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引言</h3> 適逢中法建交六十周年,參加所謂文化旅游交流,實在就是個旅游產(chǎn)品,只不過品質(zhì)還算不錯的退休老教授出國觀光游,歐洲七國走馬觀花,多少還是有些感受,尤其數(shù)年前跟隨自組團(tuán)隊去過北歐和冰島,中東西歐和北歐還是有比較大的差異。此番行程所到的國別較多,基本按照時間順序簡單介紹,以圖為主文字為輔。 <p class="ql-block"> 意大利是歐洲文明古國,位于歐洲南部,地圖上看國土包括亞平寧半島(意大利半島)、西西里島、撒丁島等,三面環(huán)海,東、南、西分別臨亞德里亞黑、伊奧尼亞海、第勒尼安海,海岸線長達(dá)7200多公里。對歐洲歷史了解膚淺,中世紀(jì)的文藝復(fù)興運動對歐洲的影響多少知道一點。意大利是人文主義文學(xué)發(fā)源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藝復(fù)興的先驅(qū)者,被稱為“文藝復(fù)興前三杰”,詩人但丁的《神曲》影響頗為廣泛,他描述了一個神游地獄、煉獄、天堂的故事。而米開朗基羅、拉斐爾、達(dá)芬奇被稱為“文藝復(fù)興后三杰”,我們熟知的雕塑《大衛(wèi)》,繪畫《創(chuàng)世紀(jì)》是繪畫家、雕塑家、建筑師米開朗基羅的代表作,達(dá)芬奇是一位畫家、自然科學(xué)家、工程師,他的代表作是大名鼎鼎《最后的晚餐》,只是拉斐爾還不太了解,參觀中得知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圣母像,《圣母的婚禮》是他的代表作。</p><p class="ql-block"> 來到意大利,不僅能飽覽中世紀(jì)歐洲的華麗建筑,還有可能親眼欣賞到這些世界大師的作品,而不是在電視或畫冊上,可以從實景中感受文藝復(fù)興留給世人的文學(xué)氣息。</p> ▲圣十字教堂 1443年初步完工啟用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佛羅倫薩</h1> 佛羅倫薩被稱之為千年古城,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文藝復(fù)興的發(fā)祥地,最為輝煌的時刻這里聚集了包括達(dá)·芬奇、但丁、伽利略、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多納泰羅、喬托、提香、薄伽丘、彼特拉克等許多名人。這里的建筑多為尖頂?shù)母缣厥健A穹的羅馬式,這里的每一幢古建筑都記述著一段歷史,也留著歷史名人的印跡。 ▲圣十字教堂邊的但丁雕塑 ▲大衛(wèi)雕像復(fù)制品(市政廣場) 原作品米開朗基羅創(chuàng)作,被收藏于佛羅倫薩美術(shù)學(xué)院。 ▲海神尼普頓 噴泉 十九世紀(jì)復(fù)制品 ▲海格力斯和凱克斯 希臘神話中的兩個人物,海格力斯是大力神,凱克斯是一個會噴火的盜賊。 ▲圣母百花大教堂鐘塔 圣母百花大教堂,通常就是指佛羅倫薩大教堂,圣母是“花之圣母瑪麗亞”,世界第四大教堂(彼得大教堂,米蘭大教堂,西班牙塞維利亞大教堂,佛羅倫薩大教堂)。這個教堂也是建筑人心中的圣地。<div> 這是一個哥特式和羅馬拜占庭圓穹相結(jié)合的廟宇,動工于1296年,1431年穹頂完成,1470年整體竣工,集中體現(xiàn)了那個時期匠人們的精湛技藝和進(jìn)取精神,他們頂住了天主教會的壓力——教會把集中式平面和穹頂看作異教廟宇的形制。所以公認(rèn)為是意大利文藝復(fù)興建筑的第一個作品,新時代的第一朵報春花。</div> ▲市中心廣場 主教堂正面和鐘塔用各色大理石貼面 ▲教堂門上的繪畫 ▲穹頂 標(biāo)志意大利文藝復(fù)興建筑史的開始,1420年動工1431年穹頂完成,1470年采光亭完成,整個工程結(jié)束。 ▲圣母百花大教堂 ▲古街 ▲古街 ▲古街 ▲但丁故居 ▲景仰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羅馬</h1> 羅馬,意大利首都,羅馬帝國的發(fā)祥地,因為建城歷史悠久,被稱為“永恒之城”。<div> 旅游來到羅馬城,一天能瀏覽的地方主要有西班牙廣場、許愿池和古羅馬斗獸場。</div><div> 因為一部電影《羅馬假日》而影響深遠(yuǎn),來到羅馬,不去西班牙廣場,這假期就不完美。最好如安妮公主和喬?布萊德利一樣在這里有一場甜蜜的偶遇,假如這是奢望,那么小姐女士們學(xué)著赫本的樣子,坐在圣三一教堂前的臺階上吃著冰激凌留個倩影,還是可以的,希望像格里高利?派克一樣騎著摩托帶著女友在羅馬城里瘋狂一把的可能性是沒有的,但走街串巷逛逛羅馬城,同樣能體驗一種浪漫。</div> ▲羅馬城街巷 ▲西班牙廣場臺階,赫本在這里拍《羅馬假日》的著名場景 ▲學(xué)赫本坐在臺階上,可惜少了冰激凌 ▲學(xué)不了派克,攝影包背胸前。導(dǎo)游告誡這里小偷多 ▲圣三一教堂前 ▲西班牙廣場 其實廣場很小,因為西班牙使館在這里,廣場取其名。 ▲圣母圣潔之柱(無罪圣母圓柱) 圓柱高27米,建于1854年。每年12月8日,是天主教的圣母無原罪節(jié),據(jù)說這一天圣母手臂上的花環(huán)會換新的,主教也會來這里參加禮拜活動。 ▲許愿池 許愿池也稱特雷維噴泉,位于三條街的交叉口,因為意大利語Trevi有三岔口的意思,所以噴泉取名特雷維。<div> 許愿池是巴洛克式建筑,是羅馬境內(nèi)最大的噴泉,羅馬的象征之一。公元前19年,古羅馬人將貞女泉引進(jìn)羅馬城,噴泉就是水道的終點,歷史上多次改造形成現(xiàn)在這樣的規(guī)模,許愿池中一尊海神波塞冬雕像,駕馭著戰(zhàn)車,周圍環(huán)繞的皆是西方神話中的諸神。</div><div> 許愿池以藝術(shù)和浪漫傳說著稱,導(dǎo)游介紹說,用右手過左肩分別投三枚硬幣入池,可以許三個愿,但有一個愿必須是能再次回到永恒之城。三個歐,算啦,心里許個愿就好。</div> ▲人頭涌動的三岔口 來許愿池的游客實在是太多,巴掌大一塊地方上千人圍著,想看一眼噴泉和那些雕像并不容易,能拍清楚一張景照實屬不易,想要以許愿池為背景留個影太困難了。幸好周邊有不少中國人開的商店,炎炎夏日,走進(jìn)一家中國人開的冰激凌點,買個冰激凌降降酷暑,店員都是老外,能聽懂和講一些簡單中文,手機上的“翻譯官”基本“失業(yè)”。來意大利享用的美食很多,但冰激凌一定要嘗一嘗。 ▲羅馬街景 ▲羅馬街景 ▲古城遺址 從許愿池去古羅馬斗獸場的路上到處是“廢墟”,那些是古城的遺址,被完好地保留了,因為那是歷史,從中一窺當(dāng)初羅馬帝國以地中海為中心,橫跨亞歐非三大州的強大帝國,以及它此后逐漸的衰敗。 ▲“傘”樹 這種樹只有地中海地區(qū)才能見到 ▲斗獸場 ▲斗獸場 ▲小凱旋門 ▲行駛在歐洲鄉(xiāng)野 ▲行駛在歐洲鄉(xiāng)野 ▲行駛在歐洲鄉(xiāng)野 ▲行駛在歐洲鄉(xiāng)野 ▲行駛在歐洲鄉(xiāng)野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威尼斯</h1> 提起威尼斯都知道是意大利水城,影視介紹非常多,已經(jīng)是耳熟能詳了,不過那只是透過攝影師的鏡頭窺其一斑,當(dāng)真身臨其境時,才感受到這個“亞得里亞海的明珠”城市是多么令人著迷。多彩建筑群在蔚藍(lán)色天空和湛藍(lán)的海水襯托下,透出它那醉人的景色,不愧為世界最浪漫城市之一。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美麗,它是文藝復(fù)興的精華,建筑、繪畫、雕塑、歌劇在世界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它是百島之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汽車的城市。<div> 去水城汽車肯定到不了,需要坐輪渡,在亞德里亞海上航行,習(xí)習(xí)涼風(fēng)吹來,夏日的酷暑被吹散,遠(yuǎn)處海平面鮮紅的建筑逐漸清晰起來。</div> ▲坐輪渡去水城 拜占庭式、哥特式、巴洛克式歐洲三大建筑風(fēng)格的建筑矗立在水道兩岸,這樣大規(guī)模、不同風(fēng)格和密集程度,大概也只有這里才能見到,不僅和諧,更是風(fēng)情萬種的浪漫。確實如介紹的那樣,威尼斯是“文藝復(fù)興的精華”所在,僅從建筑上可窺一斑,它是全人類的文化遺產(chǎn)。 ▲拜占庭和巴洛克風(fēng)格融為一體的教堂 ▲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 威尼斯是“百島之城”,由118個人工小島組成,117條水道縱橫交錯,無數(shù)個小橋?qū)⑦@些島連接在一起,所以威尼斯的風(fēng)情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清波流動,也不知道這條水中深巷究竟通往何處,只有行船者才知道。帥氣的意大利小哥手持撐篙,站在船尾輕輕攪動水面,清澈的水底泛起連串氣泡,貢多拉載著游客在水巷里緩緩而行。 ▲嘆息橋 威尼斯著名景點之一。貢多拉載客5人,從水道碼頭轉(zhuǎn)入小巷不久抬頭就看見這座橋,撐船小哥用意大利語跟我們說了一陣,弄不明白,還好這座橋在影視中見到過,隨手就拍了下來,后來別的船上的小哥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說了“嘆息橋”才知道。<div> 這是一座全封閉的石拱橋,有兩扇鐵柵欄的窗,連著河道兩邊的房子,左邊是法院,右邊是監(jiān)獄,法院判完罪,就去監(jiān)獄執(zhí)行。死囚通過此橋時,常常是行刑的一刻,應(yīng)哀嘆人生而得名。</div><div> 說個聽來的故事。據(jù)說坐貢多拉的情侶一定要通過“嘆息橋”,并在橋下?lián)砦?。一天有個男人被判了刑,走過這座橋,獄卒說“看最后一眼吧”,男人隔著鐵窗花俯視河面,見一條船正駛過橋下,一對男女正在擁吻,原來女人是自己的愛人,男人隔著鐵窗怒吼,用頭狠狠撞向鐵窗,吼聲沒傳出去,窗也沒撞壞,只留下一灘血和一具憤怒的尸體。</div> ▲水上運輸 ▲水巷里不僅只有貢多拉 ▲橋 ▲水中住房 水城確實迷人,因為你是以游客的眼光和體驗去感知的,如果你是一位水城的居民,可能就是相反的。毋庸置疑,生活在這里首先是潮濕,尤其是老年人一定會大受影響,此外就是嘈雜,眾多的游客會干擾寧靜的生活。據(jù)說威尼斯的年輕人都到別的城市生活工作去了,這里留下的多數(shù)是老人,他們不愿離開自己的家園。確實,在小巷里見到的不是游客就是拄著拐杖或步履蹣跚的老人。如果你是年輕人,愿意在威尼斯生活工作嗎? ▲河道邊吃冷飲的游客 ▲墻上的涂鴉 ▲河邊臺階休憩的游客 ▲城中河道 ▲依次而過狹窄的水巷 ▲橋 ▲街巷 威尼斯大大小小的街巷有3000多條,如迷宮一般,如果用“老鼠走迷宮”的算法去算一算,一旦進(jìn)入要多久才能出的來?我們被地接導(dǎo)游警告:跟緊團(tuán)隊不要掉隊!還說有一次一個游客在小巷里失蹤,報了警,第二天才找到。不知是不是導(dǎo)游“危言聳聽”,不過真迷失在弄堂里,要走出來的話除非你意大利語沒問題才行。 ▲街巷商鋪 圣馬可廣場也稱威尼斯中心廣場,是威尼斯政治、宗教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公共活動中心。廣場由公爵府、圣馬可教堂、圣馬可鐘樓、新舊行政官邸大樓、連接兩樓的拿破侖翼大樓、四角鐘樓、圣馬可圖書館和運河圍起的。<div> 廣場四周的建筑是從中世紀(jì)到文藝復(fù)興時期的,教堂五座圓頂是仿土耳其索菲亞教堂,具有典型的拜占庭風(fēng)格,正面華麗的裝飾是巴洛克風(fēng)格。</div> ▲圣馬可教堂 拜占庭風(fēng)格圓頂 ▲圣馬可教堂 巴洛克風(fēng)格的正面 ▲圣馬可教堂 華麗裝飾 ▲圣馬可鐘樓 ▲圣馬可廣場 兩邊是新舊行政官邸 ▲威尼斯黃金大運河 黃金大運河是威尼斯主要水道,從圣馬可教堂開始約3公里,寬度30-70米,把威尼斯一分為二,與市內(nèi)許多小運河相連,城市的交通運輸大部分通過這些水道進(jìn)行。岸兩邊是宮殿、教堂、旅館等建筑,商業(yè)、旅游的熱點,建筑大部分是羅馬式、哥特式的,乘坐交通去停車場一路上經(jīng)過三座橋,可飽覽兩岸迷人的風(fēng)光。 ▲貢多拉 ▲水上游覽 ▲運河交通 ▲旅館 ▲黃金大運河 威尼斯之旅即將結(jié)束,親臨其境的感受會伴隨很長一段時間,水中威尼斯給人的感覺有點岌岌可危,或許是杞人憂天,但它終歸會沉入海底,那只是時間問題,但愿來得慢一些。 ▲意大利鄉(xiāng)野 ▲意大利鄉(xiāng)野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米蘭大教堂</h1> 米蘭,匆匆路過的城市,只留下世界第二大教堂的印象,那也僅僅是外觀,本想買票進(jìn)教堂去參觀一下,無奈弄不清楚購票的程序,掃碼購票顯示一堆意大利文,問管理人員一頓嘰里咕嚕,一句也沒聽懂,本想在跟別人打聽一下,只是導(dǎo)游留給的時間不多了,只好悻悻圍著教堂轉(zhuǎn)一圈,拍點照片,也算是來過了米蘭。 ▲米蘭大教堂(世界第二大) ▲米蘭大教堂 ▲教堂雕塑 ▲休憩 ▲美女記者 ▲意大利少女 ▲年輕阿姨媽媽的造型 ▲烈日之下的美女 ▲不懼毒日 ▲意大利品牌商城 意大利的行程結(jié)束,將一路前往法國,路上還要穿越多個國家,我門接著旅行。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趙益民 圖/文</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4年8月12日完稿</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