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月25日,第八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4點(diǎn)多就醒了,游船已進(jìn)入芬蘭,改成芬蘭時間,提前一小時已經(jīng)是早上5點(diǎn)多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30在船上吃早餐。10樓的西餐廳,菜品非常豐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30準(zhǔn)時到達(dá)圖爾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圖爾庫(Turku),也翻譯成土庫,位于芬蘭西海岸,與瑞典斯德哥爾摩相望,距赫爾辛基170公里。圖爾庫1812年前是芬蘭的首都,有眾多的歷史古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船非???,我們下了船,我們的車也停在停車場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沒有安排游覽圖爾庫,直接開車前往赫爾辛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導(dǎo)游介紹說,芬蘭33.8萬平方公里,人口550萬。芬蘭堡實(shí)際上是瑞典堡。芬蘭原來跟瑞典是一個國家,后來被俄國搶走。十月革命后,蘇聯(lián)讓芬蘭獨(dú)立,但割走了部分土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芬蘭是北歐唯一的共和制國家。芬蘭獨(dú)立時也想實(shí)行君主立憲制,他們選了德國王子做國王。但一戰(zhàn)德國失敗,王子不來了,芬蘭只能實(shí)行共和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芬蘭房價平穩(wěn),3000歐一平方。經(jīng)濟(jì)主要是靠IT業(y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導(dǎo)游還講了一個有趣的事。芬蘭和美國都說圣誕老人的家鄉(xiāng)是自己國家,最后鬧到聯(lián)合國,而聯(lián)合國判定圣誕老人的家鄉(xiāng)在芬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相傳在圣誕節(jié)前一天,其他人都在準(zhǔn)備過圣誕節(jié),有一位芬蘭老人坐著馴鹿拉著的雪橇,專門去救濟(jì)窮人。他路過一個小房子,聽見里面的姑娘說,“上帝啊,明天我就要出嫁了,可是我連一個金幣也沒有!”于是,他就拿出一個金幣,放在了姑娘晾在窗臺上的襪子里。第二天,當(dāng)姑娘穿襪子時發(fā)現(xiàn)了這枚金幣,她喜極而泣:“感謝上帝,讓我心想事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實(shí),傳說有各種版本。因?yàn)榉姨m北部有一些拉普蘭人,他們世世代代以放鹿為生,馴鹿拉雪橇是他們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或許這個原因,才把圣誕老人的家鄉(xiāng)判給了芬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經(jīng)過兩個小時的車程,9:50我們到達(dá)赫爾辛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來到西貝柳斯公園。導(dǎo)游介紹,芬蘭“音樂之父”西貝柳斯去世后,為了紀(jì)念這位偉大的作曲家,政府公開征集紀(jì)念碑方案,著名女雕塑家希爾圖寧設(shè)計的,由<span style="font-size:18px;">600根鋼管做成的音樂風(fēng)雕像</span>方案入選。但是這座雕塑對當(dāng)時的芬蘭來說實(shí)在太超前了,所以要求作者再完成一座作曲家的頭像做紀(jì)念碑。這使雕塑家很不快,她認(rèn)為鋼管雕像足以反映西貝柳斯的貢獻(xiàn),但是最終她還是同意再制作一座人像。西貝柳斯雕像于1967年他逝世十周年之際完成,但是人們看到的卻是一個很不高興的面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貝柳斯公園在赫爾辛基西郊的芬蘭灣畔,風(fēng)景優(yōu)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后我們來到市中心的阿默斯瑞克斯藝術(shù)館。這是一座私人藝術(shù)館,從外觀就可以看出其藝術(shù)理念的與眾不同。藝術(shù)館展館在地下,我們時間有限,僅安排了參觀外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個紅色的建筑好像也是一個教堂,叫靜默教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抓緊時間看一看市區(qū)的街景,發(fā)現(xiàn)到處都充滿了藝術(shù)氣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遠(yuǎn)處中間是赫爾辛基火車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曼納海姆騎馬雕像。曼納海姆曾任芬蘭元帥,芬蘭總統(tǒng),是芬蘭近代的著名人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隨后,我們?nèi)ズ諣栃粱鶊D書館附近的太陽島飯店用午餐。圖書館建筑的外形像一艘大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陽島飯店在圖書館一側(cè)的多層建筑的一樓,門頭不大,里面的座位也比較擁擠。但是他們的中式自助餐不錯,甚至還有冰激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飯后還有點(diǎn)時間,我們?nèi)ビ斡[圖書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圖書館對面是國會大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8年落成的芬蘭中央圖書館(芬蘭語:Oodi,<span style="font-size:18px;">“頌歌”</span>),標(biāo)志著圖書館的全新時代:這座位于赫爾辛基市中心的新建筑幾乎完全由公共空間構(gòu)成,并且提供種類齊全的功能服務(w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它的藏書只有10萬冊,卻開啟了吃喝玩樂等功能。有人認(rèn)為該圖書館不務(wù)正業(yè),然而啟用后第一年接待了310萬人次,遠(yuǎn)遠(yuǎn)高于預(yù)期的250萬人次。這為圖書館未來發(fā)展及功能利用提供了新的認(rèn)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我們要參加最后一個自費(fèi)項(xiàng)目游塔林,所以我們在圖書館待了一會兒,就趕緊趕往碼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路過一個體育館,建筑造型獨(dú)特別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塔林是愛沙尼亞首都,赫爾辛基距塔林約80公里。兩個城市之間通過波羅的海有輪渡,每天六個航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12:40到碼頭,13點(diǎn)登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乘坐的輪渡是大型豪華游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船上有許多餐廳、酒吧、咖啡廳,有免稅商店,還有一些娛樂設(shè)施。兩層船艙有很多座位,包括餐廳、酒吧、咖啡廳里的座位都可以隨便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3:30準(zhǔn)時開船,海上航行兩個小時,15:30準(zhǔn)時到達(dá)塔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接導(dǎo)游帶我們上車,游覽塔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接導(dǎo)游介紹,愛沙尼亞是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130多萬人。是世界上空氣質(zhì)量最好的國家之一。愛沙尼亞歷史上曾被丹麥、瑞典、波蘭、德國、俄國占領(lǐng)統(tǒng)治過。1918年獨(dú)立,1940年被蘇聯(lián)占領(lǐng),并成為加盟共和國之一。1941年被德國占領(lǐng),德國戰(zhàn)敗后回歸蘇聯(lián)。1991年宣布脫離蘇聯(lián)獨(dú)立,同年加入聯(lián)合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愛沙尼亞首都塔林是一個海濱城市,北臨波羅的海,與赫爾辛基隔海相望。塔林風(fēng)景秀麗古樸,是北歐一座保持著中世紀(jì)外貌和格調(diào)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城區(qū)分為老城和新城兩部分。塔林老城區(qū)又分為上城和下城。上城是上流社會、宗教階層和封建權(quán)貴的聚集地,下城是商人和手工業(yè)者的居住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城區(qū)仍保存著許多著名的歷史古跡。有城堡、教堂等13至15世紀(jì)的古建筑,還有中世紀(jì)建造的古城墻、塔和古堡,它們依然屹立,古風(fēng)猶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面的網(wǎng)絡(luò)圖片,比較典型的展示了塔林老城的樣子。高出的城堡是上城,下面是下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的游覽,是沿著城墻進(jìn)入城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個城堡是托姆比亞城堡,始建于13世紀(jì)。城堡有圓形碉堡和方形碉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接導(dǎo)游說,世界上第一面國旗是丹麥國旗。但是丹麥國旗不是誕生在丹麥,而是誕生在這里,誕生在托姆比亞城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219年,丹麥國王瓦爾德馬帶領(lǐng)十字軍占領(lǐng)了林達(dá)尼斯(塔林),而愛沙尼亞人假意投降,暗中聚集力量。 6月15日,丹麥人正在吃飯,愛沙尼亞人兵分五路從不同的方向突然發(fā)動襲擊,毫無防備的十字軍丟下飯碗四處潰逃。正在這時,一面帶白十字的紅旗從天而降,而且還伴隨著一個響亮的聲音,“抓住這面旗幟就是勝利”。在這面旗幟的鼓舞下,丹麥軍奮勇殺敵,最后竟然轉(zhuǎn)敗為勝了。后來這個畫有白色十字的紅旗就成了丹麥的國旗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堅固的城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進(jìn)入城堡,在城墻上、偏門旁和院內(nèi)分別立有修士的銅像。但是這些銅像帽兜里沒有人頭,空空蕩蕩,不禁讓人心生疑問,他們是修士還是巫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接導(dǎo)游與工作人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接導(dǎo)游說,圣尼古拉教堂,是塔林最大的教堂之一,建于13世紀(jì),二戰(zhàn)中部分被蘇聯(lián)炸毀,后修復(fù)。 如今,教堂改為宗教藝術(shù)博物館,經(jīng)常有音樂會在這里舉辦。教堂內(nèi)有一幅《死亡之舞》的宗教畫,值得一看。我們沒有去這個教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離開古城堡,進(jìn)入上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城中的使領(lǐng)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瑪麗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也稱圓頂教堂),坐落在上城托姆比亞山的中間,是愛沙尼亞最古老的教堂,也是主要的路德教(Lutheranism,基督新教)教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愛沙尼亞總理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Patkuli觀景臺是上城城堡中的第二觀景臺。在這里可以俯瞰整個老城區(qū),甚至可以看到外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是網(wǎng)紅墻(Kohtuotsa),也是第一觀景臺。觀景臺左側(cè)這面墻因有“The times we had(我們曾經(jīng)擁有的時代)”這幾個字而成為網(wǎng)紅墻。但是我們來時,原來的字已經(jīng)抹掉了,只剩下“Tallinn”的字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這個觀景臺一眼望去,此起彼伏的尖塔,一座座紅色的尖屋頂,還真的像一片塔林。所以,把”Tallinn”翻譯成“塔林”,十分應(yīng)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愛沙尼亞最高法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國會大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國會大廈對面就是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 (Alexander Nevsky Cathedral),典型的俄羅斯樣式洋蔥頭穹頂。這是一座東正教教堂,俄羅斯統(tǒng)治時期建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接導(dǎo)游說,愛沙尼亞人對這座教堂心生怨恨,認(rèn)為是俄羅斯統(tǒng)治的象征,多次提議要拆掉教堂。1991年后進(jìn)行了全民公決,52%的人不同意拆掉,因此而保留下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東正大教堂前看到一位的乞討老人。地接導(dǎo)游說,這是原蘇聯(lián)遺留在愛沙尼亞的俄羅斯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太太看上去跟我們的年齡差不多,好像是小說里的俄羅斯婦人。圓圓的臉龐,略帶皺紋,高高的鼻梁,微微收緊的嘴巴和翹起的下巴。褐色的頭發(fā),戴著圍巾,身穿米色長風(fēng)衣,外套黑色羽絨背心,腰里扎著一根鞋帶,背著干凈的帆布包。地上整齊地排列著皮包、塑料袋。手持一把比較新的雨傘,拿一個大桶的飲料紙杯,正在向進(jìn)出教堂的客人乞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盡管在乞討,但卻干干凈凈,整整齊齊。我感到略有心酸。當(dāng)自己的國家分裂了,老人淪落到這種情況,有何尊嚴(yá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國會大廈的一側(cè),是托姆比亞城堡的赫爾曼高塔 (Pikk Hermann),它是愛沙尼亞國家地位的重要標(biāo)志。最初建于1371年,1500年后重建,高度保持在46米。因?yàn)樗浅潜さ淖罡咚仙鹆苏l的旗幟,誰就是愛沙尼亞的統(tǒng)治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塔下面是高大的墻體,墻體上面是一個平臺。坐在平臺上的女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游覽了上城,從國會大廈廣場邊上的一條小巷前往下城。這是一條中世紀(jì)的小巷,兩邊的墻體布滿了滄桑。巷子口有幾個餐館,小巷里也有幾個商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個小店的通風(fēng)口像一只靴子,所以這里也叫靴子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條小巷正沖著的就是圣奧拉夫教堂(St. Olav’s Church)。該教堂建于13世紀(jì),是一座具有哥特式風(fēng)格的教堂,原本塔高159米,曾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建筑,后因毀于戰(zhàn)火而重新建造,現(xiàn)在實(shí)際高度降至124米,但仍是波羅的海沿岸最高的教堂建筑,也是塔林的地標(biāo)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著這條狹長走道,可以走到市政廳廣場。小巷兩邊的建筑都以石質(zhì)為主,色調(diào)幽暗,每一塊石頭都?xì)v經(jīng)風(fēng)吹雨打,都打上了歷史的烙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小巷走下來,就是市政廳廣場,也叫拉科雅廣場(Raekoja Plats),位于下城的中心位置。廣場旁是塔林市政廳大樓,與周圍的建筑相比,顯得獨(dú)具一格。市政廳大樓建于14世紀(jì)早期,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它雖不是最高的建筑,但由于其墻體堅實(shí),窗戶略小,一樓有拱廊,則顯得格外高大。大樓上的太陽鐘,每到正點(diǎn)就會響起清亮地報時鐘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市政廳大樓上矗立著一座八面棱體的塔樓,塔樓頂端的風(fēng)向標(biāo)有一個小金人,它是塔林守護(hù)神老托馬斯的雕像,是塔林城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廣場上,有許多座椅,來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在廣場上休閑,沐浴著金色的陽光。廣場周邊,有一些咖啡廳、酒吧和餐館,供游人吃喝聊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市政廳廣場通往老城各個方向的街道,都有古風(fēng)韻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8點(diǎn),我們在老城的四季美中餐館用晚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晚餐后,我們要去碼頭乘船返回赫爾辛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出老城,看到老城城門。這座城門由兩座圓塔組成,是老城城墻的一部分,叫做維魯城門( Viru Gate ,愛沙尼亞之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塔林街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8:40,我們到達(dá)塔林碼頭。19:30開船,21:30返回赫爾辛基碼頭,結(jié)束塔林半日游。我們在塔林的游覽時間大約是2個小時,來回共8個小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游覽路線:老城堡城墻-上城街道-第二觀景臺-第一觀景臺-國會大廈、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教堂-圣凱瑟琳小巷-靴子街-市政廳廣場-下城街道-老城大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總的感覺還是不錯,因?yàn)樗指睔W有密切的關(guān)系,從知識鏈來看,不來塔林就像缺了一只胳膊。從觀賞角度來看,塔林老城的建筑紅瓦綠樹,尖頂圓塔,上城下城層次分明,獨(dú)樹一幟,別具一格。當(dāng)然,地接導(dǎo)游的服務(wù)水平有待提高,畢竟這是一項(xiàng)高額的自費(fèi)項(xiàng)目,260歐元性價要相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晚上10:30到達(dá)赫爾辛基萬塔機(jī)場附近的酒店,F(xiàn)lamingo Break by Sokos Hotel。這時候太陽剛落地,天還沒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酒店也叫火烈鳥娛樂中心,晚上都已關(guān)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月26日,第九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酒店早餐豐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北歐之旅的最后一天。我們是下午16:55的飛機(jī),所以上午還有時間游覽赫爾辛基。8點(diǎn)出發(fā)游赫爾辛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赫爾辛基(Helsinki),是芬蘭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芬蘭經(jīng)濟(jì)、政治、文化、旅游和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科技之都。該市已連續(xù)多年被評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之一。該市同時也是全球幸福感最高的城市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要游覽的是赫爾辛基市必打卡的熱門景點(diǎn),位于市中心的議會廣場和南碼頭廣場(集市廣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從議會廣場的西北角下車進(jìn)入廣場。廣場很大,是赫爾辛基市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區(qū)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議會廣場的中心,是建于1894年的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銅像,以紀(jì)念他給予芬蘭廣泛的自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廣場的正北面,是赫爾辛基大教堂。赫爾辛基大教堂又稱為白教堂,是一座路德派教堂。這座建于1852年的教堂,高大宏偉,白色的墻體和立柱特別引人注目,是赫爾辛基市的地標(biāo)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廣場的東西兩側(cè),有兩棟相似的樓房。東側(cè)是議會大樓,西側(cè)是赫爾辛基大學(xu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于1640年的赫爾辛基大學(xué),是斯堪的納維亞地區(qū)最大的高等學(xué)府,也是芬蘭歷史最悠久、規(guī)模最宏大的大學(xué)。最初創(chuàng)建于芬蘭故都圖爾庫,稱為圖爾庫大學(xué)。1828年從圖爾庫遷到赫爾辛基,隨之改為赫爾辛基大學(xué)。該大學(xué)在2024年QS世界排名第115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特別好奇這所大學(xué),抓緊時間進(jìn)入大樓看了一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廣場的南面,是大使館和政府機(jī)構(gòu)。</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軌電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從議會廣場東南角出來,穿過樓群,來到毗鄰南碼頭廣場的艾斯普那敦大道(Esplanade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大道往西走,過瑞典大使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進(jìn)入市政廳大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進(jìn)市政廳大樓不是為了游覽,而是為了上廁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歐洲大多數(shù)的公共廁所都是收費(fèi)的,有的1歐元,有的2歐元。對當(dāng)?shù)厝藖碚f沒啥,但對中國游客來說都難以接受。所以導(dǎo)游的一大任務(wù)就是給游客找免費(fèi)廁所。一路上我們導(dǎo)游總是想辦法找到免費(fèi)廁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湊巧的是,市政廳大樓的免費(fèi)廁所不開放。導(dǎo)游又帶大家出市政廳,找到臨街不起眼的一個小門,里面的地下室有個廁所,讓大家解決內(nèi)急問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后過大街到南碼頭廣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碼頭廣場也叫集市廣場,有個碼頭自由市場,里面賣的都是瓜果蔬菜小紀(jì)念品等。導(dǎo)游給我們一個小時的時間自由游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碼頭廣場外面的路口,有一個噴水池,中間有一尊名叫“波羅的海的女兒”的銅像,是赫爾辛基的象征。因?yàn)楹諣栃粱斜皇廊速澝罏椤安_的海的女兒”。目前這兒正在維修,圍起了擋板。我從縫隙拍了一張照片,銅像在安裝,用布包著,沒有看清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網(wǎng)絡(luò)上雕塑“海的女兒”照片是這樣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碼頭廣場上有一個常年開設(shè)的露天自由市場。商販們每天在這里擺起小攤出售新鮮瓜果蔬菜,魚肉及鮮花,還有芬蘭刀、掛毯、陶瓷、泥塑和首飾等各種傳統(tǒng)工藝品和旅游紀(jì)念品.這里既是深受當(dāng)?shù)鼐用駳g迎的購物場所,也是外國游客觀光游覽的必到之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了看價格,好像也不便宜??匆娭袊耍∝渹冇脻h語招攬生意:“看一看,不貴,不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碼頭廣場上有一座古埃及式的紀(jì)念碑,這座紀(jì)念碑是1833年,為了紀(jì)念俄皇尼古拉一世及其皇后訪問此地而建的,一般昵稱為“女王之石”。碑頂?shù)碾p頭鷹表示它與俄羅斯的親密關(guān)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從西面穿過集市,走到南碼頭廣場的東頭。艾斯普那敦大道北側(cè)是總統(tǒng)府,建于1814年。沙俄統(tǒng)治時期是沙皇的行宮,1918年芬蘭獨(dú)立后成為總統(tǒng)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過馬路前邊有座橋,橋上掛滿了連心鎖。敢情老外也講這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東面的高地上是著名的烏斯彭斯基大教堂(Uspenski Cathedral)。</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烏斯彭斯基大教堂是一個東正大教堂,由俄國建筑師設(shè)計,興建于1862-1868年。由于其外墻為深紅色,顯眼的金圓頂和紅磚墻體顯得格外凝重,所以被稱為“紅教堂”。這是北歐最大的東正教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與白教堂相比,同一宗教,兩種不同的顏色,一個純白而圣潔,一個深紅而凝重,代表了兩種不同的宗教理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教堂高地眺望赫爾辛基市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著名的赫爾辛基南碼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位于南碼頭東側(cè)的“赫爾辛基之眼”,是一座直徑高達(dá)40米的摩天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游覽了議會廣場和南碼頭廣場,我們于10:20來到巖石教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巖石教堂原名坦佩利奧基奧教堂,又叫圣殿廣場教堂,建于1969年。導(dǎo)游介紹,赫爾辛基市經(jīng)過多年發(fā)展,這里已經(jīng)建成了一個很大的街區(qū)。街區(qū)的居民需要一座教堂,而小區(qū)已經(jīng)沒有位置可以建了。恰好街區(qū)里有一塊特別大的巖石,人們把巖石挖空,壘砌起來,蓋上房頂,就成為了一個教堂。這個教堂的大廳的穹頂設(shè)計的非常藝術(shù),教堂看上去也很有特色。大廳可以坐800多人,有時候音樂會就在這里舉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游覽完巖石教堂,我們北歐行程安排的所有景點(diǎn)就全部完成了。時間有限,我們對赫爾辛基也是僅僅有了大概的了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回到昨天中午就餐的太陽島飯店,再次在這里用午餐。吃完午餐,我們前往赫爾辛基國際機(jī)場,準(zhǔn)備返回鄭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赫爾辛基街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赫爾辛基萬塔國際機(jī)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航班正點(diǎn)起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飛機(jī)上,吃到了意大利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月27日,第十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飛機(jī)上一覺醒來,已經(jīng)進(jìn)入中國。北京時間5:58落地鄭州。入關(guān)、取行李,還回隨身Wi-Fi,將護(hù)照、登機(jī)牌交給領(lǐng)隊(duì),由領(lǐng)隊(duì)帶到大使館消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跟各位團(tuán)友戀戀不舍地告別,再次向給我們提供熱情周到服務(wù)的領(lǐng)隊(duì)兼導(dǎo)游小呂表示感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點(diǎn)下樓進(jìn)入高鐵站。8:40乘D7866動車從機(jī)場到鄭州東火車站。10:25乘G3222動車從鄭州東至青島北站。下午17點(diǎn)安全順利到家,完成這次北歐之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歐四國的游記主要為方便自己記憶而作,由于本人記憶力比較差,導(dǎo)游講得很多內(nèi)容沒有記下來,因而寫起來頗費(fèi)心力。游記里面的有關(guān)資料除導(dǎo)游講的外,均來自網(wǎng)絡(luò),人物、時間、地點(diǎn)、事件等基本做了核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五篇游記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還是感覺不太滿意。好在沿著時間線路敘述,主要的景點(diǎn)、內(nèi)容已清晰。過后再次翻看,仍是一段美好的回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