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五十三年還廬山

Ze Yuan Gu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五十三年還廬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顧澤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這個人喜歡折騰,數(shù)十年間,涉足過五大洲的土地,漂游過四大洋的海水,到過三十多個國家,見過無數(shù)的名山大川、秀麗風光、寺廟教堂、世界遺產(chǎn)、著名景點。每一處都使我大開眼界,留下人生美好的記憶。但有一處卻讓我情有獨鐘,念念不忘,總是想要故地重游,那就是我在五十三年前到過的江西廬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也許看過電影《廬山戀》的朋友以為,我像電影中的主人公一樣幸運,在山上有一段刻骨銘心的艷遇,才會使我對廬山有如此深的情感。其實不然,五十三年我不是去廬山旅游的,那時我還是一個未滿十八歲的下鄉(xiāng)知青,而是受了生產(chǎn)隊的派遣,去廬山當?shù)诙谛藿ㄉ侥瞎返拿窆?,不過有二次在山上游玩的機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記得七一年六月三日的清晨,我挑著行李從都昌縣的火燒灣村出發(fā),半個小時后在公社門口集合,接著乘卡車去湖口縣輪渡碼頭。然后化了三毛錢乘小伙輪,穿過鄱陽湖口,到達九江碼頭 。又挑著行李,晃晃悠悠地走在九江市區(qū)的大街上,去火車站搭乘火車。坐了一站的火車就到了廬山腳下的沙河站。下車后,看到廬山就在眼前,為之一喜。古言云:望山跑死馬,足足又挑著擔走了三個多小時才到達半山腰的住宿地,也就是原先民工留下的茅棚。由于茅棚擱止了半年多的時間,經(jīng)過一個冬天的風霜雨雪,已經(jīng)破爛不堪,大家忙著砍茅竹、割茅草來修補,直到黃昏時分才算完工。一路上轉換了四次交通工具和步行 ,化了整整一天時間,累的我精疲力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在今年三月份回國探親時,重返五十四年前的插隊故鄉(xiāng)火燒灣村,知青同伴培華姐夫婦和萬平兄陪我前往。結束時,幾位老友知道我對廬山有一份特殊情感,建議我去廬山重游故地,我欣然接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與五十三年前一樣,去廬山的出發(fā)地點也是火燒灣村,所不同的是全程乘坐老鄉(xiāng)的私家車前行。火燒灣村的游雄老師先把我們送到春橋鄉(xiāng)的所在地—茅店街,鄉(xiāng)領導熱情地為我們餞行。午飯后,游雄老師便駕車送我們上廬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途中游覽了素有“中國千古奇音第一山”的石鐘山。雖然當年下鄉(xiāng)時,擦肩而過幾十次,竟然沒有停下腳步,登山一游,覽觀湖光山色,欣賞萬里長江。也許有人會笑話我等,情趣太小,缺少雅興,其實不然,確有難言之處。湖口縣石鐘山是我們往返上海與生產(chǎn)隊的必經(jīng)之路,當時每人都會攜帶幾十斤行李,奔波于車站和碼頭之間,來去匆匆,心急火燎,唯恐誤了坐船上車的時間,哪會有一份登山游玩的雅興呢?也許只有我們這代人才會明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石鐘山真的很美,地處鄱陽湖和長江的交匯處,登高望遠,鄱陽湖水,長江之波,萬千景象,一望無際,盡收眼底,令人意氣奮發(fā),壯志凌云。我們還參觀了山上的古建筑,瞻仰了大文豪蘇軾的塑像等。大約在山游覽了一個小時后,游雄老師又帶著我們前行。汽車馳過了大氣磅礴的鄱陽湖大橋后,直奔廬山腳下的廬山旅游觀光車站。根據(jù)規(guī)定,上山的游客必須乘坐旅游觀光車。由于游雄老師的熱情送行,為我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約坐了一個小時的旅游觀光車,就到了牯嶺街的汽車總站,離我們預定的旅酒店只有百步之隔,下車后直奔酒店登記入住。當我站在“牯嶺大酒店”的門口時,望著恢宏大氣的酒店大堂時,不由得想起五十三年前上廬山的情景,當晚住在陳舊不堪的舊茅棚里,與今相比有如天壤之別。真的是人生無常,往事不堪回首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于是在酒店休息片刻后我們就去逛街了。初春的傍晚,氣溫驟然下降,伴隨著陣陣山風吹來,身上頗有寒意,但見路上的行人川流不息,顯得忙忙碌碌, 在街上轉了一圈后,就去飯店吃晚飯,熱情的服務員告訴我們,由于三月份山上所有景點不收門票,所以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這一席話使我們恍然大悟,難怪有游客為患之感。飯后我們又一起逛街,街上燈光通明,啇店琳瑯滿目,就像一座相當規(guī)模的現(xiàn)代城鎮(zhèn)。數(shù)十年前這里還是一條簡陋的小街道,想不到現(xiàn)在竟有如此巨大的發(fā)展,令人感慨不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天早飯過后,由熟悉廬山的老萬兄帶著大家去景點游玩,先后游覽了街心公園、花徑、仙人洞、石松、白居易草堂、含鄱口、美廬、周恩來紀念館等多處景點,經(jīng)過六個小時的奔波,所見所聞,感悟良多。與五十三年前廬山之游不可同日而語,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山上的道路交通非常發(fā)達,幾乎所有的旅游景點都可以乘坐旅游觀光車前往,而且旅游景點的服務設施也很完善,設有小賣部、洗手間等服務,為游客提供了極大的方便。給我最大的感覺還就是山上的人氣太旺,游客的熱情也實在太高,那里像五十多年前,如此聞名的旅游勝地,而游客人數(shù)卻寥寥無幾,也許大家都在忙于“抓革命,促生產(chǎn)”吧!從錦繡谷一路往仙人洞的山路上,幾乎像一支漫長的游行隊伍,一個挨著一個,大有人滿為患之感。其實并不奇怪,這里的風景太美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游山玩水的人自然也就多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首先游覽了老萬兄建議的美麗景點—綿繡谷,自花經(jīng)附近進入,繞山而行。一路上景色優(yōu)美,宛如錦繡畫卷,谷中花紅葉綠,郁郁蔥蔥,奇石林立,千巖競秀。經(jīng)過了耳熟能詳?shù)碾U峰,也許大家都曾讀過“無限風光在險峰”的詩篇,指的就是此峰。站在險峰頂上,會當臨絕境,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油然而生,俯瞰群山,豪情滿懷。還經(jīng)過了另一個景點—-談判臺舊址,是當年美國特使馬歇爾使華將軍與蔣介石談判的地方,而今蒼海桑田,已為陣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出了錦繡谷后就進入“天生一個仙人洞”的景區(qū),現(xiàn)在仙人洞內(nèi)供奉了道家祖師呂洞賓的神像,洞內(nèi)香煙縹緲,善男信女忙著求神祈福。游客處處拍照留念,人群川流不息,一片繁忙景象。我對仙人洞并不陌生,五十年前二次光臨此地。那時洞內(nèi)沒有神像,游客也不多見,清雅幽靜,就像一方不可多得的人間仙境。每次我都會走到洞內(nèi)的水池旁,拿起放著竹筒,取水解渴,滿飲一筒,清涼甘甜,沁人心脾,至今未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仙人洞對面是赫赫有名的石松,長在蟾蜍石上,它就是“暮色蒼??磩潘伞钡哪强脴?。五十三年前在石松旁邊有一個攝影攤位,可以站在蟾蜍石上,石松旁邊照相,收費一元,還包郵費。當年我咬咬牙關,把省吃下來的錢拍了一張照,想不到今天成了我珍藏的記憶?,F(xiàn)在蟾蜍石已經(jīng)用鐵絲網(wǎng)圍起來了,不能再到巖石上拍照,,于是我在巖石和石松留影。說真的,故地重游,不勝感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午過后,天氣轉陰,當我們乘車到達廬山的一大名勝含鄱口時,空中也不時地飄落牛毛細雨,云霧繚繞,卻是別有一番情趣。站在含鄱口的觀景臺上,不見湖光山色,而自己卻成了云霧之中忽隱忽現(xiàn)的出游神仙。曾記得,當年登臨的含鄱口時的情景,日麗風和、碧空如洗、居高臨下、視野寬闊、湖光山色、一覽無余。此情此景,猶在心頭。然而風雨未測、人生無常,理應隨緣,豈可強求?到此重游,已感幸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傍晚時光,盡興下山,在山腳下坐出租車去九江,到達酒店時 ,四周已是燈火通明。恰巧五十三年前,我們完成了修路任務后挑著行李下山,坐了火車去九江,走出車站時,四周也是燈光通明,不過那晚我們露宿在大街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重返廬山一游,深感欣慰。感謝培華姐、老萬兄 、萬平兄的陪伴和照顧 ,感謝游雄老師的送行,使我度過了美好的時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火燒灣村的游雄老師與三位曾在那里的插隊知青合影。我們這次重返故地之旅,由于他的熱情接待,使我們感到到回家的感覺,這次他又專程送我們到廬山腳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零二四年三月二十三日,重返闊別了五十三年江西廬山,培華姐夫婦和萬平兄,陪伴前往。這是一次友誼的象征,也是一次難忘的人生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牯嶺街的花心公園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廬山仙人洞內(nèi)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牯嶺街與萬平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蟾蜍石和石松旁邊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一張五十三年前老照片,我化了一元錢請攝影攤的師傅拍的,那時可以站在蟾蜍石,石松旁邊拍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仙人洞的圓洞外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與培華姐、萬平兄在錦繡谷的途中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廬山特嶺街花心公園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廬山含鄱口的觀景臺前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廬山觀妙亭外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廬山的花徑留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