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大江大河

師嫣

<p class="ql-block">  這不是一幅畫卷,而是萬里長江用長焦鏡頭截取的一個斷面。</p><p class="ql-block"> 闊別多年再見長江,細細波瀾輕輕觸動,讓心房中藏著的那些歲月也浮上眼前。兒時有多少次在那座崖邊“尖尖樓”外,俯瞰大江東去??!那時候,哪天不是放學從此路過或在這里玩耍嬉戲?而在家中二樓房間書桌前的窗口,更是日復一日框出了一幅大江東去圖,從而在我的心中鏤刻下這無法磨滅的長江印象。</p><p class="ql-block"> 半生過去,此時再看,那鐘樓還是舊模樣。而背景卻變得不曾相識:江水由淡黃變成蔚藍,曾經一道道變幻著的白亮線條,變成微波細紋,大江似不再急迫奔流而變得平靜舒緩。</p><p class="ql-block"> 這還是小城依偎的長江嗎?須知這里距崇明島入??谶€有近2000公里,而記憶中的急流、沙灘、磧石、岸礁卻都已經沉入江水消失殆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真是宛如夢幻!不堪回首的那些歲月,可能偶有大江之上的色彩跳躍,但剛剛啟航的人生命運,卻似如此單薄的紙片,不由自主地漂泊在江風里。</p><p class="ql-block"> 據(jù)說夢都是藍色的,得三峽大壩所賜,“秋水共藍天一色”了,那飄渺的蔚藍已經完全掩去了往昔歲月的愛恨情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p><p class="ql-block"> 很久很久以前,我就是在這個長江邊的小城出生長大的。在這里生活的二十六年里,經歷了人生幾乎所有的幸福、艱難和慘痛,然后,終于揮手東去,“可堪一幅蔡侯紙,為誰流下瀟湘去”?!</p> <p class="ql-block">  但是,并不因為身已離開,就能在心底與這個江畔小城切割。那時,我的母親和弟弟一家還生活在這里。好些年的春節(jié),我攜上妻兒,乘船走這條峽江之路返鄉(xiāng)團聚。</p><p class="ql-block"> 終究不是三湘弟子,很長一段時間里,我不承認“大江東去,無非湘水余波”。依稀別夢中,我還是長江的兒子。</p> <p class="ql-block">  歸鄉(xiāng)途中,立在船舷邊呆呆地望著晚霞暮色中的巫峽,我總在想,前半生在這峽江里走過多少次呢?</p><p class="ql-block"> 無法細數(shù)。從九歲那年冬天,母親帶上我回安徽舒城老家探望爺爺開始,我恐怕在這不會留下足跡的水路上,來來回回走了百十來次了!因為,宜昌、岳陽、武漢、南京、上?!€駐足過更多江邊碼頭,因為這是那時出川而東去西歸唯一的一條“出路”。動蕩的歲月實在有太多迷茫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  瞿塘峽的夔門,九歲那年乘“民生X號”燃煤蒸汽輪船初走峽江時,滟滪堆還在江水的波濤中。而1966年,我從山里的“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翻過羊兒山,徒步120里山路來到白帝城時,它就已經消失了。</p><p class="ql-block"> 因炸毀它疏通航道立下功勛的奉節(jié)航道段成為了全國勞模單位。在縣委的安排下,得到他們的幫助曾多日在瞿塘峽中往返穿行。那是16歲不諳世事懵懂無知的我,曾在成都工學院的四位大學生“紅衛(wèi)兵”的帶領下,在瞿塘峽的絕壁上用紅油漆書寫那些諸如“戰(zhàn)無不勝”之類的標語。然后,從夔門絕壁上開鑿的古代棧道走出三峽,匯入了紅衛(wèi)兵“大串聯(lián)”的隊伍中。</p> <p class="ql-block">  那時的長江三峽深谷中,還有人家世代居住在半山上的白云間,以種植玉米、紅苕、養(yǎng)羊、養(yǎng)雞為生。茅草石壁的農舍當然沒有這些青堂瓦舍氣派,就連那江畔小丘上的白帝城也相當破敗。湍急的江水拍到岸邊是翻滾的漩渦和“鼓泡”,也沒有如此的世外桃園的詩情畫意。</p> <p class="ql-block">  只有西陵峽中這樣墨色老船,還能記憶中復原那個時代。</p> <p class="ql-block">  彈指一揮間,時代變了,長江,這條長達約6300公里的世界第三長河兩岸,也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巨變。航路上的“民生”號客船都消失了,“東方紅”號也都消失了,進入了“長江xx”號的游輪時代。在下游江畔名城南京的燕子磯眺望大江東去,再也見不到更加久遠的“孤帆遠影”了,而是出海的巨輪駛向天際碧空。</p> <p class="ql-block">  大江東去,盡管還沒有到達長江口,但已是汪洋一片!若說朝秦暮楚,西廂那邊尚可點染一幅“除卻巫山不是云”,而此情此景,卻是形影吳越,在東廂描出了“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浩大氣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因為下游的大江,已經沒有重巒疊嶂的大山依托,但匯成浩瀚之氣的江水,依舊不改初心的向東而去奔向天際。</p> <p class="ql-block">  如此高遠遼闊,如此博大胸懷,不說旖旎江南的水鄉(xiāng)小鎮(zhèn)深情依偎,960萬平方公里的半璧江山都是用她的乳汁在養(yǎng)育!</p><p class="ql-block"> 在這里,亙古奔流的這一派清流,已經接納了信、贛、修、撫四水涌入的鄱陽湖;擁抱了湘、資、沅、澧匯成的洞庭湖以及第一支流漢水。茫茫九派的天上來水,才生成浩瀚如斯的偌大氣象,從而挽起了身旁的高山大海,成為了中華民族的母親河!</p> <p class="ql-block">  “你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掉頭西去,從夔門上溯,再越過烏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雅礱江的入江口,從虎跳峽這只昂頭咆哮的老虎起,就進入萬里長江的第二個峽谷地帶。</p> <p class="ql-block">  不同于長江三峽,這段橫亙在青藏川滇的大峽谷從金沙江上溯到通天河,江流在橫斷山脈青山夾岸中連綿千里。雖看上去似不如瞿塘峽、巫峽那么雄奇,但萬仞絕礕壁之下,卻是如此兇險的江流和如此險峻的茶馬古道,還原了大江的原始模樣。</p> <p class="ql-block">  濤聲?還是虎嘯?</p><p class="ql-block"> 雖然先賢們并沒有行腳至此,但引經據(jù)典寫下的《禹貢》、《水經注》,確定岷江為長江源頭的說法也曾傳承千年,最終還是一位明代的行者在這里被驚醒,確認了非此莫屬,金沙江才是長江正源!</p> <p class="ql-block">  數(shù)百年又過去了,江邊早已尋不到那位俠客(霞客)了,唯濤聲依舊,“不廢江河萬古流”!</p> <p class="ql-block">  激浪飛濺的虎跳石,在世界的大江大河可是獨一無二!</p> <p class="ql-block">  往上就是金沙江畔的石鼓鎮(zhèn)了,江水受橫斷山系的阻擋,在這里從東南流向折往東北流向,拐了一個近90度的大彎!</p><p class="ql-block"> “三江并流”于此開始分道揚鑣,怒江,瀾滄江被大山夾岸繼續(xù)向南而流向境外,在域外的東南亞形成伊洛瓦底江和湄公河那樣的大河。而多虧石鼓的阻擋挽留,長江則“一江春水向東流”,成為全程在中國境內獨有的世界長河。</p> <p class="ql-block">  不到一個世紀前,石鼓鎮(zhèn)是偏僻得不能再偏僻的地方。握手的艄公凝固了一個關于金沙江已經模糊的傳奇故事。那時關系到這支軍旅生死存亡的渡江場景,已經很難想像了!</p> <p class="ql-block">  再往上,蒼茫的大山愈發(fā)緊逼過來,使江水急速的一瀉千里。</p> <p class="ql-block">  而到了滇北德欽與川西德榮的大山里,長江雖被山巒挽留,但“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p> <p class="ql-block">  越向上,峽谷越險峻幽深,從川西白玉往德榮這一段的長江峽谷,因為路險極少有游人進入。深谷中萬籟俱寂,仍唯有濤聲依舊。</p> <p class="ql-block">  當我走到青海玉樹,進入江水劈開的大峽谷時,站到懸崖邊,腳下的江水令人頭暈目眩,金沙江于此已被稱為通天河了!</p> <p class="ql-block">  走出峽谷,已經是可可西里無人區(qū)。站在沱沱河大橋上,那網(wǎng)狀的河床無法分清哪是楚瑪爾河?哪是當曲?抑或已經匯流成沱沱河?感覺很難再與大江二字相連系。然而,卻可萬宗歸一,這里正是長江源頭。</p> <p class="ql-block">  源頭的格拉丹東冰川悄然無聲地藏在唐古拉山山脈中,無喜無憂的天地之間,或許就是這天眼中的一汪淚水禁不住的情感奔流,最終由洼成溪,匯流入河,生成了中國的世界第三長河,傾注在我的一生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可以慶幸的是:大江大河之大之悠久,也曾留下了一個我短暫一刻的生命時光。唯有這樣一篇備忘錄,還能芥子納須彌,記錄下認知世界的心路歷程。</p><p class="ql-block"> 2010年,我去了埃及南部的阿斯旺。從大壩下的一個碼頭登船,開始了尼羅河的游程。在晨曦中游輪拉響汽笛啟航北上,讓我感慨萬千。老天,我終于走在世界第一長河的水路上了。</p><p class="ql-block"> 關于尼羅河是世界第一長河的疑惑,其實在心中若隱若現(xiàn)已經好多年了!從初中的地理課本中就知道,天下的大江大河長江位居其三。那么,哪條大江是世界第一長河呢?</p><p class="ql-block"> 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從最初認定的亞馬遜河,到后來居上的尼羅河,從6400多公里到6800多公里,進而超越7000公里,三十多年里,“江河唯長”的爭議一直紛紛揚揚。直至2007年通過衛(wèi)星遙感遙測分析,才確定了尼羅河為世界第一長河。從烏干達的維多利亞湖向北流向地中海,全長7088公里,比長江還長了600余公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而從阿斯旺往開羅只有約900公里,是尼羅河的下游。也就是說,我可能僅僅在河上走了這第一長河的八分之一。南邊的阿斯旺電站的庫區(qū)溯江而上,青尼羅河、白尼羅河直至維多利亞湖,我都沒有涉足!當然,在異國他鄉(xiāng)對大江大河探源也是不大現(xiàn)實的。那時,南邊的蘇丹雖還沒分裂為南北兩個國度,但已經發(fā)生動亂。烏干達還在種族滅絕的砍殺陰霾中……</p><p class="ql-block"> 但是,我并不因此而遺憾。我不是一個尋根問底的地理學家,只是一個四處溜達,東瞧瞧西望望的旅行者。更何況,阿斯旺以下這九百公里,是亙古以來未曾改變的原始河道,孕育了人類最偉大文明之一的古埃文明,留下了太多歷史遺存,也分布在這一段的航道兩岸。對我而言,已經足夠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三天四夜的航程中,我?guī)缀醵颊於即陧攲拥募装迳?,時而悠閑地沖上一杯咖啡,時而溜達在船舷邊,觀賞和拍攝這世界第一長河。</p><p class="ql-block"> 很快,我發(fā)現(xiàn)了尼羅河顛覆之前印象的兩個特點:</p><p class="ql-block"> 其一,至少在阿斯旺大壩下游,河水的清澈令人難以置信!可視度可達河面以下幾米。要知道,下游的尼羅河流經的可是世界最大的撒哈拉大沙漠??!</p><p class="ql-block"> 想想也就明白了,尼羅河并非像其他大江大河那樣泥沙俱下,而是河床與河岸只有沙粒!河水中沒有泥土的懸浮,因而是一派清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其二,尼羅河兩岸的沙漠因地貌差異,河水浸潤形成的“綠洲”也有極大的差異。</p><p class="ql-block"> 若巨大沙丘逼近河邊,岸邊的綠帶不過十多二十來米。若地勢平坦,綠洲則向兩岸延伸數(shù)十公里,乃至形成林帶和大片農田。</p><p class="ql-block"> 再想想,尼羅河以“孕育”二字來書寫古埃及久遠的文明是非常貼切的。事實上,埃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城市,六千年以來就這樣一直依偎在尼羅河身邊。就地理和歷史雙重維度而論,尼羅河是世界第一長河當之無愧!</p> <p class="ql-block">  靠近河岸,不時可看見茂密而“高大”的草叢。這是不是尼羅河特有的莎草呢?</p><p class="ql-block"> 不知有多少人知道,古埃及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發(fā)明造紙的國度。“莎草紙”的出現(xiàn),比中國東漢蔡倫的造紙術要早三千年。然而,從亞述帝國、波斯帝國、羅馬帝國一次又一次的滅國,莎草紙只出現(xiàn)在公元前3500年木乃伊的棺槨中,它和它記錄的古埃及文明早已不知所終灰飛煙滅。只有河岸上隨風飄搖的草叢,還在述說久遠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河邊有不少村莊,拉出一幅幅別致的風情畫。我驚異尼羅河邊的那些小毛驢,看上去非常瘦小,比中國的驢們幾乎要小上一圈!可負重前行卻并不顯吃力!</p> <p class="ql-block">  女人們到河邊洗衣,在中國是上個世紀河邊最動人的畫面了,而這里卻在延續(xù)著展示。</p> <p class="ql-block">  男人們則在河邊砍下蘆葦曬干,再用駱駝運到村里。是做飼草?還是柴禾?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  而碧藍的河邊水,更是孩子們的天堂!鴨群和牛兒都是他們的小伙伴。</p> <p class="ql-block">  而烈日下的清涼河水,才是他們真正的樂園。</p> <p class="ql-block">  而父親帶著兒子,駕一葉扁舟去下網(wǎng)捕魚,更有無窮的樂趣。</p> <p class="ql-block">  當然,埃德夫、 卡爾納克、盧克索等眾多神廟也在尼羅河兩岸分布著,有些就在游輪碼頭邊。這些神廟現(xiàn)在能看到的是高大的成排廊柱、刻滿古楔形文字的方尖碑和石壁上的精美浮雕等,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就是這世界第一長河的歷史注釋,是世界上其他大江大河所沒有的!</p><p class="ql-block"> 同為文明古國,長江兩岸也不乏一些古建筑,但多為近現(xiàn)代重建,而且數(shù)量、規(guī)模遠不如尼羅河兩岸的歷史遺存!</p> <p class="ql-block">  三天的航程,可謂是“飽覽”了世界第一長河的絕美風光風情。這些航行在尼羅河上的五星級游輪,從房間到餐食,甚至下午茶及茶點都無可挑剔。甚至餐廳居然不動聲色地為我準備了生日盛宴和化裝舞會,真是我在大江大河上最美好的一次行程和感受。</p> <p class="ql-block">  在開羅的尼羅河邊,我向這條世界第一長河告別,心中突然生起一個念頭:如果可能,我為什么不到其它的大江大河上走走呢?那里有些什么,不是翻閱地圖就可以想象可以體驗的啊!</p> <p class="ql-block">  五年后,我終于有機會飛往南美。經停迪拜,18小時的長途飛行向西穿越了印度洋、非洲大陸和大西洋,在巴西的圣保羅平安降落,稍作休整,緊接著飛往亞馬遜河流域的名城瑪瑙斯。</p><p class="ql-block"> 位于亞馬遜河支流黑河和索里芒斯河交匯處的瑪瑙斯,是亞馬遜河下游在巴西境內唯一的城市!在這里不僅僅有現(xiàn)代石油化工產業(yè)的工業(yè)區(qū),還有酒店、教堂甚至有看上去很豪華的歌劇院!我們長途跋涉的休整方式,就是在黑河岸邊發(fā)呆和在歌劇院去靜聽交響樂團的排演。</p> <p class="ql-block">  當然,如此寬闊的內格勒河邊還有港口,這里距離亞馬遜河干流還有17公里,而流入大西洋的入??谶€有兩千多公里,萬噸巨輪卻可以溯江而上直達瑪瑙斯。</p><p class="ql-block"> 選擇瑪瑙斯作為南美之行的第一站,實在是為了一睹這屈居世界第二的亞馬遜河。</p><p class="ql-block"> 那已經成為了一種牽掛,少年時翻開地圖,那一片全球面積最大的綠色和跨越整個南美大陸的藍線,就深深地刻在腦海中。從文革走出學校,再下鄉(xiāng)插隊,再遠走他鄉(xiāng)務工的20多年間,亞馬遜河一直是世界第一長河。再后來得知它因短少400多公里被尼羅河越位取代,居然很難接受!只是亞馬遜河的巨大流量是尼羅河的60倍,長江的7倍,近700多萬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積,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和平原上最大的熱帶原始雨林。而且有令人難以置信超過1萬5千條支流的匯入,最長的支流馬代拉河長度超過3200公里,已經超過了世界上不少的大江大河!說實話,這樣了不起的亞馬遜河,作為我心中世界第一大河的位置并沒有被撼動,撼動的只是以“江河唯長”論大小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  這樣的大河,不能不在河上去走一走。</p><p class="ql-block"> 雖然有比尼羅河更優(yōu)越的航道,但這里沒有游輪,不可能在亞馬遜河上航行幾天幾夜,這是因為亞馬遜河兩岸還保持著亙古以來的蠻荒狀態(tài),幾乎沒有任何人類文明的留痕。它的最大看點,即兩岸原始狀態(tài)的熱帶雨林!</p> <p class="ql-block">  借一幅網(wǎng)上的航拍圖片,就能清晰地看到將走過的“綠野仙蹤”。我非常明白,這條路不可能走得太遠,琢磨不會超過一百公里,但對6400多公里的這條大河,留下印象也是足夠了!</p> <p class="ql-block">  在快艇駛入亞馬遜河干流,“涇渭分明”的奇觀非常醒目:支流河水顯然帶有河岸密林的腐殖質而呈現(xiàn)黑色,而干流之水卻是略帶渾黃的!</p> <p class="ql-block">  藍天白云下,遠方的綠色岸線非常漂亮。但是,那并非是亞馬遜河的河岸,而是生長在淺水區(qū)的熱帶雨林,以及飄在水面的水生植物和一些水上印第安部落的船屋民居。</p> <p class="ql-block">  游船折向茂密的雨林中駛去,汽笛聲驚落了叼在那只大烏銜著的魚兒。只見它一個俯沖又叼起那魚,而后振翅飛入林中。</p><p class="ql-block"> 水中叢林成了亞馬遜河的構成部分,這樣的水上“綠帶”向兩側岸邊延伸了多少公里呢?不得而知。在河上的兩次航行中,我其實并沒有望見過河岸,關于亞馬遜河寬度的印象只是這水天之間綠色的分割。</p> <p class="ql-block">  不是長度的溯源,而是寬度的探尋,面對一堵墻似的水中雨林,不能不尋一條水路走進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  穿過水中的叢林墻,前方仍然是叢林一片。有的地方出現(xiàn)了這樣酷似湖泊的空間。水面上生長著大片的王蓮!據(jù)說這樣巨大的蓮葉,能承載百十來斤的重量,但無人敢斗膽站上去一試,單是蓮葉背面那密集的尖剌,就叫人望而生畏!更何況,誰知道水下有沒有鱷魚呢?</p> <p class="ql-block">  游艇左避右讓,穿行在碧水叢林中,越往里,越分不清東南西北。哪一方是河岸?哪一方是河心?咱們該不會迷路吧?</p> <p class="ql-block">  高大的喬木下的空間是茂密的灌木,波光水影間已經出現(xiàn)某種魔幻色彩!這如果不是經驗老到的舵手,我們別說登岸,迷路是大慨率事件!</p> <p class="ql-block">  說時遲那時快,一條超過三米的大鱷魚半潛在林間水中,突然急速游了過來。一船人距水面不超過半米,女士們全都驚叫起來!“放棄登岸,趕緊返航”!且不管舵手能否聽懂中國話,我也大聲叫起來……</p> <p class="ql-block">  “突突突”,隨著船尾冒出濃煙,快艇急速地沿稍寬的水面駛去,回首再看鱷魚出沒的叢林,那大家伙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像什么也沒出現(xiàn)過一樣。</p><p class="ql-block"> 待駛出密林,河心的捕魚人正在撒網(wǎng)。這是亞馬遜河給我留下另一個深刻的印象:魚多!在河上飄浮的漁村船上餐廳,我們不僅吃過國內大酒店用來觀賞金龍魚、銀龍魚,而且在瑪瑙斯的餐廳里,還喝過食人魚熬的魚湯?;蛟S是當?shù)厝藦N藝太差,這些極為難得的魚可并沒有做成什么美味佳肴!僅僅是看著魚兒從河中置網(wǎng)是撈出,進了廚房再上餐桌而已。</p> <p class="ql-block">  排名于尼羅河、亞馬遜河、長江之后,全長6262公里的世界第四長河密西西比河,發(fā)源于美國西部落基山脈的密蘇里河支流紅石溪和艾塔斯卡湖,向南流入大西洋的墨西哥灣,是一條全程在美國境內的河流。</p><p class="ql-block"> 它的干流位于美國中部的“洼地”平原地帶,從西部的落基山脈到東部的阿巴拉契亞山脈,幾乎匯集了美國全部的地表水!但與南美亞馬遜河兩岸不同的是:兩岸的平原上幾乎全是種植小麥、玉米、棉花等的農田而不是森林。</p><p class="ql-block"> 想在航道優(yōu)良的密西西比河走上一段的心愿,比我走尼羅河還要早!上世紀九十年代,我曾經過美國中部名城圣路易斯,可惜只是夜間轉機,連空中俯瞰密西西比河的機會都沒有!</p><p class="ql-block"> 2019年,我下決心專程走一趟密西西比河。之所以選擇飛往南方名城的新奧爾良,是因為馬克吐溫筆下的湯姆.索亞與哈克.費恩們,在這條河邊玩兒得昏天黑地的誘惑!</p> <p class="ql-block">  從尼羅河開始,我在世界的大江大河上看樣子是越走越短了。在密西西比河上航行,可能只有20多公里的行程,但我并不因此而遺憾。</p><p class="ql-block"> 這是因為,建國只有兩百多年的美國,密西西比河上既沒有尼羅河那樣的歷史文明的古建和藝術遺存,又沒有亞馬遜河水上森林的新奇與神秘。尤其是下游,基本上都是遼闊而單調的視野,走多遠都是如此這般。</p><p class="ql-block">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密西西比河沒有自己的故事。像圖上那座極具風情的橡樹莊園,顯然就是諸如《飄》、《蝴蝶夢》那些名著中描繪的場景。它就在距密西西比河不超過1公里的河岸上!湯姆們的天堂、斯嘉麗們的情愛、波莉姨媽們的心酸以及黑孩子們的“黑命”等等,那些直指人心的人物命運和人性解讀,一頁一頁就散落在密西西比河畔的莊園和田野中。</p> <p class="ql-block">  從橡樹莊園旁邊的大橋駛過密西西比河,那種廣袤平原上大河的印象撲面而來!依舊是水天一色的蔚藍,從下游不遠處大西洋中駛來的貨輪正在靠往錨地停泊。</p> <p class="ql-block">  但是,兩百多年的歷史,并不意味著不能復古!登上游船,我就注意到船尾的紅色輪式槳板。這艘游船沒有隱沒于水下的螺旋槳推進器,而是用蒸汽時代的轉輪大槳頁“打水”航行!這是我第一次見到百年之前大江大河上真正的“輪船”!</p> <p class="ql-block">  回首新奧爾良,在那個碼頭上也有一艘!向我們展示了船尾槳輪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  在水勢浩大的下游,密西西比河看上去并不平靜。那些跳動的浪花還在述說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  而溯江而上,航路卻是清晰的。我沒有其他大江大河航行中那些感慨,遼闊視野能告訴我的是:在美國,在長江同緯度的地帶,也有這樣一條大河……</p> <p class="ql-block">  世界第五長河,就發(fā)源于畫面上這多彩的群山之中,這就是長達5464公里的黃河。</p><p class="ql-block"> 那座巍峨的大山,是位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顏喀拉山脈。既是昆侖山脈中軸的東端,也是橫斷山脈的西端。它頂天摩地的隆起,切割了長江黃河兩大水系的分流,成為中國南北兩條大江大河的分水嶺!</p> <p class="ql-block">  黃河的發(fā)源地是巴顏喀拉山北麓的濕地星宿海,海拔約4000米,比長江源頭的格拉丹東冰川6600米要低得多!去那里探源“無路可走”,只能騎馬進入。但源頭地區(qū)的鄂陵湖和扎陵湖,卻可以驅車前往。</p><p class="ql-block"> 在這樣的湖邊,那種震撼心靈的美,脫口而出的是“純凈”二字!天地之間如此的透明而開闊,在一瞬之間洗凈了我在凡世蒙塵之心。</p> <p class="ql-block">  中國版圖上的“九曲黃河”,其實在川西高原的唐克、若爾蓋已經溜了好幾個彎,以濃縮版的“九曲”出現(xiàn)綠色的視野中。在這里可以看到,黃河還不是“黃”河,而是一條蜿蜒在大地上的藍色飄帶。</p> <p class="ql-block">  只有在夕陽西下時分,霞光才把河水染成金黃色。但看上去不像是世界第五大河,騎上馬兒,就可以淌水而渡。</p> <p class="ql-block">  在拍攝的黃河風情畫中,這是我最喜歡的畫幅之一。這樣為黃河兒女洗去風塵的一刻,是我在長江源頭沒有看到的。</p><p class="ql-block"> 黃河的個性,不是“粗曠豪放”可以定義的,這一路奔流一路旖旎,也應容它有溫情脈脈的一刻。</p> <p class="ql-block">  若說黃河上游其美之最,還當是劉家峽炳靈寺石窟這一段河道!</p><p class="ql-block"> 如此的秀峰碧水,端的是“山為碧玉簪,水似青羅帶”,這還是黃河嗎?若錯認為漓江山水甲天下,誰之過?</p><p class="ql-block"> 黃河上游的眾多峽谷中,我去拍攝過的如李家峽、龍羊峽、劉家峽、青銅峽等都建有水電站大壩,但劉家峽沒有任何峽谷能與之相媲美!而劉家峽大壩,正是這一段大美黃河的營造者。</p><p class="ql-block"> 所謂“不到黃河心不死”,在這里我終于登上了小小的黃河之舟。盡管快艇只在這個劉家峽庫區(qū)航行只有十多公里,但畢竟走了一段,飽覽了大美黃河。</p> <p class="ql-block">  而黃河上更多的是羊皮筏子。這種只能順流而下的漂流,往往出現(xiàn)在河上的某個渡口。我曾在寧夏的青銅峽乘過一次,波花撲上來,盡管沒在河邊走,卻也濕了鞋!</p><p class="ql-block"> 渾黃湍急的模樣,才是黃河沒加修飾的本來面目。事實上,只要沒有人們筑壩約束,黃河就是如此野性,與長江大相異趣!</p> <p class="ql-block">  1909年建成的蘭州黃河鐵橋,是這條大河上建成的第一座標志性現(xiàn)代橋梁,至今仍舊行人如織,熙熙攘攘。</p><p class="ql-block"> 一百多年來,在飽經蒼??嚯y的黃河上,這座老外設計建造的鐵橋是中國近現(xiàn)代史的見證者。站在橋邊凝望,不禁感慨萬千!</p> <p class="ql-block">  黃河蜿蜒繞過賀蘭山,在告別隴中進入寧夏之前,留下了一個絕對值得一去的黃河石林。</p> <p class="ql-block">  這個由桔黃色砂礫巖構成黃河石林,就屹立在奔流的黃河岸邊。從那個豁口進入,就是一個狹長的深谷。所謂石林,即峽谷兩璧千姿百態(tài)的石壁,這與云南的石林、土林完全不同!</p><p class="ql-block"> 乘驢車或徒步行走在峽谷中的沙土路上,雖然我知道這是歲月風吹日曬、雨雪侵蝕的結果,但我寧愿想像它是黃河曾改道沖擊打開的山間通道!像長江虎跳峽那般驚濤拍岸,洶涌澎湃,竟是何等的氣勢??!</p> <p class="ql-block">  而峽口的黃河水也沒使我失望。湍急的河水翻騰著零亂的浪花,一個又一個巨大的漩渦之上,是一對黃河燕貼近水面的起舞……</p><p class="ql-block"> 壯哉!我的黃河母親。</p> <p class="ql-block">  在這里的濤聲中,我終于見到了李白那首驚天地泣鬼神的詩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p><p class="ql-block"> 默然撫碑,淚流滿面!</p> <p class="ql-block">  黃河流進寧夏與內蒙的八百里河套地區(qū),開始歇會兒喘口氣,平靜而舒緩的確有幾分“塞外江南”之風。但進入陜晉大峽谷,則又開始了它的華彩樂章。</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詩經·秦風》的名句“</span>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據(jù)說是描述2500多年前先秦時期陜西境內黃河最大支流渭河岸邊的濕地美景。 但當我走到陜北佳縣的黃河渡口,河邊葭蘆叢生,<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見“在水一方”的伊人,但聞黃河之風鳴啾啾,不</span>由又惹出了思古之幽情。</p> <p class="ql-block">  佳縣是座建在黃河西岸山崖上的小城,有著俯瞰黃河的上佳視角。視野中最醒目的除了溝通“秦晉之好”的黃河大橋,就是那座建在河岸巨石上的香爐寺了。</p><p class="ql-block"> 香爐寺之小,尤其是那突兀巨石上的廟堂之小,小到僅可在菩薩蓮座下騰挪著才能一拜。但廟旁遠眺,滔滔黃河則可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只此一瞥,佳縣之佳,名符其實。</p> <p class="ql-block">  從黃河大橋過了黃河,北上晉地偏關。這座被稱為“晉北鎖鑰”長城外三關的歷史名城,最出彩的還是位于秦晉峽谷中黃河“入晉第一灣”的老牛灣。</p><p class="ql-block"> 在老牛灣沒看到老牛,卻飽覽了黃河邊晉北小院民居錯落有致的風光風情。殊為難得的是,一座座烽火臺還散落在村莊之處黃河的藍色畫布上,給黃河加上了長城的歷史注釋。</p><p class="ql-block"> 但是,這樣的一灣碧水看上去已經不再是黃河,甚至連“河”都不像,只是一個山間平靜的湖泊。這個湖,其實就是為“引黃入晉”修建的萬家寨水庫的庫區(qū)。</p> <p class="ql-block">  只有到了關河口古渡俯瞰,還能瞅見黃河的“涇渭分明”。烽火臺也同樣?立在山頭。偏關之偏,其實把黃河西岸的陜北也列入胡騎馳騁之地。戲文中唱到的“鎮(zhèn)守偏關”,則大有“不放胡馬渡黃河”的英武之氣。</p> <p class="ql-block">  陜晉大峽谷這一樂章的高潮,無疑是黃河壺口大瀑布。不在并不那么震撼的高度流量,而在那一往無前的澎湃氣勢!謂之“黃河魂”,抑或是“中華魂”!那首大合唱于國家民族的危難之際,以或咆哮怒吼或動情訴說,道出了黃河兒女抗擊強敵必勝的共同心聲。</p> <p class="ql-block">  而在壺口瀑布下游不遠處,則是黃河的咽喉之地一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龍門</span>,相傳為大禹治水所鑿,又稱禹門。上到大梯子崖上俯瞰,當今黃河橋下之門,非常令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  可能因為下游筑壩影響,“鯉魚躍龍門”的地方已經沒有哪怕是細碎的浪花兒了。但黃河被兩岸峽谷束縛到約30米的寬度,卻更加凸現(xiàn)了“門”的含義。</p> <p class="ql-block">  跟奔流到陜晉峽谷之外的黃河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是:“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登上永濟鸛雀樓極目遠眺,黃河在這里是敞開胸懷由著性子在中原大地鋪開,回歸到黃河應有的浩大氣勢!</p> <p class="ql-block">  至此,奔流的黃河走上了一條坦途。它不再彎曲,徑直流過豫魯,直奔大海而去!但從陜晉峽谷挾帶了黃土高原的大量泥沙,不僅使之成為世界大江大河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而且由于流速減緩,泥沙沉淀堆積抬高了河床,以致形成了“地上懸河”!</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說,下游不少河段的河底已經高于河岸,全仗河堤維系的人工河床在導流。一旦決堤,則是整條大河從缺口傾瀉而出,釀成恐怖之極的水患天災。歷史上多次發(fā)生的黃河改道入海,皆因這個原因。</p> <p class="ql-block">  在河岸大堤上的一塊頑石,只鏤刻上一個巨大的“河”字,不用組詞,也無須題詩。從三皇五帝幾千年煙塵中走到這里,從萬里之處的崇山峻嶺走到這里,除了“河”的概括包容,其他的一切說辭或許都是多余的。其中有多少人間故事已隨波而去!有多少悲歡離合付諸流水,然而,母親黃河從未放棄養(yǎng)育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的擔當,她的乳汁就在這“河“中流淌。</p><p class="ql-block"> 從鄂陵湖一路走來,我知還沒走到渤海的黃河河口。那才是這條大江大河的歸宿!只要一息尚存,我還會走下去。</p> <p class="ql-block">  十多年前,我曾取道張北、錫林郭勒、呼侖貝爾、額爾古納河走到黑龍江邊,一直走到撫遠與烏蘇里江交匯的“東極”河口。那時,我心中就有疑惑,如此氣勢,黑龍江怎么能不是世界的大江大河呢?為什么在前十的排序中查不到它呢?</p><p class="ql-block"> 黑龍江是一條主干和眾多支流都被稱之為江的河流,如果論長短,以外貝加爾的克魯倫河為源頭,那么其長度達到5498公里,已經超過了黃河的5464公里,僅次于長江。若從流量上看,黑龍江年徑流量達3465億立方米,是黃河的7倍,超過了珠江,居第二位。顯然,這是一條真正意義的世界級大河。</p><p class="ql-block"> 之所以不那么顯赫,可能是因為它的中游河段作為中俄界河,只長達約1800多公里。從哈巴羅夫斯克到韃靼海峽雖長約1500公里,但地處更加落寂的地區(qū),因此少有人追根溯源!</p> <p class="ql-block">  沿著江邊的國防公路,40多天時間里,越野車奔馳在黑龍江、烏蘇里江和鴨綠江如詩如畫的景色中,美極了也爽極了。尤其是黑龍江邊有不少寧靜而美麗的城市,如呼瑪、黑河、同江、撫遠等,其中以黑河為最!93年我第一次到這里時,黑河還是一個邊陲小鎮(zhèn)模樣,這次再訪,卻變成了一個整潔而又富有活力的都市。</p><p class="ql-block"> 傍晚去江邊散散步,真的宛如走進畫中。</p> <p class="ql-block">  走到撫遠,去了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交匯之處的黑瞎子島,居然也有亞馬遜河那樣兩江兩色的遼闊江面。</p> <p class="ql-block">  一個巨型的“東”字矗立在江邊,標志出祖國的東極,與同在黑龍江邊的漠河北極村相呼應!一江兩極,也成為了黑龍江中國情懷的擔當與驕傲。</p> <p class="ql-block">  再翻開世界版圖:非洲有尼羅河,南北美洲有亞馬遜河和密西西比河,中國有長江、黃河、黑龍江……那么,歐洲有沒有大江大河呢?</p><p class="ql-block"> 歐洲河流眾多,但既不長也不大,跟上述大江大河相比,甩開的可不是“幾條街”,若也論長短,恐怕在世界幾十名開外去了!</p><p class="ql-block"> 從東往西,伏爾加河是歐洲第一長河,全長約3692千米,流域面積138萬平方公里,流量8087立方米/秒。多瑙河是歐洲第二長河,全長約2850千米,流域面積81.7萬平方公里,流量6450立方米/秒。但卻流經德國、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地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烏克蘭等10個國家,堪稱世界上大江大河跨國河流之最。 萊茵河是歐洲第三長河,全長約1232千米,也就是說比之長江支流漢水還短少300多公里,流域面積22萬平方公里,跟湖南省地域面積相當。但也流經瑞士、列支敦士登、奧地利、法國、德國、荷蘭等六個國家。這三條“大”河,無疑也是歐洲眾多民族的母親河,兩岸無論是經濟發(fā)展,還是文化沉淀,稱之為“大江大河”并非徒有其名。</p><p class="ql-block"> 這三條大河,我只走過多瑙河和萊茵河。流經匈牙利的河段恐怕是多瑙河最美的一段。多瑙河上連接布達和佩斯九座橋梁之間美不勝收。尤其是塞切尼鏈橋,應當是多瑙河與布達佩斯之美的標志!</p> <p class="ql-block">  多瑙河上另一處地標是布達佩斯國會大廈,這是歐洲最壯麗的議會建筑之一。這樣一座獨特而富有個性的建筑在一百多年前才出現(xiàn)在多瑙河河岸上,對稱、莊重又不失華彩,也折射出多瑙河的獨特個性。</p> <p class="ql-block">  在多瑙河的上游,還有維也納,布拉迪斯拉發(fā)等名城。他們對多瑙河之美的表達,已經不僅僅是詩與畫,而是美妙動人的交響樂與交響詩。由羅馬尼亞的作曲家揚.伊萬諾維奇百年前所創(chuàng)作的《多瑙河之波》圓舞曲,奧地利作曲家約翰·施特勞斯創(chuàng)作的《藍色多瑙河》圓舞曲,則把一條多姿多彩的多瑙河引到了維也納金色大廳,作為新年之夜不可割舍的傳統(tǒng)曲目。</p><p class="ql-block"> 布拉迪斯拉發(fā)是斯洛伐克的首都,這是不少人都感陌生的城市。秋日里,我把正在蹭拍婚紗新娘的鏡頭橫移到多瑙河上,感覺或許還是多瑙河更美些,呵呵。</p> <p class="ql-block">  我一直以為,布拉格的伏爾塔瓦河是多瑙河的支流。這是因為1874年捷克國民樂派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響詩組曲《我的祖國》之二《伏爾塔瓦河》描繪的無與倫比的河上美景。這讓我不能不在河中小島上尋覓波光中的最佳視角,也試圖拍出一則組詩來。</p><p class="ql-block"> 后來,我才知道,原來伏爾塔瓦河是易北河的支流,但這已經無關要緊。這條僅僅才300公里的小河,一樣被布拉格人視為母親河啊!</p> <p class="ql-block">  有誰,不承認伏爾塔瓦河上的查理大橋,就是朦朧詩一樣的交響樂章呢?</p> <p class="ql-block">  遠眺伏爾塔瓦河和一座座大橋,我喜歡并能理解那首交響組曲關于祖國的頌歌。江河之大,并非以地理上的“源頭唯長”為標準。誠如中國大江大河的《長江之歌》、《黃河大合唱》的詠唱一樣,小國與小河,也同樣用流水歡歌去詠唱對祖國母親的深情。</p> <p class="ql-block">  歐洲的第三大河萊茵河僅僅才1200多公里,無論是長度還是流量,比長江大多數(shù)支流都要短小,無論如何也算不上大江大河。但與伏爾塔瓦河一樣,對德意志民族而言,同樣是母親河。</p><p class="ql-block"> 但是,我在河上航行的行旅中發(fā)現(xiàn),萊茵河最美的河段,并不在德國境內!誠如上圖所見,德國境內的萊茵河兩岸,并不乏如詩如畫的別致古堡、教堂與小鎮(zhèn),但最美的萊茵河卻在上游的瑞士!</p> <p class="ql-block">  瑞士萊茵河的上游,雖然流量與寬度不如下游的德國,但卻是一幅幅宛如傳世佳作的油畫。</p><p class="ql-block"> 河也許沒那么大,但河邊至今還保留著中世紀的民居。畫面色彩之深沉飽滿,意境之深邃寧靜,卻是我在任何大江大河從來沒有見過的。</p> <p class="ql-block">  緩步爬上葡萄園的山坡上,用長焦鏡頭框出畫面,以朦朧的河面為背景構圖拍下來,真是美暈了??!</p> <p class="ql-block">  而下到河邊,畫風似從油畫變?yōu)樗?。濃濃淡淡,也美得一塌糊涂?lt;/p> <p class="ql-block">  這是在被稱為萊茵河畔寶石的施泰因小鎮(zhèn)隨手采擷的幾幅攝作。童話般的施泰因有著全世界最美麗的中世紀街道。一棟連著一棟的彩色老舊樓房,被美麗壁畫和古代凸窗裝飾,因而又被稱為“壁畫小鎮(zhèn)” 。澄碧的萊茵河水從城南潺潺流過,它并沒有因為其“短小”而自卑,大有大的氣魄,小有小的精致,只要大美如斯,小又有何妨?!</p> <p class="ql-block">  與歐洲處于溫帶氣候的三條河流相比,北回歸線以南亞、東南亞熱帶、熱帶氣候的地區(qū),有幾條其長度、流量、流域面積都可視為真正的大江大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湄公河、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河,恒河與印度河。由于豐沛的降雨使河水流量極大,又處于平原地帶因而河床寬廣,極具大江大河氣象!</p><p class="ql-block"> 這些大江大河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南亞次大陸上的恒河。這是一條信仰之河。</p><p class="ql-block"> 盡管恒河污染嚴重,被垢病為世界最臟的河流,但恒河沐浴卻是印度教徒乃至印度人信仰的重要內容之一。他們視恒河為母親。沐浴者心懷崇敬,虔誠地將自己浸泡在恒河之中,洗凈自己的身體的同時,心靈也得到了神圣的凈化。</p> <p class="ql-block">  黎明和傍晚,是恒河邊名城瓦格納西升華到“異度空間”的神圣時刻,不知從哪兒冒出一艘艘滿載沐浴者的木舟登臨恒河碼頭。乘牛車和徒步來的信眾以及苦行僧則更多。沒有片刻遲疑,一到河邊,不少人立刻下河開始沐浴了。</p> <p class="ql-block">  河邊身著五顏六色服飾的大媽和奶奶們也開始祈禱,她們從包里拿出荷花燈點燃,放到恒河的輕波之上。然而,她們在為什么而祈禱呢?</p><p class="ql-block"> 在印度,或者說在這個苦難深重的娑婆世界里,為了平安?為了命運?為了超度?為了心中那些很難實現(xiàn)的期盼?或者僅僅是向大梵天、毗濕奴、濕婆們訴說心事?我無從知曉。</p><p class="ql-block"> 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就是信仰!既是恒河承載的信仰,當然也是恒河兒女們的信仰!信仰是人類思想的成果,支撐著人類的精神世界,閃耀著“真善美”的光輝!哪怕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也概莫能外!</p> <p class="ql-block">  上善若水,這個世界所有的大江大河,當然,包括更讓人親近的那些小河小溪,都是上蒼的賜與。人類的生存與繁衍,無論是“臨水而居”,還是“逐水草而居”,一條江河或許就是一本承載著歷史與時代的大書,人們的命運的浪花兒就跳躍在河水中。那么,去走走,去看看,應是人生的意義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