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父親離開已經(jīng)一個多月了,除了年輕時他外出打工和我外出求學,似乎從沒與父親分別這么久的時間。如果說以前的離別有期限的話,那這一次就是永別,每每想起,總是不禁黯然淚下,憶起父親生前的點點滴滴。這篇美篇文章,去年就擬了草稿,當時父親身體康健,最初草稿擬名《陪伴》,取“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之意。誰知世事無常,不過幾??月的時間,竟天人永隔,最終也將《陪伴》改為《懷念》,謹以去年出行的照片視頻來懷念我普通又令人難忘不舍的父親。</p><p class="ql-block"> 去年6月底,父親因腸道不適,入住醫(yī)院檢查,后赴上海進行微創(chuàng)治療,好在有驚無險,順利返家,正??叼B(yǎng)。雖然是虛驚一場,當時卻也猛然給我敲響了一記警鐘。父母年事已高,不如趁他們身體尚好,腿腳尚為便利,帶他們慢節(jié)奏的出去走走,給在即將第二次赴滬復(fù)查之前,9月份由老公品提議,老弟作陪,一行5人去往普陀山、寧波。原本以為普陀山寧波之行只是陪父母出行的一個美好的開始,我與老弟也約定每年抽出一點時間,陪父母短途出行一至兩次,終究天不遂人愿……</p><p class="ql-block"> 這次行程我選擇普陀山,有兩個原因,一則普陀山是觀音道場,佛教名山。正好母親信佛,天天在家敬香禮佛,每每提及,總是向往之至。去普陀山禮佛,也算是圓了母親的一個心愿,正好又為二老祈福。二則寧波保國寺是千年古建的遺存,它的斗拱梁柱結(jié)構(gòu),令人稱奇。老父親曾經(jīng)做過木匠,這樣的千年木質(zhì)古建筑,對他肯定是有一定吸引力的,最終敲定普陀山寧波的線路,</p><p class="ql-block"> 駕駛員上崗,坐在副駕駛位置的是老弟。請了三天假,放棄周末做生意賺錢的機會陪父母出行,可謂是孝心滿滿。</p> <p class="ql-block">心滿意足的老父親怡然自得地半躺在后座,配合我拍了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杭州灣跨海大橋南岸服務(wù)區(qū),一個五星級的服務(wù)區(qū),每次路過都會在這歇一歇,毫無疑問的這次又是如此,讓父母感受下豪華的五星級服務(wù)區(qū)的氛圍。不能近距離接觸大橋,就與大橋圖片合張影吧,精神矍鑠的父親</p> <p class="ql-block">亞運會即將在杭州舉辦,滿滿的亞運氛圍</p> <p class="ql-block">越近海邊,天空湛藍,白云如冼,</p> <p class="ql-block">朱家尖蜈蚣峙碼頭停好車,華貼心地選擇一??離入口近的停車位,只為了讓二老少走一點路。輪渡船票半價、所有門票免費,無一不體現(xiàn)國家對老人的優(yōu)惠政策,尊老敬老落實到實處。</p><p class="ql-block">以往的輪渡一般都有負一層,有時不能欣賞海面風光,而這次不同于以往,輪渡兩層皆可欣賞海景,為了更好的體驗海天佛國的氣氛,我?guī)Ф系窍咸?,在上層船艙選了個鄰窗的座位。一路夕陽伴我們?nèi)雿u</p> <p class="ql-block">事先聯(lián)系好了熟悉的民宿,老板娘有事出島了,我們熟門熟路,開啟了自助模式。長途跋涉,兩位老人簡單吃了點從家?guī)淼臒?,不愿外出。老弟在門口吃了晚飯,回去陪父母。我和華則信步游玩,一路沿普濟寺,走到千步沙。普濟寺外的放生池,荷葉滿塘,隨風搖曳,似婀娜的舞者,空氣中彌漫著荷花的清香。我們是農(nóng)歷二十四,殘月當空,不過依舊可以想象古人形客的“蓮池月色”的那般清澈的光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經(jīng)過多寶塔,離千步沙尚有百步之遙,寂靜的山路上依稀傳來轟轟的聲音,“什么聲音,不會是潮音吧”,好奇的我們決定一探究竟。越往海邊,聲音越來越清晰,一如以往在潮音洞聽到的如萬馬奔騰的那種轟鳴。</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慣早醒,帶著早起的父母弟弟,在民宿附近的早餐點簡單的食用完畢,-路走,一路逛,十來分鐘,普濟寺的“來了就好”石前留影。</p><p class="ql-block">許是時間尚早的緣故,(六點鐘開門),普濟寺的香客不算多,一進普濟寺的山門,耳畔傳來陣陣誦經(jīng)聲,巧的很一場佛事在圓通寶殿正在舉行,據(jù)說在寺院遇見佛事活動是一種善根與福報,對于父母而言,可以說是幸運之極</p> <p class="ql-block">普濟寺外的放生池,蓮花亭亭玉立</p> <p class="ql-block">上來就好石前父母留影</p> <p class="ql-block">去往慧濟寺的林蔭小道,父親一馬當先.母親緊隨其后</p> <p class="ql-block">佛頂頂佛石刻</p> <p class="ql-block">慧濟寺外的"上來就好"石</p> <p class="ql-block">陸游八十三歲高齡翻山越海參拜普陀山,當時我曾衷心祝愿父母精神矍鑠,越走越遠越走越開心,并以陸游為目標來激勵父母,古人尚且如此,何況今人</p> <p class="ql-block">整個地球唯一一株野生鵝耳櫪且是雌雄同體,導游說是夫妻樹,我也幫父母在樹前留影紀念</p> <p class="ql-block">相互攙扶相伴一生,如此溫暖又美好的背影,父親一生尤其是中年之后包容謙讓毋親,又怎忍心丟下母親呢</p> <p class="ql-block">葫蘆諧音福祿,老年人還是很喜歡這個葫蘆的,主動要求拍照</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法雨寺,正趕上齋飯時間,又一次不同的體驗</p> <p class="ql-block">機緣巧合,進入法雨寺最后一進的一個院落,沒有香客,沒有游人,如入無人之境,格外靜謐</p> <p class="ql-block">從上往下俯瞰,層層疊疊的屋檐,高高低低</p> <p class="ql-block">原來是方丈樓</p> <p class="ql-block">走一路拍一路,父母都極其的配合,鏡頭里留下的是幸福和滿意的笑容,可惜再也見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一天的時間,乘輪渡,坐纜車,對于父母而言,子女的陪伴是最幸福的</p> <p class="ql-block">普陀山禮佛的最后一站南海觀音像,在售票處,檢票的人攔住了老爸,讓他補票,當我掏出身份證時,檢票人情商很高的說了句“目測年齡不足7 0”,雖然是一場誤會,但父母每每談起,總是喜笑顏開,以如此的方式被人夸贊年輕,總是心情愉悅。</p> <p class="ql-block">普陀山禮佛完畢,按照既定的規(guī)劃,去往寧波,晚餐就餐地點</p> <p class="ql-block">全季酒店,晚上即將入住</p> <p class="ql-block">母親時時刻刻在包里找東西,而父親則一幅事不關(guān)己,玩他的手機</p> <p class="ql-block">次日早晨,早餐之后,帶父母去寧波天一閣游覽,天一閣,世界上最早的私人圖書館,選擇天一閣,一則盛名在外,二來父親喜歡看書,雖然幼時因家貧輟學,只有小學三年級的水平,但不妨礙他博覽群書,尤喜歷史地理,禮一點我與父親頗為相似,可見遺傳基因的強大。只不過近年來父親也不能免俗,手機有后來者居上的趨勢,而父親骨灰安葬之際,隨同骨灰安放的就有他最喜愛的手機和地理圖冊。</p> <p class="ql-block">下午回程途中,又特意去了保國寺。之所以選擇保國寺的原因有兩個。其一它附近的保國寺收費站是我們返程必經(jīng)之地。其二它歷史久遠,迄今已1000多年歷史,是我國江南地區(qū)現(xiàn)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結(jié)構(gòu)建筑遺存。我認為父親作為一??傳統(tǒng)的木匠,對有一千余年歷史榫卯結(jié)構(gòu)的古建,肯定是情有獨鐘的,事實證明亦是如此。他從一個專業(yè)手藝人的角度,為我上了最后一堂木工工藝課。</p> <p class="ql-block">去往保國寺途中,有一段登山路,母親嫌累原地休息,老弟留下作陪,而老父親有備而來,拿出早就準備好的拐杖,興致勃勃的陪同我們一同登山</p> <p class="ql-block">途中小??</p> <p class="ql-block">保國寺全景</p> <p class="ql-block">老父親攀登臺階</p> <p class="ql-block">觀看保國寺木結(jié)構(gòu)模型</p> <p class="ql-block">古建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刀鑿斧鋸,是父親熟悉的手工工具,也是他用以謀生養(yǎng)家的工具</p> <p class="ql-block">父親的講述,非常慶幸,在保國寺給父親錄了一些視頻,當初純屬無意之舉,只是覺得平時寡言的父親談到專業(yè)技術(shù)時侃侃而談,沒想到如今卻以此來懷念紀念,其實我也知道父親已經(jīng)離去,作為子女唯一能做的就是照顧好母親,這是我在父親臨終前的保證和承諾,也是我唯一能替父親做的'讓他安心離去的一件事。淚流不止,思念常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