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新彊吊干杏在板橋引種成功</p> <p class="ql-block">訪問記: 吊干杏引種成功</p><p class="ql-block"> (顏忠學)</p><p class="ql-block"> 聽說板橋有人把新彊吊干杏引種成功啦,周六下午,我有幸跟隨副市長王文俊一同去實地察看了解情況。文俊市長在板橋當過書記,那時我是司法所長,同事一場,彼此很熟悉。路上他跟我說,這個園子我去過,地點曾經是小迷川水庫的取土地,21年時水庫建成,土地歸還村上,都是死土,村上當時也不知道種什么好,后來通過農業(yè)局引進了新彊吊干杏栽上。今年春季聽說開花了,我去看了一下,繁的太,心想恐怕今年就能掛果啦。</p> <p class="ql-block">來到小迷川水庫西南方的山坡上,一片杏園郁郁蔥蔥,旁邊停著幾輛小車,遠遠就聽得園子內人聲吵喳。進園一看,澄黃色的小杏掛滿枝頭,一個擠一個,銹成一疙瘩、一串串,煞是誘人。十來八個男女老少和娃娃們提著籃籃嘻嘻哈哈在摘杏。他們說,杏雖小卻很好吃,而且胡還是甜的,摘一斤5塊錢。我順手摘了幾個,一嘗,還真是,脆甜脆甜的。雖然是硬的,卻很好吃,嚓嚓嚓,一囗氣就吃了八九個,真過隱。雖然樹栽上才3年,死土地,樹長的只有胳膊粗,枝枝卻掛滿果,一樹少說也摘二三十斤。</p><p class="ql-block"> 園主劉棟林來了,一看黑里透紅的臉龐,就知道是個實干家。老劉介紹說,這杏咱沒弄過,估摸不著今年就能掛果,沒施過肥沒澆過水,產量可能就差些。就這樣子,還有不少樹掛了果,雖然個頭小些,囗味卻不差勁,還能弄成萬斤產量呢。老劉說,這杏的經濟價值高,最大的特點是能在樹上掛果吊干,不落果。一杏三吃,吃鮮杏,吃甜胡,主要的還是吃在樹上吊干的那種。這種吊干杏,耐運輸、耐儲藏,一斤能賣四五十塊或更多,我山那邊那塊園子,叫大荔客商定了,一園子大小齊收,鮮杏一斤8塊錢。</p><p class="ql-block"> 我來看杏的目的是,在當前花椒、柿子、核桃、蘋果等經濟林果低迷的情況下,能否探索一種替代產業(yè)幫助農民。據(jù)說前二年紅火一時的酸棗、連翹今年價格也大幅下降,效益不好。看了這種杏,腦子在想,這能不能成為咱韓城山區(qū)農民的一個主導產業(yè),迅速大力發(fā)展?老劉說,沒問題。象我這園子,管好了一樹下個四五十斤不成問題,四五斤干上一斤吊干,一樹也就10來斤吊干杏。就按一斤二三十塊,一樹就弄二三百元。一畝地栽上三四十棵樹,也賣七八千成萬元呢。完全比得上高價時的花椒了。這種杏需要晝夜溫差大,南方省市和北方一些平原郊區(qū)不適應。就目前情況,除新彊外,內地還沒發(fā)現(xiàn)大面積引進的。</p><p class="ql-block"> 同王市長交流,他說,目前看這事能弄,你看這樹抗逆性這么強,面對今年的凍災旱災,山區(qū)的花椒樹大都凍死了,原上沒死的也旱的不成樣子,但是這塊的杏樹好象影響不大。</p><p class="ql-block"> 我還在故慮,栽植和產量的問題解決了,關鍵還是要看產品的銷路。王市長說,是呀,這是個根本問題,得好好了解了解市場銷路情況。今早,我再打電話和棟林勾通,他說,銷路不成問題,照今年情況看,要貨的客商不少,人家一要就是十噸八噸的,關鍵是咱沒貨。棟林是花椒販子,多年和客商打交道,市場信息靈通,能說這話我想是有根據(jù)的。</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3日擬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