紹:俄國人1905年創(chuàng)辦,1940年吳憲茂接手開辦六國飯店,1946年內(nèi)蒙古人民自衛(wèi)軍騎兵第5師司令部設在六國飯店,2011年修繕。市政府官網(wǎng)公布的市文博單位名錄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項:內(nèi)蒙古人民自衛(wèi)軍騎兵5師舊址和六國飯店舊址舊址是分列的。騎兵第5師司令部舊址設在避暑旅館。</p><p class="ql-block"> 不管怎樣,實際上作為六國飯店開辦時間只有幾年~</p> <p class="ql-block">26.與哈爾濱花園街高級職工公寓造型一致,扎蘭屯有另一外一座“姊妹樓”的被稱作俱樂部。</p> <p class="ql-block"> 標牌1945年騎兵第5師司令部設在此處。騎兵第5師正式成立時間是1946年6月,又沖突了……</p> <p class="ql-block">27.扎蘭屯倉庫文保牌上寫建于1910年。但從下圖5扎蘭屯站建設時的舊影看其建造時間要更早——雖然存在翻建重建可能,但建筑造型基本一致,還是期待能看到更清晰的沿革。</p> <p class="ql-block">28.護路軍馬廄,整體石頭砌筑,不屬于原建筑水泥框架用于結(jié)構(gòu)補強——這種做法在扎蘭屯挺常見。</p> <p class="ql-block"> 東側(cè)設9窗1門,西側(cè)設10窗,南端設計對開窗,北端設出入口。</p> <p class="ql-block"> 開窗式樣,屋頂為鐵皮屋頂,設兩排老虎窗。</p> <p class="ql-block"> 舊影中出現(xiàn)的“倉庫”與馬廄,再一次與掛牌不符了。</p> <p class="ql-block">29.建筑被掛牌為中東鐵路沙俄小學舊址黃房但是實際上呢就是從他這個目前的修繕后的樣子來看稱其為“黃房”比較牽強,不知道是不是沒有弄清建筑功能而為之?兩側(cè)各有兩個小門,從門框上方上面的磚砌樣式來看應該是伴隨著使用后改建的。</p> <p class="ql-block">30.沙俄小學舊址大尺度的建筑但是說他是小學個人覺得這只是其歷史沿格一部分。這個建筑的造型來說,他與兵營建筑較為類似,如阿城站兵營,橫道河子站的西大營,穆棱站兵營、富拉爾基站兵營、博克圖站的兵營等。</p><p class="ql-block"> 正面,由中間向兩側(cè)展開各開11扇窗。</p> <p class="ql-block"> 東北視角,拼圖下圖左側(cè)12窗,右側(cè)11窗。</p> <p class="ql-block">31.單戶型局宅</p> <p class="ql-block">32-35附屬房屋*4一般為輔助功能用房,如廚房、倉庫、鍋爐房等。</p> <p class="ql-block">32.</p> <p class="ql-block">33.</p> <p class="ql-block">34.</p> <p class="ql-block">35.</p> <p class="ql-block"> 36-37兩座修繕中的局宅,均帶有較大的門廊,下圖3為建筑37西側(cè)部分內(nèi)部打卡,隔墻板夾泥,走廊帶護墻板。</p> <p class="ql-block">36.</p> <p class="ql-block">37.</p> <p class="ql-block">38.掛牌溫泉旅館兼俱樂部,現(xiàn)扎蘭屯博物館。內(nèi)部一側(cè)辟為展室,展示是歷史文物,因為布展已看不出原建筑的樣子。入口處的造型還是挺美觀的。</p> <p class="ql-block"> 吊橋公園現(xiàn)址是中東鐵路局在扎蘭屯設置的療養(yǎng)處,現(xiàn)存吊橋和沙灘浴場小屋和上面的溫泉旅館,三座建筑位置不變,也是療養(yǎng)處的坐標。</p> <p class="ql-block">39.吊橋公園的核心景觀——吊橋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懸索橋,二是系桿拱橋——保持拱架穩(wěn)定的鋼軌上有1900字樣的銘文。</p> <p class="ql-block"> 吊橋南側(cè)視角,遠處密林處原有一座木橋,圖左側(cè)為俱樂部和溫泉賓館舊址。</p> <p class="ql-block"> 吊橋旁的老榆樹,看粗壯程度吧說不定比橋的歷史還要久遠。</p> <p class="ql-block">40.陽光浴場小屋,現(xiàn)掛牌扎蘭屯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房子從外觀看起來應該是經(jīng)過修繕,老實說,個人覺得他的原風格已經(jīng)不是那么明顯,只是從磚的尺寸來說確實是老房子。</p> <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續(x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