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腰椎間盤突出癥-<br>“工作業(yè)績不突出,腰椎間盤很突出”<br>這句玩笑話似乎已成為當代人的真實寫照<br><b>長時間玩手機、伏案工作、久坐久站……<br>使腰間盤突出癥成為<br>發(fā)病率僅次于感冒的最常見疾病之一</b><br>由于長期慢性勞損導致腰椎壓力較大<br>會出現(xiàn)腰硬、無力、腰酸等癥狀<br>一旦壓迫神經(jīng)<br>就會出現(xiàn)腰部疼痛難忍、不能直立行走<br>嚴重時還會大小便失禁等情況<br>對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造成了很大困擾<br>那么,<b><u>你了解腰椎的構成嗎?<br>為什么會形成腰椎間盤突出?<br>“腰脫”不一定是腰椎間盤突出癥?</u></b></h1> <h1><font color="#ed2308"><b>一、腰椎間盤的概念和構成</b></font><br>人體脊柱分為頸椎、胸椎和腰椎三個部分,腰椎位于脊柱下部,是維持人體直立活動的重要部位,承受大部分身體的重量,其負荷和穩(wěn)定功能尤為重要。每個椎體相當于一塊骨頭,骨頭跟骨頭之間是硬連接,當人在直立行走、奔跑、跳躍的時候,硬連接中間有一個緩沖的軟連接,這就是腰椎間盤。<br>椎間盤是相鄰兩椎體之間的連接結構,包括外部的軟骨板、纖維環(huán)及其內(nèi)部的髓核組織。<br>軟骨板為透明軟骨,形成椎間盤的上、下壁,與椎體的松質(zhì)骨相接,并與纖維環(huán)融合,將髓核密封其中。因此,當軟骨板完整時,髓核既不易突入上下椎體的松質(zhì)骨內(nèi),也不易向后方突出。<br>纖維環(huán)為椎間盤周邊部的纖維軟骨組織,質(zhì)地堅硬而富有彈性。纖維環(huán)前方較厚,因此髓核偏后,故多見其向后方突出或脫出。<br>髓核為一種白色的類似粘蛋白物,內(nèi)含軟骨細胞和纖維母細胞,含有很多水分,借以調(diào)節(jié)椎間盤壓力。隨著年齡的增大,含水量減少。如幼年時含水量占80%以上,老年時則可低于70%。髓核處于纖維環(huán)的包圍中,猶如一個滾珠,椎體在其上方滾動,即能將所受壓力傳遞至纖維環(huán),因此椎間盤起著彈性墊的作用,可以緩沖外力。</h1> <h1><font color="#ed2308"><b>二、了解腰椎間盤突出癥</b></font><br><b><u>(一)腰椎間盤突出癥誘發(fā)因素</u></b><br><b>1脊柱、椎間盤退行性改變</b><br>人類從爬行到直立行走的進化,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直立行走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腰椎的負荷(自身體重+背的東西=腰椎負荷)。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骼發(fā)生退化,脊柱骨質(zhì)疏松引起骨質(zhì)增生,周圍韌帶及軟組織鈣化。<br><b>2先天因素或后天病變</b><br>如先天性腰椎間盤纖維環(huán)薄弱或后天椎間盤內(nèi)病變。<br><b>3姿勢不當、體位不正,受力增大</b><br>隨著人類生活方式和辦公方式的改變,腰椎間盤突出越來越普遍。如肥胖、體重較大;久坐、長期伏案工作、長時間站立或坐著開車;單手提重物、彎腰不彎腿;抱小孩姿勢不當或體位不正以及受壓變化等。<br><b>4突然負重或突然外傷,造成急性退變</b><br>跌倒,腰部縱向受傷,突然扭腰、急性壓力偏轉(zhuǎn),如咳嗽等。<div><b><u>(二)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表現(xiàn)</u></b><br><b>1腰部疼痛、活動受限</b><br>多見持續(xù)性鈍痛,或急性發(fā)作痙攣性劇痛?;顒邮芟?,取腰椎前屈位,后伸受限最為明顯。<br><b>2下肢疼痛、間歇性跛行</b><br>多見的是單側(cè)下肢痛,隨行走距離增長而加重。下蹲、脊柱前屈休息后,癥狀可得到暫時緩解。<br><b>3坐骨神經(jīng)痛系列癥狀</b><br>疼痛向腰骶部、臀后部、大腿后外側(cè)、小腿后外側(cè)直至足跟或足背部放射。<br><b>問:腰椎盤突出和腰椎盤突出癥是不是一樣的?</b><br>不是。腰椎盤突出是影像學概念,在醫(yī)學影像學上用“膨出”“突出”“脫出”“游離”描述椎間盤突出的程度,但這些只是影像學上的改變,影像學上的突出程度與患者癥狀不一定正相關,要注意隨訪觀察。<br>腰椎盤突出癥是骨科常見疾病之一,由于年齡增長、勞損、退變或外力作用,椎間盤的纖維環(huán)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于后方或椎管內(nèi),壓迫腰神經(jīng)根或馬尾神經(jīng),刺激相應的腰椎間關節(jié)及附屬組織,而出現(xiàn)腰腿痛、麻木等一系列放射性神經(jīng)癥候群。有無癥狀是兩者的區(qū)分點之一。<br></div></h1> <h1><font color="#ed2308"><b>三、如何在保護腰椎的情況下站和坐</b></font><br><b><u>(一)“站”</u></b><br>1、提重物時,采用雙肩背包,利于身體平衡;<br>2、長期直立工作時,采用墊腳物雙足輪替,有助于放松脊柱;<br>3、從高處搬移重物時,應借助墊腳物站高,使軀干相對放松;<br>4、彎腰搬運重物時,通過屈膝和髖關節(jié)減輕腰椎間盤的壓力。<br><u><b>(二)“坐”</b></u><br>1、坐下時,在腰后加墊枕,給腰椎以支撐點;<br>2、使座椅貼近桌面,避免身體前傾,有利于挺腰、收腹;<br>3、背部放松地靠在椅背上,適當墊高雙腳;<br>4、打噴嚏、咳嗽時避免過度用力,可能會使骨質(zhì)疏松老年患者脊柱、脊椎發(fā)生骨折,同時建議戒煙以減少咳嗽。<br>隨著腰椎間盤突出癥患病率的升高<br>這一疾病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br>所以,學習保護腰椎的常識很重要</h1>