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甘熙(1787~1853)清藏書家。字實庵,一作石庵,江寧(今江蘇南京)人,甘福子。道光十八年(1838)進士,以知縣發(fā)往廣西,選戶部廣東司兼云南司主稿。一生博學(xué)強記,祖父甘國棟便已有數(shù)萬余卷藏書,父甘福,建藏書樓“津逮樓”,取《水經(jīng)注·河水》語句:“河北有層山,其下層巖峭舉,壁岸無價,懸?guī)r之中多石室焉,室中若有積卷矣。而世上罕有津逮者,因謂之積書巖”。既是石頭(建筑),又有津逮之名。藏書有10萬卷。少年時期曾遍讀“津逮樓”藏書,懂天文、識地理,曾經(jīng)為道光皇帝的寵妃選墓地,由此獲道光皇帝的嘉獎。不愿居于京師,稱疾告老還鄉(xiāng)。致力于南京地方文獻和史料的搜集,家有藏書樓“津逮樓”,道光十二年(1832)落成,藏書10余萬卷?!敖虼恰苯ǔ扇暌院螅瑯桥杂衷鼋〝?shù)間書屋,墻壁上嵌有“三十六宋磚”。另有“文瀾軒”,有藏書數(shù)萬卷,咸豐三年(1853)毀于兵火。幸存的部分藏書經(jīng)甘氏族人商議,捐贈給龍蟠里國學(xué)圖書館(今南京圖書館)珍藏。其中流落在外的宋版《金石錄》,現(xiàn)代藏書家趙世暹于1951年發(fā)現(xiàn)后,無私捐贈北京圖書館。故居俗稱“九十九間半”,又名“友恭堂”,是南京現(xiàn)存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私人住宅,現(xiàn)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故居內(nèi)建有南京民俗博物館。藏書印有“甘氏藏書”、“金陵甘氏藏書”、“津逮樓”等。著有《白下瑣記》、《建康實錄》、《侗蔭隨筆》、《日下雜識》、《靈谷寺志》、《金石題詠匯編》、《壽石軒詩文集》等。</p> <p class="ql-block">印文:博則精</p><p class="ql-block">款:甘熙刻印客南亭</p><p class="ql-block">印面:1.1*0.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