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再也拍不出這樣的照片了?。ㄎ业慕^版風景老照片)

葉 松(秋月無邊)

<p class="ql-block">導言:年輕時,大江南北跑了很多很多風景名勝,到了哪兒還喜歡登高、探險、獵奇,留下了許多許多照片。退休以后,把這些照片拿出來慢慢整理、欣賞,發(fā)現(xiàn)有許多風景照片可能是獨一無二的絕版。</p><p class="ql-block">您可能第一次看到這些風景照片,也可能今后再也看不到這些風景照片了!為什么呢?由于我國旅游景點的管理滯后,早期許多景點,特別是許多文物保護單位,基本上處于無人管理,或者管理規(guī)章形同虛設,游客可以隨意接近文物;另一方面,我們游客的文物保護、文明旅游的意識淡薄,年青人受獵奇心理的驅使,喜歡走到對文物可能造成影響,對生命可能造成傷害的地方;第三,由于許多早期開發(fā)開放的景點,存在規(guī)劃不善,動線不暢,道路設施陳舊等問題,更改了原先的景點設置和道路狀況;第四,由于飛速發(fā)展的城鄉(xiāng)建設,影響,或者破壞了許多原先清凈的景點環(huán)境。所有這些原因,使得最早游玩的許多景點更改、完善了管理措施、道路設施,現(xiàn)在再去到這些景點,再也拍攝不到原先的畫面了,當時留下的照片成了絕版!</p> <p class="ql-block">1987年5月2日,在參加“廣深珠”十日游期間,抽空到廣州的沙面玩玩。一下子被沙面的異國風情建筑與幽靜清凈的環(huán)境吸引住了。在沙面臨珠江的欄桿處留下了在沙面的第一張照片。從此以后,只要去廣州,必去沙面,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越來越找不回當初那種清凈的感覺,四周的高樓大廈和越來越多的游客,讓沙面失去了當初對我的吸引力。</p> 1974年開始,廣交會重新選址流花路展館,第35屆-第103屆廣交會在此舉行。我于1987年5月3日特地到廣交會會址前留影。如今這里已經(jīng)被打造為“老廣交IP硅谷”。從2008年10月第104屆廣交會開始,廣交會全面移師廣州海珠區(qū)琶洲會展中心展館。 深圳國貿(mào)大廈曾經(jīng)以三天一層樓的建設速度,創(chuàng)造了建筑史上絕無僅有的新記錄。1987年5月4日,我與女兒來到深圳,參觀了深圳改革開放的代表建筑-國貿(mào)大廈。當時的國貿(mào)大廈孤零零地屹立在深圳市羅湖商業(yè)中心區(qū)的嘉賓路與人民南路交匯點東北側。如今的國貿(mào)大廈已經(jīng)被眾多的高樓大廈包圍,要一眼就找到它還真不容易。 沙頭角中英街地處深圳市東部沙頭角鎮(zhèn)南部,是一條長不到250米、寬不到4米的小街。中英街東側屬中方,街西側屬英方。1997年香港回歸后,東側屬深圳,西側屬香港,成了"一街兩制"的縮影。我于1987年5月5日,帶著女兒一起來到沙頭角中英街。以后又去了幾次,但這座“沙頭角”的門樓再也沒見到了。 <p class="ql-block">1950年,周恩來曾經(jīng)對修筑中南海的工人說:“中南海自古人民建,人民修,但人民卻沒有享受到它的美麗。這次修成后,我們要請人民代表來這里做客觀光,今后還要逐步成為人民游樂的場所。”從1980年5月開始,實行在京各單位有組織地發(fā)票于周六、周日參觀中南海;可參觀的景點包括豐澤園、瀛臺等,最多時一天超過上萬人。我于1987年5月30日隨一個北京旅游團走進了中南海,參觀了豐澤園、瀛臺等,還進入毛澤東住過的菊香書屋,看到了老人家睡的那張?zhí)卮筇柕拇病?lt;/p> <p class="ql-block">2004年,北京市旅游局、發(fā)改委、商務局還曾鄭重提出將中南海部分區(qū)域向旅游者開放的建議。中南海具有歷史文化遺產(chǎn)與政治運行中樞這二重性質。從兩個方面看,都有開放的道理。作為歷史文化遺產(chǎn),具有公共屬性,讓公眾參觀游覽,是當今世界各文明國度通行的做法,也是遺產(chǎn)保護的應有之舉。開放中南海的意義不僅是增加一個旅游景點,而且是一種主權在民的宣示,讓中國公民既履行保護文化遺產(chǎn)的義務,也享受欣賞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權利。不知道咱老百姓什么時候才能重新走進中南海?圖為本人1987年5月30日在中南海來鶴齋前的照片,真心不希望這樣的照片稱為絕版照片。</p> 故宮鐘表館設于位于故宮的奉先殿內,是一座單獨收費的博物館;鐘表館是故宮博物院文物藏品中的一個特殊門類,所展出的中外制造的鐘表超過1500件,展出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珍品。我于1987年5月31日第一次參觀故宮鐘表館,留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此后雖然再去故宮,參觀鐘表館,但從早到晚,人滿為患,真的很難很難拍攝到這樣照片了! 北京天壇圜丘是皇帝舉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場所,又稱祭天壇;圜丘位于天壇南半部,坐北朝南,四周繞以紅色宮墻,上飾綠色琉璃瓦,俗稱“子墻”,始建于嘉靖九年(1530)。我于1987年6月3日,來到天壇游玩,到天壇圜丘旁,我爬上圜丘四周的綠瓦紅墻,背靠石柱,拍下了這張不文明的旅游照片?,F(xiàn)在,可能誰也不可能爬到子墻上,拍出這樣的照片了。 寶光寺位于四川成都新都區(qū)寶光大道,為佛教禪宗叢林,始建于隋代,現(xiàn)為清代重建遺存。1987年2月16日,我隨上海鐵路旅行社組織的旅游團乘車去新都縣,游覽了寶光寺,在“寶光禪院”大門前留影。此后幾次去新都寶光寺發(fā)現(xiàn),香客、游客都是從左側門進入,右側門出來,“寶光禪院”匾額下的中門始終是關閉的。 我于1988年4月25日,應山東省菏澤地區(qū)行署的邀請,參加了當天在忠義堂前的大院內舉行的水泊梁山忠義堂竣工典禮。周圍四里八鄉(xiāng)的老百姓像潮水一般向忠義堂涌來。我在忠義堂前留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 梁山忠義堂于1987年5月開始破土動工,并在1988年竣工落成。這一建筑是《水滸傳》中的著名地點,位于山東省西南部梁山縣的水泊梁山風景區(qū)虎頭峰,是水滸寨的主體建筑。圖為本人在竣工典禮時拍攝的照片。 忠義堂原名為聚義廳,晁蓋在曾頭市中箭去世后,宋江成為山寨之主,他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并在門前豎起了“替天行道”的主旨大旗。忠義堂的建立體現(xiàn)了梁山好漢保國安民、替天行道、報效朝廷的心境。圖為本人在竣工典禮時拍攝的照片,大院內坐滿了前來參加典禮的各界人士。 1990年3月17日,我與上海國內旅行社協(xié)會及旅游界的多家旅行社老總們再次來到梁山縣,游覽了梁山忠義堂;忠義堂的山門掛著“水滸寨”的匾額?,F(xiàn)在水滸寨匾額改掛靖忠廟匾額了。 我于1990年3月17日拍攝的忠義堂山門水滸寨的照片,現(xiàn)在這座山門改作靖忠廟的山門了。 走進山門,就是忠義堂大殿了?,F(xiàn)在這座大殿改為靖忠廟的大殿了。在忠義堂的背面,重新建了一座水滸寨忠義堂。 1988年4月29日,我從菏澤到曲阜,參觀游覽了“三孔”旅游區(qū)。在孔林從至圣林牌坊,到圣林門的這段路,全部都是沙土路;現(xiàn)在這段路全部改為青石板路了,原先那種古樸之風韻再也看不到了;當然,現(xiàn)在雨天再也不用走原先的泥漿路了。 同樣的原因,1988年5月24日,從定遠來到鳳陽縣,游覽明皇陵墓道也由沙土路改為石板路了。明皇陵位于鳳陽縣城南7公里處,是明太祖朱元璋父母陵墓,初建于吳王時期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明洪武二年后又兩次大規(guī)模修建,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竣工。陵園占地2萬余畝。當時有城垣三重,周長二十八里,其內“宮闕殿宇,壯麗森嚴”。享殿、齋宮、官廳數(shù)百間。歷經(jīng) 600余載,雖經(jīng)多次兵亂,但陵前神道上的三十一對(原為三十二對)石象生和皇陵碑、無字碑及墳丘等保存完整?;柿瓯臑橹煸坝H撰,石象生數(shù)量之多、刻工之精美為歷代帝王陵之冠。 1988年8月18日,我們應浙江新昌縣政府的邀請,參加浙東旅游資源考察活動。當日游覽了天臺山石梁飛瀑后,又游覽了天臺山龍游澗;我坐在瀑布激流旁的巖石上留下這張照片。很顯然,現(xiàn)在絕對不可能讓游客坐在存在危險因素的地方的。 游客們走入乾陵,抬眼便見兩座凸起來的山丘,這便是乾陵“睡美人”的雙乳。一位詩人在詩文中這樣寫道:“南對乳丘思大業(yè),下臨后土望長安?!比榍馂榱荷缴椒宓闹匾M成部分,當?shù)厝怂追Q這兩座山為“奶頭山”。正是這兩座山峰的存在才使得整個梁山遠看如同一臥睡之少婦。我于1989年7月29日,來到乾陵前的雙乳峰,拍攝了這張圖片。 <p class="ql-block">1989年7月29日,我們經(jīng)咸陽禮泉縣、乾縣到乾陵。我?guī)е笥褳蹒鞯呐畠簽醯づ郎狭肆荷健?遠看乾陵的墓道(司馬道)從兩個土坡之間直達山下,再前面就是一馬平川。兩個土坡上各有一個高高隆起的土疙瘩,我問烏琦的女兒烏丹,“那是什么?”她說是山,我問她,“那個山像什么?”她竟然回答說,“像我媽的奶子?!本烤故谴笞匀坏纳衿妫€是小姑娘的想象力豐富呢?2023年,文物部門在乾陵雙乳峰上各建了一座闕樓,從此再也不見乾陵梁山的雙乳峰奇觀了。</p> 1989年11月,應浙江新昌縣政府的邀請,參加新昌大佛寺風景名勝區(qū)總體規(guī)劃評審會。1989年11月26日考察、游覽了新昌穿巖十九峰風景區(qū);我在韓妃江邊采風時,登上了穿巖十九峰之一的纜船峰峰頂。 站在纜船峰峰頂,似有凌空飄逸的感覺?,F(xiàn)在,風景區(qū)加強了安全管理,游客是不得登臨纜船峰峰頂了。 武威沙漠公園位于甘肅省武威市城東22公里處的騰格里沙漠邊緣,始建于1986年,占地1.2萬畝,是國內最早在沙漠中建立的公園,被譽為“沙海第一園”,現(xiàn)在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1989年12月22日下午,我與參加酒店用品訂貨會的朋友們來到武威沙漠公園,我站到公園內坍塌為土堆的長城遺跡上,拍下了這張圖片?,F(xiàn)在公園內的長城遺跡得到保護,游人不得入內,更不能站到長城遺跡上了。 蘭州黃河鐵橋,又名中山橋,位于甘肅省蘭州市白塔山下的濱河路中段。蘭州黃河鐵橋采取美國橋梁公司設計、德國泰來洋行承建、中國工匠施工的合作模式建造。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5月9日,蘭州黃河鐵橋工程正式開工。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年)8月19日,蘭州黃河鐵橋竣工通行。民國十七年(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始稱“中山橋”。我于1989年12月24日第一次來到蘭州,冒雪游覽了蘭州中山橋(天下黃河第一橋)。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蘭州市按照“修舊如舊”、“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對蘭州黃河鐵橋再次維修加固,將橋體抬升了1.2米;雖然蘭州中山橋的整體結構、面貌沒有大的改觀,但沿岸邊的水泥欄桿改成了花崗石欄桿,也給人面貌煥然一新的感覺。 <p class="ql-block">麥積山位于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qū),是小隴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麥垛而得名。麥積山石窟始建于384-417年,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畫,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世界,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我于1989年12月27日,第一次游覽麥積山。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的張館員親自陪同我購票、寄存照相機,進入山門,登上麥積山,參觀石窟。</p> 這是我于1989年12月27日拍攝的麥積山山門的照片。去年6月,我再次游覽麥積山,發(fā)現(xiàn)原來的麥積山山門改為瑞應寺山門了;現(xiàn)在的麥積山山門搬遷到了距離原山門(門前就是麥積山廣場)很遠的地方去了。 1990年4月1日,我組織上海各區(qū)集管局辦公室主任、信息員舉行千燈、陳墓(1992年1月改名為錦溪鎮(zhèn))、甪直、周莊等江南小鎮(zhèn)一日游活動。到千燈鎮(zhèn)后,在延福禪寺內的秦峰塔前,與我報社辦公室主任王家驤合影。清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一場大火,將秦峰塔上所有木構件燒毀,致使依附于木結構上的所有構件脫落,塔衣蕩然無存,唯存塔身,卻安然無恙。秦峰塔成了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樣子。此后多次游覽秦峰塔,該塔已經(jīng)“穿衣戴帽”,成了一座磚身木檐樓閣式寶塔。 楠溪江漂流最大特色便是竹筏漂流。1990年5月,由上海泗海旅游公司王雅珍帶隊,邀請了上海市旅游局局長嚴廷昌,以及本人、新民晚報蘇應奎、電臺金毓匙、戴琦等記者,赴浙江溫州永嘉縣的楠溪江景區(qū)考察、旅游。1990年5月29日,我們乘坐竹筏在楠溪江上漂流,大家都穿著塑料拖鞋,不怕被漫上竹筏的江水打濕。時隔34年,2024年6月,我再次來到永嘉楠溪江,乘坐竹筏漂流了;現(xiàn)在的竹筏鳥槍換炮了,改成有棚頂?shù)牧?,兩排座椅對坐,地上也不會有江水弄濕鞋子了。因此,我拍攝的原始竹筏楠溪江漂流又成了絕版照片了! 1990年5月29日,我在楠溪江最原始的竹筏上撐篙航行。 1990年6月2日,我與文匯報夏威、上海旅游報劉鴻毅等記者一行,從上海乘車到常熟的蘆蕩鄉(xiāng),參加沙家浜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成立典禮。典禮結束后,我們游覽了當?shù)卣R時搭建的“春來茶館”,在“春來茶館”前留影。據(jù)說,這是蘆蕩鄉(xiāng)的第一代“春來茶館”。 1990年6月4日,我應江蘇江陰市溴化鋰制冷機廠邀請,前往江陰考察、采訪。結束后,來到江陰馬鎮(zhèn)(現(xiàn)改為徐霞客鎮(zhèn)),參觀徐霞客故居;然后在徐霞客墓前的徐霞客雕像旁留影。近年曾再次前往江陰徐霞客鎮(zhèn),參觀徐霞客故居,發(fā)現(xiàn)徐霞客墓地前的徐霞客雕像挪地方了,再也拍不出這樣的照片了。 據(jù)浙江省檔案館資料記載,“行宮”以特種國防工程的名義,于1970年4月建造,內部稱之為“704工程”。除了設計者、建造者和使用者外,無人知曉其真面目。實際上,它是林彪為發(fā)動“五七一”武裝政變而在杭州設立的軍事基地。地下行宮的墻壁都是由四層非常厚的鋼板間隔而成,可以防原子彈,非常堅硬。地下通往地上的出口共有4個,每個出口都有多扇鋼門重重把關,這些鋼門均厚15厘米,重量可達500公斤,想輕易進入是絕不可能的。我于1990年12月13日來到浙江杭州林彪704工程地道入口處(浙賓龍井路門口),在一輛坦克上留下這張照片?,F(xiàn)在,這輛坦克雖然還在,但能夠爬上坦克拍攝這樣的照片估計難度很大。 <p class="ql-block">1991年4月,我赴北京,參加中國旅游報召開的通訊工作會議。1991年4月19日下午,中國旅游報社組織參會人員參觀亞運村,我坐上了北京亞運村村長焦若愚的座位。北京亞運村是亞洲運動會的核心場館,目前一般不對外開放。由于亞運村是重要的場館,其安保措施非常嚴格。即使你能進入北京亞運村,估計是坐不了亞運村村長焦若愚的座位。</p> 應廣元國旅外聯(lián)部經(jīng)理張弓的邀請,我于1991年6月赴四川廣元,參加四川省廣元市劍門蜀道三國覓蹤專項旅游線考察(采風)活動;活動結束后,組織大家游覽九寨溝。 1991年6月25日下午,游覽日則溝,我們穿上雨靴,進入珍珠灘水域中體驗湍急的水流,我在珍珠灘水里玩了好長時間。 人在珍珠灘水域里真夠爽的,我還擺出各種動作拍照。 我在九寨溝珍珠灘激流中玩耍。 參與這項活動的游客還不少呢。 我從九寨溝珍珠灘的上游慢慢地淌水淌到珍珠灘瀑布。此后,我曾兩次到九寨溝旅游,發(fā)現(xiàn)景區(qū)已經(jīng)停止了游客進入珍珠灘水域中游玩的項目,目的是保護九寨溝的生態(tài)和游客的生命安全。我的這些照片也成了絕版的照片。 1991年8月,我作為上海旅行社的一個臺灣旅游團的全陪,從廣州接團,陪同臺灣游客游覽了昆明、重慶、宜昌、武漢、長沙等地的名勝古跡。1991年8月12日,我們乘坐游輪,經(jīng)過長江三峽號稱“夔門天下險”的瞿塘峽峽口。 瞿塘峽峽口,白鹽山、赤甲山兩山對峙,高聳的夔門盡顯雄姿。自從舉世聞名的三峽大壩自2006年5月20日竣工后,自大壩以上的西陵峽西段、巫峽和瞿塘峽水位抬高了100米左右,峽感、氣勢明顯感弱,景觀有所改變?,F(xiàn)在的夔門再也拍不出當初的雄姿來了。 1991年8月12日我們的游船經(jīng)過瞿塘峽峽口,白鹽山、赤甲山兩山對峙的夔門。 ??撇菰娣e7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一典型的高原草地,理想的天然牧場。1991年10月18日,我們參觀了夏河縣拉卜楞寺后,乘大巴,20多分鐘就來到??撇菰?。但見藍天、碧水,流云;悠閑的牛群、翔鳴的飛鳥,一切如詩如畫。2017年、2023年兩次來到??撇菰貏e是2023年,這里建起了??茲竦毓珗@,搭建了長長的人行棧橋,游客一批接著一批,喧囂的人群打破了原先的靜謐氛圍。 我于1991年10月18日在秋日的??撇菰狭粲啊,F(xiàn)在,至少在??撇菰较暮涌h的這一段路上,再也找不到當初這種純凈、靜謐、悠閑的畫面了。 <p class="ql-block">浙江舟山朱家尖北部有一個富于石趣的地方-白山景區(qū),主要有千丈崖、仙女跳、靈鷲峰、天縫臺等景點。我們于1991年11月3日來到千丈崖旁的仙人跳(當時稱作),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名稱改為仙女臺了。我一人爬到仙女臺上,留下了這張照片?,F(xiàn)在這個景點只能看,不能走上去了。</p> <p class="ql-block">仙女臺狀似游泳池上的跳水臺,故稱“跳板石”,又稱“仙女臺”;此石長8米,寬3米余,厚約50厘米。</p> <p class="ql-block">1991年11月3日,我們從米魚洋村旁的對峙鄉(xiāng)(今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qū)桃花鎮(zhèn)對峙村)政府步行至海邊,觀覽仙人橋。仙人橋是一高出海面四五十米的島石,與岸邊僅有七八公尺的距離;在島石的頂部有兩塊大石夾在縫中,兩石上又鋪了一塊石板,便成了仙人橋。人從仙人橋上走過,不看兩旁谷底還好,一看嚇一跳,許多人都不敢走。我不僅從仙人橋上走過,還坐在兩塊大石頭中間鋪的石板上,讓同伴幫我拍了這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我覺得照片沒有把仙人橋的驚險角度拍出來,又到仙人橋下,補拍了一張,可見仙人橋的險峻。</p> <p class="ql-block">1993年6月6日,我們進入梵凈山山門,從總長9.75公里的登山路的零步碑出發(fā),開始全程徒步攀登梵凈山;經(jīng)過長坂坡、梵凈山瀑布、“萬卷書”、“蘑菇石”,再攀登老金頂。途中在老金頂?shù)囊惶幜杩諔已绿幜粲啊?019年我第二次游覽梵凈山時,發(fā)現(xiàn)這里被劃定為危險區(qū),不讓游客進入。</p> <p class="ql-block">甘肅省敦煌市的月牙泉處于鳴沙山的環(huán)抱之中,因其形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古往今來以"山泉共處,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觀著稱于世,被譽為"塞外風光之一絕",鳴沙山、月牙泉與莫高窟藝術景觀融為一體,是敦煌城南一脈相連的"二絕",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勝地。</p> <p class="ql-block">1993年9月18日,我們從酒泉市酒泉賓館出發(fā),游覽嘉峪關后,驅車到敦煌,到鳴沙山風景區(qū),隨眾人一起騎駱駝,游覽鳴沙山、月牙泉。我在月牙泉乘坐了一艘彩色龍船,請同伴幫我拍攝了幾張照片。此后幾次到過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游客只能遠觀月牙泉,根本到不了月牙泉畔,更加不可能乘船游月牙泉了!</p> <p class="ql-block">1993年9月19日上午,我與上海旅行社樂壽海、成都旅行社李光健以及李光健的助手等4人在甘肅敦煌包租了一輛牌號為甘肅31-01214的出租車,司機說,他去過三四次小方盤城了;我們從敦煌出發(fā),走公路到位于敦煌西南30公里處的陽關遺址;再向右轉彎,進入茫茫戈壁灘,司機依照自己曾經(jīng)去過玉門關的記憶和前人開過的車輪痕跡,按照自己判斷的前進大方向,向玉門關前進;一路上只有一望無際的戈壁灘,偶爾看見一叢叢干枯的戈壁植物。起先還有一個遺棄的航空標志做參照物,開了一會兒竟然沒有一點參照物。車在失去了前方的參照物的情況下,方向有點把握不定,司機一下子有點發(fā)慌,擔心迷失方向,走不到目的地。此前曾經(jīng)有司機帶著外國人進入戈壁灘找不到方向,走不出來,全體人遇難的例子。</p> <p class="ql-block">當我們終于看到前方隱隱約約的古遺址建筑時,十分興奮。經(jīng)過近兩個小時的摸索前進,終于到了大方盤城城址,即河倉城。</p> <p class="ql-block">河倉城位于敦煌市城西北約90公里的戈壁灘上。位于小方盤城(漢玉門關)北約10公里處, 因比小方盤城大,故名大方盤城。倫敦藏唐《敦煌錄》有河倉城儲軍糧的記載,因此人們認為它就是河倉城。據(jù)考證,此城建于漢代,是一座儲備糧秣的倉庫,目前在甘肅僅發(fā)現(xiàn)此一處。城為夯土板筑,呈長方形,東西長132米,南北寬17米,殘垣最高處6.7米。城內筑南北方向土墻兩堵,把整個城隔成了3部分。南、北殘壁上留有小洞。似為通風設備。每部分均開南門,外圍東、西、北3 面加筑兩道圍墻,第一道圍墻斷壁尚存。</p> <p class="ql-block">我們繼續(xù)開車到達玉門關。玉門關就是一座四方城,又稱小方盤城,聳立在敦煌城西北90公里處的一個沙石崗上。關城呈方形,四周城垣保存完好,為黃膠土夯筑,開西北兩門。城墻高達10米,上寬3米,下寬5米,上有女墻,下有馬道,人馬可直達頂部。</p> <p class="ql-block">司機說我胖,身體粗壯,可能就我一人爬不上四方城。</p> <p class="ql-block">可是,到了四方城,就是我一人連撐帶擠地爬上了四方城。</p> <p class="ql-block">我爬上四方城后,站在四方城的城上向遠方召喚。</p> <p class="ql-block">當時我在想,可能在100萬個上海人中,只有1人來過玉門關四方城,在所有來過玉門關四方城的人中,只有我一人登上了四方城。</p> <p class="ql-block">我又艱難地爬下四方城。站在城門口留影。</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小方盤城城門口。我再次來到敦煌玉門關(小方盤城)時,四周豎起了高高的鐵欄桿,游人只能遠觀,根本走不到城下,更別說爬上城墻了!</p> <p class="ql-block">敦煌漢長城遺址是中國漢代重要的軍事防御工程,位于甘肅省敦煌市境內,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歷史遺跡。 這些長城包括從堿墩子至馬迷土的主線和多條支線,如玉門關至陽關、陽關至黨河口等。盡管經(jīng)歷了兩千多年的風雨流沙,部分長城被夷為平地,但大部分長城仍然保存下來,其中玉門關西面黨谷隧一帶的長城保存得最為完整,地基寬3米,殘高3米,頂寬1米。</p> <p class="ql-block">1993年9月19日,我們從小方盤城步行不遠,就來到漢長城遺址。這里就是漢長城玉門關至陽關保存得比較完好的一段。</p> <p class="ql-block">由于敦煌玉門關附近的漢長城遠離城市,又沒有正常的道路相通,人跡罕至;其管理也就處于無政府狀態(tài);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走到了漢長城上,留下了好多張照片。</p> 這一段漢長城雖然比較完整,但也面臨風化、坍塌的局面。 這是敦煌玉門關附近漢長城的烽火臺遺址。 漢長城烽火臺遺址。 漢長城遺址。 <p class="ql-block">參觀了漢長城遺址后,到玉門關址管理所吃午飯。玉門關址管理所只有一位管理員,他說經(jīng)常是十天半個月也見不到一個人來這里參觀。</p> <p class="ql-block">1995年5月20日下午,我們游覽井岡山黃洋界景區(qū),這里有一座朱德題寫的黃洋界巨碑,我竟爬到了黃洋界碑的下腳邊,來了一張獨特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我還爬到一座“黃洋界上炮聲隆”的石碑的頂部,模擬發(fā)射迫擊炮的姿勢拍了一張照片。這些現(xiàn)在看來很不文明的舉動,也成了絕版照片。</p> <p class="ql-block">1995年5月20日,我們游覽位于江西省井岡山茨坪北面七公里處的龍?zhí)镀俨既?;龍?zhí)镀俨既河形逄妒似僦Q,即從下到上,共計有五潭。第一潭叫碧玉潭,潭上有碧玉瀑,古稱青龍瀑,上窄下寬,凌空飛瀉,落差達67米,是五瀑中最高的一個;瀑布下落深潭,潭水碧綠,清澈晶瑩,猶似碧玉。我在游覽碧玉潭時,一人爬到一塊刻有“碧玉”兩個大字的巖石上拍攝了這張照片?,F(xiàn)在游客是不能走到這塊巖石上的。</p> 高昌故城位于新疆吐魯番市高昌區(qū)二堡鄉(xiāng)境內,故城遺址四面環(huán)山,地勢低洼,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常年干旱少雨;是西漢至元明時期(公元前1世紀—公元14世紀)吐魯番盆地中心城鎮(zhèn),歷經(jīng)西漢高昌壁、高昌郡、高昌國、唐代西州和高昌回鶻等時期,時間跨度長達1400年左右。高昌故城包括外城、內城和宮城(可汗堡)三重城;城址內分布有大量宗教建筑遺址和宮殿遺址。內城北部正中有一座不規(guī)則的方形宮城,俗稱“可汗堡”。高昌故城在13世紀末的戰(zhàn)亂中廢棄,大部分建筑物消失無存。高昌故城既是中國古代城市營建史上的典型代表,又是世界古代城市遺址中難得的人類文化遺存,成為中國古代地面古城遺址中保存最完好、規(guī)模最宏大的城址之一,與另一座新疆消失的古城樓蘭齊名天下。我們于1997年9月1日,從吐魯番火焰山來到高昌故城遺址,乘坐小毛驢進入故城遺址;故城內無人看守,沒人管理,任憑游客爬上爬下,我也站到可漢堡的墻基上留下了這張照片。估計現(xiàn)在不可能這么隨意拍攝了吧! 蘇公塔又名“額敏塔”,是新疆現(xiàn)存最大的古塔,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蘇公塔是清朝名將吐魯番郡王額敏和卓的次子蘇來曼,為紀念其父的功績,表達對清王朝的忠誠,自出白銀 7000兩建造而成的。蘇公塔高44米,基部直徑10米。塔身上小下大,呈圓錐形。塔中心有一立柱,呈螺旋形向上逐漸內收直至塔頂,共有臺階72級。塔系磚木結構。在不同方向和高度,留有14個窗口,塔身外部有幾何圖案15種之多,可謂精妙絕倫。蘇公塔造型別具一格,莊嚴、古樸,具有濃郁的伊斯蘭風格,是吐魯番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 1997年9月2日,我們驅車至吐魯番市東郊2公里的木納格村,參觀蘇公塔。我進入蘇公塔,走螺旋形臺階,登上蘇公塔,坐在蘇公塔的鏤空的窗戶上,眺望遠處的風光。 <p class="ql-block">我應新疆烏魯木齊博達旅行社張志剛總經(jīng)理的邀請,在結束了西寧、蘭州、吐魯番九日游之后,留下來繼續(xù)到北疆旅游。1997年9月4日,我們抵達克拉瑪依市,來到克拉瑪依油田,參觀黑油山。</p> <p class="ql-block">1997年9月4日,我們抵達克拉瑪依市,來到克拉瑪依油田,參觀黑油山的采油機,俗稱“磕頭蟲”。</p> <p class="ql-block">來到黑油山采油井“克一號井”;我爬上了一號井石油樹,參觀“墻頭泵”。這樣的照片估計一般游客是難以拍攝到的。</p> 怪石溝風景區(qū)位于博樂市東北48公里、阿拉山口西南26公里處的阿拉套山低山丘陵地帶,與準噶爾盆地的名湖“艾比湖”相鄰,面積230平方公里,海拔1200米,素以奇石象形而聞名遐邇,是我國西部罕見的怪石群景觀。褐紅色的花崗巖石,由于強烈風化、雪蝕,演繹成神態(tài)各異的形象,有的像犀牛翹望月,有的像駱駝靜臥,有的如靈芝、蘑菇,有的如龜兔賽跑;有的如展翅欲飛的雄鷹,有的似嘯傲山林的猛虎,有的像思念游子的老人等等,都能在這神奇的“大觀園”中找出他們的身影。 1997年9月6日,我們從博樂市區(qū)出發(fā),走東北方向,到新疆建設兵團農(nóng)五師84團境內的怪石溝。我在怪石溝里驚奇地東跑西竄,尋找各種神奇的象形石。我被這里神奇的怪石傾倒了,我跑到每一塊怪石前面仔細觀看,還情不自禁地坐在一塊像座佛龕一樣的石頭內,模仿和尚打坐的樣子,留下了一張難得到照片。 霍爾果斯口岸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最大的陸路與鐵路綜合性口岸,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口岸之首。位于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霍爾果斯市,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隔霍爾果斯河相望?;魻柟箍诎妒且粱翳F路、連霍高速公路、312國道的起訖點。我們于1997年9月7日,來到伊犁霍爾果斯口岸,深入到口岸的最深處,再往前跨一步就進入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的領土了。 我們在霍爾果斯口岸還有幸與邊檢戰(zhàn)士合影。 1998年8月,受上海八達酒業(yè)公司的邀請,我們到洋河酒廠參觀。8月19日,參觀了洋河酒廠后,我們來到宿遷市南郊徐淮公路東側故黃河堤下,參觀項王故居。項王故里又稱為“梧桐巷”,是楚國貴族、秦末農(nóng)民起義軍的領袖,“拔山蓋世”的英雄、西楚霸王項羽的出生地。我到系馬亭內,騎上了石雕的烏騅馬;系馬亭外有拴馬槽,該槽相傳為項羽飼養(yǎng)烏騅馬所用,保存至今,可渭一絕。2022年9月,我再次來到項王故里,發(fā)現(xiàn)系馬亭的烏騅馬,連同拴馬槽一起被移到了馬廄內了。這張系馬亭內騎烏騅馬的照片又成了絕后的照片。 一百零八塔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吳忠青銅峽市,是始建于西夏時期的喇嘛式實心塔群,是中國現(xiàn)存最大且排列最整齊的喇嘛塔群之一。 一百零八塔塔群隨山勢鑿石分階而建,共分十二階梯式平臺,由下而上逐層增高,依山勢自上而下,按1、3、3、5、5、7、9······的奇數(shù)排列成十二行,形成總體平面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總計一百零八座,因塔數(shù)而得名。一百零八塔是世上稀有的大型塔陣,以其獨特的建筑格局、神秘的西夏歷史和深遠的佛教文化聞名遐邇。 2002年9月4日,我們來到坐落于青銅峽水庫西岸山崖壁下的一百零八塔,參觀留影。 大家分站立在各層的塔與塔之間,來了一張合影,很有味道。據(jù)最近去過一百零八塔的朋友介紹,現(xiàn)在一百零八塔只能遠觀,根本不能走到塔旁,更不可能站到塔與塔之間拍攝照片了!我們的這些照片又成了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