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王硇,久仰盛名,然一直未能親身體驗(yàn)其魅力。在2015年6月27日的一天,有幸踏上了這片傳說中的美景。我們乘坐方舟旅行社的大巴,在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中踏上旅程。</p> <p class="ql-block">經(jīng)過了近兩個小時的行駛,車輛終于抵達(dá)了王硇的村口,一塊大型石雕躍入眼簾,上面刻著“王硇”二字,猶如一位熱情的向?qū)?,歡迎著我們的到來。</p> <p class="ql-block">石雕距離村落頗有一段路程,大致需耗費(fèi)二十分鐘的腳步。步入村莊的那一刻,第一印象便是那般的潔凈與齊整,仿佛村中的每一石每一瓦皆經(jīng)過精心的梳理。在村口,迎面矗立著一塊巨大的石牌,上面刻錄著此地的簡介與旅游路線圖。它不僅彰顯著山村獨(dú)有的文化氣息,更仿若一張張開的雙臂,熱情地?fù)肀е鴣碜运拿姘朔降挠慰汀?lt;/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首站,便是一片古韻盎然的村落。在此,得益于向?qū)趵蠋煹牟W(xué)多識,我們得以一窺這個村莊的悠久歷史。</p> <p class="ql-block">相傳,原明朝鎮(zhèn)京總兵、四川成都府兩崗 村王得才在建北京紫禁城時,奉命往北京 押運(yùn)黃綱,行至河北 邯鄲黃粱夢時遇土匪搶劫,黃綱丟失。因 畏懼官府追查,滅門九族,他才帶領(lǐng)家人 逃至沙河市。最初在現(xiàn)市區(qū)周邊尚賢、正 招一帶定居,因這些村緊鄰官道,怕被發(fā) 現(xiàn),后才遷至現(xiàn)在的山區(qū)王硒村定居,至 今已24代,有600多年歷史。</p> <p class="ql-block">僅憑耳聞,王硒村便激發(fā)起人們一探究竟的渴望。踏入其中,你將領(lǐng)略一個比心中畫卷更為絢爛的景致。仰望那些矗立的石樓,它們?nèi)缤爬系男攀?,靜默相對,每一座都是用紅石砌成墻壁,覆蓋以蔚藍(lán)的瓦片,既展現(xiàn)出北方的莊嚴(yán)雄壯,又不失南方的韻致柔美,宛若南北文化精粹的瑰寶,交織出一片獨(dú)特的風(fēng)景。</p> <p class="ql-block">估計生在南方的王得才,當(dāng)初在構(gòu)建宅邸時,曾誤以為北方與南方同樣濕潤,因而將屋脊覆蓋以瓦片。豈料這一誤打誤撞,竟鑄就了一座今日的建筑瑰寶。</p> <p class="ql-block">當(dāng)你漫步于青石鋪就的街道,便會發(fā)現(xiàn)這座古老的村落,它不僅是一處文化歷史交織的典范,更是一段智慧與機(jī)智編織的傳奇。整個村落,找不到一條筆直的街道,盡管按照房屋布局可以有直線的道路,但設(shè)計者卻故意將它們設(shè)計得曲折,以此與來犯者周旋,并利用有利的地形來打擊侵犯者。</p> <p class="ql-block">每一座石樓以庭院為紐帶,門戶為脈絡(luò),相互之間緊密相連。每當(dāng)行至分岔之點(diǎn),石樓頂端總會附帶一間耳房,其職能猶如喵星人的銳利雙眼,守望四野,一旦有訊息閃現(xiàn),便能即時傳遍整個村落。這座村落,宛若一座無墻的城堡,既有攻之策略,亦備守之堅固。</p> <p class="ql-block">前行的腳步間,讓你步入了一部活生生的歷史長卷。目之所及,那些錯落有致的“東南缺”建筑躍然眼前,每一串石砌的樓群,并未嚴(yán)格地左右平行排列,而是自然地向著前方的東南方位微微退去,留下一角空缺,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有錢難買東南缺”的古老諺語,同時也在謙遜地預(yù)留出一片佳風(fēng)水,贈予周邊的鄰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王硒,還有一個是家家都種蘋果樹,它的寓意是平平安安,是承載著先人 為了躲追捕、求平安的傳統(tǒng)。而在每個拐 角處的石碾,被村民稱作是”青龍”,寓意是看守街口鎮(zhèn)邪之意。</p> <p class="ql-block">風(fēng)雨交織,歷經(jīng)六百年滄桑,這座秀美的山村沉淀了豐富的文化傳說。那條“讓人三尺又何妨?”的彎曲小巷,令人由衷敬佩先輩們的寬容大度。而那曲折巷道起源的傳說,又讓人不得不贊嘆王硒村前輩的智慧。為了使負(fù)重前行的犟驢順利穿行,他們竟然巧妙地將轉(zhuǎn)彎處的紅石磨成半圓形,由此誕生了“拐彎抹角”的俏皮說法。</p> <p class="ql-block">最為古色古香有文化底蘊(yùn)者,莫過于那歷經(jīng)歲月洗禮的“門當(dāng)”與“戶對”。這兩個器物,宛如古時的窗戶紙,透出一戶人家的底蘊(yùn)。無需踏進(jìn)其家門,僅從門樓上的“門當(dāng)”與“戶對”即可洞察其家族的歷史與地位,它們是古時身份的象征,亦是家境的映照。透過這一扇扇石雕或木刻的窗戶,中華古建筑的韻味與文化的深邃得以展現(xiàn),令人嘆為觀止,深感建筑與文化之博大多彩。</p> <p class="ql-block">不經(jīng)意間,一座迷宮般的寨子轉(zhuǎn)到了頭。 我們興趣越來越濃厚,開始上山。山越走 越陡峭,越走風(fēng)景越別致,終于來到了王硇村正南的紅楓山。</p> <p class="ql-block">登至山頂,奶奶廟就在眼前。宏達(dá)的建筑 群使人目不暇接,因上山消耗體力太大, 使我已經(jīng)沒有心情好好瀏覽一番,但它確 實(shí)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頂俯瞰王硒,四周一塊塊梯田像一幅幅展開 的畫卷,方方正正,錯落有致。遠(yuǎn)處的山 脈,被薄霧纏繞,若隱若現(xiàn),似仙境一 般。而山下的王硒,一座座石樓錯落有 致。難怪其先祖王得才會選中這么好的地 方來定居。</p> <p class="ql-block">王硇村這種易守難攻的位置,也賦予了其 濃厚的革命色彩:它曾是沙河縣抗日政府 所在地,許多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曾經(jīng)在這里 生活和戰(zhàn)斗過,村里至今還保存有抗日縣 政府、抗日獨(dú)立營、抗日高小等舊址。足見其革命色彩之濃厚。</p> <p class="ql-block">王硇村,宛如一幅徐徐展開的歷史長卷,其間的建筑如同活化石,靜靜地訴說著文化的傳承與歷史的厚重。南方之靈秀與北方之雄健在這里交織出一幅獨(dú)特的建筑畫卷,它不僅是一處凝固了的時間切片,更是一本活生生的文化史書,讓我們得以在建筑與文化的交織中,在歷史的每一次回眸中,領(lǐng)略到一種別樣的美麗和深邃。這不僅僅是一場知識的盛宴,更是心靈的旅途,讓人流連忘返,心馳神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