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07月23日 星期五 天氣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是周二了,距離我們出游又近了一天啦,好期待。今天遇到一件小事,卻讓我有些不愉快,分享出來,看看大家有沒有共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前遇到少部分人在微信聊天時喜歡發(fā)語音,而不發(fā)文字。我覺得是有兩個原因:一是打字不如發(fā)語音來得方便;二是語音往往能更好地表達(dá)清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發(fā)語音本身沒什么問題,但如果不懂得把握時機(jī)、程序、場合,真心勸大家不要亂發(fā)語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就遇到一個人,一上來就發(fā)語音,只顧自己說,一股腦給我發(fā)了四十多條語音愣沒有一個字,也不先問一下我是否方便收聽,或者文字告知重要與否,我在開會沒有辦法聽語音,只能語音轉(zhuǎn)文字來看,更要命的是這一位朋友語音中還夾著英文,還有一些口音。轉(zhuǎn)的文字根本就不清晰。有些都看不懂什么意思。好無語啊。這就是一種低情商的行為。讓我很不舒服。耽誤了我的時間,重要的事情還沒有及時處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時候,你方便說,但別人不一定就方便聽。比如對方正在開會,或所處的環(huán)境比較嘈雜,聽不清楚;再或者你的吐字不清晰,一段語音發(fā)過去,對方要反復(fù)聽上好幾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熟悉的朋友之間其實還好說,往往不會太在意這些,有這個時間,一個電話就打過去了。但如果是客戶,是工作上接觸的一些對象,對方往往會對你的印象打了折扣。如果是工作匯報,你給領(lǐng)導(dǎo)發(fā)十段語音,結(jié)果會怎么樣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的聊天對象,能發(fā)文字就發(fā)文字,盡量不要發(fā)語音,如果需要發(fā)送語音,請一定要走好程序,先詢問對方是否方便接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順便說一下,和對方語音聊天或視頻通話之前,最好都先詢問對方是否方便,別搞突然襲擊,這樣很容易給對方造成困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外還有一點(diǎn)順便也和大哈分享一下,別人問你要一些重要的信息時,比如身份證號碼等等,不要截圖,盡量以文字的形式發(fā)送給對方,方便人家直接使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是一種禮貌,也體現(xiàn)了一個人的修養(yǎ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