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目標,峨眉山,出發(fā)。</p> <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8號,向四川出發(fā)!</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貴州省榕江縣。</p><p class="ql-block"> 榕江縣,隸屬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貴州省東南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p><p class="ql-block"> 榕江縣,舊稱古州,為江南八百州之一。</p><p class="ql-block"> 五帝時期,為三苗蠻域。</p><p class="ql-block"> 夏、商、周朝(后周)為荊梁之地。</p><p class="ql-block"> 春秋,為楚國之域。戰(zhàn)國,置毋劍縣,屬南夷夜郎國牂柯郡境地。</p><p class="ql-block"> 秦,屬黔中郡。</p><p class="ql-block"> 漢,隸武陵郡。</p><p class="ql-block"> 三國,初隸蜀國武陵郡,后隸吳國武陵郡。</p><p class="ql-block"> 東晉、西晉、南朝,仍屬荊州武陵郡轄地。</p><p class="ql-block">隋朝,縣境屬沅陵郡。</p><p class="ql-block"> 唐貞觀十三年(639年),屬黔州都督府應州轄地隸嶺南道,后改隸黔中道。</p><p class="ql-block"> 五代十國,屬楚國誠州境。</p><p class="ql-block"> 1949年,榕江解放,屬獨山專區(qū)。</p><p class="ql-block"> 1952年,裁撤獨山專區(qū),置都勻專區(qū),縣屬都勻專區(qū)。</p><p class="ql-block"> 1956年,劃入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長征時紅七軍第一縱隊司令部設在兩湖會館。</p> <p class="ql-block">10月9號早餐后,站在酒店的露臺,美景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10月9號,繼續(xù)出發(fā)。</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四川自貢市。</p><p class="ql-block"> 自貢市“因鹽設市”,“自、貢”兩個字是由“自流井”和“貢井”兩個鹽井名字合稱而來[1];是中國重要的恐龍化石產地,被稱為“恐龍之鄉(xiāng)”,以擁有世界三大恐龍博物館之一的自貢恐龍博物館而聞名;食鹽植根于巴蜀文化,結胎于川菜系列,伴隨著鹽業(yè)經濟的繁榮與發(fā)展而形成的自貢鹽幫菜,成為有別于成渝兩地“上河幫”、“下河幫”菜系的川南“小河幫”代表。</p><p class="ql-block"> 東漢章帝時,自貢地區(qū)即生產井鹽,著名的鹽井有富世井、大公井。</p><p class="ql-block">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沿海淪陷,川鹽再次濟楚。為適應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和戰(zhàn)時軍需、民食及支援抗戰(zhàn),國民政府決定設市。取自流井和貢井第一字合稱自貢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入住梵華購物廣場旁邊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據說,到自貢一定要試一下兔肉。</p> <p class="ql-block">10月10號,早餐后。到自貢就一定要去燊海鹽井參觀一下,了解古時人們是如何開釆巖鹽的。</p> <p class="ql-block"> 燊海井坐落在自貢市大安區(qū)阮家壩山下,占地面積3畝,井位海拔341.4米。該井開鉆于清代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歷時13年方鑿成。燊海井鑿成于1835年,是世界第一口人工鉆鑿的超千米(1001.42米)深井,也是全國僅存的手工制鹽作坊。它采用中國傳統(tǒng)的沖擊式(頓鉆)鑿井法鑿成,是中國古代鉆井工藝成熟的標志,是世界科技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另一說該井開鉆于清代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歷時3年,方始鑿成。鑿成時井深1001.42米,隨后幾經加深達到現井深1100米。是一口天然氣和鹵水同采的高產井,由碓房、大車房、汲鹵筒和灶房等構成。井的開鑿,使各地鹽紳商賈紛至沓來,并在其周圍鑿井設灶,當地“天車”林立、鍋灶密布繁榮景象。</p> <p class="ql-block">自貢恐龍博物館也是必須去的。</p> <p class="ql-block"> 自貢恐龍博物館(Zigong Dinosaur Museum),位于四川省自貢市的東北部大山鋪鎮(zhèn),于1987年建成開放,占地面積6.6萬多平方米,館藏化石標本囊括了距今2.01~1.45億年前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種類。</p><p class="ql-block"> 自貢恐龍博物館博物館是在“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國家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集中產地)”上就地興建的一座大型遺址類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專業(yè)性恐龍博物館,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p> <p class="ql-block">自貢市鹽業(yè)歷史博物館也要參觀一下。</p> <p class="ql-block"> 自貢市鹽業(yè)歷史博物館,位于四川省自貢市自流井區(qū)釜溪河畔的龍鳳山下,占地面積約3200平方米,是中國唯一的鹽業(yè)科技史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1959年,由鄧小平同志倡議在西秦會館內建立了自貢市鹽業(yè)歷史博物館,于1959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p> <p class="ql-block">10月10號下午到達第三站,樂山大佛。我在2016年來過,這次來,由于大佛正在維修,不能往下走。</p> <p class="ql-block"> 樂山大佛,全名嘉州凌云寺大彌勒石像,(別稱: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qū)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匯之處,是世界上高度最高的石佛像。樂山大佛開鑿于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貞元十九年(803年),先后歷經3位負責人,歷時約九十年。大佛整體開山而建,而發(fā)髻等部分結構則為后期添加。大佛在建成時,外側曾有木閣加以保護,但后來完全損毀。樂山大佛歷史上曾有過多次維修,在民國時期曾被楊森所屬士兵在軍事訓練中部分擊毀,但隨后又由他人集資修復。</p> <p class="ql-block">三江匯流,挺壯觀的!</p> <p class="ql-block">匯流后都向長江下游奔騰而去。</p> <p class="ql-block">到達目的地峨眉山已是10月10號的傍晚。</p> <p class="ql-block">入住紅珠山賓館。</p> <p class="ql-block"> 紅珠山賓館坐落在中國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峨眉山麓報國寺旁,可聞晨鐘暮鼓,盡沾仙山之靈氣。賓館占地面積近44萬平方米,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館內古木參天、綠水環(huán)繞、鳥語花香,幢幢別墅鑲嵌于峨眉山林海碧波之中,自然環(huán)境無與倫比,素有“園林賓館,森林酒店”之美譽。</p><p class="ql-block"> 紅珠山賓館歷史悠久,創(chuàng)建于1935年,是蔣介石在峨眉舉辦軍官訓練團時的官邸。1949年后,曾先后接待過朱德、鄧小平、楊尚昆、朱镕基、喬石、李瑞環(huán)、李鵬、宋平、李嵐清、曾慶紅、李長春、賈慶林及奧地利菲利浦親王等中外名政要員和“國泰君安證券董事會”、“西部瓷都會議”、“四川旅游發(fā)展大會”、“四川民營經濟論壇”等重大會議。</p> <p class="ql-block">房間不錯!連住兩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早餐不錯。</p> <p class="ql-block">10月11號上午,進入峨眉山,雨霧蒙蒙,另一番景色。</p> <p class="ql-block"> 峨眉山(Mount Emei),也叫“峨嵋山”。屬邛崍山脈支脈,地處中國四川盆地的西南邊緣,主要山峰為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其中大峨山最高,海拔3099米。</p><p class="ql-block"> 在距今約8.5億年以前(即早震旦世),峨眉山區(qū)是一片汪洋。</p><p class="ql-block"> 早震旦世后期,晉寧運動使峨眉山從地槽區(qū)轉化為地臺區(qū),形成一座低平的山。</p><p class="ql-block"> 震旦紀中后期至奧陶紀初期(距今7—5億年左右),海水向中國西部、南部淹沒而來,峨眉山區(qū)第二次淪為滄海,峨眉山區(qū)地殼緩慢沉降。</p><p class="ql-block"> 奧陶紀后期(距今4.5億年左右),峨眉山區(qū)又開始上升出水面。</p><p class="ql-block"> 早二疊紀時期(距今約2.7億年),中國南方發(fā)生了地質史上最廣泛的海浸,峨眉山區(qū)第三次淪為海底。</p><p class="ql-block"> 延至晚二疊紀初期,峨眉山區(qū)又一次露出海面,成為攀西古裂谷帶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二疊紀后期,海水又再度浸漫,并且過渡到地質史的中生代三疊紀初期,峨眉山區(qū)第四次變?yōu)闇婧!?lt;/p><p class="ql-block"> 白堊紀后期,受四川運動的影響,峨眉山主體已開始崛起。</p><p class="ql-block"> 始新世末期(距今約3000萬年左右),在喜馬拉雅運動作用下峨眉山山體沿著峨眉山大斷層的斷裂面迅速地抬升,形成峨眉山背斜,即峨眉山主體。</p><p class="ql-block"> 喜馬拉雅運動后期(距今約300萬年左右),峨眉山主體沿斷層強烈抬升,形成如今之峨眉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峨眉山的猴子??</p> <p class="ql-block">金頂若隱若現。</p> <p class="ql-block">金頂海撥3079米。</p> <p class="ql-block"> 峨眉山區(qū)地層出露較全,在全世界出露的13個系的地層中,除缺失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外,其余10個系均有出露??偤穸冗_7490.32米。</p><p class="ql-block"> 峨眉山地貌按塑造地貌方式,可分為侵蝕地貌(峨眉山區(qū))和堆積地貌(峨眉扇狀沖洪積平原);按成因可分為構造地貌、流水地貌、巖溶地貌和冰川地貌等。</p><p class="ql-block"> 峨眉山名來歷,眾說紛紜。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峨眉山就聞名于世。而峨眉山名,早見于西周。</p><p class="ql-block"> 峨眉山名的由來:一說峨眉山是因“山高水秀”得名,另一說是因“兩山相峙?!倍妹_€有一種說法是峨眉山屹立在大渡河邊上,大渡河古稱“涐水”山愛水而得名,故稱“涐眉山”。峨湄山只是因為是山,才離開了水,由“涐湄”變成了“峨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晚上泡一下紅珠森林溫泉,解除疲勞。</p> <p class="ql-block">12月12號,早餐后向第二個目的地出發(f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