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北半環(huán)線游覽結(jié)束了(另一半環(huán)線沒興趣,沒去游),回程經(jīng)過古城洛陽、開封,順路到此一游。</p> <p class="ql-block">由西寧坐火車到絡(luò)陽。</p> <p class="ql-block">道路中間和兩側(cè)的法國梧桐樹也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市區(qū)龍門大道。</p> <p class="ql-block">龍門大道的樹木很好。</p> <p class="ql-block">龍門石窟</p> <p class="ql-block">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石刻藝術(shù)寶庫,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shù)的最高峰"?,F(xiàn)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5A級旅游景區(qū)。龍門由大禹治水中所開鑿,魚躍龍門的傳說亦發(fā)生于此。其石窟開鑿于北魏孝文帝年間,歷經(jīng)十余個朝代長達(dá)1400余年,現(xiàn)存洞窟像龕2345個,造像十一萬余尊。龍門石窟造像多為皇家貴族所建,主要有按照武則天形象塑造的盧舍那大佛等。還有外國人開鑿,的造像。龍門石窟不僅對國內(nèi)其他石窟開鑿產(chǎn)生重要影響響,甚至遠(yuǎn)及東亞朝、韓、日等國,如日本奈良東大寺,韓國石窟庵等均受其影響。</p> <p class="ql-block">奉先寺盧舍那大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盧舍那像龕,唐高宗初。公元672年皇后武則天助脂粉錢2萬貫,公元675年功畢。盧舍那佛高17.14米,頭高4米,豐頤秀目儀表堂堂。是中國唐代佛教雕刻藝術(shù)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大佛及其他洞窟的小佛龕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大部分是人為的。</p> <p class="ql-block">龍門石窟與伊河。</p> <p class="ql-block">伊河。</p> <p class="ql-block">洛陽白馬寺是中國佛教的發(fā)源地,始建于東漢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后第一座官辦寺院,乃中國、越南、朝鮮、日本及歐美國家的"釋源"和"祖庭"(白馬寺把佛教傳到這些國家)。成為世界各地佛教徒參拜的圣地,20世紀(jì)以來日本、泰國、印度、緬甸政府相繼出資在白馬寺建佛殿,使之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中、印、緬、泰四國風(fēng)格的佛殿國際化寺院,美國、德國、加拿大皆出席該寺方丈升任法會。作為國際化最高的寺院,白馬寺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寺"?,F(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4A級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泰國寺廟。</p> <p class="ql-block">緬甸寺廟。</p> <p class="ql-block">印度龍王護(hù)佛像。</p> <p class="ql-block">緬甸</p> <p class="ql-block">印度寺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