昵 稱:黎明<br>美 篇 號:24306210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日本帝國主義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中國開始了全民族抗戰(zhàn)。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爆發(fā)了淞滬抗戰(zhàn),中國軍民頑強抗擊,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企圖。日前,我懷著難以平復之心,來到當年謝晉元帶領八百將士與日寇浴血奮戰(zhàn)的發(fā)生地——四行倉庫,再次回顧當年發(fā)生的悲壯故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坐落在上海西藏路橋北堍的四行倉庫,是舊中國的金城、中南、大陸、鹽業(yè)四家銀行的聯(lián)合倉庫,建于1931年,是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六層大廈。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在這里發(fā)生的四行倉庫保衛(wèi)戰(zhàn),在謝晉元帶領下的八百將士與日寇浴血奮戰(zhàn),誓死保衛(wèi)上海,被國人銘記于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現(xiàn)在四行倉庫建成了抗戰(zhàn)紀念館,成為愛國主義教育新基地和海峽兩岸交流新平臺,館內展出的大量珍貴藏品、圖片資料和實物模型,尤其是陳列的由美聯(lián)社攝影記者海嵐·里昂拍攝的戰(zhàn)爭期間照片,再現(xiàn)了當年中國軍隊和八百壯士對日軍浴血奮戰(zhàn)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淞滬抗戰(zhàn)期間,中國軍隊堅決阻擊日軍,敵我雙方展開了殊死搏斗,市郊寶山地區(qū)的戰(zhàn)斗異常激烈,在日軍飛機大炮的猛烈轟炸下,中國軍隊傷亡慘重,但日軍仍然遭到我軍的層層阻擊。當時國民軍88師布防在閘北一帶,頑強阻擊日軍進入市區(qū),雙方在八字橋攻防異常激烈,但終因實力差距大而不敵日軍,我軍退守至蘇州河岸。</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為了顯示中國軍隊抗日的決心和斗志,國民政府決定在蘇州河北岸留下一支部隊抵抗日軍。88師師長孫元良指示團附謝晉元率領部隊,進入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要求部隊至少堅守一個星期,沒有接到命令,不能撤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蘇州河南岸是英美租界,一天有巡邏兵發(fā)現(xiàn)有中國軍隊值守,便隔岸詢問,你們有多少人啊?謝晉元大聲回答:800人。其實,駐守部隊只是一個營400余人。謝晉元與營長楊瑞符并肩作戰(zhàn),共同研究作戰(zhàn)方案。為了表達堅守陣地的決心,謝晉元寫下了“余一槍一彈決與倭寇周旋到底”的誓言,并對所有人說,這里不僅是我們的戰(zhàn)場,也是我們四百多人的墳墓。他要求每位官兵趁著戰(zhàn)斗間隙,寫一封簡短的遺書,向家人作一個交代,紀念館至今還保存著壯士們留下的幾百份遺書。</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行倉庫原為88師師部,貯存了大量食物、彈藥以及救護用品,是防守的絕佳地,且居高臨下,架在高處的機槍掃射,對進攻日軍極具殺傷力,日軍派飛機盤旋于四行倉庫上空,企圖低飛轟炸,但樓頂?shù)臋C槍連髙度警備,用高射機槍瞄準射擊,日機幾度靠近又被擊退,沒能投下炸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為守住四行倉庫又不暴露目標,謝晉元下令用沙包將門窗封死,只留下射擊口,切斷電線并禁止生火煮飯。日軍以坦克掩護步兵進攻四行倉庫,危急時刻,戰(zhàn)士陳樹生全身綁滿手榴彈,從窗臺一躍而下,與鬼子同歸于盡。在戰(zhàn)士們不畏犧牲、英勇殺敵精神的鼓舞下,謝晉元率四百多名戰(zhàn)士與日軍血戰(zhàn)四天四夜,抵住敵軍多番進攻,斃傷日軍200余人,極大振奮了中國軍民的士氣。真可謂:孤軍奮戰(zhàn)守陣地,英雄壯舉泣鬼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四行倉庫保衛(wèi)戰(zhàn)期間,上海各界人士自發(fā)捐款捐物,支援前線,全國各大報紙雜志刊登戰(zhàn)時消息,紛紛發(fā)表文章贊揚一線官兵,國外英美法德俄等國也關注戰(zhàn)時動向,專題報道四行倉庫保衛(wèi)戰(zhàn)的戰(zhàn)況。居民爬上屋頂或走上街頭,以各種形式聲援堅守倉庫的我軍官兵。他們高亢激昂地歌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斗守戰(zhàn)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時,謝晉元率領的八百將士已是孤軍奮戰(zhàn),日軍進入上海市區(qū)只是時間問題,國民黨當局便命令謝晉元率部撤退至英美租界。進入租界后,中國士兵便被解除了武裝,從此,這些原在戰(zhàn)場上拋頭顱灑熱血的戰(zhàn)士開始了長達四年多的“孤軍營”生活,受盡艱辛和屈辱。后來,謝晉元被日寇和偽汪政府收買的叛徒殺害,時年37歲,舉國震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出紀念館,看到一隊隊青年學生和游客前來參觀,瞻仰四行倉庫當年遭受日軍槍林彈雨襲擊的斑駁外墻,導游激情地敘述著八百壯士浴血奮戰(zhàn)的英勇事跡。我打開手機,展館結語中的幾行文字展現(xiàn)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座倉庫,因為英雄的堅守,成為民族永恒的豐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場戰(zhàn)斗,因為烈士的熱血,成為民族永遠的記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勿忘壯士,銘記英雄。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勿忘歷史,共鑄和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漫步在回家的晉元路上,踏在曾經(jīng)被日軍蹂躪的腳下這片土地,我依然沉浸在那場悲壯的場景中,腦海里呈現(xiàn)抗倭名將戚繼光“男兒鐵石志,總是報國心”的名言,八百壯士抗日衛(wèi)國的壯舉是國人學習的楷模。1938年毛澤東在《論新階段》一文中,稱贊“八百壯士”是英勇抗戰(zhàn)、為國捐軀的民族革命典型。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69周年座談會》上說:“……國民黨八百壯士等眾多英雄群體,就是中國人民不畏強暴、以身殉國的杰出代表。”他們體現(xiàn)的是一種永不屈服的精神,激勵著我們自強不息、警鐘長鳴,永遠銘記這段沉痛的歷史。屈原《九歌·國殤》就是最好的寫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堅持獨立自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國家強大,人民幸福,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奮斗。我堅信歷史的悲劇不會重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