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印在骨子里的記憶

洞庭湖麻雀

<p class="ql-block">  △民以食為天</p><p class="ql-block">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尤其是過了七十歲之后,總喜歡回憶過去的往事,特別是青少年時期所經(jīng)歷的,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那些有關吃的事情,總是歷歷不忘。</p><p class="ql-block"> 對于我們出生于五十年代的人來說,所經(jīng)歷的青少年時代,本是特別能吃的成長時期,確遇上了食物最缺乏的年代,尤其是農(nóng)村,連飯都吃不飽,就別說副食品與水果之類了。所以,我對自已第一次吃到的與自己喜歡的食品,記憶特別深,難以忘懷。</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吃梨</p><p class="ql-block"> 位于洞庭湖西北部的老家安鄉(xiāng)縣是魚米之鄉(xiāng),全縣境內(nèi)不僅沒有山,就連丘陵也沒有。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農(nóng)村除了種水稻與棉花,就沒有其它的經(jīng)濟作物,農(nóng)民除了屋前房后種幾顆毛桃樹,菜地里種點菜瓜,幾乎沒有其它的水果。所以,我至到一九七二年,十九歲時才第一次嘗到梨子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一年底,我高中畢業(yè)被安排進人民公社機關工作,七二年初秋,具體時間記不清了,受我們公社黨委羅書記的邀請,安鄉(xiāng)縣著名的全國植棉勞動模范唐純銀,來公社傳經(jīng)送寶,為招待唐勞模,羅書記交待我騎單車去離公社約6公里遠的林場買梨子。到林場后,場長親自帶人摘了近百斤梨子,我用麻袋裝好放在單車后面拉回公社。除了招待唐勞模外,當時在公社其它人員也分了幾個梨,自然我也吃了幾個,這是我長到十九歲第一次吃梨,不知道是什么品種,個頭較大,表皮麻麻地不光滑,我是連皮帶肉一塊吃的,比較甜,也比較爽脆。因吃梨,舌頭上打了幾個泡,痛了幾天才好。</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吃皮蛋</p><p class="ql-block"> 到公社工作的第一年,也就是一九七二年,大約是端午節(jié)前后,我陪公社掌管財務的陳會計,進縣城采購辦公用品,走到一家食品商店門口,那個年代的食品店真的沒有什么食品,柜臺里僅擺放著兩三種糖果與發(fā)餅脆餅,再就是兩小筐鹽鴨蛋和皮蛋。陳會計家住縣城,也可能是他愛吃皮蛋,就問我喜不喜歡吃皮蛋,我說沒有吃過,他搖搖頭,接著又自言自語道很難見到有松花皮蛋賣,說完便掏錢買了兩個皮蛋,一毛錢一個,他將其中一個給我,告訴我剝掉殼就可以吃。就這樣,我照著他說的方法,輕輕敲破蛋殼,剝開后發(fā)現(xiàn)晶瑩剔透,蛋中的松花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十分誘人,象一件藝術品。第一次吃皮蛋,就吃到這么美妙的上品皮蛋。從此,我便愛上了吃皮蛋。</p><p class="ql-block"> 進入八九十年代之后,經(jīng)常到飯店尤其是湘菜館吃飯,我常點燒辣椒拌皮蛋這份美食,在廣州喝早茶,也常常點皮蛋瘦肉粥,大快朵頤!</p> <p class="ql-block">  △街邊的那碗米豆腐</p><p class="ql-block"> 小時候,我最愛吃米豆腐。上世紀七十年代前,我們國家尚處于社會主義初創(chuàng)時期,不論是農(nóng)村還是城市都很貧困,尤其是農(nóng)村,除了過大年能吃上幾餐魚肉之外,其它時間真的好難吃一頓肉。因此,逢年過節(jié),一些心靈手巧的家庭主婦,總是想方設法自己加工一些諸如豆腐和米豆腐,給孩子們吃。勤勞而又心靈手巧的媽媽,每逢過年必然會打一大鍋米豆腐,讓一家人吃上好多天。其實,打米豆腐很辛苦,首先要把前一天泡發(fā)的米,用石磨人工磨成漿,然后倒在大鐵鍋里面慢慢熬,同時用一根小手粗的木棍順時針攪拌,直到攪拌凝結后再倒進一個大木盆,讓其冷卻后方可以做來吃,或切成條加湯做成米豆腐當面條一樣吃(那時也沒有錢買面條),或切成塊狀用油煎好當菜吃,無論是怎么做,我都喜歡吃。</p><p class="ql-block"> 但吃米豆腐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次,還是六五年冬天,我在縣城街邊吃的那碗米豆腐。不記得是跟誰一塊上街進城,當年縣城街邊擺攤做買賣的,最多的是賣米豆腐的小攤擋,一個用鐵皮做成的帶提環(huán)燒耦煤的小灶,上面架一口鐵爐鍋,旁邊放一個木桶,里面放著米豆腐,上面放一塊木板當案板,切成細條狀的米豆腐與湯一塊煮,粗糙的瓷碗里的放點豬油與蔥花,把煮好的米豆腐帶湯倒進碗里,也可能是肚子餓了,也可能是蔥花的香味,那一碗站在街邊狼吞虎咽的米豆腐,直到現(xiàn)在想起來了,還回味無窮!</p> <p class="ql-block">   △一碗三鮮面</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四年至七七年,在株洲鐵路機械學校上學時期,每個月國家補貼生活費13元,星期六與星期天如果不去食堂就餐,還可退點餐費。那時物價很便宜,一碗肉絲粉或者面,只需三角到五角錢,所以,我和幾位玩得比較好的同學,也經(jīng)常上街打打牙祭,去面粉店吃上一碗肉絲面。當年,在株洲市中心廣場的東南角有一家市內(nèi)最大的飯店,叫株洲飯店。一次,和我私下關系最鐵一位同學,邀請我到株洲飯店吃面,那位同學住在城里,父母都有工作,家庭條件比較好,他點了兩碗一元五角一碗的三鮮面,記得裝面的碗是一只大蘭花瓷碗,面里有肉片加豬肚片與玉蘭片,名符其實,這碗三鮮面的味道鮮美極了!現(xiàn)在想起來還口水直涌。20多年后的一九九八年,我到株洲出差時,又專程到株洲飯店找三鮮面吃,很遺憾,大樓重新裝修了,餐廳比之前漂亮了,我依然是點了一碗三鮮面,價格是16元,雖然價格比以前漲了10多倍,但面中的肉片變成了肉絲,豬肚變成了豬肝,玉蘭片比成了筍絲,但怎么也吃不出過去的鮮美味道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