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普爾位于新德里西南250公里處,是拉賈斯坦邦首府,也是印度著名的古城,和德里、阿格拉組成印度旅游金三角。齋普爾被稱為紅粉之城,全城一片粉紅色,不但屋頂、墻壁,一律粉紅色,連女性的紗麗也偏愛粉紅色,比其它地方濃艷。<br>齋浦爾現(xiàn)分為新舊兩城,舊城多為古舊建筑物,亦是粉紅城所在地,有城墻環(huán)繞著舊城并有七道城門,每條街道,都可通往城市宮殿(City Palace),還有著名的琥珀堡、老虎堡、風之宮殿等眾多古老華麗的典型印度建筑。<div>從阿格拉到齋普爾241公里,坐火車3個半小時到達,車票340盧比,車上還提供了免費晚餐,入住Hotel Jai Maa Plalace。<br></div> 琥珀堡位于齋浦爾城郊的一座小山上,是印度古代藩王的都城, 建于1592年。由于城堡建在一座叫琥珀的小山上,故稱之為琥珀堡。 琥珀堡由多個不同時期的宮殿組成,由奶白、淺黃、玫瑰紅及純白石料建成,并依山勢興建,層層疊疊,極為壯觀,是最典型的拉杰普特風格。堡壘內(nèi)規(guī)模宏大華麗,有接見公眾的公眾大廳,接見大臣的私人覲見廳,以及皇室居住的庭院。2013年7月,琥珀堡與其它5座城堡一起以“拉賈斯坦邦的高地城堡”之名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游客可騎大象上山參觀。 琥珀堡入口 接見公眾的公眾大廳,王公就是在這里召見臣民,并接受他們的請愿的,看起來就覺得特別氣派。 接見大臣的私人覲見廳 堡內(nèi)最著名的是1675年建的鏡宮,曾是土王的寢宮,宮墻用玻璃嵌壁,在陽光的照射下,整個宮殿熠熠生輝,非常漂亮。其鑲嵌鏡片和彩色寶石的手法,與阿格拉著名的泰姬陵如出一轍。 只需燃起一點燭光,即可反射出千點光芒閃爍,堪稱世上絕無僅有的奇觀。 靜立跟前,會看到無數(shù)個自己。也可以來回往返,從不同角度審視自己,其過程充滿了樂趣。 皇室居住的庭院,這里是后宮閨房的所在。在庭院的中央有一個涼亭,而四周的房間設(shè)計得非常精巧。盡管每一個房間都是獨立的,但是出口都面向一個公共走廊。當然這樣的設(shè)計,是為了王公可以悄悄走到任何一個妻子或妃子的房間。 琥珀堡上方的山頂上有一個軍事要塞——杰加爾堡,它由山頂上的幾處堡壘及連接在一起的蜿蜒起伏的長長防御城墻組成,起著拱衛(wèi)琥珀堡的作用。杰加爾堡曾經(jīng)是莫臥爾王朝統(tǒng)治者的重要武器制造中心,據(jù)說還是當年皇室埋藏金銀財寶的寶庫,是至今保存完好的幾個古印度軍事建筑之一。 路過 kanak bagh 花園。 Man Sagar 湖中的水上宮殿(Jal Mahal)。 水上宮殿(Jal Mahal),宮殿用紅砂石建造,共五層,宮殿頂部是具有孟加拉風格的亭子,四個角是八角亭,其它是四角亭。由于下游筑壩攔水,湖的水位升高,現(xiàn)在三層多在水下,水面只露出了不到兩層。 又遇到在阿姆利則的那對情侶,他們在南亞游玩了幾個月了,使我聯(lián)想到射雕英雄傳中的郭靖和黃蓉。 Gatore Kichhatriyan,是一座位于長城腳下的古老寺廟。 雖然印度的街道環(huán)境很臟亂差,但他們的建筑確實是充滿了美感,就像這樣一座普通的小廟,里面都有十幾棟精美絕倫的建筑,特別是屋頂,他們總會用上各種各樣的寶石鑲嵌,再配上一些精美的雕刻圖案,看上去很有美感。 一群學建筑的學生在這里實習。 城市宮殿位于齋浦爾舊城中心,是印度保存得最為完好的古跡之一。王宮是拉賈斯坦城邦臣服于莫臥兒帝國后,于1729-1732年興建的宮殿?,F(xiàn)在,馬哈拉加王族后人齋浦爾土王仍然生活在宮內(nèi)。皇宮由多個宮殿組成,單是城門就有8個之多,建筑奢華,幾乎占了舊市街四分之一面積。 從宮殿入口進入,是王公用以接待訪客的迎賓宮殿(Mubarak Mahal) Mubarak Mahal 意為“吉祥宮”,現(xiàn)在是博物館,展出王室的正式服裝,刺繡披肩,克什米爾帕什米納披肩,絲綢紗麗等。 從右邊門上二樓是武器館。 Diwan-I-Khas, 王公和大臣們議事的私人議事廳。 私人議事廳門口有兩個巨大的純銀壺,每個高1.6米,重量340千克,容量4000升,為世界上最大的純銀器皿而被收錄《吉斯尼世界紀錄》。在1901年王公前往英格蘭參加英皇愛德華七世加冕儀式時,大銀壺用來裝滿了沿途用的恒河圣水。 Chandra Mahal ,仍屬王室私人地方,目前王公的后裔們依然居住在這里。 宮廷內(nèi)部庭院最吸引人的是四扇精致的門,分別裝飾著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的圖案和印度教諸神。它們是巨浪門、蓮花門、孔雀門、玫瑰門。<div>孔雀門,繪有孔雀圖案,美輪美奐,代表秋天,奉獻給毗濕奴神。<br><br></div> <br>孔雀門繪畫五只孔雀開屏,是最美的一座門,也是游客進出宮廷內(nèi)部庭院的門。 在這里遇到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在新德里的留學生。在異國他鄉(xiāng)遇到祖國的親人們,感到分外親切激動。 齋浦爾天文臺,也被稱為簡塔·曼塔(Jantar Mantar)天文臺,是印度最重要、最全面且保存最完好的古天文臺之一,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遺產(chǎn)。天文臺主要由14個幾何儀器組成,用于測量時間、預測日食、跟蹤軌道上的星體等多種功能。這些儀器不僅展示了印度莫臥兒時代末期對宇宙的認知以及探究天文學的能力,而且由于保存良好,各種儀器甚至現(xiàn)在還能繼續(xù)使用。齋普爾天文臺的建造者是薩瓦伊?杰伊?辛格二世,他對天文學和數(shù)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在德里、齋浦爾和瓦拉納西三個地方建立了天文臺。 Brihat Samrat Yantra,世界上最大的石制日晷,擁有一個成27度角、27米高的晷針,這個數(shù)字正是齋普爾的緯度。它投下的陰影每個小時會移動4米,可以計算當?shù)貢r間和子午線時間,以及測量赤緯和高度。 Laghu Samrat Yantra,一個有紅砂石和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小日晷,同樣也成27度角。轉(zhuǎn)盤上有24格,根據(jù)中間鐵柱的太陽投影測量時間,也可以計算出天體的赤緯。 這一對金屬輪子,與地軸平行轉(zhuǎn)動,和一個銅管組合在一起,以計算天體的傾斜度。 天文臺12個黃色的儀器,三角形的小建筑,代表十二個星座,每個儀器的角度及方向都朝著各自的星座,十分準確。至今還被用于研究占星學。 園區(qū)中有兩座稱作拉姆·羅曼陀的建筑,有向心排列的12根長方形柱,中心為一根有刻度的鐵桿,該建筑用以觀測太陽的頂點以及太陽在不同時間的高度。 這件大碗一樣的儀器,是由國王本人親自設(shè)計的;內(nèi)部六塊大理石板上有分秒標記,依靠它投下的陰影可以計算天體運行。 齋普爾最有特色的地標性建筑——風之宮殿(Palace of the Winds),是一個非同尋常的粉色砂巖建筑,這個令人眩暈的五層建筑看上去如同一個精致的蜂巢拔地而起。它于1799年由王公Sawai Pratap Singh 建造,目的是讓王室中的女性成員可以觀看城市生活和游行。在頂層的一端可以看到簡塔·曼塔天文臺和城市宮殿的壯觀景色,另一端可以看到Siredeori市集。 風宮名為“宮殿”,其實只是一幅“墻”,牌坊型式的建筑物墻上密密麻麻布滿953扇窗,這些窗戶是用紅砂石鏤空而成,呈半個八角形。窗戶并非單為通風之用,而是為了方便古時宮中婦女觀看外面的花花世界。窄小的窗戶滿足婦女們的好奇心,厚厚的墻壁則隔絕了拋頭露面的機會。 風之宮內(nèi)庭院。 風之宮殿對面就是繁華的大街,各種車輛混雜在一起。 集市里才能看到印度人的日常。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5ha8dtz" target="_blank">走進印度(5)焦特布爾</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