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生命不可承受之重!</p><p class="ql-block">2022年的11月至2024年的7月,短短不到兩整年的時間,我的父親、母親先后因病離世……。從此,我的身后再也沒有父母曾經(jīng)熱切期盼的眼神和殷殷的叮囑,沒有了父母曾經(jīng)堅強的支持和依托。往后余生,我將獨自負重前行!</p><p class="ql-block">父親是教師,母親是醫(yī)務(wù)人員。我的父母均出生在上個世紀(jì)的三十年代。這一年代的人都有著波瀾壯闊的一生:從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新中國建立、抗美援朝、三年自然災(zāi)害、十年浩劫、撥亂反正、改革開放四十年……,父母這一輩人歷經(jīng)了無數(shù)的滄桑。好在先苦后甜,老有所養(yǎng),我的父親、母親都能夠安逸的享受到幸福美好的晚年生活。</p><p class="ql-block">我們的父母并不完美,他們也有私心、也有偏見,有著各自性格上的倔強和認知方面的不全面……。在近代中國風(fēng)云變幻的一百年里,他們能夠平安、順利的渡過各種難關(guān),并且在力所能及的前題下佑護親人、含辛茹苦撫養(yǎng)大三個自立的兒女,也就很偉大!魯迅先生說:父母存在的意義,不是給予孩子舒坦和富裕的生活,而是當(dāng)你想到你父母時,你的內(nèi)心就會充滿力量,會感受到溫暖,從而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以此獲得人生的樂趣和自由……</p><p class="ql-block">人生苦短!我們父母這一時代的許多人就這樣悄然湮沒在歷史的風(fēng)煙中,如同一粒塵埃,無人知曉、無問輕重……。人到中年或接近老年,我們都不得不接受人生短暫、父母終將老去的現(xiàn)實……</p><p class="ql-block">去祭奠父母公墓的路邊,樹立著這樣的一塊牌匾: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每年的祭奠,只是一種血脈的傳承和親情的回憶。</p><p class="ql-block">人的一生中,總有這么一些時刻,讓我們不得不直面現(xiàn)實,感嘆人生的變幻無常、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和短暫……。我們又有誰?能夠阻擋住歲月年輪那一往無前、滾滾邁動的步伐呢!</p> <p class="ql-block">姑父王繼仁曾長期戰(zhàn)斗在宣寧廣涇抗日前線,新中國成立后歷任寧國縣縣長、縣委書記、徽州地區(qū)人民銀行行長……。寧國縣改市時,寧國市市委、市政府邀請姑父回寧參加典禮,同我父親及伯父的合影。三位老人均已仙逝!</p> <p class="ql-block">那時青春:這是我外公同中國“兩彈一星”元勛、著名火箭專家任新民(原航天工業(yè)部副部長,他的夫人梁女士同我外婆也是廣德同鄉(xiāng)、同學(xué)……)及其弟弟在宣城中學(xué)讀高中時的合影。</p><p class="ql-block">后來外公就讀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松滬會戰(zhàn)時,外公先回了趟家鄉(xiāng)(大哥病逝),烽火連天,復(fù)旦大學(xué)南遷時,外公趕到了江西省,仍然沒有趕上……。照片中的四位老人均已仙逝!</p> <p class="ql-block">我外婆的親哥哥蔡祖莘:1909年生,抗日英雄,先后參加松滬抗戰(zhàn)、上高會戰(zhàn)……,戰(zhàn)功赫赫。1945年解放戰(zhàn)爭的前夕因病退役,返回家鄉(xiāng)廣德楊灘開辦學(xué)堂教書育人,1951年病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