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那么一座山,它有一段艱難的爬升,有一條神秘的千年頂級朝圣古道;</p><p class="ql-block">有那么一座山,它有遼闊的草原,牛羊滿山坡;</p><p class="ql-block">有那么一座山,它有蔚藍的天,盛開的百花,廣袤的叢林;</p><p class="ql-block">有那么一座山,可以遙望五臺的紅墻白塔;</p><p class="ql-block">白云在天上飄,馬兒在地上跑,走進秘境之地,我們肆意歡笑.....</p> <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12-13日,參加了大漠戶外“(那座山)千年古道,頂級朝圣之路”活動。</p><p class="ql-block">走,這個周末我們一起去見證那山、那水、那朵花......</p> <p class="ql-block">7月12日,星期五,下午4:30在西二環(huán)與中山路交叉口的東北角乘坐安師傅18座車前往平山,今天參加活動的隊友共12人,其中3人是平山的朋友,1人從邢臺趕過來。</p><p class="ql-block">參加活動的大部分都是戶外老朋友,車內(nèi)少不了相聊甚歡,車到平山接上3名隊友后,上高速直奔山西忻州繁峙縣。</p><p class="ql-block">一路上,天時陰時晴,雨也不時地來一陣,我的心啊,也隨著天氣的變幻,不時地緊張一陣子,擔心著明天的徒步。</p><p class="ql-block">差不多近晚上8時,車行駛在繁峙縣的京昆線上,此時遠處一抹金橘色的晚霞映入眼簾,很久沒有見過這么美得晚霞啦。</p><p class="ql-block">隨著夕陽西下,那一抹晚霞映紅了天際,由金黃到橘黃,變換的晚霞就如一條條在天際舞動的彩帶,裝點著天空,一幅幅絢麗的畫卷就這樣徐徐展開在眼前。</p><p class="ql-block">差不多晚上8:10,安師傅把我們一行人,安全送到了繁峙縣砂河鎮(zhèn)的格林豪泰智選酒店住宿。</p><p class="ql-block">在附近的味道園飯店晚餐后,回酒店休息。一夜無話。</p> <p class="ql-block">13日早上6:20,貼心的安師傅開車把我們送去早餐店吃飯,7點開車送去徒步起點。</p><p class="ql-block">路遇毛主席路居紀念館,下車參觀瀏覽。</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路居紀念館座落在東山鄉(xiāng)伯強村。1948年4月7日,毛主席、周副主席從延安赴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途中,路經(jīng)伯強時在此居住5天。在這個小院里毛主席寫下了《再克洛陽后給前線指戰(zhàn)員的電報》等光輝篇章。</p><p class="ql-block">全院南房3間(為主房),東、西耳房各1間,東房3間,西房3間,大門1間,座南向北,大門東西側(cè)各有正房2間。紀念館為文革時期修建,有實物、圖片陳列。2019年又重新修葺,重新布展。(來自紀念館前的介紹)</p> <p class="ql-block">許是時間尚早紀念館沒開門,我們在廣場打卡后,繼續(xù)后面的行程,往回看,在紀念館上方的半山腰有座毛澤東主席漢白玉的全身像。</p> <p class="ql-block">汽車沿著狹窄的鄉(xiāng)路前行,路過廢棄的耿莊金礦大院,原來五臺山也有金礦啊,這可是以前從來沒聽說過的事情。</p><p class="ql-block">7:40汽車停在一棟磚瓦房前,一行人下車,開始了今天的秘境之旅。</p><p class="ql-block">昨天擔心的壞天氣,被眼前的藍天白云代替,晴朗的天空,讓人心情大悅,藍天下山巒也顯得更加蔥翠,嫩綠的青草滋養(yǎng)著眼前成片的羊群,路邊堆積著許多灰白色的石頭,小溪伴著我們的腳步前行。</p> <p class="ql-block">跨過流淌在路上的溪流,向山里走去,一兩頭花牛撞入我的視野,晴朗的天,涼爽的溫度,走起來愜意無比。</p><p class="ql-block">路邊豎著一根低矮的水泥樁,上面刻著“臭冷杉保護區(qū)核心區(qū)”,臭冷杉,還是第一次聽說,但看過路邊的臭冷杉樹后,卻也并不陌生。</p> <p class="ql-block">臭冷杉別名:華北冷杉、臭松、東陵冷杉,小五臺地區(qū)俗稱“臭桃葫蘆”它的枝葉成密生褐色短絨毛狀,它長長的果實就如一個個胖胖的蠶蛹倒掛在樹枝上。</p> <p class="ql-block">沿著石子路走了差不多半小時,來到只有一戶人家的北臺峰村,據(jù)說這里的村民都搬到了下面的新農(nóng)村,這戶人家為了羊群才留在這里。</p><p class="ql-block">白墻藍邊搭建的房屋前停著一輛白色轎車,屋后的羊圈里山坡上羊在咩咩的叫著,忽然間從房子的一邊蜂擁而出的羊群,讓我瞬間感受到了什么是大戶人家,詢問主人得知,他家養(yǎng)了200余只羊,看著白色羊群長長的隊伍涌向草地時,真想留下來也過過這自由的游牧生活。</p> <p class="ql-block">從北臺峰村走過便走上了一條鋪滿石塊的小路,許是很久沒人走過了,石頭間長滿了綠色的青草,據(jù)領隊介紹,這條路是村民登五臺山北臺的路,外人鮮少知道。</p><p class="ql-block">一塊用水泥制成的標識牌豎立在路邊的亂石處,不知多久了,上面的字早已模糊的看不出來,在不遠處則修了一個拱形門的暗渠,水泥側(cè)面刻著“飲水工程”幾個字,一股清泉從暗渠口流出。有人說這是滹沱河的源頭。</p> <p class="ql-block">一米余寬石頭鋪就的石頭路,石塊的棱角早已在歲月的風蝕中,被上山的人們磨平了棱角,有標記顯示這條路是華北屋脊“北臺峰的登山步道”。</p> <p class="ql-block">遇樹林向左轉(zhuǎn),進入林中小路,不遠向右走上小木橋,在小溪左側(cè)有不大的三疊瀑,嘩啦啦的清泉水流入小溪,流向田野。</p><p class="ql-block">跨過小橋,在進樹林前,左側(cè)豎著一塊染成紅色細長的木制標記牌,箭頭指引著進出山方向,往前走我們便是進入了“死人海”。聽著是不是有些嚇人?</p> <p class="ql-block">沿著小路前行,路邊的野草莓很多,紅彤彤的誘人,摘一顆放嘴里,酸酸甜甜的,既解渴有提神,跨過三四根樹干搭成的簡易小橋,便再次進入了臭冷杉林。</p><p class="ql-block">陽光照在臭冷杉上,一個個倒掛的松塔胖墩墩的可愛,小路的地上不時能見到掉落下來有些腐敗的褐色臭冷杉塔。</p> <p class="ql-block">沿著用樹干搭建的木臺階向上攀爬,這些一米余長的樹干,粗細不一,有些樹干已經(jīng)脫離了它原來的地方,歪斜的灑落在小路上,有的木頭上還長出了小蘑菇,許是昨天下過雨的緣故,地面有些潮濕,幾乎沒啥人走過的路,小草見縫插針的生長在小路上,與灰白的石塊和干枯的樹干闡釋了生命的延續(xù)。</p><p class="ql-block">一段這樣的木臺階后,便是沿著松樹和臭冷杉樹組成的樹林小路前行,走在蔽日的林蔭小路,清澈微涼,潺潺的溪水伴在我們左右,嘩啦啦的水聲成了我們一路上的田野小夜曲。</p> <p class="ql-block">地上一塊破碎的紙牌上依稀能辨認出“金蓮花”的標示,有些竊喜的認為,前面一定有大片的金蓮花喲,有些期待......</p> <p class="ql-block">爬升一個小坡,來到溪流邊,領隊說,這里是今天見到的最后一點水,從小溪跨過去后,就再也見不得水了,并囑咐大家如果沒有帶充足的水,可以從這里灌些水,以防萬一,并說這里的溪水是從五臺山流下來的,可以直接飲用。</p> <p class="ql-block">稍事休息,跨過小溪,開始爬升,豎著的標志顯示這一段是“扎心咀——二道渠”。</p><p class="ql-block">沿著樹干搭建的木臺階向上,叢林中倒也涼爽,只是樹干之間的臺階跨度有點大,走起來有些費勁,而且爬升也開始大了起來。</p> <p class="ql-block">往上爬不久有一個標志顯示“二道渠——安口”,一路上不斷有掛在樹上的紅布條,原來這條路也是“2024環(huán)五臺山山地戶外運動公開賽”的線路呢。</p><p class="ql-block">在遮天蔽日的松林間行走,仿佛進入童話般的綠色世界,筆直高聳的松樹林鱗次櫛比,木臺階上冒出的木蘑菇,路旁的綠草,偶爾透過枝干撒下來的陽光斑駁琉璃,潮濕松軟的土地,還有路上“外硬內(nèi)糯”的牛糞,這一切都讓我們的行程充滿了不確定的“驚喜”。</p> <p class="ql-block">最讓人眼前一亮的便是松樹下小路兩旁山坡上長著大大的如荷花般葉子的蓮葉槖吾(tuowu),走在其中,人就像游曳于荷花池中,生怕“走過!走過!驚起小蟲小蝶。”</p> <p class="ql-block">越往上樹林越密,臺階也越來越高,坡也越加的陡峭,爬幾步就要停下來休息,終于走出松林,見到了第一朵盛開在綠樹下的金蓮花,接著,一朵兩朵到很多朵,大朵大朵金黃色的金蓮花于綠色之中,顯得格外清雅高潔,孤立于世傲然的金蓮花彌足珍貴。</p> <p class="ql-block">沐浴著正午的陽光,沿著小路往上走,遠處的山巒早已被深淺不一的綠色覆蓋,山巒起伏,藍天上白云自由的飄來飄去,地上的小花也越來越多,仿佛來到花的海洋。小路兩旁最多的就是開著一簇簇黃色花束的槖吾和紫色的高烏頭了。那種穿行于花叢中的喜悅,是每一個愛美的女生都無法抗拒的,一路不停地拍照,都忘記深處陽光之下的防曬了。</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往上爬這個大坡,低矮的草花也是姹紫嫣紅,盛開在綠意盎然的山坡之上,黃色可可愛愛的匍枝毛茛、野罌粟、蒲公英;紫色精靈般的勿忘我、永遠向著太陽的魁薊、小蝴蝶般一串串的歐烏頭、懶散飄逸的草原老鶴草、深淺不一的小雛菊;一根根細細的綠桿桿頂著一團淡粉色小米花的纈xie草,就像一個個小小的繡球拋在山坡上;白色一團團小小矮矮如滿天星撒在綠野中的卷耳......臨近登頂荷葉槖吾連成了片,一眼望不到頭。</p><p class="ql-block">我用了差不多4個小時,于11:40登頂,這段路也是被領隊大漠稱之為最虐最難爬的一段,還好我們上來了。</p> <p class="ql-block">山頂就像一個綠色的大平臺,站在山巔,遠處的風景一覽無余,白云在藍天飛舞,綠色的山巔與天際連成一片。起伏的山脊線,濃淡相宜間,就像披上了一件綠色的霓裳,萬里山河如此多嬌。</p><p class="ql-block">漫步山巔,此刻我多想變成一頭牛悠閑自在于花草之間,變做一匹馬,在草原奔馳,想變成一只小鳥,在藍天翱翔,更想變成一朵云,去追逐陽光。</p> <p class="ql-block">沿著山脊向前走,起伏的山脊線,也讓我們上上下下的走個不停,遇到一堆亂石擋路,很好奇,在五臺山這廣袤的草地上,這些從山頂一泄到山底的石塊是從何而來?</p> <p class="ql-block">再次來到高處的時候,向左望去,大東溝前面的山峰上赫然出現(xiàn)了五臺的影子:北臺、中臺、澡浴池、西臺、八功德水、插旗臺和溝底的古北臺。</p><p class="ql-block">哈哈,以前我都是穿行在五臺之間,今天眺望五臺的感覺也別有一番景色啊。</p> <p class="ql-block">12:50,在海拔2795米的地方午餐,我們的前方就是五臺的景色。</p><p class="ql-block">半小時后,繼續(xù)后面的行程,從這里開始到大黃尖,起伏不大,基本都是在高海拔的高山草地上行走,起起伏伏中,山脊形成了美麗的曲線在蒼穹之間蜿蜒,草原上綠草萋萋,鮮花遍地,微風吹動著小花小草搖曳生輝,成群的牛,或臥或站或認真啃食著地上的花花草草,偶爾抬頭看一眼走過的我們,眼里有種驚異的目光,好像我們的到來打擾了它們的平靜,不多的馬兒似乎活潑奔放些,見到人來了,熱情的奔到面前的山坡,與我們打招呼后,又返回到馬群中。</p> <p class="ql-block">遠處的天時而被烏云覆蓋,時而云霧繚繞,時而又晴空萬里,藍天白云,云的游動讓山巒也時明時暗,太陽照耀著我們一路向前。</p><p class="ql-block">下過一個大坡,走過長長的山腰小路,終于大黃尖到了。</p> <p class="ql-block">看著高如云端的山頂,領隊說,翻過這座山就開始真正的下撤了。</p><p class="ql-block">大黃尖:“大”在這里讀作:“dai”,位于山西繁峙縣,唐朝以前,是五臺山之北臺,故又稱古北臺。</p><p class="ql-block">02:40,我們向大黃尖兒沖擊,大黃尖山底海拔是2580米。</p><p class="ql-block">大約用了差不多十幾分鐘,登上海拔在2725米的大黃尖頂。山頂平坦呈臺狀,登臨大黃尖后,舉目南觀:北臺、中臺、西臺、插旗臺,盡收眼底,蔚為壯觀。</p> <p class="ql-block">大黃尖頂有個用幾塊石頭壘起尖尖的代表大黃尖的標志性小石堆,大家在這里合影留念后,開始下撤。</p> <p class="ql-block">下到山底繼續(xù)沿著山脊線行走,午后的陽光很曬,可眼前的景色依然讓人留戀,黃綠色的青草就像綠色的畫布鋪在山坡上,任松林在上面肆意揮灑著深綠色的圖畫。我也如一匹奔馳的駿馬在草原飛奔。</p><p class="ql-block">沿著山脊線,向右轉(zhuǎn),向右轉(zhuǎn)......</p> <p class="ql-block">許久沒人走過的小路消失在松林中,前面的隊友已經(jīng)看不到身影,大漠帶著往事、逆行的魚、礫和我開始下山盲穿模式。</p><p class="ql-block">松林地軟軟的,如同踩到厚厚的地毯般,只是干枯的枝杈橫七豎八的擋著下山的路,開始我們還尋找小路的蹤跡,后來跟著大漠干脆哪好走走哪,方向就是一路向下便是。</p> <p class="ql-block">就這樣在松林中盲穿大約20分鐘后,終于走出松林看到清晰的小路,同時也聽到了不遠處隊友說話的聲音,大漠看著線路圖說我們走了近路。哈哈,只是這近路有點折騰。</p> <p class="ql-block">看到前面的隊友了,山腳下公路邊安師傅的車已經(jīng)到達,前面隊友從公路下撤,大漠又帶著我們幾人從山坡斜插到公路,真是戶外人不走尋常路啊。</p> <p class="ql-block">下午5:40來到停車的馬路邊,安師傅把在水里冰著的西瓜拿出來,站在馬路邊吃著冰冰涼涼的西瓜,這一刻別提多愜意滿足了。</p><p class="ql-block">下午6點啟程,四小時后達到石家莊,美好的旅程結(jié)束。</p><p class="ql-block">今天徒步18.12公里,用時10小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