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暑假耿斌和朋友毛雪松及家人一起,帶著我們老兩口和多多選擇比較清涼的沁源縣自駕游。7月3日下午2點半出發(fā),5點半到達沁源縣城,入住酒店,跟著年輕人出來比較享受,行程寬松,酒店條件非常的好。</p> <p class="ql-block">入住酒店后,毛雪松朋友是當?shù)厝藥覀兊剿倚抡麓鍏⒂^新蓋獨門獨院的小二樓,現(xiàn)在農(nóng)村條件非常好,家里水電暖配備齊全,也是集中供暖。正好趕上村里唱戲,《龍頭拐》(免費送戲下鄉(xiāng))</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七點在酒店吃了豐盛的早餐,稍事休息,8點出發(fā)前往靈空山,靈空山距縣城30公里。</p> <p class="ql-block">靈空山景區(qū)位于沁源縣西30公里處的靈空山鎮(zhèn)境內(nèi),景區(qū)總面積15.4平方公里。靈空山原名九頂山,因佛教活動而得名靈空山。1995年被命名為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2年被命名為國家AA級風景區(qū)。靈空山西靠霍山主峰,北接綿山,南近黃梁山,方圓一百多平方公里。境內(nèi)高山起伏、奇峰競秀、林茂花香,樹種尤以油松為主,被譽為“油松之鄉(xiāng)”。</p> <p class="ql-block"> 九桿旗</p><p class="ql-block">"油松之王"-﹣九桿旗,樹高45米,胸徑1.5米,根部直徑5米,木材蓄積量48.6立方米,樹齡630余年,國家一級古樹。2004年6月,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認定為"世界最大油松",其一枝出土派生3枝后又分作筆直的9枝主干,形象好似9面迎風招展的擎天旗幟,因此得名"九桿旗"。</p> <p class="ql-block">沁源縣的氣候令人陶醉,平均氣溫僅23度,給人一種宜人舒適的感覺。56.7%的森林覆蓋率為這里帶來清新空氣,是夏日避暑的絕佳之地。</p> <p class="ql-block">進入景區(qū)我們遇到了五六只猴子,猴子活潑可愛,它們靈巧地在樹枝上跳來跳去,展現(xiàn)出驚人的身手和平衡能力。</p> <p class="ql-block">猴子那靈巧的身軀,在樹叢中時隱時現(xiàn),使人感覺到它的神秘。</p> <p class="ql-block">靈空山的猴子原本不屬于該地區(qū),而是后來由林業(yè)部門為了給蟒河自然保護區(qū)的野生太行獼猴提供更廣闊的生存空間而引入的。 這些猴子現(xiàn)在自由地在靈空山的山林灌木之間生活,與游客和諧相處,成為了該景區(qū)的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沁源縣擁有眾多自然景觀,如靈空山、沁河源頭、花坡、芊林背、龍鳳峽等。</p> <p class="ql-block">山中心三條溝壑交匯,形成一處奇險的深谷。山巖之上為第四紀老黃土覆蓋,適宜植物生長且雨量充足,所以林木郁郁蔥蔥,山花野草遍地。山中巖洞較多,險峰競秀,幽靜奇特。</p> <p class="ql-block"> 圣壽寺</p><p class="ql-block">圣壽寺建于靈空山中"半面佛"巨壁之下,背崖臨谷,雄視南天。唐僖宗乾符年間,唐懿宗第四子(僖宗兄)李侃到靈空山削發(fā)為僧。僖宗欽命新建禪院,唐昭宗景福二年寺廟完工(公元893年),曾稱"鐵瓦寺",五代后稱"先師禪院",北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宋太祖趙匡義御筆賜額為"圣壽寺",一直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存建筑為明、清遺構。建筑依崖而建,由西向東依次建有西偏院、中院西跨院、中院、中院東跨院、東偏院五處院落。寺院現(xiàn)存碑刻11通。北部崖壁由東向西分布有茅庵、凈身窯、文殊殿。殿內(nèi)供奉有先師菩薩與龍王神像。靈空山古建筑群2013年被國務院核定并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從圣壽寺出來,我們返回酒店,猶豫在山上,中餐大家用隨身帶的小吃湊合一下,晚餐好好補充,選擇東北鐵鍋燉,美美的吃了一頓。</p> <p class="ql-block">7月5日早,用過早餐,九點出發(fā)前往沁河源頭</p> <p class="ql-block">沁河,黃河一級支流。</p> <p class="ql-block">沁河長485公里,流域面積13532平方公里。山西省境內(nèi)長360公里,流域面積為1.07萬平方公里,沁河也是山西晉城市境內(nèi)第一大河。</p> <p class="ql-block">沁河流域風景美麗,不僅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還是許多文化和歷史遺跡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從沁河源頭出來,前往花坡,一路下起了小雨,到達花坡雨還在下,花坡氣溫很低,景區(qū)有租棉衣的,我們把隨身帶的衣服都套上,打著雨傘游覽花坡,耿斌和潤福怕冷沒有下車。</p> <p class="ql-block">自駕前往沁源花坡的沿途的風景啊,美得讓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花坡是山西省沁源縣西北部居于綿山之巔的一個山坡,海拔1800米到2000米,因此具有高原氣候特征。山頂呈饃頭形,平緩無崖,林木稀少,遍地生長著矮矮的野草和豆科植物,每年秋季,豆科花開,五顏六色,各具形態(tài),密如栽種,故名“花坡”。秋高氣爽之日登臨游覽,遍地花香,牛羊蹣跚,令人神氣清爽,如入西北高原,別有一番情趣。</p> <p class="ql-block">從花坡出來,回到縣城已是下午2點半,多數(shù)飯店下班了,找到一家飯店,還不錯給我們煮了餃子吃。四點開始返程直奔太原,7點回到溫馨的家里,沁縣游結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