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兩個年輕人都不如意,去問一位老法師:“我們兩個人在辦公室都被人家欺負,很痛苦。法師,我們是不是應(yīng)該辭掉這份工作?”這個老法師講了五個字:“不過一碗飯?!?lt;/p><p class="ql-block">一個年輕人聽了之后覺得自己開悟了,馬上回去辭職,回到鄉(xiāng)下種田;另外還有一個繼續(xù)在公司里。十年過去了,回家種田的這位青年人用現(xiàn)代的方式來經(jīng)營農(nóng)業(yè),品種改良,成了農(nóng)業(yè)專家;另外一個在公司忍著氣,努力地學(xué),漸漸受到器重,也成了經(jīng)理。</p><p class="ql-block">有一天兩人相遇,農(nóng)業(yè)專家講:“奇怪了,師父講了五個字‘不過一碗飯’,到哪里都能混碗飯,所以我辭職了。你為什么沒有聽懂師父的話呢?”這個人聽了之后說:“不過一碗飯,師父的意思我理解是受點氣也是為一頓飯,多累一點,老板說什么就是什么,自己少一點脾氣,少一點計較就成了。師父不就是這個意思嗎?”</p><p class="ql-block">兩個人又去拜訪師父,這個時候師父已經(jīng)很老了,年紀大了,兩個年輕人說:“師父,你當時說了五個字,我們兩個人理解不一樣,您說說到底誰理解對?”這個非常蒼老的師父說了五個字:“不過一念間?!?lt;/p><p class="ql-block">所有的煩惱、所有的成功和失敗,都是在你的一念之間。所以,當我們決定放下的時候,其實不會失去任何東西。</p><p class="ql-block">所以佛說,這個世界“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應(yīng)住色生心”,佛陀就是讓我們不能關(guān)注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得到的一切和自己喜歡看到的一切,而生這種心——貪心出來。所以“不應(yīng)住色聲香味觸法而生其心”,一個人“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