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摩洛哥王國,簡稱摩洛哥,在阿拉伯語中意為“落日之國”,是非洲西北部的一個沿海阿拉伯國家,東部以及東南部與阿爾及利亞接壤,南部緊鄰西撒哈拉,西部瀕臨大西洋,北部和西班牙、葡萄牙隔海相望。</p> <p class="ql-block">首都拉巴特,位于摩西北的布雷格雷格河口,瀕臨大西洋,與菲斯、馬拉喀什、梅克內(nèi)斯同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主要由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組成,其中阿拉伯人約占80%,柏柏爾人約占20%。摩洛哥是一個伊斯蘭國家,99%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主要為遜尼派。</p> <p class="ql-block">碟中諜5地【烏達亞堡】,堡內(nèi)保留著柏柏爾民居和街道,部分街道為藍白色調(diào),極似圣托里尼,別具風格。這里保留的12世紀建筑繪畫文物。</p> <p class="ql-block">此處被稱為拉巴特的藍白小鎮(zhèn),也可親臨大西洋的浩瀚美景。</p> <p class="ql-block">走進摩洛哥皇家宮殿,其始建于1785年,占地2平方公里,是典型的阿拉伯宮殿建筑。宮殿式樣各異,其中里亞德宮最為宏偉壯麗。</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的政治體制是二元制君主立憲制,國王擁有最高權力。摩洛哥實行君主立憲制以來,國王穆罕默德六世是阿拉維王朝的第22位君主。</p> <p class="ql-block">麥克蘇爾清真寺其建筑風格非常的簡樸樸實,有著完整的結(jié)構(gòu)和著名的建筑藝術。麥克蘇爾清真寺和皇宮距離不遠,是國王專用禱告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守護哈桑塔和穆罕默德五世陵寢的騎兵衛(wèi)士</p> <p class="ql-block">哈桑塔是阿爾默哈德王朝於公元1196年所建,整個建筑群莊嚴雄偉,風格典雅,體現(xiàn)了阿拉伯穆斯林優(yōu)美的建筑工藝和摩特有的建筑風格和裝飾藝術。當時的國王曾懷有一個宏愿,就是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讓所有的軍隊在此禱告,無奈缺乏經(jīng)費和地震頻仍,工程被迫中斷,只留下一百多根未完成之尖塔石柱,時移勢易,這些殘柱在今天卻反而被認為是一種建筑藝術。</p> <p class="ql-block">穆罕默德五世陵寢,位于拉巴特市中心,整個建筑群莊嚴雄偉,風格典雅,體現(xiàn)了阿拉伯穆斯林優(yōu)美的建筑工藝和摩特有的建筑風格和裝飾藝術。此墓非同一般的金碧輝煌,木材皆為檀香。</p> <p class="ql-block">拉伯特塔,高250米,項目采用綠色環(huán)保的先進設計理念,集辦公、酒店和高檔公寓三大使用功能于一體,成為摩洛哥乃至整個非洲大陸的標志性建筑,同時也將成為摩洛哥國家經(jīng)濟繁榮和發(fā)展的象征。它是中國鐵建中標非洲第一高樓。</p> <p class="ql-block">2022年世界杯主賽場體育館</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城鎮(zhèn),</p><p class="ql-block">城鎮(zhèn)中有那么多的酒館,</p><p class="ql-block">她卻偏偏走進了我的酒館。</p><p class="ql-block">這是電影《卡薩布蘭卡》的經(jīng)典臺詞,很多人也是因為這部電影而認識了卡薩布蘭卡這個浪漫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卡薩布蘭卡是摩洛哥的第一大城市,瀕臨大西洋,樹木常青,氣候宜人。現(xiàn)存的摩洛哥傳統(tǒng)元素,毫無疑問仍在提醒著世人輝煌的往昔。而那部著名的同名電影和歌曲,給這座城市烙上了永恒愛情的商標。</p> <p class="ql-block">邁阿密海濱大道是瀕臨大海的一條觀景道。棧道欄桿下伸向海灘的部分, 是一排緊密連接的咖啡座、酒吧、泳池……充滿了悠閑的度假氛圍。</p> <p class="ql-block">里克咖啡館 ,店內(nèi)仿造經(jīng)典電影「北非諜影」里的擺設和氣氛,低垂的棕梠樹、拱型走廊、 白色外墻的咖啡館,幽黃的燈光映在白墻上,更襯托出摩洛哥懷舊復古、頹廢慵懶的氣息,帶您回顧電影中發(fā)生在RICK'S 咖啡館一幕幕動人的愛情和撲朔迷離的諜影故事。</p> <p class="ql-block">卡薩布蘭卡哈桑二世清真寺,占地9公傾,其中1/3面積建在海上。以紀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自海上來。整個清真寺可同時容納10萬人祈禱,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毫無疑問仍在提醒著世人輝煌的往昔。是設備先進,現(xiàn)代化最高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廣場上可以容納8萬名穆斯林同時禮拜,宣禮塔高200米。</p> <p class="ql-block">建筑宏偉壯麗,殿內(nèi)外回廊玉柱氣宇軒昂。潔白的大理石墻壁精雕細琢。</p> <p class="ql-block">主體大殿內(nèi)可容納2.5萬名穆斯林祈禱,正殿兩側(cè)是寬闊席地而坐禮拜廳。</p> <p class="ql-block">哈桑二世廣場又名鴿子廣場、穆罕默德五世廣場,是卡薩布蘭卡的一大景觀。來到廣場,你會發(fā)現(xiàn)成百上千只的鴿子在這里巡游和覓食,滿場飛奔的孩子們在和鴿子戲謔玩耍。不遠處,威嚴聳立的法式教堂和綠樹掩映下的阿拉伯清真寺交相輝映,不同的文化同時存在于這個廣場之上。廣場周邊,都是卡薩的政府部門。這是市政府大樓。</p> <p class="ql-block">法院大樓</p> <p class="ql-block">歌劇院</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中央銀行大廈</p> <p class="ql-block">卡薩布蘭卡的圣人區(qū)是一個充滿歷史和文化氛圍的地方,以其歷史悠久的清真寺、宗教學校和圣人墓地而聞名。</p> <p class="ql-block">卡薩布蘭卡曾經(jīng)作為法國殖民地,其建筑風格融合了法式風情,使得圣人區(qū)成為一個理想化的法國版摩洛哥阿拉伯人社區(qū)。</p> <p class="ql-block">法院大樓</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圣人區(qū),可以感受到一種混搭的魅力,其建筑雖然是法式風格,但融入了許多摩洛哥的裝修細節(jié),展現(xiàn)出別有一番風情的混搭風格。</p> <p class="ql-block">閑逛在連拱廊下的一排排商鋪間,欣賞琳瑯滿目的商品,體驗到一種與國內(nèi)相似的異域風情購物體驗。</p> <p class="ql-block">【沃魯比利斯城】世界文化遺產(chǎn),古羅馬北非遺跡。</p> <p class="ql-block">據(jù)記載,公元1世紀時,這里曾經(jīng)是一座繁華城市,整個城市呈現(xiàn)出一派欣欣向榮景象。現(xiàn)在這里留有保存完好凱旋門和劇場白色石圓柱。甚至連古城街道、居民住房、油磨房、公共浴室、市場等都依然清晰可見,這里還有許多鑲嵌式壁畫。</p> <p class="ql-block">馬賽克地面圖案清晰,佩服古人的技術和智慧。</p> <p class="ql-block">梅克內(nèi)斯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中最年輕的城市,古城最著名的是其蜿蜒徘徊的古城墻和城墻上眾多的馬格里布式古城門,因此梅克內(nèi)斯又有“多門之城”的美稱,保留了更多的皇家氣派。</p> <p class="ql-block">探訪中古世紀老城區(qū),被美國著名雜志(Traveler)評為全球最浪漫的10大城市之一的九世紀的【福茲古城】,在這里人們仿佛回到了一千年前,毛驢仍是百姓主要交通工具。1981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從高山上俯瞰菲斯古城,它建在非州最著名的山脈一一古希臘神話中的大力士神阿特拉斯山脈的三個大臺階上,層次分明,錯落有致,層疊有序。</p> <p class="ql-block">具有近千年歷史的【皮革染色作坊】摩洛哥的皮革制造業(yè)還是很有名氣的,也是當?shù)芈糜蔚囊痪爸弧⒂^穆萊拉赫制革廠。</p> <p class="ql-block">世界最古老的學院,卡魯因大學。它,成立于公元 859 年,是世界上現(xiàn)存的最古老的大學,它是一所教授和傳播古蘭經(jīng)的學院。早期僅是一座清真寺。逐漸發(fā)展成為領先于世界的穆斯林教育中心。</p> <p class="ql-block">古蘭經(jīng)經(jīng)學院四周的立柱和墻體上都有著精美的花紋。摩洛哥伊斯蘭建筑的下部為馬賽克,中部為石膏,石膏上雕刻著古蘭經(jīng)的箴言,上部為雕刻著精美紋飾的木雕,頂部是綠色的屋頂。</p> <p class="ql-block">古城有9600多條小巷,號稱阿拉伯最大的迷宮。在菲斯古城里千萬不能任性亂穿,稍不小心就會被關在這座迷宮里出不來。</p> <p class="ql-block">走進菲斯古城,就如同進入了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傳奇世界。</p> <p class="ql-block">這座歷經(jīng)千年的老城沒有一絲現(xiàn)代雕琢的痕跡,它遠離城市的鋼筋水泥。12萬間古樸的房子與九千多條小巷,散發(fā)著原始且濃郁的中世紀風采。</p> <p class="ql-block">穆雷伊德瑞斯陵寢Moulay Idriss Zaouia(古都修建者),穆雷?伊斯梅爾陵墓不只是個陵寢,同時也是唯一給非伊斯蘭教徒參觀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菲斯古城內(nèi)的國王行宮</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菲斯古城布日魯藍門。布日魯藍門是進入菲斯古城的標志性建筑,1913年由法國人所建。它與菲斯這座千年古城的建筑風格相互融合呼應,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舍夫沙萬位于里夫山寬闊的山谷中,始建于1471年,海拔564米。</p> <p class="ql-block">舍夫沙萬老城依山而建,是阿拉伯人聚居區(qū),本土文化民風非常淳樸自然;這里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藍精靈之城”。</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頂俯瞰整個藍白小鎮(zhèn)不禁感慨萬千;正是這種色調(diào)明快的藍色賦予了小鎮(zhèn)新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悠悠地走進舍夫沙萬老城,踩在細碎不規(guī)則的鵝卵石路上,童話般的世界近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碎步沿街道上的拱形土墻門拾階而上,于是,大片大片藍色開始映入眼簾,迷惘夢幻鋪天蓋地。</p> <p class="ql-block">據(jù)說,小鎮(zhèn)刷成藍色,最初是為了防蚊。而后,人們自發(fā)地把門板、臺階、樓梯、窗臺、花架、郵筒乃至所有目光能及的地方通通刷成了藍色,藍色在這里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舍夫沙萬麥地那—童話世界一樣的藍色小城猶如鑲嵌在山坳里一片藍色的珍珠…</p> <p class="ql-block">階梯和一半墻壁涂繪成藍色,上面白色,</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藍白 相間的小巷中所感受的是一種別樣的情懷。</p> <p class="ql-block">舍夫沙萬是世界四個著名的藍白小鎮(zhèn)之一(希臘的圣托里尼主要用藍色妝點屋頂,突尼斯的西迪布薩義德用藍色妝點門窗,印度的焦特普爾則把整面墻都涂成單調(diào)的藍色)</p> <p class="ql-block">房子涂抹藍白兩色,有淺藍深藍,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國飯:塔基鍋以美味及營養(yǎng)兼具而聞名。一種當?shù)靥厣糜谂腼兊腻佔?,是用黏土制作的,并且與其他鍋類不同,它的蓋子是錐形的,非常適合一些慢燉的食物,例如羊肉,牛肉,雞肉或是蔬菜等等。擺在最下面類似小米一樣的“三碼瑞納”,是一種北非小米飯,一種粗麥制。</p> <p class="ql-block">艾西拉的建筑以白色為主,有著地中海風貌。</p> <p class="ql-block">在1978年,兩位當?shù)爻錾乃囆g家提出把艾西拉建造成一個能夠作為各類藝術表現(xiàn)形式的共同背景的地方。他們邀請了11名藝術家在舊城的城墻上繪制壁畫隨后很多浪漫主義者、詩人、攝影家以及電影藝術家從世界各地前來作展覽,使艾西拉逐漸成為了一個藝術的圣地!這里的麥地那巷子很窄但非常干凈,到處不是畫有漂亮的壁畫就是涂有鮮艷的色塊,漫步其中猶如人在畫中游。</p> <p class="ql-block">被譽為藝術特色小鎮(zhèn)</p> <p class="ql-block">北非要塞“直布羅陀海峽”的所在地—丹吉爾。</p> <p class="ql-block">非洲洞是一個酷似一幅非洲地圖的洞穴,該洞穴在離丹吉爾不遠的大西洋海邊。洞不算大,走進洞里幾十米,拐一個彎就看到盡頭有一個通向大海的洞口,洞口在海平面之上一點點,海潮涌進洞口發(fā)出嘩嘩的潮聲。大力神洞是千百年來海浪沖擊巖石自然形成。從洞口看出去是浩瀚的大海,海鷗飛翔在空中。</p> <p class="ql-block">丹吉爾海邊的斯帕特爾海角燈塔,是摩洛哥最北端的燈塔,隔海相望的就是意大利。</p> <p class="ql-block">這是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分界標。</p> <p class="ql-block">結(jié)束語:摩洛哥是一個多元豐富的國家,有獨特的風景和歷史遺跡,走近它讓我們認識一個“另類的”非洲國家,摩洛哥,很像歐洲國家,卻是一個花園般的非洲國家,被譽為“烈日下的清涼國土”!摩洛哥也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國家之一,又被稱為“北非明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