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小三峽指的是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p> <p class="ql-block">龍門峽,主峽區(qū)全長3公里,是小三峽的第一峽,它絕壁高聳,兩山對峙,形若似門,由于山勢雄偉,有不是夔門卻勝似夔門的美譽。</p><p class="ql-block">巴霧峽是小三峽的第二峽,從東平壩至太平湖全長10公里,峽內(nèi)奇峰突起,怪石嶙峋,碧流爭淌。</p><p class="ql-block">滴翠峽,懸棺之奇,棧道之謎,最讓人產(chǎn)生穿越時空的歷史懷想。</p> <p class="ql-block">看見這碧波蕩漾的江水了嗎,這就是小三峽,晶瑩剔透的水,波光粼粼的江,風(fēng)景如畫,美不勝收。</p><p class="ql-block">小三峽和小小三峽是自費項目,每人290元,許多人不愿意參加,原因可能是如外花錢不值,再就是對景點沒有興趣,我認(rèn)為這種想法都不對,其實凡是自費的項目都是好的景點,都不是普普通通的地方,既然選擇出游就要把景看全面,把美麗的風(fēng)景印在心里,記在腦子里,這才叫旅游。</p><p class="ql-block">我被這綠的深隧的江水所感動,深深的沉浸在它的美麗之中。</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前進(jìn),兩岸青山在后退,雖然船兒行駛的不快不慢,但也有乘風(fēng)破浪的感受。</p><p class="ql-block">青青的山,綠綠的水,山水如畫,游在其中,美在心中,感嘆,震撼,大自然的憒贈,江山如此多嬌!風(fēng)光無限好!</p> <p class="ql-block">其實小三峽是長江三峽干流上的一個側(cè)支,僅在這側(cè)支上就有好多架橋梁,過一架又一架,每一架橋梁建設(shè)的都很美觀,大方,大大方便了兩岸民眾的出行。</p> <p class="ql-block">巫山小小三峽位于大寧河滴翠峽處的支流馬渡河上,是長灘峽、秦王峽、三撐峽的總稱,小小三峽是大寧河小三峽的姊妹峽,因比大寧河小三峽更小,故名“小小三峽 ”。</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我們乘坐的游船,船不大能有10多個人,上船必穿救生衣,怕有危險發(fā)生,站著的那位就是船主,是一位長者,自稱已78歲,為了生計迫不得已,但我不相信說的是否真實,因為從臉上看沒那么老,說話利落,邏輯思維明確,而且很會調(diào)動大家的情緒,說起話來詼諧幽默,一路上盡聽他講小小三峽的美麗傳說。</p> <p class="ql-block">船主給我們四人拍了照</p> <p class="ql-block">前邊導(dǎo)游講過懸棺問題。</p><p class="ql-block">根據(jù)諸多民俗專家多年實地考察和大量的本土相關(guān)文史資料顯示,懸棺大多是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遺跡。那時,由于戰(zhàn)爭頻繁,民不聊生,古人就選擇了高不可攀的懸崖峭壁作為葬身之處,當(dāng)時的人堅信:"彌高者以為至孝,高葬者必有好報",棺槨放置在幾乎與水面垂直的天然巖洞中,以示趨吉和盡孝之意。</p><p class="ql-block">在參觀當(dāng)中,偶爾發(fā)現(xiàn)懸崖峭壁上有不規(guī)則的洞口,導(dǎo)游說那就是古人放棺材的地方,好神奇呀!到底怎樣放上去的至今也是個謎。</p> <p class="ql-block">晚上6點多結(jié)束游覽,重新回到我們的長江觀光5號游輪上。三峽,小三峽,小小三峽的游覽全部結(jié)束,再在船上住一宿,明早上到宜昌就下船了。</p> <p class="ql-block">19號早上游輪已??吭谝瞬拇a頭,這兒有上岸的攬車,下船不用費勁了</p> <p class="ql-block">19號又是一個自費項目,參觀三峽大壩,體驗大壩升船機怎樣升降船只。每人290元。</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我們?nèi)龒{大壩的導(dǎo)游,一邊帶領(lǐng)我們進(jìn)入景區(qū),一邊作著講解,講解詳盡,我們洗耳恭聽。</p> <p class="ql-block">三峽大壩簡介</p><p class="ql-block">_三峽大壩景區(qū)位于江心的壇子嶺,這里是三峽工程的制高點,也是360度無死角游覽三峽大壩的最佳位置。景區(qū)分為上下三層,從底層的模型展示廳開始,乘坐扶梯拾階而上,可以看到萬年江底石、大江截流石、三峽壩址基石和銀版天書等景觀。</p><p class="ql-block">網(wǎng)在最頂部的壇子嶺觀景臺上,在大壩的另一側(cè)還能一睹壯觀的五級船閘,作為世界最大的船閘,它可一次通航多艘萬噸級的輪船。而旁邊的垂直升船機則被稱為長江上的電梯,它能直接將船只抬升113米,其技術(shù)難度也被稱為世界之最。</p><p class="ql-block">四三峽工程始建于1994年,于2006年全線竣工,是當(dāng)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源源不斷的電力從這里輸送到祖國各地。而被水壩擋住的三峽庫區(qū),縱深超過600公里,面積超過1萬平方公里,是青海湖面積的兩倍,它呑下了川江的全部流量,讓曾經(jīng)洶涌的川江變得平緩</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三峽大壩的制高點壇子嶺,因為其頂端觀景臺形似一人倒扣的壇子而得名,是觀賞三峽大壩工程的最佳位置,游客可以俯瞰整個三,感受其雄偉壯觀的氣勢,此外壇子嶺還有許多關(guān)于之峽大壩工程的展覽和介紹。</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們在壇子嶺頂端拍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峽工地制高點壇子嶺上豎起一部鋼制書籍雕塑。</p><p class="ql-block"> 這部書籍用不銹鋼制作,高二點五米、寬四米、厚零點四米,重八百公斤,共兩頁。左頁是中文,五百二十個字,右 頁是英文。文中內(nèi)容是壇子嶺的簡介。</p><p class="ql-block"> 壇子嶺海拔二百六十二點四八米,因其形狀如一個倒扣的壇子而得名。它原本是三峽壩區(qū)左岸眾多山頭中的一個普通 山頭,因為周圍的山頭在建永久船閘時都被挖掉而獨留其峰,成為三峽工程的制高點,因此身價培增。壇子嶺上不僅有巨型人 水浮雕、大江截流石、三峽基石,還新添了從基坑挖出的八億年前形成的巖石。站在壇子嶺上,三峽工程盡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游客紛紛和這本書合影,以示壇子嶺我們來過。</p> <p class="ql-block">親眼目睹了三峽大壩建設(shè)的雄偉壯觀,不虧是大國重器,真是超越世界一流的重大工程。</p> <p class="ql-block">我們坐船去體驗大船從60米深怎樣提升到160米的水中。</p> <p class="ql-block">看見前面巷道了嗎?那么窄,這么寬的船怎么能進(jìn)的去?</p> <p class="ql-block">這么大的船居然開進(jìn)巷道,太神奇了,令人十分不敢相信,但這是真的,親眼目睹。</p> <p class="ql-block">船只進(jìn)入巷道,也就是承船箱,船只上行時,從下游引航道駛?cè)氤写瑤P(guān)閉閘門和下游端廂門后,泄去這兩門之間縫隙內(nèi)的水體,松開承船廂與下閘首的拉緊和密封裝置,在驅(qū)動裝置作用下,承船廂上升并??颗c上閘首對接的位置;松開承船廂與上閘首間的拉緊和密封裝置,給閘門之間空隙內(nèi)灌水;開啟上閘首的工作閘門及承船廂上游端的船廂門,船只即駛進(jìn)上游引航道。下行時則相反。</p> <p class="ql-block">船只上升到160米的上游,從巷道又開出去了,這就是三峽大壩升船機的作用,可以瞬間從低谷上升到頂端。反之從上游到下游是反向操作,沒有三峽大壩升船機之前,船只來往經(jīng)過這段路程都是很麻煩的,需提前較長時間的預(yù)約。</p> <p class="ql-block">此刻已經(jīng)在宜昌開往武漢的列車上,扭頭看著窗外飛速倒退的田野和村莊,心中無比感慨,從年輕時的忙忙碌碌,從沒有點滴時間看看外面的世界,除去忙工作就是忙家務(wù),外邊再怎么熱鬧和自己都沒有關(guān)系,至到60歲跟朋友出國旅游一次,從此開了眼界,發(fā)現(xiàn)自己并不是不喜歡熱鬧,而是一直缺乏勇氣,沒有自信心,怕身體如不適給別人添麻煩,但通過第一次出國游就驗證了自己有勇氣有膽量,一切擔(dān)心都是多余的。</p> <p class="ql-block">從宜昌到武漢不到2小時就到,旅行社給安排的酒店就在火車站附近,這家酒店是雅斯特國際酒店,條件很不錯。</p> <p class="ql-block">房間寬厰,兩張大床。</p> <p class="ql-block">小桌椅,電動窗簾。</p> <p class="ql-block">沙發(fā)</p> <p class="ql-block">對武漢的第一印像還不錯</p> <p class="ql-block">晚飯自行解決,我們就在附近的一家面館湊付了,熱干面味道不錯,不貴才10元。</p> <p class="ql-block">20號是這次旅游的最后一天,今天全部交給武漢。</p><p class="ql-block">我們已和大團脫離,在武漢仍然是我們四人小團體,小轎車專門接送我們?nèi)ビ斡[風(fēng)景區(qū)。</p><p class="ql-block">第一個景區(qū),黃鶴樓參觀。</p> <p class="ql-block">黃鶴樓位于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峰嶺之上,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天下絕景"之稱。黃鶴樓是武漢市標(biāo)志性建筑,與晴川閣、古琴臺并稱武漢三大名勝。</p><p class="ql-block">黃鶴樓始建于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唐代著名詩人崔顥在此題下《黃鶴樓》一詩,使它聞名遐邇。</p><p class="ql-block">黃鶴樓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頂,京廣鐵路的列車從樓下呼嘯而過。樓高5層,總高度51.4米,建筑面積3219平方米。黃鶴樓內(nèi)部由72根圓柱支撐,外部有60個翹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萬塊黃色琉璃瓦覆蓋構(gòu)建而成。</p><p class="ql-block">黃鶴樓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筑,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主樓周圍還建有白云閣、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筑。整個建筑具有獨特的民族風(fēng)格,與蛇山腳下的武漢長江大橋交相輝映;登樓遠(yuǎn)眺,武漢三鎮(zhèn)的風(fēng)光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武漢長江大橋是萬里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也是新中國成立后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橋,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建成伊始即成為武漢市的標(biāo)志性建筑。武漢長江大橋是蘇聯(lián)援華156項工程之一,于1955年9月動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車。大橋為公路鐵路兩用橋,上層為公路(107國道),雙向四車道,兩側(cè)有人行道;下層為復(fù)線鐵路(京廣鐵路)。全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1156米,西北岸引橋303米,東南岸引橋211米。從基底至公路橋面高80米,下層為雙線鐵路橋,寬14.5米,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上層為公路橋,寬22.5米,其中:車行道18米,設(shè)4車道;車行道兩邊的人行道各2.25米。橋身為三聯(lián)連續(xù)橋梁,每聯(lián)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為128米,橋下可通萬噸巨輪,8個橋墩除第7墩外,其它都采用“大型管柱鉆孔法”,這是由中國首創(chuàng)的新型施工方法。武漢長江大橋?qū)⑽錆h三鎮(zhèn)連為一體,極大地促進(jìn)了武漢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同時,大橋?qū)⒈婚L江分隔的京漢鐵路和粵漢鐵路連為一體,從而形成了完整的京廣鐵路,對促進(jìn)中國南北經(jīng)濟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游覽完武漢長江大橋后就到中午飯時節(jié),我們在一家飯店又點了熱干面解決了午飯。下午游覽武漢東湖生態(tài)旅游風(fēng)景區(qū),簡稱東湖風(fēng)景區(qū)。</p><p class="ql-block">東湖風(fēng)景區(qū)位于湖北省武漢市中心城區(qū)東部,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文明風(fēng)景旅游區(qū)示范點、首批國家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p><p class="ql-block">東湖生態(tài)旅游風(fēng)景區(qū)面積88平方公里,由聽濤、磨山、落雁、吹笛、白馬和珞洪6個片區(qū)組成。曾經(jīng)屈原澤畔行吟,劉備磨山郊天,李白湖邊放鷹;毛澤東主席48次視察,64個國家的貴賓留下足跡。歷史的一次次留痕,日積月累出東湖的“名湖氣質(zhì)” 。毛澤東一生鐘愛東湖,將其稱為“白云黃鶴的地方”。武漢大學(xué)、華中科技大學(xué)、中國地質(zhì)大學(xué)(武漢)等全國重點大學(xué)坐落在東湖湖畔,成為一道絕佳的風(fēng)景線。</p> <p class="ql-block">我們乘坐觀光車游覽的東湖聽濤區(qū)。</p> <p class="ql-block">美麗的東湖,水清柳綠,風(fēng)景迷人。</p> <p class="ql-block">潺潺的水,習(xí)習(xí)的風(fēng),浪漫的風(fēng)景令人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湖邊的小黃花正在盛開,遠(yuǎn)處還有一座拱橋。</p> <p class="ql-block">這兩只形似駝鳥的造形在湖邊亭亭玉立。</p> <p class="ql-block">五天的行程馬上就結(jié)束了,這次仍然收獲不小,第一收獲了朋友和友誼,第二收獲長江三峽以及重慶和武漢的風(fēng)光,第三收獲了愉悅的心情和健康的身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