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5年歲尾,大舅岳敢峰對我說,明年一中60周年校慶,學(xué)校要向歷屆校友征文。我大舅是一中的退休教師,他雖退休,但對一中的感情仍然眷戀不忘。他鼓勵我:“你初中高中都在一中,有很多生活素材,你也寫一篇吧”。驀然間,我的思緒回到十年前的一個傍晚,手捧平頂山一中50周年校慶出版的那本厚厚校史,我是一氣看完的。校史不僅詳細(xì)記載了一中的發(fā)展歷程以及驕人的成就,也收錄了歷屆各班的學(xué)生名冊??吹揭粋€個熟悉的名字迎面而來、一位位剪燭同窗仿佛呼之欲出,真是百種回味繞心,千般感念縈懷。時至深夜仍難以交睫,在當(dāng)晚短暫的夢境里,我又回到母校一中,重游這終生銘記的家園......</p> <p class="ql-block">1982年初春,跟隨天山冰雪哨卡轉(zhuǎn)業(yè)的父親,我來到腳踩烏金大海、背倚巍巍青山的中原新城,慕名走進這所新城名?!巾斏揭恢校_啟了我初高中連讀的校園生活。如今回憶起來,往事歷歷在目,猶如今夜星辰依然閃爍,卻不知如何下筆來表達對母校60華誕的祝賀。</p> <p class="ql-block">今年清明小長假,家宴席間和大舅聊起了一中,又勾起我對母校的懷想。中學(xué)時代的一幕幕,開閘泄洪般涌現(xiàn)在眼前,許多美好的往事猶如粒粒“味精”,使菜肴也平添了幾多美味。下午回鄭州的路上,我慢慢地梳理著回憶,淘尋著記憶長河里的黃金……</p> <p class="ql-block">也許我注定與“山”有不解的緣分…… 1986年,高一開學(xué)第一天,我便遇到了“山”——我被“山”親切簇?fù)?,我被那“山之林”熱情環(huán)繞,這就是他——第一節(jié)課鈴聲響過后,一個清瘦利索且風(fēng)采俊朗的小伙子健步邁上講臺: “我叫王山林,是你們七班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誰都想不到這個看上去比我們也大不了幾歲、稚氣未脫的毛頭小伙子竟是我們的班主任。在一中這所老牌重點中學(xué),大家都覺得高中老師應(yīng)該是執(zhí)教經(jīng)驗豐富的中老年學(xué)者,這么一個毛頭小伙子能行嗎?同學(xué)們帶著這樣的疑問,嘗試著“零距離”走近這年輕的“山林”……</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的語文課,講的是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王老師繪聲繪色的描述,讓我們仿佛置身于清華園月下的荷塘,親耳聽到了奏響在梵婀玲上的名曲。更令我們驚訝的是,課堂互動時,他竟然隨機準(zhǔn)確地叫出每一個學(xué)生的名字!天啊,才三天時間?!由此,我們對這位毛頭小伙子開始另眼相看了。后來才知道,他是通過對照學(xué)籍照片反復(fù)記憶而做到的。</p> <p class="ql-block">漸漸地,我們開始熟悉了這位年輕的班主任,走近了這毛頭小伙子的“山林”。相處一段時間后大家都覺得,與其說他是我們的老師,倒不如稱他是我們的大哥哥更貼切!課堂上,他是授業(yè)解惑學(xué)識洋溢的師者;課下,他是我們無話不談親密無間的兄長;課余,他和我們操場上打球你爭我搶、草坪上嘮嗑談天說地;周末,他帶我們騎車郊游,一路縱懷同唱《讓世界充滿愛》而歌飛情揚,歡聲笑語灑滿田間山崗……由于年齡差距無幾、愛好相近,在我們眼中,王老師是和我們一樣的“青春少年”;在大家心中,他這“山林”是和我們一樣的風(fēng)華正茂!</p> <p class="ql-block">高一下半學(xué)期,王老師要和他一同分配來平頂山師專的葉老師結(jié)婚。那天,男同學(xué)都和他一起騎著自行車去接新娘,女同學(xué)則幫他們布置新房。王老師自創(chuàng)的新房楹聯(lián)橫批“林葉相依”至今仍印刻在我的記憶里。</p> <p class="ql-block">愉快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高二剛開學(xué),王老師要調(diào)到市總工會工作,同學(xué)們不知道該如何挽留,也極其舍不得這個僅帶了我們一年的“毛頭小伙子”,也真的離不開這給我們美好生活的“山林”。為了留個紀(jì)念,我們86級(7)班,在開學(xué)之初提前照了一張“畢業(yè)照”。</p> <p class="ql-block">王老師離開了僅僅執(zhí)教一年的一中,我們也成了他職業(yè)生涯中唯一帶過的班集體。</p><p class="ql-block">雖然王老師走上了新的工作崗位,但他那美好的“山林”仍時刻溫暖著我們。那時候還沒有像如今便捷的通訊工具,他卻和我們這個班集體一直保持著聯(lián)系,常常聽到某個同學(xué)說見到王老師了,他還惦記著每一位同學(xué)的情況等等。遇有閑暇,同學(xué)們會三兩結(jié)伴去找他聊天敘舊……</p> <p class="ql-block">1989年,高中生活結(jié)束,大家奔赴五湖四海,開始新的學(xué)習(xí)、步入新的生活。一路前行,王老師始終激勵鼓舞著我們的成長進取,他這片“山林”一直深切關(guān)懷著我們的家業(yè)事業(yè)。幾年前,我和幾位同學(xué)聯(lián)系上了王老師,他顯得很激動,馬上訂下飯店,讓我們幾個必須去聚聚。那一晚,我們推杯換盞,話題自然離不開全班同學(xué)和當(dāng)年的趣事,美好的往事和興奮縈繞在席間,他就有些貪杯,醉了。在扶送他回家的路上遇見前來接他的葉老師,葉老師感嘆道:“哎,你們王老師見到你們是太高興啦!他對你們班每個人都記得很清,只要一提起來,那可是如數(shù)家珍吶”!</p> <p class="ql-block">是啊,身雖無彩鳳,心卻有靈犀,我們何嘗不是呢?每次全班聚會,王老師的到來必定掀起全場的高潮,帶動著現(xiàn)場的氣氛。那一刻,大家仿佛又回到了被“山林”懷抱的時光。其實我們也知道,在一中教我們的老師,都和王老師一樣可親可愛可敬可佩……只因為他是和我們“零距離”接觸的“青春少年”,是我們高中時代的第一任班主任,我們也就把他視作一中老師的縮影寫照了。進入信息時代,我們班的通訊錄年年更新,王老師始終是名列“榜首”!</p> <p class="ql-block">酒,愈陳愈香!情,愈久愈濃!我們和王老師的這份師生情已是近40年的“陳釀”。寫到這里,我終于知道那晚小聚王老師為什么醉了,那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衷心祈愿這份“陳釀”歷久彌新,代代飄香!</p><p class="ql-block">我們感謝母校的恩賜,讓我們有幸與王老師結(jié)下師生之緣,經(jīng)久沉醉在這芬芳的“陳釀”中;讓我們有榮在他這“山林”的懷抱里沐浴陽光雨露茁壯成長。</p> <p class="ql-block">母校一中,你就是巍巍書山,任學(xué)子攀登成才;你就是青青學(xué)林,憑幼苗向上成棟。心中的“書山學(xué)林”啊,你是大愛、你是希望、你是永恒......</p> <p class="ql-block">本文部分照片來自網(wǎng)絡(luò),與文中不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