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31日我們一行乘坐G3473從襄陽東經(jīng)南漳,過昭君故里興山,穿“萬川畢匯、萬商云聚、萬客來游”的萬州,繞抗戰(zhàn)時期陪都重慶,一路西南而行遵義息烽貴陽安順曲靖不作停留,向著彩云之南進發(fā)。</p><p class="ql-block">南漳至萬州路段叢山峻嶺隧道頻頻,隧道與隧道之間的間距甚短,甫出一隧道又入另一隧道,和諧號如一條潛行于茫茫大海的巨龍一出水面快速換氣繼而又扎入深深的大海。</p><p class="ql-block">若干次的出入后我的腰桿下意識的挺直了,“厲害了我的國”的自豪感包裹著我,基建狂魔真不是蓋的!我甚至有點替李白惋惜“憐他絕代英雄將,爭不遲生付孝宗”,倘若這個酷愛游歷的驢友生活在我們這個交通異常發(fā)達的時代,勢必不會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慨嘆,一定會有眾多的景點被他犀利睿智的雙眼發(fā)現(xiàn),因他飄逸瀟灑的詩篇聞名。</p> <p class="ql-block">車到重慶西有15分鐘的休息時間,我走出車廂試圖眺望重慶,可惜映入眼簾的是眾多的站臺和蜿蜒的鐵軌,我的思維也就隨著這一望無際的鐵軌遠去、遠去。</p><p class="ql-block">我首先想到的是一幅對聯(lián):中國捷克日本;南京重慶成都。上聯(lián)用三個國名浪漫主義的展示了抗戰(zhàn)勝利的結果,下聯(lián)用三個城市名現(xiàn)實主義的記載了抗戰(zhàn)的艱難過程,讓人不禁想起南京淪陷30萬同胞被屠殺,想起陪都重慶的無差別大轟炸,想起十四年抗戰(zhàn)勝利后南京又成為國民政府的首都……</p><p class="ql-block">人有一個共性——不想過多的提及曾經(jīng)的痛苦。或許是痛苦的記憶密度較大總是沉淀在記憶之海的底層;或許是不愿揭開傷疤承受深深的刺痛;或許是不愿意做喋喋不休的祥林嫂。我的思維也快速的從這小日本屠刀的血腥跳躍到抗戰(zhàn)勝利的歡欣。</p><p class="ql-block">相傳抗戰(zhàn)勝利后國共兩黨在重慶談判簽訂《雙十協(xié)定》后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有人用“抗戰(zhàn)勝利”做謎面,提醒猜謎者用人名做謎底。有人答“屈原”,意在言下抗戰(zhàn)的勝利是小日本屈服于美國人原子彈的威力;有人猜“蘇武”,可想而知是把勝利的功勞記在了蘇聯(lián)紅軍進入東北,武力解決了關東軍上;何應欽說“蔣干”,意圖歸功于蔣介石;毛澤東睿智的答道“共工”,功勞不屬于任何一方,更不屬于任何一人,是共產(chǎn)黨、國民黨、全國各族人民以及國際社會共同工作的結果。一個謎底將自己的清醒認識、客觀評價、不貪功的心態(tài)顯露無遺,與何應欽功為己過諉人鮮明對比何其睿智!</p><p class="ql-block">接著又有人故設陷阱刁難毛主席,問他是喜歡《三國演義》中的關羽還是喜歡《水滸傳》中的宋江。在國共合作期間喜歡關羽就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喜歡宋江就是接受招安,把共產(chǎn)黨等同于占山為王的綠林好漢。這種小伎倆難不倒毛主席,他回答自己最喜歡《西游記》,不同陣營的人和睦相處,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到達目的地取回真經(jīng)。不但另辟蹊徑避開陷阱,而且巧妙的表達了共產(chǎn)黨合作的誠意,不由人不佩服他的機智。 </p><p class="ql-block"> 其實,任何看似云淡風輕的機智回答都是建立在豐富的知識儲備和平時縝密的思索基礎上的。沒有豐富的知識底蘊就失去了巧語的基礎,沒有縝密的思索就沒有妙答的可能。</p> <p class="ql-block">晚上十點我們抵達春城昆明。</p><p class="ql-block">昆明之所以被稱為春城緯度低、海拔高首當其沖。另外,滇池位于其內(nèi),?形成了一個<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稱為“三山一水”特</span>定的城市格局也是重要的因素。?這個格局中,?金馬山位于東邊,?碧雞山位于西邊,?長蟲山在北邊,?白鶴山在南邊,?它們共同構成了昆明城的搖籃四壁,把昆明嬰兒般呵護在搖籃中,滇池則是昆明城巨型的中央空調,這靈性的山水成就了春城的美名。</p><p class="ql-block">安頓下來后我又開始關注云南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云南之所以稱謂“云南”有兩種說法:</p><p class="ql-block">第一種源于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漢武帝派兵出征南越,大軍到達滇池(今云南昆明市滇池)時,看到天空出現(xiàn)了七彩祥云,因此將此地命名為“云南”。這種說法在明朝楊慎的《南詔野史》中有記載:“漢武帝元狩元年,彩云見南中,在今大理府趙州之白崖。云南之名始此。</p><p class="ql-block">第二種源于云南地處中國西南邊陲,常年云霧繚繞,因此得名“彩云之南”。這種說法在清朝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中有所記載:“云南,在五嶺之南,故曰南。其地多云,故曰彩云?!?lt;/p><p class="ql-block">兩種不同的說法有其共同的特點——云多、偏遠。</p> <p class="ql-block">云多的天氣特征毋庸贅述,偏遠的地理特點倒令我思緒翻涌。</p><p class="ql-block">聯(lián)系到乘坐的高鐵,途經(jīng)十余個站點,歷時九個小時。粗略估計行駛距離應在1500公里以上,直線距離絕對超過1000公里。這在交通基本靠走的年月絕對是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的蠻荒之地了。</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的偏遠其實并不可怕,因為“富居深山有遠親”,可怕的是地理位置與人們心中位置都偏遠。云南在歷史上就屬于這種雙偏遠!</p><p class="ql-block">楊慎因參與“大禮議”事件,觸怒世宗,被杖責罷官,謫戍云南永昌衛(wèi)。?天子一怒謫戍云南,可見在世宗及世人眼中永昌之偏遠。</p><p class="ql-block">王陽明彈劾劉瑾得罪“立皇帝”,被貶貴州龍場。離帝都近于云南的貴州尚且令圣人覺得“地僻無所恃,唯有悟道妙”開始了著名的“龍場悟道”,更見云南之偏遠。</p><p class="ql-block">就連灑脫的東坡在王定國“刑滿釋放”后亦慨嘆“試問嶺南應不好”,可見地遠的云南歷史上確實是人們心中的苦寒蠻荒之地。</p><p class="ql-block">想到此我就不由得由衷的敬佩起始皇帝來,如果不是他高瞻遠矚氣勢恢宏的用蒙恬北逐匈奴興修長城,派王翦南征吳越設立郡縣哪來的華夏民族大一統(tǒng)?哪來的幅員遼闊的大中華?說不定我們這一路高鐵就像行走在歐洲大地要穿越眾多的國度哩。試想如果歐洲有一個秦始皇實現(xiàn)了歐洲的統(tǒng)一,當今世界誰與爭鋒?拿破侖雄心勃勃推行法典功敗垂成,希特勒種族滅絕太過血腥難以企及。所以說最起碼從民族統(tǒng)一這個層面講秦始皇的歷史功績是彪炳千秋的!</p> <p class="ql-block">8月1日我們前往石林風景區(qū)。</p><p class="ql-block">昆明市石林風景區(qū),又稱為云南石林,位于昆明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nèi),距離云南省會昆明78公里,是5A級風景區(qū)。分為大石林、小石林。</p><p class="ql-block">我們在阿詩瑪和阿黑哥的帶領下進入石林景區(qū)。石林顧名思義就是像樹林一樣的石頭。郭沫若當年游石林留下一首打油詩“遠看石頭大,近看大石頭。果然石頭大,石頭果然大”戲謔的說明了游覽主體。</p><p class="ql-block">那是一座滿是靈石的山原,站在入口處放眼一望,蔚藍的天空下一條巨龍蜿蜒遠去,在天海蒼茫處與天渾然一體。近端酷似一個現(xiàn)代化的城鎮(zhèn)。巍峨的高樓低矮的民房錯落有致,房屋之間間雜些許的樹木,青灰中點綴著嫩綠,有一種家的溫馨。這溫馨吸引我們快步進入這心儀的“家”。</p><p class="ql-block">小石林(阿詩瑪景區(qū)),寬厚墩實的石壁像屏風一樣,將小石林分割成若干園林,這里最有名氣的景點當數(shù)“阿詩瑪”。隔水相望亭亭玉立的阿詩瑪頭裹紗巾、身著盛裝,微微低著頭看著身邊的朋友,神情中寫滿嬌羞矜持,目光中透出溫柔體貼。</p><p class="ql-block">大石林由密集的石峰組成,這里的石林直立突兀,線條順暢,并呈淡淡的青灰色,最高大的獨立巖柱高度超過40米。其中有“蓮花峰”、“劍峰池”、“千鈞一發(fā)”、“極狹通人”、“象距石臺”、“幽蘭深谷”、“鳳凰梳翅”等典型景點,最著名的當數(shù)龍云題字“石林”之處。這處靈石下部連體上面分開像巨人張開手指的掌,手指從左到右依次題字“天下第一奇觀”(第寫成兄弟的弟,不知是否從“天下第一關”的“弟”得到的靈感,書法的意與美不是我這個門外漢可以品評的)、“石林”“大氣磅礴”“南天砥柱”。</p> <p class="ql-block">石林的石頭形態(tài)各異,細加揣摩活靈活現(xiàn):</p><p class="ql-block">獅猿之斗獠牙盡顯</p> <p class="ql-block">臥牛石泥牛入海</p> <p class="ql-block">蛋糕石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阿詩瑪亭亭玉立</p> <p class="ql-block">龍頭石霸氣側漏</p> <p class="ql-block">熊掌石巨掌托天</p> <p class="ql-block">鱷魚石血盆大口</p> <p class="ql-block">魚形石寓意有余</p> <p class="ql-block">雙鳥渡食惟妙惟肖</p><p class="ql-block">還有什么烏龜馱象、唐僧坐禪、貪吃八戒……不一而足</p> <p class="ql-block">千嶂疊翠群峰壁立的石林帶走了我的思緒。</p><p class="ql-block">石林人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發(fā)揮自己豐富的想象給予靈異的石頭恰如其分的名字,賦予它們靈性的精氣神,為大地留下了令人玩味的美景,給游客帶來無盡的啟發(fā)。</p> <p class="ql-block">石林是大自然的饋贈,是滄海桑田的見證。</p><p class="ql-block">其實大自然是無與倫比的設計師,它的金鉤鐵劃看似胡亂涂鴉,實則暗藏玄機。它付與人類山脈河流沙漠戈壁平原丘陵……人類在自己智慧尚無法領略到它的妙處時時有抱怨,甚而想按自己的意愿大刀闊斧推倒重建,我覺得這是不應該的。我認為縱使改變也應該類似于人類的美容與整容,在不改變器官位置的前提下涂抹增減。如果改變器官的位置,增刪器官的數(shù)量肯定會畫虎類犬格格不入貽笑大方。就像倘若我們領悟不了石林的巧奪天工,非要怨恨它“遠看石頭大,近看大石頭”的呆板單一,意圖改頭換面,來一個拆光買光招商的仇和現(xiàn)象快速拉動gdp,或者“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我想這些急功近利的短視行為只會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導致天怒人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除非到了不破不立的關口,最好是修修補補的改良,謹慎實施你死我活的革命。</p><p class="ql-block">當晚入住楚雄,準備第二天的大理之行。</p> <p class="ql-block">八月二日我們來到大理古城。</p><p class="ql-block">遠觀古城,云霧飄渺青翠綿延的蒼山是高大的城墻,煙波浩渺綠水蕩漾的洱海是寬闊的護城河,樹木掩映下的青灰與土黃建筑井然有序又透著神秘,如隱匿深山的古剎,似琵琶半掩的美女。這一切無不激起我們揭開它神秘面紗的沖動。</p><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有四個城門,分別是東門(蒼山門),西門(洱海門),南門(雙鶴門),北門(三塔門)。我們在阿鵬和金花的帶領下從北門進入古城。</p><p class="ql-block">進入古城我首先要看的是城墻,因為從這古城墻的高度和寬度就可以窺探到古城的主人的級別。</p><p class="ql-block">根據(jù)《周禮》的記載,天子之城的標準大小是方九里,城墻高九仞,而諸侯之城的大小則根據(jù)其等級有所不同。具體來說,?公爵之城為七里,高七仞,侯伯之城為五里,?高五仞,子男之城為方三里,高三仞。這種規(guī)定體現(xiàn)了古代中國社會嚴格的等級制度,其中天子作為國家的最高統(tǒng)治者,其城市的規(guī)模自然是最大的,以顯示其權威和地位。諸侯作為天子的臣屬,其城市的規(guī)模則相應減小,城墻的高度也相對降低以體現(xiàn)對天子的尊重和從屬關系。</p><p class="ql-block">一來這是經(jīng)過修葺的古城墻,二來那是禮崩樂塌的時代,大理國又相對獨立,我欲通過城墻窺其端倪的妄想在它的巍峨蜿蜒中破滅。</p><p class="ql-block">古城美輪美奐景點眾多。</p> <p class="ql-block">五華樓是古城的至高點,分為鐘樓和鼓樓,是傳統(tǒng)的飛檐重檐中式建筑。三層飛檐由低到高漸次減小好像奮飛的大鵬馱起展翅的雛鳥。鐘鼓樓主要發(fā)揮的是報時和管理社會生活秩序的作用。報時是鐘鼓樓最基礎、直接的功能。在古代,報時體系基本是官辦的,鐘鼓樓作為官辦報時體系的最頂端,通過晨鐘暮鼓、晨鼓暮鐘、鐘鼓齊鳴等方式來報時。</p><p class="ql-block">洋人街坐落在古城內(nèi)東西走向的護國路上,?因早期游客以西方人居多而得名。?這里的房屋最初都是白族民居特色,前照壁后房屋四合院結構內(nèi)有天井、轉角樓。所謂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馬轉角樓”(在寸土寸金房屋鱗次櫛比的今天,前照壁既浪費了土地又失去了擋風的作用基本拆除了)。屋檐處都有烏鴉圖案,反哺的烏鴉是白族人心中的圖騰,是他們知恩圖報的精神寫照。</p><p class="ql-block">這里中西餐館、?咖啡館、?茶館及工藝品商店林立,?招牌、?廣告多用洋文書寫,?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游客可以在這里品味東西方文化交融的獨特情調。?</p><p class="ql-block">文廟又稱大理文廟,位于古城復興路,是大理古代兼具府、縣雙重身份的先師廟,也是大理古城的標志性建筑之一。文廟的建立體現(xiàn)了大理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和“文獻名邦”的歷史地位。文廟的建筑風格獨特,融合了大理白族建筑藝術的特點,是我國邊疆文化與中原文化相結合的典范。文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元代,其主要建筑完成于明洪武年間,并經(jīng)過多個朝代的修葺和擴建,形成了規(guī)模宏偉的古建筑群。文廟的建筑包括?弘道門、?照壁、?泮池、?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等,整個建筑群布局嚴謹,給人以莊重、肅穆的感覺。文廟不僅是祭祀我國古代偉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場所,也是傳承和弘揚?儒家文化的重要場所。</p><p class="ql-block">大理王府位于大理古城南門外,是大理歷史上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也是大理歷史文化的重要見證。大理王府始建于唐朝,歷經(jīng)宋、元、明、清等朝代的興衰,現(xiàn)存建筑主要為明代建筑,占地面積達到了13萬平方米,是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木結構建筑群之一。大理王府建筑風格獨特,結構嚴謹,雕刻精美,是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說實話來云南之前我對南詔國的了解趨向于零,對大理國的皮毛粗知完全仰仗于金庸的《天龍八部》。只知道在那遙遠而又神秘的地方有一個精通一陽指的南帝一燈大師;有一個六脈神劍時靈時失靈的段譽……</p><p class="ql-block">通過段譽在大理無量山學會凌波微步在蒼山與無崖子對弈玲瓏棋局粗略了解蒼山十九峰,進而獲悉“風起洱海畔,?風花雪月間”“蒼山雪未落,洱海花又紅”……</p> <p class="ql-block">通過南帝相應的知道了東邪西毒北丐中神通,因為欽羨于他們莫測高深的武學造詣,有了研究他們誰是武功第一人的沖動。兜兜轉轉煞費苦心,最終發(fā)現(xiàn)才子金庸從一開始著述就有了交代:按照五行相克的理論,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東屬木,黃藥師“藥”字草木一體,西屬金,歐陽鋒“鋒”中含金,南屬火,一燈大師燈為火,北屬水,洪七公“洪”則水也,中屬土,王重陽“王”不是土上加橫嗎?原來金庸要告訴我們的是他們的武學各有千秋,生生相克,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傲視群雄,沒有任何一種武學可以制霸武林。是否有強中自有強中手,別恃強凌弱的理念暗含里面?舉一反三,這種理念對于正確認識當今世界是有所裨益的,當今世界一超多強,但無論你是怎樣的超級大國也不可能毫無掣肘為所欲為。中神通早逝循環(huán)相克的鏈條被打斷,東邪西毒南帝北丐武功高下立判,因為黃藥師可克而又能克洪七公的“土”不復存在。北丐代表的是正義,金庸老先生玄妙的表達了正義終將戰(zhàn)勝邪惡的普世真理。</p> <p class="ql-block">一部《天龍八部》不僅讓我熟知了其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jié),還讓我關注了與之有關的歷史人文,甚而去探求了它衍生的五行八卦,可見“寫好書”是多么的重要??赡苡腥藭岩蛇@種武俠小說的歷史真實性,我不想說小說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類的屁話,只想說如果你不是專注于歷史真實性研究的史學家,請不要過份的糾結于真實性,而應該關注它講到了什么,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樣的教育?!度龂萘x》遠比《三國志》膾炙人口流傳廣泛,有誰去執(zhí)著于它們兩者真實性的比較?又有誰試圖用更為真實的《三國志》去推翻已扎根人心的演繹故事?</p><p class="ql-block">“寫好書”是作者著述立言的抱負理想,“書寫好”是精益求精的能力態(tài)度,“好寫書”是百家爭鳴的興趣習慣,“寫書好”是從讀者角度對立言者的中肯評價。希望我們的萬千作者不光有“好寫書”的沖動,還要有“書寫好”的態(tài)度,“寫好書”的能力,寫出可讀性強思想性優(yōu)藝術性高的“好書”,讓以書籍為朋友的讀者知識賴以精進,思想受到啟發(fā),靈魂得以陶冶!</p> <p class="ql-block">下午的主要內(nèi)容是乘坐游輪觀光洱海。</p><p class="ql-block">叆叇的白云倒影海中聚絮翻綿,徐徐的涼風吹拂綠波蕩漾,寬闊的洱海泛起溫柔浪花軟語呢喃,青翠的蒼山籠上裊裊輕煙剛柔并濟,這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諧和美,讓人不由想起那句“蒼山無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來。</p><p class="ql-block">云風山海協(xié)調著自己的協(xié)調,可是,總有不睦“旁逸斜出”。</p><p class="ql-block">環(huán)海低矮的山腳下數(shù)不清的白族民居赫然入目仿佛蔥綠群山的牛皮蘚。看著這零零星星的牛皮蘚和堤岸上絡繹不絕的游人,我想環(huán)保和發(fā)展是一對很難調和的矛盾,是內(nèi)傷。不能為了獲取金山銀山肆意毀壞綠水青山,也不能為了保護綠水青山?jīng)Q然拒絕金山銀山。誰能率先找到平衡點得到打開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大門的鑰匙,治療好這沉重的內(nèi)傷誰就能自然而然的成為人們心中的神雕俠女!</p><p class="ql-block">看到洱海邊眾多的污水處理系統(tǒng),我想或許白族人民的神雕俠女已悄然出現(xiàn),幸福之門已緩緩打開!</p> <p class="ql-block">八月三日我們離開大理阿鵬、金花,一路向西進入麗江,準備與納西族的胖金妹、胖金哥暢想未來。</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第一站是束河古鎮(zhèn)。</p><p class="ql-block">束河納西語“紹塢”,因村后聚寶山形如堆壘之高峰,以山名村意為“高山下的村寨”,</p><p class="ql-block">對于束河古鎮(zhèn)我整理的信息如下:</p><p class="ql-block">(1)它是麗江古城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2)它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zhèn)和納西文化交流中心。?</p><p class="ql-block">(3)皮革加工和其他手工業(yè)成是它的主要產(chǎn)業(yè)。</p><p class="ql-block">(4)至今仍有兩千多戶納西族人居住于此。</p><p class="ql-block">(5)它至今仍是以村組為單位的大集體村寨。</p><p class="ql-block">這里是當年茶馬古道上的重鎮(zhèn),束河古鎮(zhèn)至今仍然保存有完好的古道。</p><p class="ql-block">到云南兩條路我是特別想朝拜的——滇緬公路、茶馬古道。</p><p class="ql-block">我認為滇緬公路是中華民族為了生存用血肉筑成的長城,茶馬古道是謀求發(fā)展用智勇鑄就的豐碑。</p><p class="ql-block">滇緬公路,?又稱昆瑞公路、?昆畹公路,?起點在中國云南省昆明市,?終點是緬甸臘戌,?全長1,453公里。?這條公路始建于1938年春,?于當年十二月初步建成通車,?滇緬公路是30萬云南老少婦孺用鮮血和生命筑成的交通要道,?是中國與外部世界聯(lián)系的唯一運輸通道,說他是中華民族的生命通道亦名副其實。</p><p class="ql-block">滇緬公路在中國境內(nèi)的部分加以修繕仍保留使用,屬于320國道,從昆明起至瑞麗畹町口岸出境,?全長為850公里。?或許是當年工程師選址眼光獨到至今無可替代不能廢棄,或許是云南人民不忘歷史緬懷先烈不愿廢棄。</p> <p class="ql-block">與滇緬公路失之交臂已然遺憾,茶馬古道就在身邊我豈能錯過朝拜的機會?</p><p class="ql-block">茶馬古道是中國古代西南地區(qū)的一條重要商貿(mào)通道。</p><p class="ql-block">它交易的主要物品是茶葉和馬匹,當然后來也有瓷器、絲綢、藥材……</p><p class="ql-block">它的主要運輸方式是馬匹馱運。</p><p class="ql-block">它的主要運輸團隊是馬幫。</p><p class="ql-block">它的起源時間是唐代,鼎盛時期是宋明清,清朝后期逐漸衰落。</p><p class="ql-block">它的主要干線有兩條——滇藏道、川藏道。涵蓋了陜、甘、貴、川、滇、青、藏等地,外延至南亞、西亞、中亞和東南亞。</p><p class="ql-block">它的主要作用是連接中國西南和西北地區(qū),促進民族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增強民族交融與團結,把影響力延伸至國外。</p> <p class="ql-block">騎著胖金妹牽著的矮馬行走在樹林陰翳遮天蔽日的古道。</p><p class="ql-block">這肯定是修葺一新的“古道”,道路雖然蜿蜒但不崎嶇,青石鋪就的路面規(guī)則的鑿就防滑坑凹。繞是如此我所騎的瘦馬在爬坡上坎時仍然要低下頭弓起背屈曲前肢勉力前行。</p><p class="ql-block">一來我害怕自己的體重壓垮了瘦馬,二則我想如此好的路面狀況負載一個并不肥胖的我馬兒尚且如此吃力,為什么不用高頭大馬?</p><p class="ql-block">詢問胖金妹得知之所以用這種最大載重量250斤左右體型矮小的馬,是因為在這種崎嶇的山路上矮馬重心低,人畜貨物的安全更有保障。</p><p class="ql-block">循著古道騎著瘦馬聽憑山風吹拂,想著胖金妹的回答,凝望緩緩上行的古道,聽著嘰嘰喳喳不知名的鳥兒的私語,看著一棵棵倒伏的樹木和攀爬在直立樹木上的枯藤,我不敢想象前面還有多少上坡下坎,多少左折右拐,多少豺狼虎豹,多少酷暑瘴氣,多少山匪強盜……</p><p class="ql-block">“誰人與我立黃昏,誰人笑問粥可溫”在這斜陽西下的傍晚,有多少溫柔的妻子翹首以盼丈夫的歸來?“秋晚莼鱸江上,夜深兒女燈前”在這夜幕即將籠罩的當口有多少慈祥的母親倚門遠望遠去的兒子?可是,這些丈夫兒子父親毅然決然的放棄安逸選擇艱辛,用自己的智慧勇氣為自己愛的和愛自己的人背井離鄉(xiāng)舍生忘死。</p><p class="ql-block">從這種意義上講滇緬公路與茶馬古道都可以被稱為愛的通道。</p><p class="ql-block">因為愛祖國云南父老用自己的血肉筑成滇緬公路,因為愛家庭華夏男兒用自己的智勇開辟了茶馬古道。</p><p class="ql-block">其實,“愛”是眾生和睦社會穩(wěn)定科技進步國家富強的內(nèi)在動力。</p> <p class="ql-block">八月三日我們一行在束河古鎮(zhèn)納西村寨食堂晚餐。</p><p class="ql-block">這是一個四合院形的兩層建筑,一樓的門臉兜售各種土特產(chǎn),二樓是有頂無墻廊柱結構的開放式餐廳。桌椅板凳整齊擺放,鍋碗瓢盆一應俱全,咨詢的導引的服務的跑堂的烹飪的各司其職。導游說這里仍然是集體經(jīng)濟,有多少人多少工作什么人應該干什么工作都由領導統(tǒng)籌安排,村寨收入按勞分配……</p><p class="ql-block">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悠揚的歌聲響起,憑闌鳥瞰,一樓庭院中央燃起一盆篝火,三二十游客在模仿學習一個胖金妹和一個胖金哥所跳的納西舞蹈。因為初學旋律固然優(yōu)美,但步調終是參差,可是,這絲毫不影響他們的快樂,老少婦孺手忙腳亂的模仿著、蹦跳著、歡笑著,無一例外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p><p class="ql-block">看著這歡快的群體我想:或許他們經(jīng)濟基礎不同——有的富有有的貧窮;他們的身體狀況有異——走的健康有的衰弱。但,此刻他們有著共同的精神境界——快樂!</p><p class="ql-block">有人莫測高深的把快樂分成三重境界:低級中級高級。認為低級的快樂是肉體的快樂,是飽暖淫欲;中級的快樂是精神的快樂,是琴棋書畫;高級的快樂是靈魂的快樂,是付出奉獻,是讓別人因為自己的存在而快樂。</p><p class="ql-block">可能是我的認知沒有達到這種哲人的高度,我庸俗的認為快樂就是人的一種感到高興或滿意的心態(tài)?!案吲d”是直觀感性的,“滿意”有客觀與理性成分,需要一定的綜合考量——是否傷及他人,是否危害社會,是否觸犯法律……</p><p class="ql-block">是以,快樂的獲得也是非常簡單的——在不傷及他人危害社會觸犯法律的前提下自己的高興或滿意就是快樂!</p><p class="ql-block">這是一個浮躁的時代,因為走得太快靈魂落在了后面,而人們又不愿意停下來等等自己的靈魂,故而總容易迷失自我找不到屬于自己的快樂。“高興”的不能令自己“滿意”,“滿意”的又不能讓自己“高興”。因而,人們普遍臉上掛著無奈,嘴里嘮叨著心累。究其原因莫不是對自己沒有一個很好的定位,有了超出自己能力范疇的欲望。欲望這個東西就像滾雪球,越到后來雪球越大,需要的雪量越多,難度自然越大。一旦無法實現(xiàn)安得快樂?所以,清醒的認識自己給自己一個恰當?shù)亩ㄎ磺宄约簯撟鲆粋€什么樣的人才能獲得屬于自己的快樂。這是在這《消失的地平線》,世人眼中的香格里拉我得到的啟發(fā)!</p> <p class="ql-block">晚上我們在“麗江國際民族文化交流中心”觀看《麗水金沙》演出。表演分四場:序、水、山、情,將藏族的織氆氌,彝族的跳菜,苗族的棍舞,佤族的薅秧歌,摩梭族的花樓戀歌,彝族白族納西族的火把節(jié)……民族風情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出來。</p> <p class="ql-block">云南是全國少數(shù)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p><p class="ql-block">所以,來到云南了解少數(shù)民族風情也是一個必備的課目。當然,短暫的幾天想了解眾多民族的風情極不現(xiàn)實,對于這一課我有自己的想法:</p><p class="ql-block">首先,了解云南少數(shù)民族的數(shù)目。</p><p class="ql-block">全國56個民族中,云南就有52個,有25個世居少數(shù)民族,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個。</p><p class="ql-block">其次,關注民族多樣性的原因。</p><p class="ql-block">云貴地區(qū)民族多樣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地理條件和歷史因素。?</p><p class="ql-block">A :自然地理條件</p><p class="ql-block">(1) 地形:?云貴地區(qū)地形復雜,?山河相間,?溝壑縱橫,?這種地形不利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容易形成相對獨立的民族和文化區(qū)。?這種獨立的地形條件為不同民族的形成和發(fā)展提供了空間上的隔離,?有助于保持文化的獨立性和多樣性。?</p><p class="ql-block"> (2)交通:?云貴地區(qū)的山區(qū)交通極為不便,?這限制了文化區(qū)的擴散,?能夠保持相對獨立的文化區(qū)域。?交通的不便利使得外部文化難以大量輸入,?從而有利于本地文化的保持和發(fā)展。?</p><p class="ql-block"> B:歷史因素</p><p class="ql-block">(1)歷史上的邊緣地位:?云貴川的山區(qū)長期作為漢文化的邊緣區(qū)域,?較少受到漢文化的沖擊,?利于保護少數(shù)民族文化。?這種邊緣地位使得這些地區(qū)的文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主流文化的影響,?保持其獨特性。?</p><p class="ql-block">(2) 中央的邊塞政策:?直至明清時代,?云南土司依舊在中原的羈縻統(tǒng)治之下保持著相對獨立的統(tǒng)治。?中央王朝在深入管轄云南的同時采取了相對溫和與本土化的管理模式(?如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在尊重與保護云南文化的同時加強雙方的文化溝通,?最終讓云南大地的多元少數(shù)民族文化得以長期保留。?</p><p class="ql-block">第三,探討正確的民族政策。</p><p class="ql-block">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語言文化,不同的風俗信仰,沒有一個正確的民族政策不同民族很難和睦相處,多民族國家很難穩(wěn)定繁榮。</p><p class="ql-block">是以,歷朝歷代都在試圖尋找一個正確的方略。</p><p class="ql-block">剪桐封弟的周成王封弟于晉采用“啟以夏政疆以戎索”可以說是一國兩制民族自治的雛形;秦始皇北拒匈奴南平百越是“剿”;劉邦封趙佗、呂后忍單于、文成進藏昭君出塞是“撫”;諸葛亮七擒孟獲是即剿又撫……直到新中國成立的民族區(qū)域自治,逐步進行經(jīng)濟文化交流,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才找到了56個民族親如一家的放之四海而皆準而又似曾相識的正確方略。</p><p class="ql-block">如此看來,熟讀歷史在歷史文化的寶庫中去發(fā)掘甄別借鑒繼而發(fā)揚光大是一個不錯的思維模式!</p> <p class="ql-block">觀看完演出,開始自行游歷麗江古城。</p><p class="ql-block">麗江古城是一座擁有800多年歷史的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時期。這座古城以其獨特的納西文化和建筑風格而聞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第一,麗江古城沒有城墻,這一特點體現(xiàn)了納西族作為一個開放和包容的民族特性。</p><p class="ql-block">第二,古城內(nèi)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展現(xiàn)了高原水鄉(xiāng)的特色。?</p><p class="ql-block">第三,建筑風格融合了納西、漢、白等民族的精華,房屋多為木質結構,錯落有致,白墻灰瓦,小橋流水,構成了一幅和諧溫馨畫面。</p><p class="ql-block">因為走馬觀花而自己又是建筑當年的門外漢,所以只能由衷地嘆一聲“美哉麗江古城”!</p> <p class="ql-block">八月四日準備游覽玉龍雪山。</p><p class="ql-block">玉龍雪山,位于麗江市境內(nèi),是北半球離赤道最近、海拔最高的雪山之一,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文化歷史攝人心魂。</p><p class="ql-block">(1)自然景觀</p><p class="ql-block"> 玉龍雪山由13座山峰組成,主峰?扇子陡的海拔為5596米,雪線高度介于4800~5000米之間。有亞歐大陸距離赤道最近的溫帶海洋性冰川,總計有19條冰川,總面積11.61平方公里,其中“?白水一號”冰川游覽最佳。</p><p class="ql-block">(2)歷史文化</p><p class="ql-block">玉龍雪山在納西語中被稱為“歐魯”,意為“天山”,其十三座雪峰連綿不絕,宛若一條“巨龍”騰越飛舞,故稱為“玉龍”,它是納西族人心中的圣潔之地,是他們的神山。</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登頂玉龍雪山仰仗索道,索道有三處:大索道、牦牛坪、云杉坪。我們一行排三小時的隊坐三分鐘的纜車從云杉坪索道登頂。</p> <p class="ql-block">云杉坪位于玉龍雪山東麓,緊鄰玉龍雪山主峰,海拔3240米。因其海拔相對主峰較低,所以我不能目睹“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的景象;無法體會“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的意境;難以生發(fā)“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太平世界,環(huán)球同此涼熱”豪情……</p><p class="ql-block">小有遺憾繼而釋然。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不拘泥于一己的眼前的得失是走向成熟的前提。</p> <p class="ql-block">云杉坪是高山上的“平原”,一里方圓的草坪綠草如茵,些許牛羊悠閑的放牧,眾多的游客歡快的踟躕。</p><p class="ql-block">高大的云杉四面圍定用他們附生菌類不乏苔蘚的軀體為瘦弱的小草遮風擋雨。他們的無私惹惱了風伯,在這高處不勝寒的所在居然有敢挑戰(zhàn)它們淫威的存在,歇斯底里的祭起狂風摧毀了眾多的云杉。然,一棵倒下去千萬棵站起來,它們義無反顧的肩負起保溫的重擔,為人類營造了春天繁花似錦、夏天綠草如茵的高原仙境。</p> <p class="ql-block">這高原仙境自然吸引了納西兒女。</p><p class="ql-block">一對兩情相悅的情侶因為你懂的原因有情人不能成為眷屬,他們相約來到這里用生命的完結來表達愛的忠貞。從此以后每年6月火把節(jié),附近的男女都會來到這里祭祀這對情死的開山鼻祖,豐富了云杉坪的文化內(nèi)涵。</p><p class="ql-block">云杉坪在納西語為“游午閣”,意為“情死之地”,自此它就成了許多生不能同室,死也要同穴的青年男女追求完美愛情的精神家園。</p> <p class="ql-block">30分鐘的游覽時間轉瞬即逝,下山之前我意欲未盡的再看一眼這高原仙境,由近及遠由低到高天地相連呈現(xiàn)出分明的四色——嫩綠、蒼翠、藏青、乳白。嫩綠的是草坪,蒼翠的是云杉,藏青的是石灰?guī)r山體,乳白的是籠罩山體的云霧。那乳白的云霧不斷的變換著圖案:靈動的如聯(lián)翩蝴蝶,小巧的是戲水鴛鴦,凄苦的像殉情大雁,巍峨的若堅貞的燕子樓……我不禁想這縈繞圣山不忍或去的云霧或許是春心托杜鵑的望帝,是癡情人兩不相負的精氣所化,它們留戀于這象征純潔愛情的仙山是為了護佑癡心兒女周全,是為了昭告納西子孫要理解尊重祝福成全那些癡情兒女,這樣這圣山之巔的云霧才會漸薄漸淡直至于無!</p> <p class="ql-block">登上纜車準備下山,一種科技的進步是一柄雙刃劍,它在帶來無盡便利的同時犧牲了我們的幸福感的淡淡失落涌上心頭。</p><p class="ql-block">就拿這登頂玉龍雪山來說,三分鐘的纜車走完了三小時,甚至三天的行程,確實帶來了便利。但是,它浪費了我們用自己的眼睛發(fā)現(xiàn)屬于自己的美的機會;弱化了“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的體驗;犧牲了“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滌蕩,淡化了“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灑脫;失去了“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閹割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p><p class="ql-block">沒有了“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自豪……</p><p class="ql-block">這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登山!</p><p class="ql-block">其實,不僅是登山,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情況。如何在科技進步與人們幸福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讓我們在享受科技進步帶來便利的同時不影響自身的幸福感是我、我們亟待求證的命題。</p> <p class="ql-block">八月五日我們結束彩云之南之旅,從昆明乘機返回。</p><p class="ql-block">旅行社送我們?nèi)C場的小伙子很健談,近一個小時的車程里,他給我們談及云南其它的景點、云南的歷史名人以及他們對自己摯愛的家鄉(xiāng)的清醒認識,他將云南的經(jīng)濟支柱歸納為“兩根棍子(橡膠樹、香煙)兩片葉子(煙葉、茶葉)兩塊石頭(礦石、玉石)”……我想,這可能不是司機阿鵬的一己之見,應該是這片歷史上地理位置與人們心靈位置雙偏遠的云南人的共識,清醒如斯斷不會盲目從事,定會在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之間找到一個很好的平衡點,假以時日云南經(jīng)濟一定會迅猛騰飛,遙遠的祖國南方一定會翻涌絢爛的云彩!</p><p class="ql-block">東坡詩云“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希望嶺南之悟嶺梅之香永駐我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