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曾經(jīng)的我,必須得承認自己有厭蠢癥,而且還頗為嚴重。尤其是面對那些蠢卻不自知、盲目自信的人,我會難以自制地產(chǎn)生負面情緒,也一直深受其困擾。</p><p class="ql-block">如果你也和我一樣曾有過厭蠢癥,那么就隨我一同來深入了解一下這種深層次心理吧。厭蠢癥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羅伯特·威爾斯提出的,其準確的定義是對他人的愚蠢、愚笨和缺乏常識無法容忍。</p><p class="ql-block">那么,我們?yōu)槭裁磿τ薮廊狈δ托哪??我們真正討厭的到底是什么呢?從三個維度來分析。</p><p class="ql-block">其一,厭蠢心理的本質(zhì)是“慕強恐弱”。在潛意識里是慕強主義的人,在一定程度上通過厭蠢這種行為將自己與無知的蠢人分隔開來,借此構建更符合社會要求的強者形象。深入探究,我們能從厭蠢背后解讀出諸多元素,比如功利的取向、自私主義、自我為中心以及自命不凡的傲慢等。而“恐弱”則意味著我們內(nèi)心極其害怕成為弱者,所以厭蠢,無法向下兼容。這是因為我們從小到大所接受的都是“優(yōu)勝劣汰”的觀念,對自己的弱點十分排斥和審視。因此,當看到外界那些無能的失敗者或愚蠢的人時,就會表現(xiàn)出強烈的厭惡。我們的潛意識會極度恐懼靠近和接納他們,以免自己也變得愚蠢和弱小,于是通過向外投射厭惡來拉開距離。</p><p class="ql-block">其二,更蠢的背后隱藏著隱蔽而黑暗的嫉妒。比如,在生活中我一直努力靠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敢麻煩他人,但此時卻出現(xiàn)一個蠢而不自知、盲目且自信的人,任何時候都能輕易地伸手索要,這會刺痛我內(nèi)心深處:憑什么他活得如此輕松?憑什么他不用經(jīng)歷那些辛苦和痛苦卻能如此自在?這一系列細微的心理活動隱藏很深,不易被我們自己察覺,所以我們會用厭蠢的方式向外攻擊,以維護自我的正確性。而且如果其蠢行侵犯到他人,就會激起更強烈的厭蠢情緒。</p><p class="ql-block">其三,在更大的社會維度上,加速內(nèi)卷的社會中我們都沒有容錯空間。環(huán)境浮躁,人心疲憊,所有善意都被逐漸磨滅。很多人連給自己容錯的空間都沒有,更別說給他人了。所以不想與過于愚蠢的人打交道,不想浪費自己的時間成本,背后是害怕被麻煩和擔心被連累。在這種糟糕的智慧環(huán)境下,厭蠢彌漫的結果是形成“厭蠢鄙視鏈”,導致情緒暴力無處不在,最終將每個人都淹沒。畢竟誰知道下一個蠢人會不會是自己呢?波羅拜曾說過,人類愚蠢的行為和人類一樣長久。所以我想說,在保證自己電量充足的情況下,多一些耐心和溫柔吧。放過自己,也放過別人,我們都是愚蠢的人類,何必為難自己呢?如果更多的人能以真誠細膩的心去關注那些被我們忽略的人群,靈魂與靈魂的連接將會是一件非常美妙、浪漫的事情。</p><p class="ql-block">讓我們都試著放下對蠢的偏見,用理解和包容去對待他人的不足。或許這樣,我們的世界會變得更加和諧與美好,我們也能在這個過程中收獲內(nèi)心真正的寧靜與滿足。別再讓厭蠢癥成為我們與他人之間的隔閡,一起去擁抱這個充滿多樣性的世界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