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紐約: 沿著高架走向邊緣

Jining Han

<p class="ql-block">高架花園(High Line Park)是路線,“邊緣”(the Edge)是終點,都是紐約最新的網(wǎng)紅打卡點。 </p> <p class="ql-block">高架花園, 對于美國人來說可算是一個偉大的工程。它位于美國紐約市曼哈頓西邊,長達1.45英里(2.33千米), 南至Gansevoort 街(12街),北到是哈德遜廣場( 34街)。</p> <p class="ql-block">這次來紐約,住在西28街。</p> <p class="ql-block">(28街街道全景)</p> <p class="ql-block">從公寓出門兩分鐘便是High Line出口之一。 </p> <p class="ql-block">上到高架路,首先引入眼簾的是棟39個單元的住宅樓,它由伊拉克-英國傳奇建筑師扎哈·哈迪德設(shè)計。 這是她在2016年去世前在紐約市設(shè)計的唯一一座建筑,也是她設(shè)計的唯一住宅樓。</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High Line上, 人們不禁看地上的火車軌道,它們似乎在講述一個近百年前的故事。 20世紀初,紐約的貨運火車跟其它行人和車輛一樣在市區(qū)穿梭,其危險性可想而知。為了排除安全隱患,紐約于1929年開始修建高架鐵路,讓這些龐然大物在空中行駛 1934年竣工后,幾十年來它是整個紐約市的生命線。 </p> <p class="ql-block">(此圖來自網(wǎng)絡(luò))</p> <p class="ql-block">時代的發(fā)展和變革令火車跟不上趟。到1980年,大型貨車完全終止了這條鐵路的原有使命。大自然逐漸奪回失去了的土地,廢舊的鐵軌邊四處長滿了野草和野花。 紐約市決定徹底銷毀這條沒用的鐵路。 但是居民們在Joshua David 和 Robert Hammond的帶領(lǐng)下成立了“高架朋友圈”,極力主張保留高架路。 2002年,紐約市政府聽取了居民們的建議,開始改造這條老鐵路。到2009年開放的時候,高架鐵路成為了高架花園,形成一道與Hudson River 平行的風景線,衰老的紐約因此獲得了一片青春。 </p> <p class="ql-block">紐約是美國的金融和文化中心,藝術(shù)品無處不在。高架公園里有不少雕塑作品,經(jīng)常輪換,畢竟藝術(shù)家太多了。</p> <p class="ql-block">最令紐約人驕傲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關(guān)系。公園里的花花草草,都是這種和諧關(guān)系的見證與詮釋。</p> <p class="ql-block">走到最南端,這里原來可能是這條鐵路的終點站。 這里有不少關(guān)于這條鐵路的過去和現(xiàn)在的介紹。 </p> <p class="ql-block">藝術(shù)家徐梯善(Tishan Hsu)于1951年出生在波士頓,其父母是上海人。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他就一直借助多重媒介對身體與技術(shù)之間彼此交織的關(guān)系進行著探索。</p> <p class="ql-block">他的作品“car-grass-screen-2” 和 “car-body-screen-2”。</p> <p class="ql-block">南端高架下有各種小吃,還有一位相似華裔的在拉二胡。</p> <p class="ql-block">“與自然對話”(Conversations with Nature: High Line x Ruinart Tour)是一個參觀項目,$35/人,一個小時的參觀以深入了解高架花園的過去、今天和未來。 </p> <p class="ql-block">走到最南端,下了高架往西走兩條街就是貫穿紐約城的Hudson River. 用我們的話說,這條河是紐約人的母親河:河面上的船只穿梭不息,河岸更是高樓密布生機盎然。</p> <p class="ql-block">來到哈德遜(Hudson River )河畔,走到的第一個景點是小有名氣的Little Island. 其標志性地標是兩排貌似高跟鞋的水泥柱子。 </p> <p class="ql-block">走出小島后是57號碼頭和Chelsea 市場,都是很有歷史的建筑,網(wǎng)紅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走了一段路后,我們再次回到高架路往北走。</p> <p class="ql-block">北邊盡頭是哈德遜廣場(Hudson Yards), 這個斥資250億打造的廣場于2019年開放,是紐約市最新潮的地標和打卡點。 </p> <p class="ql-block">(巨型松果新地標(The Vessel), 英文名是原來設(shè)計時暫時起的名字,建好后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征求大眾的意見,結(jié)果有好幾個名字被提了出來,比如“階梯似的麥克.階梯臉/Stairy McStairface," ,“蜂/The Hive," 和 “金剛森林健身館/King Kong's Jungle Gym"等等。但是最后無果,于是Vessel 這個臨時的名字便成了永久。華人根據(jù)建筑的外形取名為巨型松果,倒是很貼切。這個獨特的樓梯式建筑原來是對公眾開放的,但是沒想到自2019年到2021年7月的一年半時間內(nèi)有四個人選擇在這里跳樓輕生。于是它于2021年7月永久性關(guān)閉了。)</p> <p class="ql-block">(這張照片中間是松果塔,左邊的是The Shed,哈德遜廣場藝術(shù)中心。這是一棟可移動和伸縮的的神奇建筑。右邊則是整個小區(qū)最高的商業(yè)樓。 “邊緣”(Edge)觀景臺位于此樓的第100層,是西半球最高的室外觀景臺)。 </p> <p class="ql-block">松果塔的旁邊就是包括the Edge 大廈在內(nèi)的購物中心。</p> <p class="ql-block">Edge是西半球最高的戶外天空甲板. 它懸浮在半空中,給你一種漂浮在天空中的感覺,360度的景色,這是你在其他地方無法得到的。</p> <p class="ql-block">(遠眺Edge)</p> <p class="ql-block">我們很幸運訂到窗戶邊的桌子,等餐時間往外看,觀景臺就在腳底下。</p> <p class="ql-block">不巧的是,我們還沒吃完飯,外面就開始雷電交加。好在觀景區(qū)除了室外觀景臺外,還有可觀四面的室內(nèi)觀景臺,雖然是隔著窗戶,但是足以清晰地俯視整個紐約市。 </p> <p class="ql-block">在太陽落山前,雷電警告終于解除,我們總算出到室外觀景臺,親身體驗一下這個昂貴的打卡點。</p> <p class="ql-block">從驚心動魄的玻璃地板上往下看100層樓,膝蓋比較容易發(fā)軟??</p> <p class="ql-block">靠在傾斜的玻璃墻上的城市上空,大家都搶著到最“危險”的角落拍照。 </p> <p class="ql-block">到邊緣觀景臺是需要預定的。票價$40/人。還有一種辦法是到Pass 餐館吃飯,門票就包在就餐費里了。 我們四個人,點了兩份兩道菜($77/份)和兩份三道茶的套餐,外加兩個甜點。 有人選擇價位低一些的,具體操作我不是很清楚。還要強調(diào)的是如果到餐館就餐的時間晚于預定時間15分鐘,餐位就算自動放棄,而且不退錢。</p> <p class="ql-block">菜單寫的是虹鱒魚(Rainbow Trout), 但我們怎么看怎么覺得像三文魚??</p> <p class="ql-block">紐約式紅燒茄子</p> <p class="ql-block">紐約牛排</p> <p class="ql-block">甜品一:芝士蛋糕</p> <p class="ql-block">甜品二:夏威夷風味冰激凌</p> <p class="ql-block">夜幕漸漸降臨,我們結(jié)束了在Edge的活動,整體來說還是挺圓滿。</p><p class="ql-block">離睡覺還有幾個小時,朋友熱情地帶我們到DUMBO看夜景。 DUMBO是“Down Under the Manhattan Bridge Overpass”的縮寫,意為曼哈頓大橋下的立交橋。 它正好處于曼哈頓大橋和布魯克林大橋的中間,也是個著名的打卡點。 </p> <p class="ql-block">右邊的是曼哈頓大橋,左邊的是布魯克林大橋。</p> <p class="ql-block">2024年的6月30日,就這樣完美結(jié)束。感謝紐約的朋友們!</p><p class="ql-block">謝謝觀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