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2024.夏.避暑山西 之二:臨汾

<p class="ql-block">  7月6日,打了2輛順風車,我們從晉城來到了臨汾</p><p class="ql-block"> 臨汾,華夏五千年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也是黃河文明的搖籃,最重要的是,從臨汾到我們此行的終點~大同,一路都有火車站點,可以省下不少交通費用????</p> <p class="ql-block">  中午到達臨汾的民宿,在小區(qū)門口的小面館吃了頓地道的山西過油肉悶面,味道不錯,量大,兩人點一份就夠夠的了</p> <p class="ql-block">  臨汾史稱“平陽” ,依汾河而建得名。臨汾的陶寺遺址距今4300年,據考古家推測,這里就是當年帝堯建立的都城</p><p class="ql-block"> “最初中國,華夏之源”,道路盡頭就是“天下第一門”~“華門”,三門矗立高達18米,分別代表堯、舜、禹三帝,是一座華夏文明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  堯廟始建于西晉,俗稱三圣廟,是專門紀念堯、舜、禹三位先祖的廟宇,距今有1700多年歷史,幾經遷址重建,最近一次是1998年大殿毀于大火,所以,現存的殿宇是近年所建</p> <p class="ql-block">  十六次的毀廢復重建,足見華夏子孫對先祖的敬仰與孝道之心,生生不息代代傳承</p> <p class="ql-block">  而殿前的四棵大樹,已經有近1700年樹齡了,其中一棵是柏抱槐,柏樹上依附著槐樹,柏樹已經干枯只剩軀干,枝繁葉茂的是槐樹,另一棵柏抱楸也是這樣。這幾棵柏樹枝干遒勁,枯而不腐,飽經滄桑而干年不倒,令人拍手稱奇</p> <p class="ql-block">  愿先祖庇佑,護我們世代安寧??????</p> <p class="ql-block">  從臨汾到壺口瀑布130公里,網上報了個一日游的團,只包含交通費50+景區(qū)交通車20,還是很劃算的</p> <p class="ql-block">  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萬里黃河流經晉陜峽谷到達吉縣境內,水面由幾百米寬的洪流驟然收束為幾十米,<span style="font-size:18px;">跌入落差30多米深的石槽中,形若巨壺注水,故名壺口瀑布。</span></p> <p class="ql-block">  游人不少。</p><p class="ql-block"> 以前也見過很多瀑布,都是遠遠就看見銀鏈從天空飛流而下,而現在已經站在了岸邊,遠看只見河灘淺水,不見瀑布,是不是現在的水都去了南方?那邊正到處抗洪救災呢??</p> <p class="ql-block">  有當地人牽著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毛驢,坐上去拍照20元一人??催@毛驢背上的小帥哥被裝扮的確實像地道的山西爺們,有趣??</p> <p class="ql-block">  據說這是個網紅老人,每天在這里免費為游客表演。為他點贊??????</p> <p class="ql-block">  走近了,開始聽見萬馬奔騰的咆哮聲,這是母親河的聲音</p> <p class="ql-block">  終于看到壺口瀑布了!雖然今天的水流不算大,但是也能看到從寬闊的河面匯集到一起的水流,一下子跌入深淵,水流洶涌,水霧升騰,氣勢磅礴</p> <p class="ql-block">  “風在吼,馬在嘯,黃河在咆哮……” “黃河大合唱”的旋律在耳邊響起,作為黃河兒女的驕傲與激情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因為旅游團不包午飯,所以我們都自帶了山西大餅,2.5元一個餡餅好吃又抵餓??,果然明智哦,景區(qū)內沒看到有賣東西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坐景區(qū)交通車到了游客中心,門口就有小市場,2元一斤吉縣蘋果,便宜又好吃,帶回民宿給沒來的姐姐吃,讓她懷念了好久,因為后來在山西也再沒買到這樣好吃的蘋果</p> <p class="ql-block">  晚餐在“美團”團購了2份當地的美食~老田饸饹面,9元一大份的老醬肉面,碗大的讓人吃驚 ??有小臉盆大,3個人吃兩碗面還剩下許多??</p> <p class="ql-block">  朱棣發(fā)動靖難之役后,戰(zhàn)爭造成了很多地區(qū)人口稀少,為了鞏固新政權和發(fā)展經濟,明朝政府采取了移民政策。當時山西人口較多,于是將山西人口向全國各地遷移。從明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樂十五年(1417年),明朝先后數次從山西的平陽、潞州、澤州、汾州等地,經山西洪洞縣的大槐樹處辦理手續(xù),領取憑照川資后,向全國廣大地區(qū)移民。</p> <p class="ql-block">  洪洞大槐樹成為了明代移民的出發(fā)地,據考證,從洪洞大槐樹下遷出的姓氏有812個,衍生出的人口約有一億左右。這些人的后裔遍布全球,影響力十分巨大。如今,大槐樹已成為全國乃至全球華人尋根祭祖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哈,我的姓氏牌在第一排耶??</p> <p class="ql-block">廟里的孔雀當雞養(yǎng)??</p> <p class="ql-block">  經歷了近700年的風霜雪雨 ,第一代的大槐樹早已做古,好在留下了樹子樹孫,現在已經是第三代了</p> <p class="ql-block">  這座石經幢是廣濟寺的唯一遺物,也是典型的經幢作品,距今有800多年的歷史,是明代遷民的唯一見證。它由青石砌成,平面呈八角形,四層十五級,高9.4米,雕刻古樸深厚,浮雕栩栩如生,是金代雕刻藝術珍品。</p> <p class="ql-block">  我們老家話里“上廁所”也叫“解手”,看來是真的尋到根了</p> <p class="ql-block">  從洪洞大槐樹出來,打了個順風車去廣勝寺,為了一睹飛虹塔的風采</p> <p class="ql-block">  廣勝寺院始建于東漢建和元年(147年),唐代改稱廣勝寺,并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御賜名稱“大歷廣勝之寺”。</p><p class="ql-block"> 廣勝寺有上下兩寺,上寺有座“飛虹塔”,建于明正德年間,高47.31米,共13層,全身由黃、綠、藍、紫、白五色琉璃裝飾,在陽光照耀下,塔身會反射出五彩光芒,猶如彩虹一般,故得名“飛虹塔”,是全國最精美、保存最完好的琉璃寶塔之一</p> <p class="ql-block">  廣勝寺上寺建在霍山山腰之中,景區(qū)交通車直達寺門口</p> <p class="ql-block">  兩尊門神威風凜凜</p> <p class="ql-block">  山西琉璃燒制技術在明朝已到了登峰造極,而飛虹塔就是明代琉璃技藝的巔峰代表之作,2018年被認證為“世界最高的多彩琉璃塔”</p> <p class="ql-block">  眼前的琉璃寶塔上,屋宇神龕、角柱、斗拱、欄板、寶瓶、花罩、蓮花瓣、花卉、龍鳳、金剛力士、童子菩薩、仙人等琉璃燒制的多種構件,層層疊疊,幾百年的風吹雨打,色彩依然鮮艷奪目,真的是美輪美奐,令人嘆為觀止!</p> <p class="ql-block">  據說塔里面也是另有乾坤,可惜現在已經不給游人參觀了</p> <p class="ql-block">  塔后面有一座廟堂,光線昏暗,不知供奉的哪路神仙 ,沒敢進門,借助手機拍了幾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臨汾市內有一座具有1300歷史的</span>鐵佛寺,又名大云寺,始建于唐貞觀六年(632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鎮(zhèn)寺之寶是一尊唐代鐵鑄釋迦牟尼佛頭,高約6米,直徑約5米,重約15噸,</span>系由生鐵一次澆鑄而成<span style="font-size:18px;">,供奉在金頂琉璃寶塔的底層。</span>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寺院因地震被毀壞,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  查導航發(fā)現大云寺就在古樓附近,從壺口瀑布回來的交通車正好在古樓有一停車點,于是打算去見識一下這尊佛頭</p> <p class="ql-block">  可惜塔門緊閉,似在維修,未能得見鐵佛真容,遺憾</p><p class="ql-block"> 不過這座唐代的琉璃寶塔。也很令人驚艷,不虛此行</p> <p class="ql-block">從網上下了個鐵頭圖片,就當見過吧??</p> <p class="ql-block">  寺內偏殿有山西的非遺作品展示。有老師在帶領學生做手工扎染。保護文化遺產,傳承華夏文明,是炎黃子孫的責任</p> <p class="ql-block">  在民宿附近,有家上了“舌尖上的中國”的早餐店 ,味道不錯,價格也親民,有機會去臨汾的,可以去嘗嘗</p> <p class="ql-block">  4天3夜,臨汾的行程排得滿滿的,收獲也滿滿的??</p><p class="ql-block"> 下一站:平遙古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